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五歌平声 [guō guò,经过][hé huó huo,和平][mó,琢磨][hé,荷花][suō][偏颇,形词][suō][nā nuó][tuō][cuó][详注1][音駝。逶迤,行貌。本作迱。][详注2][音騾。瓠瓢也。又与蠃通][cuó,酂城][媕娿,不決也][详注3][wō][bō bo][详注4][详注5][嵒齬,山勢也][cuó][姓][同沱]妿[同峨][luó][duō][guō wō][详注6]娿


注1:蛇 音移。【詩·召南】委蛇委蛇。【箋】委蛇,委曲自得之貌。【莊子·庚桑楚】與物委蛇,而同其波。【焦氏·易林】委蛇循河,至北海涯。又【韻補】龍蛇之蛇,亦讀爲移。【詩·小雅】維熊維羆,維虺維蛇,大人占之。蛇字叶上羆字、下之字韻。
注2:傩 nuó,音那。指古迎神赛会。如傩神,迷信传说中的驱除瘟疫的神。
注3:蠃 音騾。蜯屬。【爾雅·釋魚】蠃,小者蜬。【註】蠃,大者如斗,出日南漲海中,可以爲酒杯。
注4:酇 《集韻》才何切,音嵯。《前漢·地理志》沛郡有酇縣。《註》莽曰贊治。應劭曰音嵯。又與醝通。《周禮·天官·酒正·三曰盎齊註》如今酇白也。
注5:番 音婆。鄱阳豫章县。《史记·伍子胥传》阖闾使太子夫差将兵伐楚,取番。《注》索隐曰:盖鄱阳也。
注6:蜗 《韵会》公蛙切,音騧。与娲通。《礼·明堂位》女蜗之笙簧。
末字词组
头陀佛陀难陀逶陀僧陀颓陀迦兰陀崩陀
坡陀阿弥陀沙陀祇陀车陀足弹陀迦真邻陀等陀
弥陀普陀仙陀韦陀阿梨诃陀冈陀打磨陀呿陀
盘陀曼陀乾陀苦行头陀阿难陀那烂陀一陀吠陀
补陀金盘陀磨陀臊陀落落陀陀那罗陀悉达陀婆陀
陂陀陀陀须陀托陀首陀鬘陀托陀 
伽陀母陀金陀峭陀颓陀倾陀峭陀 

词语解释:头陀  拼音:tóu tuó
亦作“ 头陁 ”。 梵文dhūta的译音。意为“抖擞”,即去掉尘垢烦恼。因用以称僧人。亦专指行脚乞食的僧人。 南朝 齐 王屮 《头陀寺碑文》:“以法师景行 大迦叶 ,故以头陀为称首。”《法苑珠林》卷一○一:“西云头陁,此云抖擞,能行此法,即能抖擞烦恼,去离贪著,如衣抖擞,能去尘垢,是故从喻为名。” 宋 洪迈 《夷坚乙志·张淡道人》:“其徒有头陁一人,又祕藏纸画牛一头,每与客戏。”《西游记》第十七回:“话説 孙行者 一觔斗跳将起去,諕得那 观音院 大小和尚并头陀、幸童、道人等一个个朝天礼拜。” 清 郑燮 《道情》之三:“老头陀,古庙中,自烧香,自打鐘;兔葵燕麦閒斋供。”
词语解释:坡陀  拼音:pō tuó
见“ 坡陁 ”。
词语解释:坡陁  拼音:pō tuó
亦作“ 坡陀 ”。
(1).山势起伏貌。 唐 杜甫 《北征》诗:“坡陀望 鄜畤 ,巖谷互出没。” 宋 苏轼 《次前韵答马忠玉》:“坡陀巨麓起连峯,积累当年庆自钟。”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二:“ 书巢 尤长五古,《途中望二华》云:‘……数里渐逶迤,坡陀相错互。’”
(2).不平坦。 唐 韩愈 《记梦》诗:“石坛坡陀可坐卧,我手承颜肘拄座。”
(3).山;山坡。 明 李东阳 《灵寿杖歌》:“下可涉园径,上可凌坡陁。”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七·厦门砖刻》:“夜坐,见篱外坡陀有光……因掘地,很古砖。”
词语解释:弥陀  拼音:mí tuó
亦作“ 弥陁 ”。 阿弥陀佛 的省称。意译为无量寿佛,西方极乐世界的教化之主。与 释迦 、 药师 并称三尊。 北齐 卢思道 《辽阳山寺愿文》:“愿西遇 弥陀 ,上征 兜率 。” 宋 苏轼 《绝句》之一:“市区收罢豚鱼税,来与 弥陀 共一龕。” 明 屠隆 《昙花记·法眷聚会》:“断迷习,消尘障, 弥陁 本性原无恙。”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六论“文人相轻”--二卖》:“其实呢,罪过并不在‘老’,而在于‘卖’的,假使他在叉麻酱,念 弥陀 ,一字不写,就决不会惹青年作家的口诛笔伐。”
词语解释:盘陀  拼音:pán tuó
亦作“ 盘陁 ”。
(1).石不平貌。 唐 寒山 《诗》之二六六:“盘陀石上坐,谿涧冷凄凄。” 宋 苏轼 《游金山寺》诗:“ 中泠 南畔石盘陁,古来出没随涛波。” 清 汤右曾 《放舟至下锺山》诗:“前临巨石纷盘陀,仰看絶壁青嵯峨。”
(2).指不平的石块。 宋 陆游 《小园》诗:“倦就盘陀坐,閒拈楖栗行。” 清 曹寅 《题姚后陶比丘小像》诗之一:“香海横流事特奇,盘陀安稳胜 须弥 。”
(3).曲折回旋貌。《水浒传》第四七回:“好个 祝家庄 ,尽是盘陀路。容易入得来,只是出不去。” 明 皇甫涍 《雪山歌奉寄彭太保》:“愁云百里填城河,帐中银烛然盘陀。”
(4).鞍垫。 唐 杜甫 《魏将军歌》:“星缠寳校金盘陀,夜骑天駟超天河。” 元 杨允孚 《泺京杂咏》:“翎赤王侯部落多,香风簇簇锦盘陀。”
(5).谓冶炼破铜。《新唐书·食货志四》:“先是诸鑪铸钱窳薄,鎔破钱及佛像,谓之盘陀。”
词语解释:补陀  拼音:bǔ tuó
见“ 补陁落迦 ”。
词语解释:补陁落迦  拼音:bǔ tuó luò jiā
即 普陀 。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二:“ 补陁落迦山 自 明州 定海县 招宝山 泛海东南行,两潮至 昌国县 ,自 昌国县 泛海到 沉家门 ,过 鹿狮山 ,亦两潮至山下。”亦省作“ 补落迦 ”、“ 补陁 ”、“ 补陀 ”。 宋 陆游 《海山》诗:“ 补落迦山 访旧游,菴摩勒果隘中州。” 钱仲联 校注:“《普陀洛迦新志》卷二:‘ 普陀洛迦山 ,在 浙江 定海县 治东百里许海中,为《华严经》 善财 第二十八参 观世音菩萨 説法处。’” 金 元好问 《云岩》诗:“世外元无 种香国 ,海内真有 补陁巖 。” 清 黄宗羲 《苍水张公墓志铭》:“公之小校降,欲生致公以为功,与其徒数十人,走 补陀 ,伪为行脚僧。”参见“ 普陀 ”。参阅《普陀洛迦新志》卷二。
词语解释:陂陀  拼音:pō tuó
见“ 陂陁 ”。
词语解释:陂陁  拼音:pō tuó
亦作“ 陂阤 ”。亦作“ 陂陀 ”。
1.阶陛。《楚辞·招魂》:“文异豹饰,侍陂陀些。” 王逸 注:“陂陁,长陛也。言侍从之人,皆衣虎豹之文,异采之饰,侍君堂隅,卫阶陛也……陁,一作陀。” 洪兴祖 补注:“陂,音颇。陀,音駞。不平也。《文选》陂,音波。”《文选》作“陂陀”。
2.倾斜不平貌。《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登陂阤之长阪兮,坌入曾宫之嵯嶬。” 司马贞 索隐:“登陂陁。陂音普何反。陁音徒何反。” 唐 李华 《含元殿赋》:“靡迆 秦 山,陂陀 汉 陵。” 明 张羽 《清口》诗:“陂陀陇亩间,一二羸老翁。” 茅盾 《虹》一:“依旧是两岸高崖,只不过没有先前的那样峭拔,稍微呈现了陂陁的形态。”
3.(云层)参差峥嵘貌。 唐 温庭筠 《七夕》诗:“弯桥销尽奈愁何,天气駘荡云陂陀。”
词语解释:伽陀  拼音:qié tuó
(1).亦作“ 伽他 ”。梵语译音。偈。佛经中的赞颂之词。伽陀为十二部经之一,亦译句颂、孤起颂、不重颂。参阅《翻译名义集·十二分教》。 南朝 陈 徐陵 《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言无重颂,句备伽陀。” 吴兆宜 注引《祖珽事苑》:“梵言伽陀,此言讽诵。”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乌仗那国》:“旧曰偈,梵文略也。或曰偈陀,梵音讹也。今从正音,宜云伽陀。伽陀者, 唐 言颂,颂三十二言。”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二三“伽他”:“此方当颂,或云摄言,诸圣人所作,莫问重颂字之多少。四句为颂者,皆名伽他。” 宋 黄庭坚 《题万松亭》:“二十年前, 涪翁 为篆其榜。今闻增葺,殊胜往时,远託 清禪师 易其榜,并作伽陀六言寄刻山间石上。” 元 耶律楚材 《再用韵赠抟霄》诗:“伽陀诵罢炉薰冷,一鉢疏羹当晓餐。” 清 龚自珍 《最录七佛偈》:“三藏十二部,各有体裁,伽陀祇夜皆不单行。此伽陀也,前后无附丽牵连之文,不得单行。”
(2).梵语阿伽陀Agada的译音略语。良药;解毒剂。 唐 李华 《润州鹤林寺故经山大师碑铭序》:“胜大敌者,那罗延身;销大毒者,伽陀妙药。” 唐 寒山 《诗三百三首》之一九四:“飢餐一粒伽陀药,心地调和倚石头。”
词语解释:佛陀  拼音:fó tuó
(1).梵语Buddha的译音。或译为“浮屠”、“浮图”、“菩提”、“勃驮”等。简称曰“佛”。意为“觉”。佛教认为,凡能“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者皆可为“佛陀”。佛教徒即以此作为对其教主 释迦牟尼 的尊称。《魏书·释老志》:“浮屠正号曰佛陀。佛陀与浮图声相近,皆西方言,其来转为二音,华言译之,则谓浄觉,言灭秽成明,道为圣悟。” 鲁迅 《准风月谈·黄祸》:“他还画了一幅图,是一个 罗马 装束的武士,在抵御着由东方西来的一个人,但那人并不是 孔子 ,倒是 佛陀 , 中国 人实在是空欢喜。”
(2). 阿弥陀佛 的省称。 唐 寒山 《诗》之七四:“背后噇鱼肉,人前念 佛陀 。”
(3).指佛门。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五章:“默默思量,只好出家皈命佛陀。”
词语解释:阿弥陀  拼音:ē mí tuó
见“ 阿弥陀佛 ”。
词语解释:阿弥陀佛  拼音:ē mí tuó fó
(1).佛名。佛教指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意译为无量,也译作 无量寿佛 或 无量光佛 。《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 阿弥陀佛 念几声,耳伴清寧到零利。”《醒世姻缘传》第七一回:“太太可是活一千岁成佛作祖的 阿弥陀佛 !”亦省称“ 阿弥陀 ”、“ 阿弥 ”。 清 李渔 《奈何天·巧怖》:“羡只羡你这乖菩萨,巧 阿弥 ,降魔秘诀授凭谁!” 许地山 《缀网劳蛛·命命鸟》:“愿勇猛无畏 阿弥陀 ,俯听恳求接应我。”
(2).净土宗用为持名念佛的佛号。在民间有广泛影响。 元 李寿卿 《度柳翠》第一折:“[卜儿做送钱科云]劳动列位师父,些少麫钱,改日再谢。[长老云] 阿弥陀佛 !”《儒林外史》第九回:“ 邹吉甫 道:‘ 阿弥陀佛 !二位少老爷是肯做好事的。’” 沙汀 《淘金记》十四:“没有人要你劝!少给我滋些事,就 阿弥陀佛 了!”
(3).表示惊讶或叹息的感情。《醒世恒言·一文钱小隙造奇冤》:“﹝ 田婆 ﹞吓得蹲倒在地,便立不起身。口中念声:‘ 阿弥陀佛 !青天白日,怎做这事!’” 鲁迅 《彷徨·祝福》:“他们一不小心,一松手,阿呀, 阿弥陀佛 ,她就一头撞在香案角上,头上碰了一个大窟窿,鲜血直流。”亦省作“ 阿弥陀 ”。 郭沫若 《咏邱少云烈士》:“高地名传‘三九一’,寇军徒念 阿弥陀 。”
词语解释:普陀  拼音:pǔ tuó
中国 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梵语 补陀落迦 (Potalaka)的省音译。在今 浙江省 普陀县 ,属 舟山群岛 。古称 梅岑山 ,传说 汉 方士 梅福 在此炼丹。 五代后梁 时, 日 僧 慧锷 从 五台山 请 观音 圣像回国,为大风所阻,于此山建“不肯去观音院”,是为“观音道场”之始。后人又据《华严经·入法界品》,附会为 善才 参访 观音菩萨 的 补陀落迦山 。《四溟诗话》卷四引 唐 安庆王 《西池送月泉上人归南海》诗:“天开 达摩 井,云护 普陀 巖。”《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八回:“等到六月里,那位 蒯老太太 照例是要带了合家人等到 普陀 烧香的。”参阅《翻译名义集·众山》
词语解释:曼陀  拼音:màn tuó
亦作“ 曼陁 ”。 指曼陀罗花。 唐 王维 《西方变画赞》:“迦陵欲语,曼陁未落。” 宋 苏轼 《游太平寺净土院观牡丹》诗:“醉中眼纈自斕斑,天雨曼陀照玉盘。” 清 赵翼 《牡丹》诗之三:“轻寒轻暖几番过,酿出花天散曼陀。”参见“ 曼陀罗 ”。
词语解释:曼陀罗  拼音:màn tuó luó
梵语的译音。意译为悦意花。在 印度 被视为神圣的植物,特栽培于寺院之间。为一年生有毒草本,叶子互生,卵形,花白色,花冠像喇叭,结蒴果,表面多刺。全株有毒,花、叶、种子等均可入药,是麻醉性镇咳镇痛药。又称风茄儿。《法华经·序品》:“是时天雨曼陀罗华。”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三:“ 杜杞 字 伟长 ,为 湖南 转运副使。 五溪蛮 反, 杞 以金帛、官爵诱出之,因为设宴,饮以曼陀罗酒,昏醉,尽杀之。” 清 杨懋建 《京尘杂录·丁年玉笋志》:“惟 翠香 面目如曼陀罗,指掌如兜罗绵。” 鲁迅 《野草·失掉的好地狱》:“远处还萌生曼陀罗花,花极细小,惨白可怜。”
词语解释:金盘陀  拼音:jīn pán tuó
金属制成的马鞍。 唐 杜甫 《魏将军歌》之四:“星缠宝校金盘陀,夜骑天駟超天河。” 仇兆鳌 注:“《唐书·食货志》云:‘先是诸鑪铸钱窳薄,鎔破钱及佛像,谓之盘陀。’语颇相合。盖雕饰鞍勒,以铜杂金为之。” 元 周伯琦 《天马行》:“朱英翠组金盘陀,方曈夹镜神光紫。” 清 黄遵宪 《樱花歌》:“鶬金宝鞍金盘陀,螺鈿漆盒携叵罗。”
词语解释:陀陀  拼音:tuó tuó
衰落的样子。 元 曾瑞 《端正好·自序》套曲:“既功名不入 凌烟阁 ,放疎狂落落陀陀。” 明 康海 《自酌》套曲:“人生恰似秋风过,纔裊裊,早陀陀。”
词语解释:母陀  拼音:mǔ tuó
见“ 母陀罗 ”。
词语解释:母陀罗  拼音:mǔ tuó luó
佛教语。梵语译音。意为印契。指以手结成的各种印形。《楞严经》卷六:“故我能现众多妙容,能説无边秘密神呪,其中或现一首三首……乃至一百八臂,千臂万臂,八万四千母陀罗臂。”亦省作“ 母陀 ”。 宋 黄庭坚 《观世音赞》之一:“八万四千母陀臂,接引有情到彼岸。”
词语解释:难陀  拼音:nán tuó
佛教语。Nanda的音译。龙王名。传说为无耳能听之龙。 南朝 梁武帝 《断酒肉文》之三:“五龙王: 娑竭龙王 、 阿耨龙王 、 难陀龙王 、 跋难陀龙王 、 伊那满龙王 ,如是一切菩萨龙王,亦应遍满在此。” 宋 范成大 《复作耳鸣》诗之二:“如今却笑 难陀 种,无耳何劳强听声。” 沉钦韩 注:“ 难陀龙 无耳而听。 难陀 ,龙也。《翻译名义》:难陀,此云欢喜。 段成式 《酉阳杂俎》云:龙无目。” 宋 刘应时 《耳聋诗》:“ 难陀 能反听,梢境已消融。”
词语解释:沙陀  拼音:shā tuó
(1).我国古代部族名。 西突厥 别部,即 沙陀突厥 。 唐 贞观 间居 金莎山 (今 尼赤金山 )之南, 蒲类海 (今 新疆 巴里坤湖 )之东。其境内有大碛(今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因以为名。 五代 李克用 、 石敬瑭 、 刘知远 均为 沙陀 人。 唐 元稹 《宪宗章武孝皇帝挽歌词》之二:“始服 沙陀 虏,方吞 逻逤 戎。”《新唐书·沙陀传》:“ 沙陀 , 西突厥 别部 处月 种也。”
(2).借指北方胡人、胡兵。 元 张可久 《寨儿令·题昭君出塞图》曲:“建旌旗五百 沙陀 ,送琵琶三两宫娥。”
词语解释:仙陀  拼音:xiān tuó
佛寺的别称。 明 杨慎 《艺林伐山·仙陀》:“佛寺曰仙陀,又曰仁祠,又曰宝坊,又曰香阜,又曰柰园。”
词语解释:乾陀  拼音:qián tuó
见“ 乾陀罗 ”。
词语解释:乾陀罗  拼音:qián tuó luó
亦作“ 乾陀 ”。亦作“ 乾陀囉 ”。
(1).西域古国名。据《大唐西域记》卷二载,其国在北 印度 境,东西千馀里,南北八百馀里。在古代艺术、建筑史上,享有盛名。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闻义里》:“ 惠生 从 于闐 至 乾陀 。”《宋史·外国传·天竺》:“ 施护 者, 乌塤曩国 人。其国属 北印度 ,西行十二日至 乾陀罗国 。”
(2).香树名。其汁可染褐色,故亦用以称褐色。《宝楼阁经》卷中:“以乾陀囉树或以龙花蕊香和白芥子油。”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部附录·乾陀木皮》:“ 珣 ( 杨珣 )曰:‘按《西域记》云,生西国,彼人用染僧褐,故名。乾陀,褐色也。’”
词语解释:磨陀  拼音:mó tuó
(1).逍遥自在。 元 关汉卿 《鲁斋郎》第四折:“我这里自磨陀,饮香醪,醉颜酡,拚沉睡在松萝。” 元 杨朝英 《殿前欢·和阿里西瑛韵》曲:“醉时林下和衣卧,半世磨陀,富和贫争甚么。” 元 朱庭玉 《祆神急·道情》套曲:“随时达变,得磨陀处且磨陀。”
(2).犹豫;徘徊。 明 汤显祖 《牡丹亭·慈戒》:“后花园窣静无边阔,亭臺半倒落。便我中年人要去时节,尚兀自里打个磨陀。” 清 洪昇 《长生殿·冥追》:“俺悄魂轻似叶,他征骑疾如梭。刚打个磨陀,翠旗尖又早被树烟锁。”
(3).磨蹭。 清 蒲松龄 《墙头记》第二回:“你在路上慢慢走,避风的去处好磨陀,到家就是晌午错。”
词语解释:须陀  拼音:xū tuó
梵语的音译。指甘露。《法苑珠林》卷六:“四天王天并食须陀味。朝食一撮,暮食一撮。食入体,已转成身。是须陀味园林池苑并自然生。”《大方便佛报恩经·优波离品》:“天须陀食自然百味,百千伎乐以自娱乐。”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四:“须陀食,或云修陀,此天食也。修陀,此译白也。”
词语解释:金陀  拼音:jīn tuó
《金陀粹编》的省称。此书系 南宋 岳珂 撰。 珂 为 岳飞 之孙, 秦桧 当国时,国史中有关 岳飞 功绩的记载,多被删削, 珂 撰《金陀粹编》,搜辑 岳飞 传记资料,为 飞 辨诬。作者在 嘉兴 (今属 浙江 ) 金陀坊 有别业,因用为书名。后因以“金陀”为辨诬的典故。 清 陶孚尹 《怀友》诗:“又见 灵光 劫后存,《金陀》遗事共谁论。”
词语解释:逶陀  拼音:wēi tuó
盘曲蛇行貌。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赤鳞黄龙,逶陀结纠。”
词语解释:祇陀  拼音:qí tuó
佛教语。梵文Jeta的音译。意译胜。相传为 舍卫国 波斯匿王 太子名。 唐 慧琳 《一切经音义》卷十:“正梵音云‘誓多’。此译为胜。 波斯匿王 所治城也。太子亦名 胜 。”后人用以泛指佛寺。 唐 慧净 《杂言》诗:“扬锡指山阿,携步上祇陀。” 明 李东阳 《得文敬双塔寺和章诏之不至四迭韵奉答》:“两旬面壁西簷阿,禪心不动如祇陀。”
词语解释:韦陀  拼音:wéi tuó
(1).梵语Veda的音译。意为“知识”。古 印度 婆罗门所传经典名。参见“ 吠陀 ”。
(2).Vedda的音译。通译 维达 , 斯里兰卡 的一种原始民族。 鲁迅 《二心集·〈艺术论〉译本序》:“从 薄墟曼 、 韦陀 、 印地安 以及别的民族引了他们的生活,狩猎,农耕,分配财货这些事为例子,以证原始狩猎民族实为共产主义的结合。”
(3).同“ 韦驮 ”。 艾芜 《荣归》:“兵士们一回到庙里休息的时候,不是躲在殿后 韦陀 足下去赌钱,便是坐在太阳晒着的石阶上捉虱子。”
词语解释:吠陀  拼音:fèi tuó
[梵Veda]意为“知识”。古 印度 婆罗门教的早期文献,包括《黎俱》《夜柔》《娑摩》《阿闼婆》四部本集及《森林书》《奥义书》《法经》等。“吠陀”用古梵文写成,是 印度 宗教、哲学及文学之基础。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其婆罗门学四吠陀论:一曰寿,谓养生缮性。二曰祠,谓享祭祈祷。三曰平,谓礼仪、占卜、兵法、军阵。四曰术,谓异能、伎数、禁咒、医方。”
词语解释:苦行头陀  拼音:kǔ xíng tou tuó
(1).《释氏稽古略》载: 宗一禅师 往 开元寺 受具, 雪峰 以其苦行,呼为头陀。后因称修苦行或行脚乞食的僧人为苦行头陀。
(2).喻指生活极为刻苦的人。 明 袁宏道 《与王百穀书》:“旁观者谬谓仙令,不知令自谓苦行头陀也。”参见“ 头陀 ”。
词语解释:头陀  拼音:tóu tuó
亦作“ 头陁 ”。 梵文dhūta的译音。意为“抖擞”,即去掉尘垢烦恼。因用以称僧人。亦专指行脚乞食的僧人。 南朝 齐 王屮 《头陀寺碑文》:“以法师景行 大迦叶 ,故以头陀为称首。”《法苑珠林》卷一○一:“西云头陁,此云抖擞,能行此法,即能抖擞烦恼,去离贪著,如衣抖擞,能去尘垢,是故从喻为名。” 宋 洪迈 《夷坚乙志·张淡道人》:“其徒有头陁一人,又祕藏纸画牛一头,每与客戏。”《西游记》第十七回:“话説 孙行者 一觔斗跳将起去,諕得那 观音院 大小和尚并头陀、幸童、道人等一个个朝天礼拜。” 清 郑燮 《道情》之三:“老头陀,古庙中,自烧香,自打鐘;兔葵燕麦閒斋供。”
词语解释:臊陀  拼音:sào tuó
亦作“ 臊陁 ”。 梵语鹦鹉的音译。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十九:“臊陀,梵言鸚鵡,鸟名。”《翻译名义集·畜生》:“臊陁,或叔迦婆嘻,此云鸚鵡。”
词语解释:托陀  拼音:tuō tuó
蒙古语。国老。《元史·塔本传》:“﹝ 塔本 ﹞父 宋五设 託陀,託陀者,其国主所赐号,犹 华 言国老也。”
词语解释:峭陀  拼音:qiào yǐ
峭峻的山坡。《文选·马融〈长笛赋〉》:“膺陗阤,腹陘阻。” 李善 注:“言以膺服於陗阤,而腹突於陘阻也。”五臣本作“陗陁”。 吕向 注:“以胸腹磨约於峭峻险阻之所也。陁,连山也。”
词语解释:僧陀  拼音:sēng tuó
指佛经。 清 曹寅 《冲谷四兄寄诗索拥臂图并嘉予学天竺书》诗:“大部僧陀徒译字,终年郎署反安禪。”
词语解释:车陀  拼音:chē tuó
方言。车轮。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车》:“凡车轮一曰辕(俗名车陀)。”
词语解释:阿梨诃陀  拼音:ā lí hē tuó
见“ 阿梨訶咃 ”。
词语解释:阿梨诃咃  拼音:ā lí hē tuō
草名。荜茇的别称。气热味辛香,可入药用。子可作调味品。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木篇》:“蓽拨,出 摩伽陀国 ,呼为蓽拨梨, 拂林国 呼为阿梨訶咃。苗长三四尺,茎细如箸,叶似蕺叶,子似桑椹,八月採。”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三·荜茇》﹝释名﹞:“蓽拨。蓽拨当作蓽茇,出《南方草木状》,番语也……又 段成式 《酉阳杂俎》云:‘ 摩伽陀国 呼为蓽拨梨, 拂林国 呼为阿梨訶陀。’”
词语解释:阿难陀  拼音:ā nán tuó
梵语的译音。意译欢喜、庆喜。佛经说他是 释迦 十大弟子之一, 斛饭王 之子, 释迦 之从弟。二十五岁出家,随侍 释迦 二十五年,长于记忆,称多闻第一。 章炳麟 《大乘佛教缘起考》:“时 阿难陀 与诸苾芻在 竹林园 ,有一苾芻而説颂曰:‘若人寿百岁,不见水白鹤,不如一日生,得见水白鹤。’” 南朝 陈 徐陵 《谏仁山深法师罢道书》:“法师非是无智,遂为愚者所迷,类似 阿难 更为魔之所绕。” 明 徐渭 《翠乡梦》第一出:“当时 西天 那 靡登伽 女,是个有神通的娼妇,用一个淫咒,把 阿难 菩萨霎时间摄去,几乎坏了他戒体。” 清 赵翼 《散花曲》:“推上牙牀谁恶友,欲试 阿难 禪定不?” 叶玉森 《印度故宫词》诗:“斋饭无人礼世尊, 阿难 乞食徧鸡园。”
词语解释:落落陀陀  拼音:luò luò tuó tuó
见“ 落落托托 ”。
词语解释:落落托托  拼音:luò luò tuō tuō
满不在乎,随随便便。 元 关汉卿 《鲁斋郎》第四折:“不是我自间阔,趁浪逐波,落落托托,大笑呵呵。”《花月痕》第一回:“你看那一班潦倒名士,有些子聪明,偏做出怪怪奇奇的事,动人耳根;又做出落落托托的样,搭他架子。”亦作“ 落落陀陀 ”、“ 落落酡酡 ”、“ 落落跎跎 ”。 元 曾瑞 《端正好·自序》套曲:“既功名不入 凌烟阁 ,放疎狂落落陀陀。” 元 张可久 《齐天乐过红衫儿·隐居》曲:“日日朝朝,落落跎跎。酒瓮边行,花丛里过。” 明 康海 《祆神急·述隐》套曲:“风清月朗闲过活,可不儘由喒落落酡酡。”
词语解释:首陀  拼音:shǒu tuó
亦作“ 首陁 ”。 即首陀罗。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戍陀罗,农人也,肆力畴陇,勤身稼穡”原注:“旧曰首陀。”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杂志一》:“唯四夷则全以氏族为贵贱,如 天竺 以刹利、媻罗门二姓为贵种;自餘皆为庶姓,如毗舍、首陁是也。” 康有为 《大同书》丙部:“戍陀罗,旧云首陀,为农民及奴身勤稼穡者。首陀内分贱族七十餘。”参见“ 首陀罗 ”。
词语解释:首陀罗  拼音:shǒu tuó luó
古 印度 四种姓中的最低等级。无任何权利,仅从事低贱、卑微的劳动,或为高级种姓服役。其实际地位无异于奴隶。
词语解释:颓陀  拼音:tuí yǐ
(1).崩溃。 宋 叶适 《连州开楞枷峡记》:“及 梁山 頽阤,重人乃以为国君当自贬损,不敢言修治。”
(2).衰颓。 清 钱谦益 《史玉池太常六十序》:“士气頽阤,国论峭急。”
词语解释:颓陀
1.崩溃。 宋 叶适 《连州开楞枷峡记》:“及 梁山 頽阤,重人乃以为国君当自贬损,不敢言修治。”
2.衰颓。 清 钱谦益 《史玉池太常六十序》:“士气頽阤,国论峭急。”
词语解释:足弹陀  拼音:zú dàn tuó
古代货币名。《新唐书·南蛮传下·骠》:“以金银为钱,形如半月,号登伽佗,亦曰足弹陀。”
词语解释:冈陀  拼音:gāng tuó
山冈。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三》:“自 驮朴 陆行至 太平 ,輒见冈陀盘旋,四环中坠,深者为井,浅者为田。”
词语解释:那烂陀  拼音:nà làn tuó
亦作“ 那烂陁 ”。 梵语音译。古代 印度 摩揭陀国 的佛寺名。 唐 玄奘 、 义净 等入 天竺 求佛经,皆曾停居此寺。 那烂陀寺 规模宏大,建筑壮丽,藏书丰富,学者辈出,是古代 印度 的最高学府。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下》:“从此北行三十餘里,至 那烂陀 , 唐 言 施无厌 僧伽蓝。闻之耆旧曰:此伽蓝南菴没罗林中有池,其龙名 那烂陀 ,傍建伽蓝,因取为称。从其实议,是 如来 在昔修菩萨行,为大国王,建都此地,悲愍众生,好乐周给,时美其德,号 施无厌 。由是伽蓝因以为称。”《翻译名义集》卷七引作“那烂陁”。
词语解释:那罗陀  拼音:nà luó tuó
古 天竺 花名。《翻译名义集续补·那罗陀》:“那罗,正云捺罗,此云人也。陀谓陁罗,此云持也。其花香妙,人皆佩之,故名人持花也。”
词语解释:鬘陀  拼音:mán tuó
(1).花名。传说为佛说法时,天雨之花,即曼陀罗,可为饰品。 明 唐顺之 《雪诗和苏韵》:“ 葱岭 未消 阿耨 水,珠林忽散鬘陀花。” 清 陈维崧 《春从天上来·寿玉峰徐太母同青际赋》词:“簇华筵,更禽囀迦陵,花雨鬘陀。” 清 陈维崧 《喜迁莺·石濂和尚自粤东来梁园为余画小像作天女散花图词以谢之》词:“月明珠馆,有帝释鬘陀,身云散满。”
(2).借指佛。 清 陈维崧 《高阳台·绣佛》词:“ 济 尼索绣鬘陀像,猛思量,此诺须酬。” 清 张尚瑗 《观音岩》诗:“香华鬘陀像,澒洞栖谷牝。”
词语解释:倾陀  拼音:qīng yǐ
倒塌毁坏。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洭水》:“掘断连冈,流血成川,城因倾阤,遂即倾败。”
词语解释:迦兰陀  拼音:jiā lán tuó
亦作“ 迦兰陁 ”。 梵语kalandaka的音译。(1)本为古 印度 人名。佛说法于 王舍城 , 迦兰陀 以其所有竹园起精舍奉佛,后因以其名称该僧园。 晋 法显 《佛国记》:“出旧城北,行三百餘步,道西 迦兰陀 竹园精舍,今现在。”《敦煌变文集·频婆娑罗王后宫綵女功德意供养塔生天因缘变》:“王请佛於 迦兰陁 竹林,敷演於甚深密藏。”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下》:“山城北门行一里餘,至 迦兰陁 竹园,今有精舍,石基甎室,东闢其户。”(2)山鼠名。佛书谓昔有 毘舍离王 入山,眠于树下。有毒蛇出欲害王,山鼠鸣叫,使王觉醒,王感其恩,因号山旁之村为 迦兰陀 。一说,为鸟名。据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十九,救王者为迦兰陀鸟,其形似鹊,多栖竹林。参阅 南朝 梁 僧旻 宝唱 《经律异相·鼠》
词语解释:迦真邻陀  拼音:jiā zhēn lín tuó
见“ 迦旃隣提 ”。
词语解释:迦旃邻提  拼音:jiā zhān lín tí
梵语音译。鸟名。据说此鸟身体柔软如细绵衣。《正法念处经·观天品》:“復有第一上妙之触,若身触之,犹如触於迦旃隣提。”原注:“迦旃隣提,海中鸟,触之大乐。有轮王出,此鸟则现。”亦作“ 迦真隣陀 ”。《法苑珠林》卷八:“迦真隣陀之鸟,生於海中,抱触之,身心猗适,胜过六欲。”
词语解释:打磨陀  拼音:dǎ mó tuó
消磨时光。 元 乔吉 《殿前欢·里西瑛号懒云窝》曲:“懒云窝,云窝客至欲如何?懒云窝里和云卧,打会磨陀。” 明 汤显祖 《南柯记·疑惧》:“原来俺爹爹在此打磨陀,冷清清独对着俺亲娘的灵座。”
词语解释:一陀  拼音:yī tuó
见“ 一坨 ”。
词语解释:一坨  拼音:yī tuó
亦作“ 一陀 ”。
(1).一处。 元 无名氏 《争报恩》第四折:“山寨崔嵬哎,煞强如那一坨惨田地。” 元 无名氏 《玩江亭》第二折:“呆汉!嗏!寻一坨儿稳便处闲坐的。” 元 关汉卿 《一枝花·杭州景》套曲:“松轩竹径,药圃花蹊,茶园稻陌,竹坞梅溪,一陀儿一句诗题。” 元 范康 《竹叶舟》第一折:“量那些一陀儿寰土,经了些前朝后代战争餘。”
(2).犹一起。 元 无名氏 《争报恩》楔子:“来到这 权家店 ,只见一个男子搭着个妇人,一坨儿坐着喝酒。”《三宝太监西洋记》第十二回:“却説僧道两家,赌胜俱有了保官,只见文官武将议论一陀儿。”
词语解释:悉达陀  拼音:xī dá tuó
见“ 悉达多 ”。
词语解释:悉达多  拼音:xī dá duō
(1).梵语(萨婆悉达多)音译的略称。智慧的意思。《法苑珠林》卷十五:“窃闻一切种智,号悉达多。”
(2). 释迦牟尼 为 净饭王 太子时的本名。亦译作“悉达陀”、“悉达”。 晋 支昙谛 《赴火蛾赋》:“ 悉达 有言曰:‘愚人贫身,如蛾投火。’”《大智度论》卷二:“父母名字 悉达陀 , 秦 言成利,得道时,知一切诸法故,是名为佛。”《翻译名义集·释尊姓氏》:“旧言 悉达 ,讹也,此乃世尊小字耳。”
词语解释:托陀  拼音:tuō tuó
蒙古语。国老。
词语解释:峭陀  拼音:qiào yǐ
高陡的崖坡。
词语解释:崩陀  拼音:bēng yǐ
亦作“ 崩陁 ”。
(1).塌毁。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四:“沿栽纠草,用防崩阤。”
(2).引申指败坏。 章炳麟 《文学说例》:“六代之乐,今尽崩阤。”
词语解释:等陀  拼音:děng tuó
秤锤砝码之类的东西。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拆贮》:“库吏放定等陀在星,方许放银在盘,轻重可以立见。”
词语解释:呿陀  拼音:qù tuó
(1).梵字音译。《华严经》四十二字母中,有“呿”、“陀”二字。 元 吴莱 《夜听李仲宏说广州石门贪泉》诗:“乌文暎呿陀,器物穷雕鎪。”
(2).树名。
词语解释:吠陀  拼音:fèi tuó
[梵Veda]意为“知识”。古 印度 婆罗门教的早期文献,包括《黎俱》《夜柔》《娑摩》《阿闼婆》四部本集及《森林书》《奥义书》《法经》等。“吠陀”用古梵文写成,是 印度 宗教、哲学及文学之基础。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其婆罗门学四吠陀论:一曰寿,谓养生缮性。二曰祠,谓享祭祈祷。三曰平,谓礼仪、占卜、兵法、军阵。四曰术,谓异能、伎数、禁咒、医方。”
词语解释:婆陀  拼音:pó tuó
亦作“ 婆陁 ”。 倾斜不平。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作豉法》:“还作尖堆,勿令婆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