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开闸 拼音:kāi zhá
打开闸门使水流出。亦比喻人流涌出。《文汇报》1991.7.4:“随后又到位于 江苏省 平望 以西的 太浦 闸,了解开闸引流情况。” 姜妙香 《追怀往事》:“要是一般演员在戏快结束前坐着唱大段反二簧,观众就该‘开闸’了。”词语解释:两闸 拼音:liǎng zhá
指船闸内外的水面。 宋 苏辙 《和子瞻次孙觉谏议韵题邵伯闸上斗野亭见寄》:“扁舟未遽解,坐待两闸平。”词语解释:水闸 拼音:shuǐ zhá
修建在堤坝中用以调节水位、控制流量的闸门。《宋史·魏瓘传》:“﹝ 魏瓘 ﹞凿东西澳为水闸,以时启闭焉。”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十七:“水闸,开闭水门也……如遇旱涸,则撒水灌田,民赖其利。又得通济舟楫,转激碾磑,实水利之总揆也。”词语解释:分水闸 拼音:fēn shuǐ zhá
在灌溉渠道上修建的用来控制水的流量的闸门。 马烽 《三年早知道》:“等走近了,才看清原来这里是分渠的分水闸。”词语解释:船闸 拼音:chuán zhá
使船只或竹、木筏能在闸、坝上下游水位差较大的航道间通行的水工建筑物。有闸室和前后闸门。船只驶入闸室后,关闭后面的闸门,经过充水或泄水,使闸室中的水位与上游或下游航道的水位齐平或相近,然后开启前面的闸门,船只便能驶出闸室而航行。词语解释:关闸
建筑在边界上供守卫的垛城。 清 林则徐 《巡阅澳门情形折》:“再迤南十五里,建有关牐一座,驻兵防守,为扼吭拊背要区,出关即入 澳 境。” 清 林则徐 《林则徐日记·道光十九年七月二十六日》:“横筑垛城数丈,以界华夷,曰关牐,设弁守之。”词语解释:风闸 拼音:fēng zhá
机车或其他车辆、机器装置中用压缩气体做动力的制动装置。词语解释:千斤闸 拼音:qiān jīn zhá
极重的闸门。《说唐》第四十回:“ 阔海 道:‘既然有变,趁我托住千斤闸在此,你们快走出城去。’” 老舍 《骆驼祥子》九:“既不能一一的细想,他便把这一切作成个整个的,象千斤闸那样的压迫,全压到他的头上来。” 达铭 《热爱劳动是劳动人民的天性》:“那怕笔杆是千斤闸,我也要举起它。”词语解释:跳闸 拼音:tiào zhá
机械跳闸的动作(如弹簧控制阀开启)词语解释:进水闸 拼音:jìn shuǐ zhá
指渠道从河流、水库等引水的建筑物。位于渠道进口,其作用为控制入渠水量,并可防止或减少河流泥沙进入渠道。词语解释:壕闸
壕堑的闸门词语解释:点闸
查点。 元 无名氏 《冯玉兰》第四折:“左右,你与我一一点闸,再等老夫亲自看验。”《古今小说·葛令公生遣弄珠儿》:“限一年内务要完工,每日差厅头去点闸两次。”词语解释:涵闸 拼音:hán zhá
涵洞与水闸的总称。词语解释:澳闸 拼音:ào zhá
拦河而建的水闸。牐,同“ 闸 ”。《宋史·河渠志六》:“﹝ 元符 ﹞二年闰九月, 润州 京口 、 常州 犇牛 澳牐毕工。”《宋史·河渠志六》:“ 徽宗 崇寧 元年十二月,置提举 淮 浙 澳牐词官一员,掌 杭州 至 扬州 、 瓜州 澳牐。” 词语解释:板闸 拼音:bǎn zhá
水闸上为调节流量安装的木板闸门。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板闸喻》:“ 明 於 临清汶口 ,塼闸下置板闸,其法至善,所谓下行则灌塘,上行则倒塘。凡闸河之制皆如此。”词语解释:旋闸 拼音:xuán zhá
水闸的旋转闸门词语解释:木闸 拼音:mù zhá
木制的闸门。《宋史·河渠志四》:“以 河 洛 湍缓不同……每百里置木牐一,以限水势。”词语解释:碶闸 拼音:qì zhá
亦作“ 碶闸 ”。水闸。《宋史·河渠志七》:“有碶牐三所,曰 乌金 ,曰 积瀆 ,曰 行春 。”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十六:“西南乡之田;所恃者 广德 一湖,环百里,周以堤塘,植榆柳以为固,四面为斗门碶闸。”词语解释:电闸 拼音:diàn zhá
指较大型的电源开关。有时也单说闸。 张天民 《创业》第一章二:“配电房, 老周师傅 跑进来,拉下电闸。”词语解释:石闸 拼音:shí zhá
亦作“ 石闸 ”。水坝上的石制闸门。《元史·河渠志一》:“ 延祐 六年,雨多水溢,月河、土堰及石牐鴈翅日被衝嚙,土石相离,深及数丈。” 明 沉德符 《野获编·河漕·贾鲁河故道》:“若于原决筑堤处,建一石闸,分 沁水 一派,东流入 卫 ,为力甚易。”《清史稿·文宗纪》:“辛亥,濬 江苏 白茅河 ,移建海口石牐於 老牐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