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里闾 拼音:lǐ lǘ
(1).里巷;乡里。《古诗十九首·去者日以疏》:“思还故里閭,欲归道无因。” 南朝 梁武帝 《东飞伯劳歌》:“谁家女儿对门居,开颜发艷照里閭。” 叶圣陶 《穷愁·倚闾之思》:“厥后道出 齐 鲁 ,瞻拜 泰岱 、 孔 林,迄於前日始返里閭。”
(2).指乡里友人。 唐 李绅 《忆登栖霞寺峰》诗:“却数共游者,凋落非里閭。”《元典章新集·刑部·诸盗》:“里閭相劝,族党相规。”
(3).泛指民间。 唐 韩愈 《钱重物轻状》:“所贵緡货通行,里閭宽息。” 宋 苏轼 《谢贾朝奉启》:“首隆学校之师儒,次访里閭之耆旧。” 清 龚自珍 《语录》:“小篆相传,沿譌日久,大抵由 汉 时里閭书师所见隶书,传授其徒。”词语解释:乡闾 拼音:xiāng lǘ
亦作“鄊閭”。
(1).古以二十五家为闾,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因以“乡閭”泛指民众聚居之处。《管子·幼官》:“閒男女之畜,修乡閭之什伍。”《南齐书·礼志上》:“郡县有学,乡閭立教。” 宋 王安石 《原教》:“夫妇者无失其为夫妇也,率是也有赏,不然则罪,乡閭之师,族酇之长。”
(2).家乡;故里。 三国 魏 阮籍 《大人先生传》:“少称乡閭,长闻邦国。” 宋 曾巩 《应举启》:“足跡不游於场屋,姓名不署於乡閭。” 元 秦竹村 《行香子·知足》曲:“壮岁乡閭,养志闲居。” 清 朱彝尊 《题张上舍劭竹林独坐图》诗:“十年不对乡閭竹,垞北垞南思杀人。” 清 汪文桂 《秋日同季弟归里和韵》:“秋深才得返鄊閭,弱弟偕行赋《遂初》。”
(3).乡亲;同乡。《后汉书·朱儁传》:“ 儁 以孝致名,为县门下书佐,好义轻财,乡閭敬之。”《旧唐书·高季辅传》:“丑言过行,见嗤於乡閭;忘义私昵,取摈於亲族。” 宋 苏辙 《巢谷传》:“予以乡閭,故幼而识之。” 明 无名氏 《白兔记·祭赛》:“乡閭来朝贺,社户保灾非。”词语解释:三闾 拼音:sān lǘ
指 屈原 。《后汉书·孔融传》:“忠非 三閭 ,智非 鼂错 ,窃位为过,免罪为幸。” 李贤 注:“即 屈原 也,掌王族三姓,曰 昭 、 屈 、 景 ,故曰‘三閭’。” 晋 陶潜 《感士不遇赋》:“故 夷 、 皓 有安归之叹, 三閭 发已矣之哀。”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泛湘江》词:“唤起九歌忠愤,拂拭 三閭 文字,还与日争光。” 清 黄遵宪 《将应顺天试仍用前韵呈霭人樵野丈》:“辙乱旗翻屡败车,行吟憔悴比 三閭 。”词语解释:门闾 拼音:mén lǘ
(1).城门与里门。《吕氏春秋·仲夏》:“门閭无闭,关市无索。” 高诱 注:“门,城门;閭,里门也。”《淮南子·天文训》:“闭门閭,大搜客,断刑罚,杀当罪,息关梁,禁外徙。”
(2).宫门。《礼记·月令》:“﹝仲冬之月﹞命奄尹,申宫令,审门閭,谨房室,必重闭。” 孙希旦 集解:“谓宫中之门閭也。巷门曰閭,宫中有永巷,故有閭。”
(3).指乡里、里巷。 唐 白居易 《议井田阡陌策》:“夫然,则井邑兵田之地,众寡相维;门閭族党之居,有亡相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三:“ 刘安住 行孝, 张秉彝 施仁,都是罕有,俱各旌表门閭。” 许地山 《凶手》第二幕:“你们都与我回衙,再审明白,若是实情,本官当与你旌表门闾。”
(4).家门;家庭;门庭。《北齐书·杨愔传》:“ 愔 儿童时,口若不能言,而风度深敏,出入门閭,未尝戏弄。” 宋 王安石 《祭吕望之母郡太文》:“贤矣夫人,善持门閭。”《古今小说·陈从善梅岭失浑家》:“我欲赴选,求得一官半职,改换门閭。” 王闿运 《陈永豫墓志铭》:“ 江 介之迁,门閭将大。”词语解释:阖闾 拼音:hé lǘ
(1).即 阖庐 。 春秋 末 吴 的国君,名 光 。公元前514-前496年在位。他用 专诸 刺杀 吴王 僚 而自立。曾伐 楚 入 郢 (今 湖北 江陵 西北),后在 檇李 (今 浙江 嘉兴 西南)为 越王 勾践 所败,重伤而死。见《史记·吴太伯世家》。《文选·左思〈吴都赋〉》:“阐 闔閭 之所营,采 夫差 之遗法。” 李周翰 注:“ 闔閭 、 夫差 ,皆 吴王 也。”
(2). 阖闾城 的省称。词语解释:尾闾 拼音:wěi lǘ
(1).古代传说中泄海水之处。《庄子·秋水》:“天下之水,莫大於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 尾閭 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 成玄英 疏:“ 尾閭 者,泄海水之所也。”《文选·嵇康〈养生论〉》:“自力服药,半年一年,劳而未验。志以厌衰,中路復废,或益之以畎澮而泄之以 尾閭 。” 李善 注引 司马彪 曰:“ 尾閭 ,水之从海水出者也,一名 沃燋 ,在东大海之中。尾者,在百川之下故称尾。閭者,聚也,水聚族之处,故称閭也。” 唐 李德裕 《漏潭石》诗:“常疑六合外,未信 漆园 书,及此闻溪漏,方欣验 尾閭 。” 清 赵翼 《逃荒》诗:“安得 尾閭 筹洩水,尽收归海出平畴。”
(2).泛指事物趋归或倾泄之所。 清 魏源 《军储篇一》:“此漏不塞,虽万物为金,阴阳为炭,不能供尾閭之壑。” 梁启超 《新民论》第二节:“民族帝国主义者何?其国民之实力,充於内而不得不溢於外,於是汲汲焉求扩张权力於他地,以为我尾閭。” 郭沫若 《创造十年》十二:“《季刊》和《周报》的标准太高,外来的投稿百分之九十九以上不能用,因而失掉不少的读者,应该要有一种日报来做尾闾,以销纳外来的投稿。”词语解释:充闾 拼音:chōng lǘ
(1).光大门庭。《晋书·贾充传》:“ 贾充 字 公閭 ……﹝父 逵 ﹞晚始生 充 ,言后当有充閭之庆,故以为名字焉。”
(2).用为贺人生子之词。 宋 王千秋 《沁园春》词:“充閭庆有,青氊事业,丹凤才华。” 金 元好问 《贺威卿徐弟得雄》诗:“利市金钱四座俱,阿卿新喜到充閭。” 明 李东阳 《士常得男迭前韵奉贺》:“庆协充閭事不赊,嘉期先报及时瓜。”词语解释:阎闾 拼音:yán lǘ
(1).里巷内外的门。后多借指里巷。《晋书·刘颂传》:“今阎閭少名士,官司无高能,其故何也?” 唐 孟郊 《立德新居》诗之七:“ 伊 雒 遶街巷,鸳鸯飞阎閭。” 宋 苏辙 《青词·高安》之三:“乃者火焚阎閭,势极炽猛。”
(2).借指平民。《资治通鉴·陈长城公祯明二年》:“﹝ 陈叔寳 ﹞恣溪壑之欲,劫夺阎閭,资产俱竭,驱逼内外,劳役弗已。”词语解释:州闾 拼音:zhōu lǘ
(1).古代地方基层行政单位州和闾的连称。《礼记·曲礼上》:“夫为人子者,三赐不及车马,故州閭乡党称其孝也。” 郑玄 注:“《周礼》二十五家为閭,四閭为族,五族为党,五党为州。”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官一》:“制卒以州閭,授正以乡曲,辨疑以旌舆,申令以金鼓。” 章炳麟 《排满平议》:“凡诸夏所有者,经略万里,陇亩既成,州閭既定,而復有阑入此土者,则据左契而攘之。”
(2).泛指乡里。《史记·滑稽列传》:“若乃州閭之会,男女杂坐,行酒稽留。” 明 何景明 《送邵守孙公考绩诗序》:“予得告还处野中别业,不能应州閭交际。”词语解释:田闾 拼音:tián lǘ
犹田间,乡间。 唐 白居易 《诏赐百寮出城观稼》诗:“清晨承詔命,丰岁閲田閭。”词语解释:井闾 拼音:jǐng lǘ
(1).市井,里巷。 唐 樊宗师 《绛守居园池记》:“近楼臺井閭点画察。” 赵仁举 注:“近则楼臺井邑点画之间皆可察见。”
(2).村落。《唐书·杜牧传》:“井閭阡陌,仓廪财赋,果自治乎?”《宋史·薛向传》:“吏持斧四出伐木,无问井閭丘陇,民不敢诉。” 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十二:“尝登所谓北渚之址,则羣峰屹然,列于祠上,城郭井閭,皆在其下。”
(3).故里;邻里。 宋 梅尧臣 《上马和公议》诗:“井閭已是经时隔,亲旧全如远别来。” 清 钮琇 《觚賸续编·总戎佳论》:“嚮者捐亲戚,背井閭,藐是一身,远游万里。”《清史稿·礼志三》:“民间报赛,亦借蜡祭联欢井閭。”词语解释:比闾 拼音:bǐ lǘ
木名。即棕榈。《逸周书·王会》:“ 白州 比閭,比閭者华若羽。伐其本为车,终行不败。” 孔晁 注:“ 白州 东南,蛮与 白 民接也,水中可居曰州,州中出此珍木。” 朱右曾 校释:“愚谓比閭即‘并閭’也。《本草拾遗》云:櫚木出 安南 ,性坚,紫黑色。有花纹者名曰‘花閭’。”
《周礼·地官·大司徒》:“令五家为比,使之相保,五比为閭,使之相受。”比、闾为古代户籍编制基本单位。后因以“比閭”泛称乡里。 宋 苏洵 《议法》:“比閭小吏奉之以公,则老姦大猾束手请死。” 清 刘大櫆 《慎始》:“天下之事,惟其未有以倡之,有一人倡之於前,以至比閭族党之间,相效而成俗。”词语解释:倚闾 拼音:yǐ lǘ
(1).谓父母望子归来之心殷切。 唐 杨炯 《从甥梁錡墓志铭》:“望吾子者,空怀倚閭之嘆;嗟余弟者,独有亡琴之悲。” 宋 楼钥 《送潇宰富阳》诗:“三年待汝归,二亲真倚閭。”《镜花缘》第四九回:“不独可以赴试,就是姑母接了此信,见了阿妹,也好放心,也免许多倚閭之望。”详“ 倚门 ”。
(2).即倚庐。 宋 胡继宗 《书言故事·死丧》:“亲丧,居倚閭。”
词语解释:倚门 拼音:yǐ mén
(1).《战国策·齐策六》:“ 王孙贾 年十五,事 閔王 。王出走,失王之处。其母曰:‘女朝出而晚来,则吾倚门而望;女暮出而不还,则吾倚閭而望。’”后因以“倚门”或“倚閭”谓父母望子归来之心殷切。 唐 张说 《岳州别姚司马绍之制许归侍》诗:“天从扇枕愿,人遂倚门情。” 宋 曾巩 《移明州乞至京迎侍赴任状》:“窃计臣老母之心,闻臣而来,倚门之望,固已深切。” 清 钱谦益 《母刘氏仍前赠制》:“古之贤母,望倚门而辞伏剑者,无不教其子以作忠也。”
(2).靠着门。 唐 温庭筠 《菩萨蛮》词:“时节欲黄昏,无憀独倚门。”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一:“輦下市肆有丐者不得乞,因倚门大駡。”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翁蓼野》:“﹝ 蓼野 兄弟﹞流离 楚 粤 间,其伯姊遣人要归,倚门哭之。”
(3).旧指妓女接客。 清 唐孙华 《维扬舟中作》诗之二:“空谷未闻倾国貌,褰帷都作倚门妆。” 清 汪中 《经旧苑吊马守真文》:“婉孌倚门之笑,绸繆鼓瑟之娱,谅非得已。”参见“ 倚门卖笑 ”。
词语解释:倚门卖笑 拼音:yǐ mén mài xiào
旧指妓女卖淫。 清 朱焘 《北窗呓语》:“即所作诗文与不知甘苦者漫焉相质,是何异女子之倚门卖笑,弛体自媒乎?” 清 周友良 《珠江梅柳记》:“妾等生不逢辰,早年沦落,倚门卖笑,入室含悲。”亦作“ 倚门卖俏 ”、“ 倚门献笑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看这自由自在的模样,除非去做娼妓,倚门卖俏,攛哄子弟,方得这样快活像意。”《西湖佳话·西泠韵迹》:“虽倚门献笑,为名教所非宜;而惜旅怜鰥,亦圣王所不废。”词语解释:穷闾 拼音:qióng lǘ
陋巷;穷人所居的里巷。《庄子·列御寇》:“夫处穷閭阨巷,困窘织屨,槁项黄馘, 商 ( 曹商 )之所短也。” 汉 刘向 《新序·杂事五》:“﹝儒者﹞虽隐於穷閭漏屋,人莫不贵之。” 宋 曾巩 《送周屯田序》:“约居而独游,散弃乎山墟林莽僻巷穷閭之间。” 清 黄宗羲 《赵州李公救灾记》:“公身至穷閭阨巷,负米哺其张口。”词语解释:林闾 拼音:lín lǘ
(1).乡野里门。《文选·颜延之〈赠王太常〉诗》:“林閭时晏开,亟迴长者辙。” 李善 注:“《尔雅》曰:‘野外谓之林。’ 郑玄 《周礼注》云:‘閭,里门也。’” 唐 张九龄 《南山下旧居闲放》诗:“块然屏尘事,幽独坐林閭。” 宋 司马光 《张元常挽歌》之二:“林閭飞旐入,书剑逐舟来。”
(2).复姓。 汉 有 林闾翁孺 。词语解释:旧闾 拼音:jiù lǘ
故乡。《楚辞·刘向〈九叹·思古〉》:“违 郢都 之旧閭兮,回 沅 湘 而远迁。” 王逸 注:“言己放逐,去我 郢都 故閭,回於 湘 沅 之水而远移徙,失其所之也。”词语解释:式闾 拼音:shì lǘ
(1).车过里门,人立车中,俯凭车轼,表示敬意。式,通“ 軾 ”。《书·武成》:“释 箕子 囚,封 比干 墓,式 商容 閭。” 孔颖达 疏:“式者,车上之横木,男子立乘,有所敬则俯而凭式。”后以“式闆”为敬贤之词。 王闿运 《影山草堂铭》:“是以式閭者怀古,升堂如景行。”
(2).引申指登门拜谒。《梁书·何胤传》:“太守 衡阳王 元简 深加礼敬,月中常命驾式閭,谈论终日。”词语解释:楚三闾 拼音:chǔ sān lǘ
指 屈原 。因其曾任 楚国 三闾大夫,故称。 元 刘致 《殿前欢·道情》曲:“ 楚 三閭 葬 汨罗 ,名犹播。”《全元散曲·喜春来·四节》:“五月五,谁弔 楚 三閭 ?”词语解释:表闾 拼音:biǎo lǘ
谓旌表闾里,以显彰功德。语出《史记·殷本纪》:“封 比干 之墓,表 商容 之閭。”《后汉书·卓茂传论》:“ 卓茂 断断小宰,无它庸能,时已七十餘矣,而首加聘命,优辞重礼,其与 周 、 燕 之君表閭立馆何异哉?” 三国 魏 钟会 《檄蜀文》:“ 周武 有散财、发廩、表閭之义。” 宋 王安石 《寄张襄州》诗:“四叶表閭 唐 尹氏 ,一门逃世 汉 庞公 。”词语解释:仙闾 拼音:xiān lǘ
指 泰山 南麓的 石闾 。方士指为仙人聚居处, 汉武帝 曾为立祠,故称。《初学记》卷十三引《汉书》:“上修五年之礼,而加禪祠 石閭 者,在 泰山 下阯南方,方士言仙閭也。”参阅《汉书·郊祀志下》。词语解释:医闾 拼音:yī lǘ
见“ 医巫閭山 ”。
词语解释:医巫闾山 拼音:yī wū lǘ shān
山名。在 辽宁省 北镇县 西,人呼为 广宁山 ,主峰名 望海山 。为 阴山 山脉分支。 清 魏源 《题〈东丹王射鹿图〉》诗:“ 东丹 有国号 人皇 , 医巫閭山 万卷堂。”亦省称“ 医閭 ”。 清 严沆 《怀季天中辽左》诗:“ 鸭緑 流澌春水下, 医閭 积雪暮寒餘。”《广阳杂记》卷二引 清 钱驭少 《居庸关》诗之二:“餉输沧海千艘粟,门接 医閭 万仞天。”词语解释:东闾 拼音:dōng lǘ
(1). 春秋 时 齐国 东门名。《左传·襄公十八年》:“ 范鞅 门于 扬门 ; 州绰 门于 东閭 。” 杜预 注:“ 齐 东门也。”《吕氏春秋·贵直》:“ 齐王 问吏曰:‘哭国之法若何?’吏曰:‘斮。’王曰:‘行法。’吏陈斧质於 东閭 。”
(2).复姓。 汉 有 东闾氏 。参阅《汉书·霍光传》“有女与帝相配” 唐 颜师古 注。词语解释:室闾 拼音:shì lǘ
(1).房舍。 唐 薛用弱 《集异记·王积薪》:“ 积薪 虔谢而别。行数十步再诣,则已失向之室閭矣。”
(2).犹乡里。 宋 曾巩 《福州上执政书》:“ 闽 之餘盗,或数十百为伍者,往往蚁聚於山谷,桀黠能动众为魁首者,又以十数,相望於州县, 闽 之室閭莫能寧。”词语解释:邑闾 拼音:yì lǘ
(1).里巷的门。《周礼·地官·司稼》:“掌巡邦野之稼而辨穜稑之种,周知其名,与其所宜地,以为灋而县于邑閭。”
(2).指里巷。《周礼·秋官·司盟》“凡盟诅,各以其地域之众庶,共其牲而致焉” 汉 郑玄 注:“使其邑閭出牲而来盟。”词语解释:辟闾 拼音:pì lǘ
(1).古剑名。《荀子·性恶》:“ 闔閭 之干将、莫邪、鉅闕、辟閭,此皆古之良劒也。” 杨倞 注:“或曰辟閭,即湛卢也。” 汉 刘向 《新序·杂事二》:“辟閭、巨闕,天下之利器也,击石不闕,刺石不銼。” 三国 魏 曹丕 《大墙上蒿行》:“ 吴 之辟閭, 越 之步光, 楚 之龙泉……知名前代。”
(2).复姓。 晋 有 辟闾嵩 。见《晋书·刘琨传》。词语解释:旌闾 拼音:jīng lǘ
旌表门闾。旧时朝廷对所谓忠孝节义的人,赐给匾额,挂于门廷之上,或树立牌坊,以示表彰。《宋书·孝义传·余齐民》:“ 齐民 越自氓隶,行贯生品,旌閭表墓,允出在兹。” 唐 元稹 《献事表》:“其餘涤瑕缓死,薄赋恤人,赐帛耆年,旌閭孝悌,修废学,建义仓,莫不曲被殊私,覃于有截。”词语解释:女闾 拼音:nǚ lǘ
(1). 春秋 时 齐桓公 设于宫中的淫乐场所。《战国策·东周策》:“ 齐桓公 宫中七市,女閭七百,国人非之。” 鲍彪 注:“閭,里中门也。为门为市於宫中,使女子居之。”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四:“女閭七百, 齐桓 徵夜合之资,以佐军兴,皆寡妇也。”
(2).后世以指称妓院。《醒世恒言·赫大卿遗恨鸳鸯绦》:“虽市门之游,豪客不废;然女閭之遗,正人耻言,不得不谓之邪色。” 清 俞樾 《右台仙馆笔记》卷十一:“ 杭城 无妓馆,间有女閭,非有导者不能入其门,故 杭 谚谓之‘铁门槛’。” 何震 《女子解放问题》:“推之都会之地,不乏女閭、跳舞之场,不啻桑濮……安得谓之实行一妻一夫之制乎?”参见“ 妇閭 ”。
词语解释:妇闾 拼音:fù lǘ
即女闾。《韩非子·难二》:“昔者 桓公 宫中二市,妇閭二百。” 晋 葛洪 《抱朴子·任能》:“ 齐桓 杀兄而立,鸟兽其行,被髮彝酒,妇閭三百,委政 仲父 ,遂为霸宗。”参见“ 女閭 ”。词语解释:棕闾 拼音:zōng lǘ
棕榈。閭,同“ 櫚 ”。 清 方以智 《通雅·植物》:“比閭,即栟櫚……《王会篇》‘ 白州 比閭’,盖椶閭也。”词语解释:村闾 拼音:cūn lǘ
乡村闾里。 唐 白居易 《村居苦寒》诗:“迴观村閭间,十室八九贫。”《新唐书·刘晏传》:“多出菽粟,恣之糶运,散入村閭。”词语解释:于微闾 拼音:yú wēi lǘ
神话中的山名。《楚辞·远游》:“朝发軔於 太仪 兮,夕始临乎 於微閭 。” 王逸 注:“暮至东方之玉山也。《尔雅》曰:‘东方之美者,有 医无閭 之珣玕琪焉。’” 陆德明 释文:“於,於其切。” 洪兴祖 补注引 颜师古 曰:“即所谓 医巫閭 。”词语解释:医无闾 拼音:yī wú lǘ
即 医巫闾山 。《周礼·夏官·职方氏》:“东北曰 幽州 ,其山镇曰 医无閭 。” 郑玄 注:“ 医无閭 ,在 辽东 。”《旧唐书·礼仪志四》:“﹝四镇﹞北镇 医无閭山 ,於 营州 。” 清 丘逢甲 《答庄柳汀孝廉用与竹坪唱和韵》之二:“雄师百万春听令,梦绕 医无閭 外山。”参见“ 医巫閭山 ”。
词语解释:医巫闾山 拼音:yī wū lǘ shān
山名。在 辽宁省 北镇县 西,人呼为 广宁山 ,主峰名 望海山 。为 阴山 山脉分支。 清 魏源 《题〈东丹王射鹿图〉》诗:“ 东丹 有国号 人皇 , 医巫閭山 万卷堂。”亦省称“ 医閭 ”。 清 严沆 《怀季天中辽左》诗:“ 鸭緑 流澌春水下, 医閭 积雪暮寒餘。”《广阳杂记》卷二引 清 钱驭少 《居庸关》诗之二:“餉输沧海千艘粟,门接 医閭 万仞天。”词语解释:邦闾 拼音:bāng lǘ
郡邑乡里。 晋 葛洪 《抱朴子·审举》:“亲族称其孝友,邦閭归其信义。” 晋 陶潜 《咏贫士》之五:“至德冠邦閭,清节映 西关 。” 逯钦立 校注:“冠邦閭,为本郡本村之冠,指 袁安 。”词语解释:踦闾 拼音:qī lǘ
倚门,紧挨着门。《公羊传·成公二年》:“二大夫出,相与踦閭而语,移日,然后相去。” 何休 注:“閭,当道门。闭一扇,开一扇,一人在外,一人在内曰踦閭。” 清 陈维崧 《满江红·题尤悔庵小影次韵》词:“正男儿失路述生平,踦閭语。” 清 黄遵宪 《和锺西耘庶常津门感怀诗》:“鸞声阁道碾安车,元老相从话踦閭。”词语解释:委闾 拼音:wěi lǘ
犹委巷。 宋 梅尧臣 《留题景德寺吉祥讲僧》诗:“皆行国都内,辙不入委閭。”词语解释:沈闾 拼音:shěn lǘ
古剑名。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沉閭巨闕,断斩之良也,而不可以挑脚刺。” 晋 葛洪 《抱朴子·穷达》:“沉閭渟钧,精劲之良也,而不以击,则朝菌而不能断焉。”词语解释:爻闾 拼音:yáo lǘ
周 时,诸侯朝会歇息的帐幕。《逸周书·王会》:“外臺之四隅张赤帟,为诸侯欲息者皆息焉,命之曰爻閭。” 朱右曾 校释:“閭者聚也。设於臺之四隅如卦爻,故曰爻閭。”词语解释:阛闾 拼音:huán lǘ
街市里巷。 唐 刘禹锡 《复荆门县记》:“径术脉分,闤閭架空。”词语解释:陋闾 拼音:lòu lǘ
陋巷。《庄子·让王》:“ 颜闔 守陋閭,苴布之衣而自饭牛。” 成玄英 疏:“居疏陋之閭巷。”词语解释:飞闾 拼音:fēi lǘ
飞庐。《方言》第九“﹝船﹞首谓之閤閭” 晋 郭璞 注:“今 江 东呼船头屋谓之飞閭是也。” 钱绎 笺疏:“《释名》:‘舟,其上屋曰庐,象庐舍也。其上重屋曰飞庐,在上故曰飞也。’艫庐即閭也。”词语解释:轼闾 拼音:shì lǘ
《吕氏春秋·期贤》:“ 魏文侯 过 段干木 之閭而軾之,其僕曰:‘君胡为軾?’曰:‘此非 段干木 之閭歟? 段干木 盖贤者也,吾安敢不軾?’”后因以“軾閭”谓向有德者致敬。 唐 黄滔 《祭南海南平王文》:“上榻则 阮瑀 ,下贤则 左车 。从善则軾閭,宣威则断案。”词语解释:郁久闾 拼音:yù jiǔ lǘ
古 柔然 族姓。 北魏 柔然 族有 郁久闾是发 。见《周书·窦炽传》。词语解释:栟闾 拼音:bīng lǘ
见“ 栟櫚 ”。
词语解释:栟榈 拼音:bīng lǘ
亦作“ 栟閭 ”。
(1).木名。即棕榈。 汉 张衡 《南都赋》:“楈枒栟櫚,柍柘檍檀。” 明 徐渭 《海樵山人新构》诗:“衡门夹栟櫚,卑池注微泻。”
(2).指棕毛。《三国志·吴志·董袭传》:“ 权 讨 黄祖 , 祖 横两蒙衝挟守 沔口 ,以栟閭大紲繫石为矴……军不得前。”《新唐书·南蛮传下·诃陵》:“木为城,虽大屋亦覆以栟櫚。” 宋 陆游 《新制小冠》诗:“悠然顾影成清啸,新制栟櫚二寸冠。”词语解释:并闾 拼音:bìng lǘ
即棕榈。常绿乔木。《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留落胥餘,仁频并閭。” 裴駰 集解引 郭璞 曰:“并閭,椶也,皮可作索。” 汉 枚乘 《七发》:“梧桐并閭,极望成林。”参阅《政和证类本草·椶榈》。词语解释:常闾 拼音:cháng lǘ
旧居;故里。《文选·张衡〈思玄赋〉》:“繽联翩兮纷暗曖,倏眩眃兮反常閭。” 吕延济 注:“反常閭,归旧居也。”《晋书·挚虞传》:“路遂遒兮情欣欣,奄忽归兮反常閭。”词语解释:封墓轼闾 拼音:fēng mù shì lǘ
增修坟墓,旌表里门,表示对贤者的礼遇和尊崇。《书·武成》:“﹝ 武王 入 殷 ﹞释 箕子 囚,封 比干 墓,式 商容 閭。” 孔颖达 疏:“ 紂 囚其人而放释之, 紂 杀其身而增封其墓, 紂 退其人而式其门閭,皆是 武王 反 紂 政也。”按,《史记·周本纪》作“表 商容 之閭”。《后汉书·周举传》:“昔在前世,求贤如渴,封墓軾閭,以光贤哲。”词语解释:改换门闾 拼音:gǎi huàn mén lǘ
(1).改变门第出身,提高社会地位。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四六出:“一意要读诗书,一身望改换门閭。” 清 李渔 《凰求凤·伙谋》:“风运太蹊蹺后庭炎热,前院萧条无端避湿争趋燥,做箇狗尾儿郎去续貂,我和你改换门閭定在这遭。”亦作“ 改换门庭 ”。
(2).比喻另择新主,另找依靠。 老舍 《四世同堂》九四:“如今长期失业在家,回 英国府 的希望越来越渺茫了。得早日改换门庭,另找洋主子才好。”
词语解释:改换门庭 拼音:gǎi huàn mén tíng
见“ 改换门閭 ”。词语解释:家闾 拼音:jiā lǘ
谓家族及邻里。 晋 干宝 《晋纪总论》:“廉耻篤於家閭,邪僻销于胸怀,故民有见危以授命,而不求生以害义。”词语解释:拏闾 拼音:ná lǘ
传说中的古国名。《淮南子·墬形训》:“ 西王母 在流沙之濒, 乐民 拏閭 在 昆仑 弱水 之洲。”词语解释:故闾 拼音:gù lǘ
故里;故乡。 清 陈梦雷 《抒哀赋》:“体养志以娱亲兮,驾言返於故閭。”词语解释:棕闾 拼音:zōng lǘ
棕榈。闾,同"榈"。词语解释:市闾 拼音:shì lǘ
(1).犹市肆。 晋 潘岳 《西征赋》:“感市閭之菆井,叹尸 韩 之旧处。”
(2).指代市邑,城市。 清 顾炎武 《天下郡国利病书·北直四》:“数百里惟 临清 为南北都会。稍稍转输,通有无于市閭之间。”词语解释:微母闾 拼音:wēi mǔ lǘ
即 医无闾 。山名。母,又作“毋”。《楚辞·远游》“朝发軔於太仪兮,夕始临乎 於微閭 ” 王逸 注:“暮至东方之玉山也。《尔雅》曰:‘东方之美者,有 医无閭 之珣玗琪焉。’” 宋 朱熹 集注:“於,於其反。一作 微母閭 …… 於微閭 ,《周礼》:‘东北曰 幽州 ,其山镇曰 医无閭 。’”参阅 清 汪中 《经义知新记》。词语解释:穹闾 拼音:qióng lǘ
穹庐;毡帐。《史记·天官书》:“北夷之气如羣畜穹閭。” 司马贞 索隐:“《天文志》作‘弓’字,音穹。盖谓以毡为閭,崇穹然。”词语解释:剞闾 拼音:jī lǘ
传说中的西方部落名。《穆天子传》卷二:“戊戌,天子西征。辛丑,至于 剞閭氏 ,天子乃命 剞閭氏 供食六师之人于 铁山 之下。壬寅,天子祭于 铁山 ,祀于郊门,乃彻祭器于 剞閭 之人。”词语解释:衢闾 拼音:qú lǘ
街道里巷;当街的里门。《管子·轻重甲》:“民人之食,有人若干步亩之数,然而有饿馁於衢閭者何也?”《晏子春秋·外篇下十五》:“寡人闔门而图 莒 ,国人以为有乱,皆摽长兵而立于衢閭,柰何?”《战国策·楚策三》:“ 张子 曰:‘彼 郑 周 之女,粉白墨黑,立於衢閭,非知而见之者以为神。’”词语解释:街闾 拼音:jiē lǘ
街坊里巷。《汉书·游侠传·万章》:“ 长安 炽盛,街閭各有豪侠, 章 在城西 柳市 ,号曰‘城西 萭子夏 ’。”词语解释:衡闾 拼音:héng lǘ
犹衡巷。指平民居住的地区。《宋书·孝武帝纪》:“自今百辟庶尹,下民贱隶,有怀诚抱志,拥鬱衡閭,失理负谤,未闻朝听者,皆听躬自申奏,小大以闻。”词语解释:妇闾 拼音:fù lǘ
即女闾。《韩非子·难二》:“昔者 桓公 宫中二市,妇閭二百。” 晋 葛洪 《抱朴子·任能》:“ 齐桓 杀兄而立,鸟兽其行,被髮彝酒,妇閭三百,委政 仲父 ,遂为霸宗。”参见“ 女閭 ”。
词语解释:女闾 拼音:nǚ lǘ
(1). 春秋 时 齐桓公 设于宫中的淫乐场所。《战国策·东周策》:“ 齐桓公 宫中七市,女閭七百,国人非之。” 鲍彪 注:“閭,里中门也。为门为市於宫中,使女子居之。”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四:“女閭七百, 齐桓 徵夜合之资,以佐军兴,皆寡妇也。”
(2).后世以指称妓院。《醒世恒言·赫大卿遗恨鸳鸯绦》:“虽市门之游,豪客不废;然女閭之遗,正人耻言,不得不谓之邪色。” 清 俞樾 《右台仙馆笔记》卷十一:“ 杭城 无妓馆,间有女閭,非有导者不能入其门,故 杭 谚谓之‘铁门槛’。” 何震 《女子解放问题》:“推之都会之地,不乏女閭、跳舞之场,不啻桑濮……安得谓之实行一妻一夫之制乎?”参见“ 妇閭 ”。
词语解释:妇闾 拼音:fù lǘ
即女闾。《韩非子·难二》:“昔者 桓公 宫中二市,妇閭二百。” 晋 葛洪 《抱朴子·任能》:“ 齐桓 杀兄而立,鸟兽其行,被髮彝酒,妇閭三百,委政 仲父 ,遂为霸宗。”参见“ 女閭 ”。词语解释:犁庭扫闾 拼音:lí tíng sǎo lǘ
犁平庭院,扫荡住处,比喻彻底摧毁敌人。例如:固已犁其庭,扫其闾,郡县而置之。——《汉书·匈奴传下》
也说“犁庭扫穴”词语解释:外闾 拼音:wài lǘ
指里巷的大门。 晋 干宝 《晋纪总论》:“ 太康 之中,天下书同文,车同轨,牛马被野,餘粮栖亩,行旅草舍,外閭不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