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药入声 [yuè,哀乐][ě è,善恶][yuē][同着][jiáo jiào jué][ruò][sháo][jué xué][duó,测度][mò][zhuó bó][lüè][gě gè]崿[chāo chuò chuo][háo hé][肉膜,名词][tuò][bó][zé zuó][nüè yào][zhuó][屐、鞋][bó bo][lào luò][详注1][chāo zhuō,明亮][详注2][gè luò][详注3][nuò][lì luò][zuò]礿[sháo][hè][cuò,名词][gē kǎ luò][zhuó què][luò gé][详注4][详注5][zhuó jué][详注6][同托][详注7][音鹊。馺也。《类篇》行貌。]笿


注1:穫 音濩。《说文》刈谷也。草曰刈,谷曰穫。《易·无妄》不耕穫,不菑畬。《诗·豳风》八月其穫。 又陨穫,困迫失志貌。《礼·儒行》不陨穫于贫贱。《注》陨如萚之陨而飘零,穫如禾之穫而枯槁。
注2:格 《唐韵》古落切《集韵》《韵会》《正韵》葛鹤切,音各。树枝也。《集韵》《韵会》历各切,音洛。篱落也。《前汉·鼌错传》谓之虎落。《扬雄·羽猎赋》谓之虎路。通作格。 又《类篇》曷各切,音鹤。格泽,妖星也。见《史记·天官书》。
注3:熇 《广韵》呵各切《集韵》《韵会》《正韵》黑各切,音郝。与謞同。《尔雅·释训》謞謞,崇谗慝也。《疏》引《诗》多将熇熇,多行惨毒之恶。謞熇音义同。《释文》謞虚各切。
注4:泽 《集韵》《韵会》《正韵》达各切,音铎。格泽,星名,音鹤铎。《史记·天官书》格泽,星如炎火之状。
注5:昔 《集韵》仓各切,音错。粗也。《周礼·冬官考工记·弓人》老牛之角紾而昔。《注》昔读为交错之错,谓牛角粗理错也。 又《韵补》叶息约切。《左思·咏史诗》当其未遇时,忧在填沟壑。英雄有迍邅,由来自古昔。
注6:躇 《集韻》《韻會》敕略切,音鄀。《公羊傳·宣七年》躇階而走。《註》躇,猶超遽不順以次。《釋文》與踱同。
注7:嫋 《集韵》《韵会》日灼切《正韵》如灼切,音弱。长貌。《司马相如·上林赋》妩媚姌嫋。
首字词组
阁下阁束阁儿阁鲜阁栏阁标阁压阁免
阁道阁皂阁置阁部阁帖阁诏阁仔阁僚
阁老阁泪阁本阁气阁臣阁落阁不住阁员
阁中阁长阁路阁馆阁票阁试阁斋阁抄
阁笔阁浅阁主阁正阁揭阁梁阁手 
阁阁阁子阁学阁殿阁揆阁楼阁室 

词语解释:阁下  拼音:gé xià
(1).指在藏书阁中。《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时《汉书》始出,多未能通者,同郡 马融 伏於阁下,从 昭 受读。”
(2).指在官署之中。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王东亭 到 桓公 吏,既伏阁下, 桓 令人窃取其白事, 东亭 即於阁下更作,无復向一字。”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 刘尹 在郡,临终绵惙,闻阁下祠神鼓无。”
(3).古代多用于对尊显的人的敬称。后泛用作对人的敬称。 唐 赵璘 《因话录·徵》:“古者三公开阁,郡守比古之侯伯,亦有阁,所以世之书题有阁下之称……今又布衣相呼,尽曰阁下。” 唐 欧阳詹 《送张尚书书》:“前乡贡进士 欧阳詹 於 洛阳 旅舍再拜授僕人书,献尚书阁下:某同众君子伏在尚书下风久矣。”《古今小说·李秀卿义结黄贞女》:“ 秀卿 开言道:‘小生是 李英 ,特到此访 张胜 兄弟,不知阁下是他何人?’” 郭澄清 《大刀记》第十六章:“日前承阁下盛情设宴,请我前去,适逢我因事不在,未能相会,深感遗憾。”
词语解释:阁道  拼音:gé dào
(1).复道。《史记·秦始皇本纪》:“先作前殿 阿房 ,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 南山 。” 唐 王维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鑾舆迥出仙门柳,阁道迴看上苑花。” 清 王韬 《淞滨琐话·药娘》:“二室遥隔半里许,通以阁道,如亘长虹于半空。”
(2).栈道。 三国 魏 曹操 《假徐晃节令》:“此阁道, 汉中 之险要咽喉也。” 唐 孙樵 《兴元新路记》:“自 白云驛 西,并涧皆阁道。” 元 萨都剌 《次韵虞伯生学士入蜀代祀》:“阁道蹴云衣有润, 蜀 天漏雨石无泥。”
(3).星名。属奎宿。《史记·天官书》:“紫宫左三星曰天枪,右五星曰天棓,后六星絶汉抵营室,曰阁道。” 张守节 正义:“阁道六星在王良北,飞阁之道。” 清 钱谦益 《吴祖洲八十序》:“身虽引退,其声光气象尤映望于钩陈、阁道之间。”
词语解释:阁老  拼音:gé lǎo
唐 代对中书舍人中年资深久者及中书省、门下省属官的敬称。 五代 、 宋 以后亦用为对宰相的称呼。 明 清 又用为对翰林中掌诰敕的学士的称呼。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两省(中书省、门下省)相呼为阁老,尚书丞郎、郎中相呼为曹长。”《旧唐书·杨绾传》:“故事,舍人年深者谓之阁老,公廨杂科,归阁老者五之四。” 宋 郑文宝 《南唐近事》:“一日诸阁老待漏朝堂,语及林泉之事。” 明 李贽 《复焦弱侯书》:“ 赵文肃 先生云:‘我这个嘴, 张子 这个脸,也做了阁老,始信万事有前定。’” 清 赵翼 《陔馀丛考·阁老》:“ 苏州 有 阁老坊 ,乃 吴匏庵 为学士时所建,则翰林之在 文渊 掌誥敕者,亦得称阁老矣。”
词语解释:阁中  拼音:gé zhōng
楼阁之中
词语解释:阁笔  拼音:gé bǐ
停笔;放下笔。《三国志·魏志·王粲传》“善属文”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典略》:“ 钟繇 、 王朗 等虽各为 魏 卿相,至於朝廷奏议,皆阁笔不能措手。” 唐 刘知几 《史通·忤时》:“每欲记一事,载一言,皆阁笔相视,含毫不断,故头白可期,而汗青无日。” 宋 王禹偁 《中书试诏臣僚和御制雪诗序》:“遂使四方文士不敢言诗,五牓门生咸思阁笔。”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孤吟》:“云亭词客,阁笔几度酸辛;声传皓齿曲未终,泪滴红盘蜡已寸。”
词语解释:阁阁  拼音:gé gé
(1).扎缚牢固整齐貌。《诗·小雅·斯干》:“约之阁阁,椓之橐橐。” 毛 传:“阁阁,犹歷歷也。” 朱熹 集传:“阁阁,上下相乘也。” 马瑞辰 通释:“《传》云‘阁阁犹歷歷’者,谓束板歷碌之貌。”
(2).象声词。象蛙鸣声或皮鞋声等。 明 唐寅 《步步娇·夏景》曲:“阁阁蛙鸣池塘晓,水面荷钱小。” 清 严如熤 《三省边防备览·策略》:“蛟将起时有声阁阁似雉鸣而较閎。” 茅盾 《子夜》八:“高跟皮鞋声阁阁地由外而来,在厢房门边突然停止。”
词语解释:阁束  拼音:gé shù
束之高阁。比喻扔在一边,不去用它或管它。 宋 苏轼 《赠治易僧智周》诗:“阁束九师新得妙,梦吞三画旧通灵。” 宋 俞文豹 《吹剑四录》:“而好高者以人微而嘲玄,好奇者以文多而阁束。” 梁启超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五章:“当时六经之中,除《易》理外,尽皆阁束。”
词语解释:阁皂  拼音:gé zào
即 閤皁 。 宋 苏辙 《青词·阁皁》:“是时舟过 临江 ,近瞻 阁皁 ,遥望 玉笥 ,诚心惕然,徼福圣境,愿得生还中原。”参见“ 閤皁 ”。
词语解释:閤皂  拼音:gé zào
山名。在 江西省 樟树市 东,周回绵亘二百馀里。道教以为七十二福地之一。《云笈七籤》卷二七:“七十二福地……第三十六 閤皁山 ,在 吉州 新淦县 郭真人 所治处。” 宋 范成大 《清江台在临江郡圃西冈上张安国题榜》诗:“ 萧滩 曳长烟, 閤皁 炯残雪。”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江西五·临江府》:“ 閤皁山 ,府东三十里,形如閤,色如皁,有峯六、岭四、巖二、原五,其餘泉石池塘之胜,参差不一,相传为神仙之府。”
词语解释:阁泪  拼音:gé lèi
含着眼泪。 宋 无名氏 《鷓鸪天·离别》词:“樽前祇恐伤郎意,阁泪汪汪不敢垂。”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伯喈夫妻分别》:“归家只恐伤亲意,阁泪汪汪不敢流。”《醒世恒言·大树坡义虎送亲》:“ 潮音 听説,面如土色,阁泪而不敢下,慌忙走进自己房里去了。”
词语解释:阁长  拼音:gé cháng
古代朝中的近侍次官。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争解元》:“先是 封川 李相 迁阁长,会有名郎出牧 九江郡 者,执辞之际,屡以文柄迎贺於公。” 宋 王谠 《唐语林·企羡》:“ 咸通 十三年, 卢庄 为阁长,都尉欲以知礼部, 庄 七月卒。”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三:“今人呼中官之次者曰阁长。” 宋 洪迈 《容斋随笔·寄资官》:“内侍之职,至於干办后苑,则为出常调,流辈称之曰苑使。又进而干办龙图诸阁,曰阁长。”
词语解释:阁浅  拼音:gé qiǎn
船只进入水浅的地方,不能行驶。 宋 陈渊 《钱清待潮》诗:“江潮来去自有时,扁舟阁浅心如飞。” 宋 文天祥 《上江滩》诗序:“巡者欲经船前,适潮退阁浅,不能至。”
词语解释:阁子  拼音:gé zǐ
(1).酒楼、茶楼等特设的小房间。 元 马致远 《岳阳楼》第二折:“大嫂,茶客也未来哩,我且在这阁子里歇一歇。”《水浒传》第三八回:“两箇坐在阁子里,叫那卖酒的过来,安排酒菓肴饌菜蔬来,就酒楼上两箇饮酒。”
(2).泛指小室。 郭沫若 《孔雀胆》第三幕第二场:“ 继宗 ,你就放在小阁子里。”
(3).方言。阁楼。
(4).指迎神赛会时用的神龛。 柳青 《铜墙铁壁》第十八章:“大家都像旧前祈雨时抬龙王阁子的人一样。”
词语解释:阁儿  拼音:gé ér
酒楼、茶楼特设的小房间。《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即时邀入酒店里一个稳便阁儿坐下。” 宋 吴自牧 《梦粱录·酒肆》:“但此店入其门,一直主廊,约一二十步,分南北两廊,皆济楚阁儿,稳便坐席。”
词语解释:阁置  拼音:gé zhì
放置;放在一边。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养羊》:“入五月中,罗灰徧著毡上,厚五寸许;卷束於风凉之处阁置,虫亦不生。” 朱自清 《杂诗三首》序:“从前读 周启明 先生《日本的诗歌》一文,便已羡慕 日本 底短歌;当时颇想仿作一回,却因人事牵率,将那心思阁置了。”
词语解释:阁本  拼音:gé běn
帝王秘阁所藏的书籍、法帖等。 宋 苏轼 《跋希白书》:“ 希白 作字,自有 江 左风味,故 长沙 法帖,比 淳化 待詔所摹为胜,世俗不察,争访阁本,误矣。” 明 张居正 《答中翰张后湖书》:“先年 张文简 公曾得内阁所藏《册府元龟》一部,其后 文简公 卒於京邸,其僕即将此书於部前货卖。令先翁识其为阁本也,赎而藏之於家。”
词语解释:阁路  拼音:gé lù
栈道。《新唐书·牛徽传》:“ 蔚 ( 徽 父)避地于 梁 ,道病, 徽 与子扶篮舆,歷阁路,盗击其首,血流面,持舆不息。”
词语解释:阁主  拼音:gé zhǔ
寺院中专管佛阁的和尚。《水浒传》第六回:“管殿的唤做殿主,管阁的唤做阁主。”
词语解释:阁学  拼音:gé xué
(1). 宋 代 显谟阁 、 徽猷阁 等阁直学士的省称。 宋 叶梦得 《避暑录话》卷上:“ 龙图阁 学士旧谓之老龙,但称龙阁, 宣和 以前,直学士、直阁同为称,未之有别也。末年, 陈亨伯 为发运使……进直学士,佞之者恶其下同直阁,遂称龙学,于是例以为称。而 显謨阁 直学士、 徽猷阁 直学士欲效之,而难于称謨学、猷学,乃易为阁学。”
(2). 明 清 时对内阁大学士的称呼。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故三·阁学》:“ 明 《殿阁词林记》有殿学、阁学、詹学、翰学之名。国朝阁臣大拜,祇称中堂,或称相公,而内阁学士则称阁学。”
词语解释:阁鲜  拼音:gé xiān
新腌的海鱼。 清 钱大昕 《竹枝词和王凤喈韵》之四八:“载得黄鱼白鮝至,阁鲜一路卖沿乡。”自注:“俗呼海鱼新鮓者曰阁鲜。”
词语解释:阁部  拼音:gé bù
(1). 明 清 时内阁的别称。 清 方苞 《和风翔哀辞》:“天子命修‘三礼’,以阁部之长董其成。”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当剏议初,枢府诸公拟选阁部、翰林院五六品以下官,送馆肄业。”
(2). 明 清 时内阁大臣的别称。 明 王世贞 《觚不觚录》:“内阁大臣虽尊贵,无跪礼。而 江陵 ( 张居正 )之奔丧……还朝,则先遣牌谓本阁部所经由,二司相见,俱遵照见部礼,于是无不跪者矣。”《花月痕》第五回:“遂接写道:‘於是故人阁部念攻玉之情,敦分金之谊。’” 欧阳予倩 《桃花扇》第十一场:“ 苏师傅 , 扬州 失陷以后, 史阁部 怎样了?”
词语解释:阁气  拼音:gé qì
斗气;惹气。《西游记》第二六回:“我们走脱了,被他赶上,把我们就当汗巾儿一般,一袖子都笼了去,所以阁气。”《西游记》第八三回:“ 金星 道:‘ 李天王 莫闯祸啊!我在御前同他领旨意来宣你的人。你那索儿颇重,一时捆坏他,阁气。’”
词语解释:阁馆  拼音:gé guǎn
楼阁、馆舍。《艺文类聚》卷二八引 晋 石崇 《思归叹》:“玄泉流兮縈丘阜,阁馆萧寥兮荫丛柳。”
词语解释:阁正  拼音:gé zhèng
同“ 閤正 ”。 宋 朱熹 《与柯国材书》:“阁正孺人,令郎各安佳。”一本作“ 閤正 ”。
词语解释:阁殿  拼音:gé diàn
楼阁、宫殿。《汉书·张延寿传》:“每登阁殿,常叹曰:‘ 桑 霍 为我戒,岂不厚哉!’”
词语解释:阁栏  拼音:gé lán
唐 代 四川 东部居民所建木屋。 唐 元稹 《酬乐天得微之诗知通州事因成》诗之二:“平地才应一顷餘,阁栏都大似巢居。”自注:“ 巴 人多在山坡架木为居,自号阁栏头也。”
词语解释:阁帖  拼音:gé tiē
《淳化秘阁法帖》的简称。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三:“ 太宗 留意字书。 淳化 中,尝出内府及士大夫家所藏 汉 晋 以下古帖,集为十卷,刻石於祕阁,世传为《阁帖》是也。” 明 陶宗仪 《辍耕录·评帖》:“ 刘后村 先生云:《阁帖》为祖,《絳帖》次之,《临江》又次之,《潭》又次之。” 清 袁枚 《随园随笔·不符》有篇名《关壮繆之死三国志与阁帖不符》
词语解释:阁臣  拼音:gé chén
明 清 大学士的别称。大学士入阁办事,故称。 明 王世贞 《觚不觚录》:“阁臣兼掌部院,非旧规也。”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八:“国初沿 明 旧制,阁臣例不兼经筵。” 清 吴敏树 《书谢御史》:“明日,上语阁臣:‘朕少时闻 谢御史 烧车事,心壮之。昨见其子来,甚喜。’”
词语解释:阁票  拼音:gé piào
明 代至 清 初。内阁加在奏章上代拟皇帝批答的浮签。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自逆 贤 擅政,尽将歷练老成之人摈斥杀害,内御司房,或退出于冷淡衙门林衡等署西,各以名衔前后分管之。其在外之阁票,在内之搭票,一应旨意圣諭御札,俱由文书房落底簿发行。”
词语解释:阁揭  拼音:gé jiē
明 代内阁直达皇帝的机密奏章。 明 林潞 《江陵救时之相论》:“宫中府中,斡旋调剂,上一阁揭,回以片言。”
词语解释:阁揆  拼音:gé kuí
内阁首脑。指内阁首相、内阁总理等。 王芸生 《日本对辛亥革命之操纵与干涉》:“自 袁世凯 出任阁揆, 东京 外务省以为 中国 之乱,可由採取君主政体而终止。”
词语解释:阁标  拼音:gé biāo
明 督师大学士所辖军队。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一:“ 史可法 阁标三万,总兵 张天禄 、 刘肇基 ……等,各分汛地,皆 可法 阁标所辖。”
词语解释:阁诏  拼音:gé zhào
搁置诏书。谓不奉诏命。《新唐书·循吏传·何易于》:“ 易于 视詔书:‘ 益昌 人不征茶且不可活,矧厚赋毒之乎?’命吏阁詔,吏曰:‘天子詔何敢拒?吏坐死,公得免窜邪?’”
词语解释:阁落  拼音:gé luò
角落;偏僻的地方。 元 马致远 《荐福碑》第一折:“我左右来无一个去处,天也!则索阁落里韞匵藏诸。” 元 关汉卿 《玉镜台》第四折:“你在黑阁落里欺你男儿,今日呵可不道指斥鑾舆,也有禁住你限时,降了你乖处。”
词语解释:阁试  拼音:gé shì
明 代翰林院对庶吉士的考试。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科场二·阁试》:“科道本以试卷为芻狗,惟庶常自考改以后,仍亲笔墨,朔望有阁试,每旬有馆课,近来又多属之捉刀人。”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词林·庶常授官》:“己卯散馆前阁试, 江陵相 ( 张居正 )出一论题,为《李纲不私其乡人》。”
词语解释:阁梁  拼音:gé liáng
栈道的横梁。 三国 蜀 诸葛亮 《与兄瑾言赵云烧赤崖阁道书》:“前 赵子龙 退军,烧坏 赤崖 以北阁道。缘谷百餘里,其阁梁一头入山腹,其一头立柱於水中,今水大而急,不得安柱。”
词语解释:阁楼  拼音:gé lóu
在较高的房屋内上部架起的一层矮小的楼。 金近 《这一天》:“那是一个附在屋顶下面的阁楼,要搭一乘活动的竹梯子才能上去。”《花城》1981年第3期:“我要给小孙女买一双只值二元钱的小皮鞋,一位女售货员爬到阁楼上找了好久。”
词语解释:阁压  拼音:gé yā
搁置积压。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清吏条陈》:“此时军电旁午,私电自有阁压,亦应由电局将此等情由,声明广告,使知前此之阻隔,实无他故,众心当更释然。”
词语解释:阁仔  拼音:gé zǎi
小的木板房子。 茅盾 《劫后拾遗》六:“在一个贫民窟的阁仔里, 陈强 和 小黄 计算着他们的存粮。”
词语解释:阁不住  拼音:gé bú zhù
谓不能久置、久停,很快就落下。 元 高文秀 《黑旋风》第三折:“阁不住两眼恓惶泪,俺哥哥含寃负屈有谁知。” 元 无名氏 《马陵道》第三折:“自知毛羽短,怎敢扑天飞,我则索做哑粧痴,几回家阁不住眼中泪。” 元 宋方壶 《醉花阴·走苏卿》套曲:“他生的嬝嬝婷婷,阁不住的雨泪盈盈。”
词语解释:阁斋  拼音:gé zhāi
书楼。《梁书·刘杳传》:“ 约 郊居宅时新构阁斋, 杳 为赞二首,并以所撰文章呈 约 , 约 即命工书人题其赞于壁。”
词语解释:阁手  拼音:gé shǒu
手闲搁着。形容一事不做。《资治通鉴·宋顺帝昇明元年》:“既而 萧道成 兼总军国,布置心膂,与夺自专, 褚渊 素相凭附, 秉 ( 刘秉 )与 袁粲 阁手仰成矣。” 胡三省 注:“阁手者,高拱充位而无所为,两手若有所阁也。”
词语解释:阁室  拼音:gé shì
(1).阁道中的房室。《汉书·霍光传》:“﹝ 昌邑王 ﹞发 长安厨 三太牢具祠阁室中,祀已,与从官饮啗。”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阁室,阁道之有室者。”
(2).楼阁中的房室。 南朝 梁 沉约 《郊居赋》:“开阁室以远临,闢高轩而旁覩。”
词语解释:阁免  拼音:gé miǎn
停止、免除租税等。
词语解释:阁僚  拼音:gé liáo
内阁,部长们
词语解释:阁员  拼音:gé yuán
指内阁成员。 瞿秋白 《赤俄之归途》:“内阁里有包办收买猪仔议员的阁员。”
词语解释:阁抄
中央政府的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