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阎浮 拼音:yán fú
(1).亦作“ 阎扶 ”。梵语的音译,大树名。《长阿含经》:“ 阎浮提 ,有大树王,名曰阎浮,围七由旬,高百由旬。”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天咫》:“ 释氏 书言, 须弥山 南面有阎扶树。”
(2). 阎浮提 的省称。 南朝 梁 沉约 《内典序》:“圣跡彪炳,日焕於阎浮;神光陆离,星繁於净刹。” 明 张居正 《敕建慈寿寺碑文》:“要使苦海诸有,悉度无漏之舟,阎浮众生,咸证菩提之果。” 清 华伟生 《开国奇冤·梦警》:“人声寂,犬吠尨, 阎浮 鼾睡梦初长。”词语解释:阎罗 拼音:yán luó
(1).梵语的略译,佛教称主管地狱的神。通称 阎王 。《铁城泥犁经》:“ 阎罗 言:‘汝何以不自改为善耶?’” 明 李诩 《戒庵老人漫笔·论十王荐亡之诞》:“一云,佛言 琰魔罗 ,盖主捺落迦者,止一 琰魔罗王 耳, 阎罗 盖 琰魔罗 之讹也。” 曹禺 《原野》第三幕第四景:“我死了,见了五殿 阎罗 ,我也得问个清楚。”
(2).旧时比喻刚直的清官。 宋 叶□ 《爱日斋丛钞·阎罗王》:“予谓如 包孝肃 君 开封 ,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 包老 。’ 孝寿 尹 开封 ,亦号 李阎罗 。特喻其刚严,即史云咸称神明之义。”
(3).比喻凶恶残暴的人。 元 杨显之 《酷寒亭》第三折:“他可也性子利害母 阎罗 。” 陈毅 《梅岭》诗之一:“此去泉臺招旧部,旌旗十万斩 阎罗 。”词语解释:阎王 拼音:yán wáng
(1).同“ 阎罗 ”。 唐 崔泰之 《哭李峤》诗:“魂随司命鬼,魄逐见 阎王 。”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五:“些儿来迟,已成不救,定应一命见 阎王 。”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五一:“ 阎王 看在你的面上,一定不让我变哑巴。”
(2).比喻极严厉或极凶恶的人。 曹禺 《雷雨》第四幕:“我在这个死地方,监狱似的 周 公馆,陪着一个阎王十八年了。” 陈其通 《万水千山》第二幕:“那个杀人不眨眼的狗地主 二阎王 逃跑了,穷人直了腰。”词语解释:阎闾 拼音:yán lǘ
(1).里巷内外的门。后多借指里巷。《晋书·刘颂传》:“今阎閭少名士,官司无高能,其故何也?” 唐 孟郊 《立德新居》诗之七:“ 伊 雒 遶街巷,鸳鸯飞阎閭。” 宋 苏辙 《青词·高安》之三:“乃者火焚阎閭,势极炽猛。”
(2).借指平民。《资治通鉴·陈长城公祯明二年》:“﹝ 陈叔寳 ﹞恣溪壑之欲,劫夺阎閭,资产俱竭,驱逼内外,劳役弗已。”词语解释:阎老 拼音:yán lǎo
同“ 阎罗 ”。 唐 寒山 《诗》之二八五:“劝你休去来,莫恼他 阎老 。”词语解释:阎君 拼音:yán jūn
同“ 阎罗 ”。 《秦併六国平话》卷上:“果是三魂归地府,多因七魄见 阎君 。”《四游记·华光闹阴司》:“渡子走去报 阎君 , 阎君 升殿正坐。” 清 袁枚 《新齐谐·借尸延嗣》:“ 阎君 怒叱,将众矮鬼逐出。”词语解释:阎立本 拼音:yán lì běn
(?-673)唐代画家。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官至工部尚书、中书令。谥文贞。继承家学,工人物写真,长于刻画性格,设色古雅沉着,线条刚劲有力。亦擅车马、台阁。所作《步辇图》今存宋人摹本,另有《历代帝王图》存世。词语解释:阎浮界 拼音:yán fú jiè
即阎浮提。多泛指人世间。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冥判》:“阎浮界,阳世栽埋,又把俺这里门桯迈。”《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须索向阎浮界中去走一遭!受享些荣华富贵,就中做些好事。” 清 洪昇 《长生殿·觅魂》:“中分统四大洲,亿万百千阎浮界,岳瀆山川。”参见“ 阎浮提 ”。
词语解释:阎浮提 拼音:yán fú tí
梵语,即 南赡部洲 。阎浮,树名。提为“提鞞波”之略,义译为洲。洲上阎浮树最多,故称 阎浮提 。诗文中多指人世间。 晋 法显 《佛国记》:“吾却后七日,当下阎浮提。”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四:“﹝有一僧﹞自作祭文云:‘唯灵生在阎浮提,不贪不妬。’” 清 钱谦益 《〈宋文宪公护法录〉序》:“抑岂知其夙受付嘱,开华严法界於阎浮提,其为云龙风虎,又有大焉者乎?”词语解释:阎浮提 拼音:yán fú tí
梵语,即 南赡部洲 。阎浮,树名。提为“提鞞波”之略,义译为洲。洲上阎浮树最多,故称 阎浮提 。诗文中多指人世间。 晋 法显 《佛国记》:“吾却后七日,当下阎浮提。”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四:“﹝有一僧﹞自作祭文云:‘唯灵生在阎浮提,不贪不妬。’” 清 钱谦益 《〈宋文宪公护法录〉序》:“抑岂知其夙受付嘱,开华严法界於阎浮提,其为云龙风虎,又有大焉者乎?”词语解释:阎罗王 拼音:yán luó wáng
同“ 阎罗 ”。 《百喻经·贫人作鸳鸯鸣喻》:“临命终时,方言今我欲得修善。狱卒将去付 阎罗王 ,虽欲修善,亦无所及已。”《隋书·韩擒虎传》:“生为上柱国,死作 阎罗王 ,斯亦足矣。” 沉从文 《从文自传·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我还得经过一家扎冥器出租花轿的铺子,有白面无常鬼,蓝面 阎罗王 ,鱼龙轿子,金童玉女。”词语解释:阎王殿 拼音:yán wáng diàn
阎罗殿。后用以比喻凶恶势力盘踞的地方。 向春 《煤城怒火》第二章:“煤城是座阎王殿,外加道道鬼门关,不易闯啊!” 赵树理 《打倒汉奸》:“话说的好甜,什么‘对乡亲顾盼顾盼’,差一点二十块钱都把咱们卖到阎王殿。”词语解释:阎王帐 拼音:yán wáng zhàng
阎王债。 柳仲甫 《园丁之歌》:“你爹爹书未读成反欠一笔阎王帐,含恨被迫离乡背井走他方。”词语解释:阎罗殿 拼音:yán luó diàn
佛教称 阎王 审理鬼魂的殿堂。 鲁迅 《热风·智识即罪恶》:“我刚想:阴府里的道理真奇怪……却又被羊角一叉,跌出阎罗殿去了。” 叶紫 《火》三:“﹝ 云普叔 ﹞二三十年来没有得过大病,这一次总算是到阎罗殿上打了一次转身。”词语解释:阎罗包老 拼音:yán luó bāo lǎo
指 宋 包拯 。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 包拯 ﹞为人刚严,不可干以私,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 包老 。’吏民畏服,远近称之。”后用以泛指刚正无私的人。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圆驾》:“便阎罗 包老 难弹破,除取旨前来撒和。” 明 朱国祯 《涌幢小品·墓盗》:“ 鄞 有猾盗 詹拣尸 者,善发古墓,事觉繫狱,以玉碗二、黄金数锭赂邑绅 包泽 求解。 包 曰:‘此为盗物无疑,当不待教而诛者。’亟言於当道,寘之法…… 包 有刚介声,歷宦称阎罗 包老 云。”词语解释:阎术 拼音:yán shù
里巷。《墨子·杂守》:“诸距阜、山林、沟瀆、丘陵、阡陌、郭门若阎术,可要塞及为微职,可以迹知往来者少多及所伏藏之处。”词语解释:阎罗大王 拼音:yán luó dài wáng
同“ 阎罗 ”。 《敦煌变文集·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 目连 又问:‘ 阎罗大王 ,住在何处?’” 鲁迅 《彷徨·祝福》:“你将来到阴司去,那两个死鬼的男人还要争,你给了谁好呢? 阎罗大王 只好把你锯开来,分给他们。” 许杰 《大白纸》十一:“你们可是 阎罗大王 亲手派来的?呵!你这牛头马面的小鬼呀!”词语解释:阎易 拼音:yán yì
衣长貌。《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抴独茧之褕袘,眇阎易以戌削。” 裴駰 集解引 徐广 曰:“阎易,衣长貌。”词语解释:阎摩王 拼音:yán mó wáng
同“ 阎罗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棋鬼》:“ 阎摩王 以书生不德,促其年寿,罚入饿鬼狱。”词语解释:阎王好见,小鬼难当 拼音:yán wáng hǎo jiàn , xiǎo guǐ nán dāng
比喻下属比官长难对付。《官场现形记》第十九回:“‘阎王好见,小鬼难当。’旁边若有人帮衬,敲敲边鼓,用一个钱,可得两钱之益。” 张天翼 《清明时节》二:“﹝ 谢老师 骂 罗 家的清客 老七 ﹞我跟 罗二爷 说话去……阎王好见,小鬼难当!这太那个了。”词语解释:阎罗妖 拼音:yán luó yāo
太平天囯 对神仙鬼怪和封建势力的蔑称。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五编第一章第二节:“他( 洪秀全 )把地主阶级在精神上统治农民的一切神仙菩萨、妖魔鬼怪总称之为‘阎罗妖’。” 罗尔纲 《太平天囯史稿》卷八:“它(上帝教)把以 清 朝皇帝为首的封建势力看作为‘阎罗妖’。”亦省称“ 阎妖 ”。 太平天囯 洪秀全 《打服阎罗妖诗》:“天父天兄手段高,阎妖低头钻地龟。”词语解释:阎罗天子 拼音:yán luó tiān zǐ
同“ 阎罗 ”。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下·科诨》:“他日追及泉臺,定有一番倾倒。必不作妒而欲杀之状,向 阎罗天子 掉舌,排挤后来人也。” 毛泽东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中国 的男子,普通要受三种有系统的权力的支配……由 阎罗天子 、 城隍庙王 以至 土地菩萨 的阴间系统以及由 玉皇上帝 以至各种神怪的神仙系统--总称之为鬼神系统(神权)。”词语解释:阎王爷 拼音:yán wáng yé
同“ 阎罗 ”。 《儿女英雄传》第三二回:“慢讲我这分儿使不着,就让越着礼使了去,也得活着对的起 阎王爷 。” 孙景瑞 《红旗插上大门岛》七:“要是没有你们救我,我早见 阎王爷 去啦!”词语解释:阎摩 拼音:yán mó
同“ 阎罗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齐天大圣》:“青衣白:‘ 阎摩 不敢擅专,又持 大圣 旨上咨斗宿,是以来迟。’” 清 王韬 《淞滨琐话·田荔裳》:“旋为 阎摩 主者所知,嘉君夫人守节弗渝,戒九王子弗讐。”词语解释:阎扶 拼音:yán fú
见“ 阎浮 ”。
词语解释:阎浮 拼音:yán fú
(1).亦作“ 阎扶 ”。梵语的音译,大树名。《长阿含经》:“ 阎浮提 ,有大树王,名曰阎浮,围七由旬,高百由旬。”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天咫》:“ 释氏 书言, 须弥山 南面有阎扶树。”
(2). 阎浮提 的省称。 南朝 梁 沉约 《内典序》:“圣跡彪炳,日焕於阎浮;神光陆离,星繁於净刹。” 明 张居正 《敕建慈寿寺碑文》:“要使苦海诸有,悉度无漏之舟,阎浮众生,咸证菩提之果。” 清 华伟生 《开国奇冤·梦警》:“人声寂,犬吠尨, 阎浮 鼾睡梦初长。”词语解释:阎王账 拼音:yán wáng zhàng
高利贷。也说阎王债词语解释:阎王老子 拼音:yán wáng lǎo zi
同“ 阎罗 ”。 《西游记》第一回:“猴王道:‘今日虽不归人王法律,不惧禽兽威严,将来年老血衰,暗中有 阎王老子 管着。’”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一:“我大崽死了,得伤寒死的。他到 阎王老子 那里当军长去了。”词语解释:阎摩天子 拼音:yán mó tiān zǐ
同“ 阎罗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章阿端》:“凡枉死鬼不自投见, 阎摩天子 不及知也。”词语解释:阎浮世 拼音:yán fú shì
即阎浮提。多泛指人世间。 元 吴昌龄 《张天师》第四折:“俺本是 广寒宫 冰魂素魄,怎比那阎浮世浊骨凡胎。”《醒世恒言·吕洞宾飞剑斩黄龙》:“这 洞宾 一就下山,按落云头,来到阎浮世上,寻取有缘得道士。”参见“ 阎浮提 ”。
词语解释:阎浮提 拼音:yán fú tí
梵语,即 南赡部洲 。阎浮,树名。提为“提鞞波”之略,义译为洲。洲上阎浮树最多,故称 阎浮提 。诗文中多指人世间。 晋 法显 《佛国记》:“吾却后七日,当下阎浮提。”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四:“﹝有一僧﹞自作祭文云:‘唯灵生在阎浮提,不贪不妬。’” 清 钱谦益 《〈宋文宪公护法录〉序》:“抑岂知其夙受付嘱,开华严法界於阎浮提,其为云龙风虎,又有大焉者乎?”词语解释:阎浮檀 拼音:yán fú tán
梵语。河名。檀,义译为河。阎浮树下有河,故称 阎浮檀 。《大智度论》卷三五:“此洲上有此树林,林中有河,底有金沙,名为 阎浮檀 金。” 宋 王安石 《咏菊》之一:“ 补落迦山 传得种, 阎浮檀 水染成花。光明一室真金色,復似 毗耶 长者家。” 明 徐复祚 《一文钱》第六出:“俺只见涧壑潺湲, 阎浮檀 水浄洄漩。”词语解释:阎伍 拼音:yán wǔ
指民间。《宋书·沉攸之传》:“ 沉攸之 少长庸贱,擢自阎伍。”参见“ 閭伍 ”。
词语解释:闾伍 拼音:lǘ wǔ
《周礼·地官·族师》:“五家为比,十家为联;五人为伍,十人为联;四閭为族,八閭为联:使之相保相受;刑罚庆赏相及相共,以受邦职,以役国事,以相葬埋。”闾、伍均为古代民户编次的单位,后以“閭伍”指平民所居。《史记·司马穰苴列传》:“臣素卑贱,君擢之閭伍之中,加之大夫之上。”《三国志·魏志·锺会传》:“臣輒奉宣詔命,导扬恩化,復其社稷,安其閭伍,舍其赋调,弛其征役。”《宋书·武帝纪中》:“杂居流寓,閭伍弗修,王化所以未纯,民瘼所以犹在。”借指平民。 南朝 宋 颜延之 《庭诰文》:“有人至此,实蠹大伦,每思防避,无通閭伍。”词语解释:阎亲 拼音:yán qīn
家乡的亲戚。 宋 范仲淹 《与仲仪待制书》:“昨日邸报,有人奉攻阎亲,不言再有责降,不知何人之为也。”词语解释:阎王债 拼音:yán wáng zhài
高利贷。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新的世故》:“我自甘这样用去若干生命,不但不以生命来放阎王债,想收得重大的利息,而且毫不希望一点报偿。”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省得老头一看见我就皱眉头,像欠了他的阎王债似的。” 老舍 《老张的哲学》第四二:“他不能卖他的女儿,可是 老张 的债是阎王债,耽搁一天,利钱重一天。”词语解释:阎妻 拼音:yán qī
美貌的妻子。 章炳麟 《代议然否论》:“家有阎妻,又往往以色蛊人,助夫眩惑。”词语解释:阎妖 拼音:yán yāo
见“ 阎罗妖 ”。
词语解释:阎罗妖 拼音:yán luó yāo
太平天囯 对神仙鬼怪和封建势力的蔑称。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五编第一章第二节:“他( 洪秀全 )把地主阶级在精神上统治农民的一切神仙菩萨、妖魔鬼怪总称之为‘阎罗妖’。” 罗尔纲 《太平天囯史稿》卷八:“它(上帝教)把以 清 朝皇帝为首的封建势力看作为‘阎罗妖’。”亦省称“ 阎妖 ”。 太平天囯 洪秀全 《打服阎罗妖诗》:“天父天兄手段高,阎妖低头钻地龟。”词语解释:阎老五 拼音:yán lǎo wǔ
传说 阎罗 为 阎魔 十王的第五王,姓 包 ,因称之为 阎老五 。《冷眼观》第二三回:“但是在一个妇人身上,那就可要请他到 阎老五 家吃汤饭去了。” 周立波 《禾场上》:“人生七十古来稀, 阎老五 点我的名了。”词语解释:阎老王 拼音:yán lǎo wáng
同“ 阎罗 ”。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巨骨》:“﹝大骨﹞面广尺餘,形圆有两耳,高可三四寸……刺史 魏凌 知 萼 爱奇,故封寄焉。题云:‘ 阎老王 尾臎骨。’”词语解释:阎赵 拼音:yán zhào
秦 丞相 赵高 与其婿 阎乐 的并称。两人合谋杀 秦二世 。《旧唐书·太宗纪下》:“乃包藏凶慝,罔思忠义,爰在 江都 ,遂行弑逆,罪百 阎 赵 ,衅深梟獍。”词语解释:阎罗老子 拼音:yán luó lǎo zi
同“ 阎罗 ”。 元 郑廷玉 《忍字记》第三折:“眼光落地业根深,炉炭鑊汤难趓避。 阎罗老子 无人情,始觉临期难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