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七阳平声 [cháng,长短][cháng chǎng chang][háng,行列][cáng,收藏,动词][liáng liang,衡量][详注1][qiáng,刚强][dāng,应当][沧浪][jiāng qiāng,持也送也][fāng fáng][ráng][cáng zāng][gāng][huáng guāng][qiāng][xiāng,相互][sāng,丧葬][háng][chāng][gāng][ráng][qiāng][chuāng,创伤][详注2][详注3][详注4][liáng][叶謨郞切,莽平聲。][tāng táng][láng][槌也][音陽。【博雅】痒,病也。][huāng huang][xiāng]鲿[详注5][详注6][pāng páng][yáng][qiāng][páng][qiāng][páng][同慷][nāng nang][láng liáng][同蘠,蔷薇][táng][qiāng,突也]橿[guāng,桄榔][háng][fāng pāng]躿[音冈。《说文》人颈也。][雨急]騿[详注7][详注8]


注1:傍 通旁。《说文》近也。《广韵》侧也。又姓。唐北地羌豪傍企本。侧也
注2:蒋 《说文》菰蒋。《前汉·司马相如传》蒋芋青薠。
注3:怆 音昌。《集韻》悲也。《王逸·九思》??蚗兮噍噍,蝍蛆兮穰穰。歲忽忽兮惟暮,余感時兮悽愴。
注4:逢 音房。《韩愈诗》萧条千万里,会合安可逢。叶上江、下乡。◎按从降者,音庞。从夆者,音缝、音蓬。《颜氏家训》逄、逢之别,岂可雷同。
注5:仰 áng,古同“昂”,情绪高。《周礼·地官·保氏军旅之容注》军旅之容,阚阚仰仰。
注6:庆 音羌。亦福也。《易·坤卦》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叶下殃。《书·伊训》万邦惟庆。叶上祥。《诗·大雅》则笃其庆。叶下光又。《小雅》孝孙有庆。叶下强。
注7:尚 音常,尙書。《白居易·送陝州王司馬建赴任》公事閑忙同少尹,料錢多少敵尚書。
注8:彭 《韵会》逋旁切《正韵》博旁切,榜平声。《玉篇》多貌。《诗·齐风》行人彭彭。《释文》彭,必旁反。又《韵会》《正韵》蒲光切,音旁。《韵会》近也。《正韵》旁也。《易·大有》九四匪其彭,无咎。《疏》彭,旁也。
共168,分3页显示   1  2  3 下一页
首字词组
防秋防寒防盛防旱防绝防勇防暑防封
防风防盗防口防守防门防宿防援防疫
防闲防备防兵防猜防空防弹防拏防察
防身防虞防贼防杜防范防护林防护玻璃防驭
防边防露防暴防隅防毒防捍防尘防送人
防患防塞防避防御使防堤防拟防小防遏
防人防慎防戍防忌防夫防意如城防侍防送夫
防墓防水防地防拒防卫防患未萌防军防送卒
防微防护防御防检防冬防旗防饷防除
防老防吏防川防拓防务防救防风粥防顾

词语解释:防秋  拼音:fáng qiū
古代西北各游牧部落,往往趁秋高马肥时南侵。届时边军特加警卫,调兵防守,称为“防秋”。《旧唐书·陆贽传》:“又以 河 陇 陷 蕃 已来,西北边常以重兵守备,谓之防秋。” 清 孔尚任 《桃花扇·移防》:“ 黄河 曲里防秋将,好似英雄末路时。”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二节:“ 唐 用主要兵力到京西防秋(防 吐蕃 秋季入侵),对藩镇不得不从姑息转为忍辱退让,对其他野心节度使的控制力也大为削弱,到处出现半独立的割据者。”
词语解释:防风  拼音:fáng fēng
(1).古代传说中部落酋长名。《国语·鲁语下》:“ 丘 闻之,昔 禹 致羣神於 会稽 之山, 防风氏 后至, 禹 杀而戮之。其骨节专车。” 韦昭 注:“ 防风 , 汪芒氏 之君名也。” 汉 张衡 《思玄赋》:“嘉羣神之执玉兮,疾 防风 之食言。”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迎驾》:“莫学 防风 随后到, 涂山 明日会诸侯。”
(2).药草名。多年生草本植物,羽状复叶,叶片狭长,开白色小花。根供药用,有镇痛、祛痰等作用。《新唐书·方技传·许胤宗》:“即以黄耆、防风煑汤数十斛,置牀下,气如雾,熏薄之,是夕语。”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二·防风》:“铜芸、茴草、屏风、蕳根、百枝、白蜚。防者,御也。其功疗风最要,故名。屏风者,防风隐语也。”
词语解释:防闲  拼音:fáng xián
防,堤也,用于制水;闲,圈栏也,用于制兽。引申为防备和禁阻。《诗·齐风·敝笱序》:“ 齐 人恶 鲁桓公 微弱,不能防闲 文姜 ,使至淫乱,为二国患焉。”《后汉书·列女传·孝女叔先雄》:“家人每防闲之,经百许日后稍懈, 雄 因乘小船,於父墯处慟哭,遂自投水死。” 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五:“他们相处越久,就越融洽,可是他们却被猜忌了,被防闲了。”
词语解释:防身  拼音:fáng shēn
保护自身不受侵害:~术。
词语解释:防边  拼音:fáng biān
防守边地。 唐 元稹 《酬段丞与诸棋流会宿弊居见赠二十四韵》:“退引防边策,雄吟斩将诗。” 清 薛福成 《筹洋刍议·边防》:“ 中国 筹边之要,在中外上下,戮力一心,精求自强之术而勉行之,则不言防边而边自固矣。” 郁达夫 《赠朱植先生因题画像册后》诗:“手闢 朱堤 山万仞,防边端赖君输财。”
词语解释:防患  拼音:fáng huàn
防止祸患。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俞序》:“故次以言怨人不可邇,敌国不可狎,攘窃之国不可使久亲,皆防患为民除患之意也。” 明 叶宪祖 《鸾鎞记·合谮》:“一朝得势便拟包弹,乘其未发急宜防患。”
词语解释:防人  拼音:fáng rén
守卫之士卒。《新唐书·食货志四》:“镇仓曹、关令丞,戍主副各一人,皆取於防人卫士,十五日而代。”
词语解释:防墓  拼音:fáng mù
(1). 防 地之墓。 孔子 父母合葬处。《礼记·檀弓上》:“ 孔子 既得合葬於 防 ,曰:‘吾闻之,古也墓而不坟。今 丘 也东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以弗识也。’於是封之,崇四尺。 孔子 先反,门人后,雨甚至。 孔子 问焉,曰:‘尔来何迟也?’曰:‘ 防 墓崩。’ 孔子 不应,三, 孔子 泫然流涕曰:‘吾闻之,古不脩墓。’” 郑玄 注:“言所以迟者,脩之而来。”
(2).泛指父母之墓。 唐 刘禹锡 《送僧元暠南游》诗引:“始悲 浚 泉之有冽,今痛 防 墓之未迁。”
词语解释:防微  拼音:fáng wēi
在错误或坏事刚萌发时,就加以制止。《晋书·慕容垂载记》:“ 垂 为三军之统,卿为谋 垂 之主,用兵制胜之权,防微杜贰之略,委之於卿,卿其勉之。” 唐 刘禹锡 《上杜司徒书》:“常谓尽诚可以絶嫌猜,徇公可以弭谗愬。谓慎独防微为近隘,谓艰贞用晦为废忠。”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一:“古之妇人,夫不在家,则不为容饰也,其远嫌防微,至於如此。”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一·二戴》:“凌霄桑寄生,滋蔓尚可惧。惜哉不防微,良材化枯树。”
词语解释:防老  拼音:fáng lǎo
防备年老时供养无着:~钱ㄧ养儿~。
词语解释:防寒  拼音:fáng hán
驱除风寒。 北周 庾信 《谢赵王赉乾鱼启》:“况復 洞庭 鲜鮒, 温湖 美鯽,波澜成雨,鳞甲防寒。” 倪璠 注引《神异经》:“东南海中有 烜洲 ,洲有 温湖 ,鮒鱼生焉。其长八尺,食之宜暑,而避风寒。”
词语解释:防盗  拼音:fáng dào
防止坏人进行盗窃:~门ㄧ节日期间要注意防火~。
词语解释:防备  拼音:fáng bèi
(1).做好准备以应付攻击或避免受害。《后汉书·和帝纪》:“先帝即位,务休力役,然犹深思远虑,安不忘危,探观旧典,復收盐铁,欲以防备不虞,寧安边境。”《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因他一口应承,愿做新妇,所以再不防备。” 周恩来 《学习毛泽东》:“既要团结他,又要防备他,同他的反动的一面作斗争,所谓‘有团结,有斗争’。”
(2).防御设施。 唐 韩愈 《论淮西事宜状》:“若未可入,则深壁高垒,以逸待劳:自然不要诸处多置防备。”
词语解释:防虞  拼音:fáng yú
谓防备不虞之患。 唐 杜甫 《龙门镇》诗:“胡马屯 成皋 ,防虞此何及。” 唐 陆贽 《论两河及淮西利害状》:“事起无名,众情不附,进退遑惑,内外防虞。”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帅司节制军马》:“且如防虞器具、桶索旗号、斧锯灯笼、火背心等器具,俱是官司给支官钱措置,一一俱备。”
词语解释:防露
遮蔽雾露的侵袭
词语解释:防塞  拼音:fáng sāi
防卫堵绝。
防卫边塞。 宋 苏舜钦 《庆州败》诗:“国家防塞今有谁?宜为承制乳臭儿。”
词语解释:防慎  拼音:fáng shèn
谨慎防备。《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又 田蚡 、 竇婴 ,宠贵横恣,倾覆之祸,为世所传。故先帝防慎舅氏,不令在枢机之位。” 唐 韦承庆 《重上直言谏东宫启》:“若不防慎,必有愆非。”
词语解释:防水  拼音:fáng shuǐ
犹防川。《史记·周本纪》:“ 召公 曰:‘是鄣之也。防民之口,甚於防水。’”《国语》作“防川”。
词语解释:防护  拼音:fáng hù
(1).防备。《汉书·西域传上·罽宾国》:“凡遣使送客者,欲为防护寇害也。”
(2).防止。《百喻经·驼瓮俱失喻》:“希心菩提,志求三乘,宜持禁戒,防护诸恶。”
(3).保护。 元 无名氏 《争报恩》楔子:“待上任后,另差人马迎接,一路上也好防护。” 碧野 《没有花的春花》第一章:“他把扁担防护着自己。”
(4).监视防范。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八:“﹝ 张华 ﹞乃叹曰:‘天下岂有此年少。若非鬼魅,则是狐狸。’乃扫榻延留,留人防护。”
词语解释:防吏  拼音:fáng lì
担负防守任务的小官。 唐 张籍 《伤歌行》:“邮夫防吏急喧驱,往往惊堕马蹄下。”
词语解释:防盛  拼音:fáng shèng
《尔雅·释山》:“山如堂者,密;如防者,盛。” 郭璞 注:“防,隄。盛,音成。”后因以“防盛”指堤防和形如堤防的山。盛,形如堤防,狭长上平的山。
词语解释:防口  拼音:fáng kǒu
谓制止人民批评。语出《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於防川。”《文选·谢朓〈始出尚书省〉诗》:“防口犹宽政,餐荼更如薺。” 李善 注:“言防众口,实由宽政。”
词语解释:防兵  拼音:fáng bīng
见“ 防汛兵 ”。
词语解释:防汛兵  拼音:fáng xùn bīng
指 明 清 时驻防在地方上的军队。 清 姚燮 《岁暮》诗之二:“埋盐窖冷飢逃雀,防汛兵闲醉博梟。”原注:“防汛兵, 清 制,千总、把总、外委所属的緑营兵称汛,分防地称汛地。”亦省称“ 防兵 ”。 郑观应 《盛世危言·民团上》:“兵制有六种:一、营兵,二、砲臺守兵,三、各处汛地防兵,四、一等藏兵,五、二等藏兵,六、义兵。”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禀帖赘说》:“分拨各集防兵,宜时加检察。”
词语解释:防贼  拼音:fáng zéi
不遭被盗危险的;抗盗贼的
词语解释:防暴  拼音:fáng bào
防止暴力或暴动:~术ㄧ~警察ㄧ~武器。
词语解释:防避  拼音:fáng bì
防备和避免。 杨朔 《“阅微草堂”的真面目》:“我见过这样的佃户庄子,一律是东倒西歪的小土房,又潮又脏,听说先前还不准修围墙。俗话说:佃户庄子亮堂堂--这是防避佃户偷藏东西。” 孙犁 《澹定集·读作品记(五)》:“对于这种人……最好是对他采取敬而远之或畏而避之的态度。这也没有别的意思,不过仍是弱者暂时自全的一种办法,就像童年时在荒野里走路防避虫咬蛇伤一样。”
词语解释:防戍  拼音:fáng shù
防守边境。 唐 元稹 《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防戍兄兼弟,收田妇与姑。”
词语解释:防地  拼音:fáng dì
防守的区域或地段。 茅盾 《列那和吉地》五:“这一带的狗们都划有势力范围,回家时 吉地 要通过人家的防地,也颇不容易。” 王西彦 《眷恋土地的人·结局》:“刚好,‘中央军’的突围部队,慌乱地通过敌人的防地,回身堵击。”
词语解释:防御  拼音:fáng yù
(1).防守,抵御。《吕氏春秋·论人》:“贤不肖异,皆巧言辩辞,以自防御,此不肖主之所以乱也。” 明 唐顺之 《咨总督都御史胡》:“先是贵院会同本司具题用银一万两,募 山东 兵三千名,到 江 南防御。”
(2).关禁。指防守抵御的设施。《后汉书·班固传下》:“且夫辟界西戎,险阻四塞,脩其防御,孰与处乎土中,平夷洞达,万方辐凑?” 李贤 注:“防御谓关禁也。”
(3).防备,戒备。 清 李渔 《玉搔头·分任》:“此人必有异谋,不可不加防御。” 丁玲 《阿毛姑娘》第一章三:“开始是囝囝的笑,抹去她所有对人的防御的心。”
(4).本为官名。防御使的简称。后渐成为对士绅的尊称,与员外、朝奉相似。 宋 洪迈 《夷坚甲志·徐防御》:“适 显仁太后 患目疾,访草泽医,遂获展效,补官与宅,锡賚不胜计,称为 徐防御 。”《古今小说·新桥市韩五卖春情》:“那市上有个富户 吴防御 ,妈妈 潘氏 ,止生一子,名唤 吴山 。”
(5). 清 代驻防旗兵低级军官之名,设于佐领之下。
词语解释:防川  拼音:fáng chuān
(1).制止洪水的泛滥。《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宋书·袁豹传》:“譬犹修隄以防川,忘渊丘之改易,胶柱於昔弦,忽宫商之乖调。”
(2).泛指防止水患。 唐 杜甫 《临邑舍弟书至苦雨》诗:“舍弟卑栖邑,防川领簿曹。”
词语解释:防旱  拼音:fáng hàn
防备天旱成灾
词语解释:防守  拼音:fáng shǒu
防备守卫。《鬼谷子·符言》:“许之则防守,拒之则闭塞。” 唐 韩愈 《论淮西事宜状》:“有职位者,劳於计虑抚循;奉所役者,修其器械防守。” 浩然 《艳阳天》第四四章:“如果说,昨天 东山坞 的正面力量还处在防守的状态,那么,现在是改守为攻了。”
词语解释:防猜  拼音:fáng cāi
防备猜嫌。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二十:“ 杜子美 数访从孙 济 ,而不免於防猜。故其诗云:‘所来为宗族,亦不为盘飱。勿受外嫌猜,同姓古所敦。’”
词语解释:防杜  拼音:fáng dù
(1).防范杜绝(祸患等)。《陈书·傅縡传》:“圣人所以曲陈教诫,深致防杜,説见在之殃咎,敍将来之患害,此文明著,甚於日月。” 清 陈梦雷 《绝交书》:“贼臣教以遍加网罗,防杜不测。”
(2).遮掩灭绝。《梁书·江革传》:“ 祏 时权倾朝右,以 革 才堪经国,令参掌机务,詔誥文檄,皆委以具。 革 防杜形迹,外人不知。”
词语解释:防隅  拼音:fáng yú
位于山隅之水防。 唐 杜甫 《峡口》诗之一:“开闢当天险,防隅一水关。” 仇兆鳌 注:“防隅,水防山隅也。”
词语解释:防御使  拼音:fáng yù shǐ
职官名。 唐 武则天 时始设于 夏州 , 安 史 之乱时分设于中原军事要地,掌本区军事,以刺史兼任,常与团练使互兼,以后废置无常。至 宋 代为武将兼衔,官阶高于团练使,低于观察使。 辽 南面官系统中有防御使。 清 代各省驻防军中设防御使,是正五品武官。驻京之健锐营及各陵寝亦设防御使。 唐 杜甫 《奉送蜀州柏二别驾》诗:“迁转五州防御使,起居八座太夫人。”《旧唐书·职官志三》:“又大郡要害之地,置防御使,以治军事,刺史兼之,不赐旌节。”《金史·宣宗纪上》:“ 德州 防御使 完颜丑奴 伏诛。”
词语解释:防忌  拼音:fáng jì
谓因有顾忌而采取防范措施。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一:“ 宣宗 南渡,防忌同宗,亲王皆有门禁。”
词语解释:防拒  拼音:fáng jù
(1).防卫抵御。《魏书·彭城王勰传》:“ 萧衍 遣将 彭羣 、 王辩 等搔扰边陲, 劭 频有防拒之效。”《旧唐书·吐蕃传下》:“刺史 李文悦 率兵士乘城力战,城穿坏不可守,撤屋版以御之,昼夜防拒。” 清 朱克敬 《瞑庵杂识》卷一:“昼夜防拒,凡八十餘日,城再崩再完,卒得不陷。”
(2).指防御工事。 唐 宋璟 《蒲津迎驾》诗:“防拒连山险,长桥压水平。”
词语解释:防检  拼音:fáng jiǎn
防范和检束。《后汉书·马援传》:“今宜加防检,式遵前制。”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三:“然世之作伪假真者,往往窃持敬之名,盖不肖之实,内虽荏而色若厉焉,行无防检而步趋若安徐焉,识者病之。”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董如彪》:“既而出户,疏於防检,适 嫩 携 如彪 来,得辞竞观。”
词语解释:防拓  拼音:fáng tuò
亦作“ 防托 ”。 防御,抵拒。 宋 范仲淹 《奏陕西主帅带押蕃落使》:“如抚驭之间,恩威得所,大可防托边界。” 宋 司马光 《陈述古札子》:“闻副总管 刘几 称,西人点集,将谋入寇,请出兵防托。”《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二年》:“至有雇人应名,更相为代,官中了不可别,每遇上州防拓,多结众逃避,以此州郡徒有人数,若倚以战,适足败事。”《续资治通鉴·宋理宗宝祐五年》:“去秋已闻此言,屡令 徐敏子 严为防拓,又行下 邕 宜 ,守险要以备不虞。”
词语解释:防绝  拼音:fáng jué
防止杜绝(坏事发生)。 汉 刘向 《说苑·权谋》:“今 茂陵 徐福 ,数上书,言 霍氏 且有变,宜防絶之。”《汉书·李寻传》:“填岁相守,又主内乱。宜察萧墙之内,毋忽亲疏之微,诛放佞人,防絶萌芽,以盪涤浊濊,消散积恶,毋使得成祸乱。”《孔丛子·陈士义》:“ 秦 贪而多求,求欲无厌,是故 西戎 闭而不致,此以素防絶之也。”
词语解释:防门  拼音:fáng mén
(1).守门。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八:“言卒,便求退。 华 已使人防门,不得出。”
(2).地名。在今 山东省 平阴县 东北。《左传·襄公十八年》:“ 齐侯 御诸 平阴 ,堑 防门 而守之,广里。” 杨伯峻 注:“ 防门 在旧 平阴 南,亦在今 平阴县 东北约三十二里。”《东周列国志》第六二回:“如不欲战,莫如择险要而守之,区区 防门 之堑,未可恃也。”
词语解释:防空  拼音:fáng kōng
防备空袭。 柳青 《铜墙铁壁》第一章:“他们因为防空的关系,已从城里搬到城东十五里的一个大村去了。” 沙汀 《防空》:“那记者先生还加油加醋地,把防空在国防上的重要性夸说了一番。”
词语解释:防范  拼音:fáng fàn
(1).堤坝和模子。比喻约束物。 汉 扬雄 《法言·五百》“川有防,器有范” 晋 李轨 注:“川防禁溢,器范检形,以諭礼教人之防范也。”
(2).防备;戒备。《古今小说·闹阴司司马貌断狱》:“御驾亲征,临行时,嘱咐娘娘,用心防范。” 李大钊 《废娼问题》:“对于花柳病的传染,就该有一种防范的办法。” 峻青 《海啸》第二章八:“原来他早已事事防范有备无患了。”
词语解释:防毒  拼音:fáng dú
防止毒物对人畜等的危害:~面具。
词语解释:防堤  拼音:fáng dī
提防,防范。 清 李渔 《风筝误·释疑》:“倒不如三杯酒化做一团和气,还落得寃家少,狭路省防隄。”
词语解释:防夫  拼音:fáng fū
守卫之士卒。 唐 韩愈 《祭河南张员外文》:“夜息 南山 ,同卧一席,守隶防夫,觝顶交跖。”《朱子语类》卷一○七:“臣恐疏远所闻不审,退而得之士大夫,与夫防夫走卒,莫不谓然,独陛下未之知耳。”
词语解释:防卫  拼音:fáng wèi
(1).防御保卫。 南朝 宋 谢灵运 《诣阙自理表》:“及经 山阴 ,防衞彰赫。” 宋 秦观 《东城被盗得世字》:“野人无机心,触事少防衞。” 丁玲 《母亲》:“他时时都不忘记防卫自己,他预备着厉害的回击那些敢来侵犯他的人。”
(2).防御保卫的力量。 邹韬奋 《萍踪寄语》六九:“准备什么?准备建设新社会的工作,并准备保护这新社会的防卫。”
词语解释:防冬  拼音:fáng dōng
古代每至秋冬季节,边境常有战事发生,故于其时调兵守边,谓之“防冬”。 宋 李纲 《条具防冬利害事件奏状》:“今年防冬,非去年比,而本路空虚,军马单弱,与去年无异。如臣一介书生踪跡孤远,岂敢虚任重责。”
词语解释:防务  拼音:fáng wù
有关国家安全防御方面的事务。《清史稿·兵志九》:“及拳匪肇衅,联军北犯, 沽口 礮臺,毁於一旦, 北洋 沿海防务,遂日形懈弛云。”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二章:“ 崇祯 又问了些关于 昌平 军中和 宣大 、 山西 防务情形,心中又十分犹豫起来。”
词语解释:防勇  拼音:fáng yǒng
清 代维护地方治安的兵卒。 清 薛福成 《筹洋刍议·利权三》:“ 中国 之护商旅也,陆路则有防勇,水路则有水师。”
词语解释:防宿  拼音:fáng sù
谓夜间守卫。《北齐书·循吏传·苏琼》:“ 徐州 城中 五级寺 忽被盗铜像一百躯,有司徵检,四邻防宿及纵跡所疑,逮繫数千人, 琼 一时放遣。”
词语解释:防弹  拼音:fáng dàn
能防子弹、炮弹或炸弹的性能
词语解释:防护林  拼音:fáng hù lín
为了调节气候,减免水、旱、风、沙等自然灾害所营造的林带或大片森林。
词语解释:防捍  拼音:fáng hàn
防卫,抵御。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五》:“战经二百日,不尅。城惟一井,井深四十丈,山势峻峭,不容防捍,潜作地道取井。”《陈书·樊毅传》:“ 京口 、 採石 ,俱是要所,各须鋭卒数千,金翅二百,都下 江 中,上下防捍。” 唐 元结 《奏免科率等状》:“去年又贼逼州界,防捍一百餘日。”
词语解释:防拟  拼音:fáng nǐ
犹防备。《梁书·羊侃传》:“时 景 既卒至,百姓竞入,公私混乱,无復次第。 侃 乃区分防拟,皆以宗室间之。”《北史·杨素传》:“时皇太子入居 大宝殿 ,虑上有不讳,须豫防拟,乃手自为书,封出问 素 。”《资治通鉴·隋炀帝大业八年》:“但夷狄多诈,深须防拟,口陈降款,毋宜遽受。”
词语解释:防意如城  拼音:fáng yì rú chéng
谓遏止私欲,如守城防敌。 宋 朱熹 《敬斋箴》:“守口如瓶,防意如城,洞洞属属,罔敢或轻。”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别集下·守口如瓶》:“ 富郑公 有‘守口如瓶,防意如城’之语。”
词语解释:防患未萌  拼音:fáng huàn wèi méng
防止祸患于未发生之前。 清 黄彭年 《代刘蓉函件》之一:“大局所关,防患未萌,当局必有远虑。” 郑观应 《盛世危言·民团上》:“或虑民心良莠不齐,恐有意外之变,如设立保甲连环保结;皆能防患未萌,有何惧之有?”
词语解释:防旗  拼音:fáng qí
防兵之战旗。 清 吴伟业 《高邮道中》诗之三:“雪满防旗暗,风传战鼓酣。”参见“ 防汛兵 ”。
词语解释:防汛兵  拼音:fáng xùn bīng
指 明 清 时驻防在地方上的军队。 清 姚燮 《岁暮》诗之二:“埋盐窖冷飢逃雀,防汛兵闲醉博梟。”原注:“防汛兵, 清 制,千总、把总、外委所属的緑营兵称汛,分防地称汛地。”亦省称“ 防兵 ”。 郑观应 《盛世危言·民团上》:“兵制有六种:一、营兵,二、砲臺守兵,三、各处汛地防兵,四、一等藏兵,五、二等藏兵,六、义兵。”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禀帖赘说》:“分拨各集防兵,宜时加检察。”
词语解释:防救  拼音:fáng jiù
防范救护。 汉 张衡 《上顺帝封事》:“臣官在于考变禳灾,思任防救,未知所由,夙夜征营。”
词语解释:防暑  拼音:fáng shǔ
防止受到暑热的侵害;预防中暑:~茶ㄧ~降温。
词语解释:防援  拼音:fáng yuán
护卫。《北齐书·段孝言传》:“﹝ 段孝言 ﹞曾夜行,过其宾客 宋孝王 家宿,呼坊人防援,不时应赴,遂拷杀之。”《旧唐书·宦官传·程元振》:“宜长流 溱州 百姓,委 京兆府 差纲递送,路次州县,差人防援,至彼捉搦,勿许东西。”
词语解释:防拏  拼音:fáng ná
防备和捉拿。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新译英国政府刊布中国革命蓝皮书》:“ 瑞澂 电奏,探知革党潜匿於 武昌 ,定期十九日夜间起事,正飭防拏。”
词语解释:防护玻璃  拼音:fáng hù bō li
能吸收γ射线、x射线和热中子等,以保护人体免受伤害的玻璃。内含铅、镉、硼等重金属氧化物。具有高度的透明性,对射线吸收率高,稳定性好。
词语解释:防尘  拼音:fáng chén
不透尘埃的;紧得灰尘不能进入的
词语解释:防小  拼音:fáng xiǎo
谓当错误或坏事处于萌芽状态时即加以遏止。《晋书·陈頵传》:“古人防小以全大,慎微以杜萌。”
词语解释:防侍  拼音:fáng shì
防备侍卫。《魏书·高祖孝文帝纪下》:“朕将亲侍龙舆,奉诀陵隧。诸常从之具,悉可停之。其武卫之官,防侍如法。”
词语解释:防军  拼音:fáng jūn
即防汛兵。《官场现形记》第十二回:“上司也晓得该处营汛兵力单弱,不足防御,就委 胡华若 统带六营防军,前往剿捕。” 沉从文 《从文自传·辛亥革命的一课》:“但防军组织分配稍微不同了,军队所用器械不同了,地方官长不同了。”参见“ 防汛兵 ”。
词语解释:防汛兵  拼音:fáng xùn bīng
指 明 清 时驻防在地方上的军队。 清 姚燮 《岁暮》诗之二:“埋盐窖冷飢逃雀,防汛兵闲醉博梟。”原注:“防汛兵, 清 制,千总、把总、外委所属的緑营兵称汛,分防地称汛地。”亦省称“ 防兵 ”。 郑观应 《盛世危言·民团上》:“兵制有六种:一、营兵,二、砲臺守兵,三、各处汛地防兵,四、一等藏兵,五、二等藏兵,六、义兵。”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禀帖赘说》:“分拨各集防兵,宜时加检察。”
词语解释:防饷  拼音:fáng xiǎng
防兵之粮饷。 明 沉德符 《野获编·户部·西北水利》:“三年之后,方许收税,每亩输穀一斗,中等六升,下者三升,耑备津门防餉之费,奉旨即举行之。”参见“ 防汛兵 ”。
词语解释:防汛兵  拼音:fáng xùn bīng
指 明 清 时驻防在地方上的军队。 清 姚燮 《岁暮》诗之二:“埋盐窖冷飢逃雀,防汛兵闲醉博梟。”原注:“防汛兵, 清 制,千总、把总、外委所属的緑营兵称汛,分防地称汛地。”亦省称“ 防兵 ”。 郑观应 《盛世危言·民团上》:“兵制有六种:一、营兵,二、砲臺守兵,三、各处汛地防兵,四、一等藏兵,五、二等藏兵,六、义兵。”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禀帖赘说》:“分拨各集防兵,宜时加检察。”
词语解释:防风粥  拼音:fáng fēng zhōu
用防风草和大米一起煮成的稀饭。 唐 冯贽 《云仙杂记·防风粥》:“ 白居易 在翰林,赐防风粥一甌,剔取防风得五合餘,食之口香七日。” 康有为 《广艺舟双楫·榜书》:“《云峯山石刻》体高气逸,密緻而通理,如仙人啸树,海客泛槎,令人想象无尽。若能以作大字,其穠姿逸韵,当如食防风粥,口香三日也。”
词语解释:防封  拼音:fáng fēng
防 墓之坟。 清 姚鼐 《题汾州张太守墓庐图》诗:“所以脩 防 封, 孔 圣涕陨落。”参见“ 防墓 ”。
词语解释:防墓  拼音:fáng mù
(1). 防 地之墓。 孔子 父母合葬处。《礼记·檀弓上》:“ 孔子 既得合葬於 防 ,曰:‘吾闻之,古也墓而不坟。今 丘 也东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以弗识也。’於是封之,崇四尺。 孔子 先反,门人后,雨甚至。 孔子 问焉,曰:‘尔来何迟也?’曰:‘ 防 墓崩。’ 孔子 不应,三, 孔子 泫然流涕曰:‘吾闻之,古不脩墓。’” 郑玄 注:“言所以迟者,脩之而来。”
(2).泛指父母之墓。 唐 刘禹锡 《送僧元暠南游》诗引:“始悲 浚 泉之有冽,今痛 防 墓之未迁。”
词语解释:防疫  拼音:fáng yì
预防传染病。如:为了确保全国人民的身体健康,有条件的地方都要建立卫生防疫站,配置固定的专业防疫人员。
词语解释:防察  拼音:fáng chá
监察禁止;伺察防备。 唐 韩愈 《论变盐法事宜状》:“ 平叔 请限商人盐纳官后,不得輙於诸军诸使觅职……请令所在官吏严加防察。如有违犯,应有资财,并令纳官。”《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元年》:“ 硕 见诸胡浸盛,阴劝 轨 宜加防察,由是与户部尚书 安脩仁 有隙。”
词语解释:防驭  拼音:fáng yù
防备控制。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本朝内官之制》:“ 纯皇帝 乾纲独揽,防驭内官尤严。”
词语解释:防送人  拼音:fáng sòng rén
指防送卒。《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两个防送人押着,离了 杭州 到 东新桥 ,下了航船。”参见“ 防送卒 ”。
词语解释:防送卒  拼音:fáng sòng zú
押送犯人的差役。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六:“及出狱,赂防送卒,使缓其行。”
词语解释:防遏  拼音:fáng è
防备遏止。《后汉书·寇恂传》:“吾今委公以 河内 ,坚守转运,给足军粮,率厉士马,防遏它兵,勿令北度而已。” 唐 元结 《问进士》之三:“今欲罢兵息戍,则又寇盗犹在,尚须防遏。” 李大钊 《国民之薪胆》:“对於列国,则阴削其极东之势力,既得者使之减损,未得者豫为防遏。”
词语解释:防送夫  拼音:fáng sòng fū
即防送卒。 元 刘君锡 《来生债》第二折:“我乾做了撇妻男店舍里一个飘零客,抛家业尘埃中一个防送夫。”参见“ 防送卒 ”。
词语解释:防送卒  拼音:fáng sòng zú
押送犯人的差役。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六:“及出狱,赂防送卒,使缓其行。”
词语解释:防送卒  拼音:fáng sòng zú
押送犯人的差役。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六:“及出狱,赂防送卒,使缓其行。”
词语解释:防除  拼音:fáng chú
预防和消除(害虫等):~白蚁。
词语解释:防顾  拼音:fáng gù
防护照顾。 柳青 《狠透铁》九:“看见了没?阵势摆下了!说话留点神,防顾自己的身子着。”
共168,分3页显示   1  2  3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