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二十六宥去声 [liù][dòu][告发,自首,动词]寿[详注1][详注2]宿[xiǔ xiù,星宿][详注3][详注4][详注5][fù][详注6][又也,再也,副词][mào][róu][详注7][详注8][详注9][òu,动词][dòu,句读][zhòu][详注10][lóu][còu zòu][详注11][名词][wù][详注12][详注13][详注14][详注15][爭也]


注1:走 《释名》疾趋曰走。走,奏也。促有所奏至也。《群经音辨》趋向曰走。《书·武成》骏奔走。《孟子》弃甲曳兵而走。《尔雅·释宫》中庭谓之走。《注》走,疾趋也。 又与奏同。《诗·大雅》予曰有奔奏。《疏》今天下皆奔走而归趋之也。《释文》奏,本亦作走。音同。
注2:覆 敷救切,音与宥韵副同。《说文》盖也。《诗·大雅》鸟覆翼之。《礼·檀弓》见若覆夏屋者矣。 又扶富切,浮去声。伏兵曰覆。《左传·隐九年》君为三覆以待之。
注3:守 《唐韵》《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舒救切,音兽。《增韵》守之也,所守也,为之守也。天子巡诸侯所守,曰巡守。诸侯为天子守土,亦曰守。汉置郡太守。
注4:受 《正字通》神咒切,收去声。《诗·小雅》投畀有北,有北不受。
注5:吼 音蔻。《广韵》声也。 又《集韵》《类篇》厚怒声。
注6:留 音溜。宿留,停待也。《前汉·武帝纪》宿留海上。
注7:句 音九。《淮南子·地形训》自东北至西北方,有岐踵民,句瘿民。《注》句,读若九。 《说文》本作𠯶。𠯶篆文句字,
注8:收 音狩。获多也。《礼·月令》农事备收。《释文》收,如字,又守又反。 又《易·井卦》井收勿幕。《疏》凡物可收成者,则谓之收。《朱子·本义》收,汲取也。诗救反,又如字。
注9:仆 《集韵》《韵会》《正韵》敷救切,否去声。顿也。
注10:狃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女救切,音糅。《广韵》习也,就也。
注11:畜 chù,音嗅。《左传·僖十九年》古者六畜不相为用。《疏》养之曰畜,用之曰牲。《释文》畜,许又反。《周礼·天官·庖人》掌共六畜。《注》六畜,六牲也。《释文》畜,许又反。
注12:飂 liù,作高风貌解时与尤韵同。又《正韵》国名。高阳氏之后。《五音集韵》在南阳湘阳。 又姓。《左传·昭二十九年》昔有飂叔安。《注》飂,国名。叔安,君名。《音义》力谬反。
注13:油 音狖。浩油,地名。《公羊传·定四年》公及诸侯盟于浩油。《注》油音由,一音羊又反。又与釉同。《篇海》物有光也。《蔡襄茶录》珍膏油其面。
注14:伏 浮去声。禽覆卵也。《古今注》燕伏戊己。《前汉·五行志》丞相府史家雄鸡伏子。
注15:蔟 音凑。律名。《礼·月令》律中太蔟。《注》太蔟,言阳气大蔟,达于上也。
共111,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末字词组
孤陋荒陋蕞陋贫陋时陋腐陋谬陋迂陋
僻陋俭陋衰陋狭陋尪陋锢陋蚩陋儜陋
居陋寡陋薄陋菲陋仄陋阙陋蠢陋远陋
固陋凡陋褊陋顽陋末陋阨陋遳陋椎陋
浅陋寒陋野陋幽陋寝陋贱陋媸陋僝陋
穷陋丑陋暗陋侧陋质陋贪陋专陋隘陋
卑陋昧陋朴陋简陋拙陋蔑陋庳陋黯陋
微陋庸陋敝陋破陋么陋单陋幺陋侻陋
俗陋村陋蒙陋遐陋短陋肤陋辟陋伧陋
鄙陋愚陋疏陋谫陋诡陋颓陋僿陋尘陋

词语解释:孤陋  拼音:gū lòu
见闻少,学识浅陋。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是以六艺备则卑鄙化为君子,众誉集则孤陋邈乎贵游。” 宋 司马光 《荐范祖禹状》:“臣诚孤陋,所识至少。” 明 唐顺之 《与田巨山提学》:“独学无友,则昔人所以深病於孤陋也。” 清 纳兰性德 《渌水亭杂识》卷四:“若不读其书,不知其道,唯恃一家之説,衝口乱駡,只自见其孤陋耳。”
词语解释:僻陋  拼音:pì lòu
(1).谓地处僻远,风俗粗野。《荀子·王霸》:“虽在僻陋之国,威动天下,五伯是也。” 汉 荀悦 《汉纪·武帝纪一》:“﹝ 文翁 ﹞见 蜀 地僻陋,有蛮夷之风。” 宋 司马光 《论横山疏》:“彼僻陋小羌,窃诱我民,以益其众。” 明 李贽 《答骆副使书》:“新邑僻陋实甚,然为居食计,则可保终老,免逼迫之忧。” 鲁迅 《彷徨·孤独者》:“山村僻陋,这些事便算大家都要打听的大新闻。”
(2).偏僻简陋。《南史·张种传》:“ 太建 初,女为 始兴王 妃,以居处僻陋,特赐宅一区。” 唐 白行简 《李娃传》:“不见责僻陋,方将居之,宿何害焉!”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五章:“没有火车的时候,这公共场所反而是个寂寞僻陋的去处。”
(3).谓性情偏执,见识浅陋。《庄子·知北游》:“天知予僻陋慢訑,故弃予而死。”《韩诗外传》卷一:“吾野鄙之人也,僻陋而无心,五音不知,安能调琴。” 清 刘大櫆 《海日楼诗集序》:“夫昔之诗人,狭隘而僻陋,中之所藴者浅,故外之所著者微。”
词语解释:居陋  拼音:jū lòu
居处僻陋。旧多指居于外邦。语本《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庞树柏 《朱舜水祠落成征题敬赋》诗:“居陋自开新学派,待终犹保旧衣冠。”
词语解释:固陋  拼音:gù lòu
闭塞、浅陋。《尉缭子·十二陵》:“不实在於轻发,固陋在於离贤。” 宋 陆游 《上赵参政启》:“某固陋不通,迂踈寡合。”《红楼梦》第八三回:“不揣固陋,俟高明裁服。”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精神益趋于固陋,頽波日逝,纤屑靡存焉。”
词语解释:浅陋  拼音:qiǎn lòu
(1).谓见闻狭隘,见识贫乏。《汉书·董仲舒传》:“前所上对,条贯靡竟,统纪不终,辞不别白,指不分明,此臣浅陋之罪也。”《朱子语类》卷七四:“若知不高,则识见浅陋。”《三国演义》第八五回:“朕自得丞相,幸成帝业;何期智识浅陋,不纳丞相之言,自取其败。” 巴金 《家》二九:“可是就内容来说,不但思想上十分浅陋,连文字也不通顺。”
(2).指见识贫乏的人。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 乐松 之徒,招集浅陋。”
(3).狭窄简陋。《诗·陈风·衡门》“衡门之下” 毛 传:“衡门,横木为门,言浅陋也。” 唐 白行简 《李娃传》:“惧其浅陋湫隘,不足以辱长者所处,安敢言直耶!”《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三:“山菴浅陋,料没有妇女藏得,不妨,不妨。”
词语解释:穷陋  拼音:qióng lòu
(1).贫瘠而闭塞。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五:“ 忠州 在 陕路 ,与 万州 最号穷陋。” 宋 苏辙 《木叶山》诗:“胡为独穷陋,意似鄙夷落。”
(2).浅薄鄙陋。 宋 曾巩 《上欧阳学士第二书》:“穷陋之迹,故不敢望於众人,而独注心於大贤也。”
词语解释:卑陋  拼音:bēi lòu
(1).低矮简陋。《列子·周穆王》:“化人以为王之宫室卑陋而不可处,王之厨饌腥螻而不可饗,王之嬪御膻恶而不可亲。”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穀水》:“昔 周 迁 殷 民於 洛邑 ,城隍偪狭,卑陋之所耳。” 唐 郑处诲 《明皇杂录》:“上因校猎於城南,望墟落间环堵卑陋,其家若有所营,因驰使问焉。”《花月痕》第三回:“小室卑陋,恐 韦老爷 笑话。” 沙汀 《淘金记》二二:“现在,那间卑陋老朽的小屋,已经充满了淫荡的笑声,看来好象比平日有生气。”
(2).形容地位低下。 晋 傅玄 《豫章行》:“苦相身为女,卑陋难再陈。”《晋书·贺循传》:“﹝ 贺循 ﹞雅有知人之鉴,拔同郡 杨方 於卑陋,卒成名於世。”
(3).平庸浅陋。 宋 曾巩 《自福州召判太常寺上殿札子》:“其政治所出,大抵踵袭卑陋,因於世俗而已。” 元 吴师道 《吴礼部诗话》:“ 崔 鲁 粗有法度, 玄英 荀鹤 卑陋已甚。” 明 方孝孺 《答金景文》:“然古事日远,后生无从知之,流俗卑陋,而莫之悟,亦其所也。” 清 梅曾亮 《复上汪尚书书》:“然则推公之心,其有以卑位自谦而不敢进其説者,固宜得弃絶之罪於大君子,而未离乎卑陋之见也。”
(4).犹卑鄙。 洪深 《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导演与剧本》:“如 易卜生 的抗议那世纪末 挪威 与其他 北欧 人的伪善,欺骗,顽固,自私,以冠冕堂皇的言论来掩饰卑陋龌龊,与极端的不公正与不公平。”
词语解释:微陋  拼音:wēi lòu
卑微鄙陋。亦指卑微鄙陋之人。 宋 司马光 《交趾献奇兽赋》:“善有可旌,无间於幽远;言有可采,不弃於微陋。” 宋 苏辙 《谢翰林学士宣召状》之一:“臣草野微陋,章句拙疎。”
词语解释:俗陋  拼音:sú lòu
庸俗鄙陋。 清 王夫之 《夕堂永日绪论外编》:“故 万历 壬辰以后,文之俗陋,亘古未有。如必不经思维者而后为自然之文,则夫子所云草创、讨论、修饰、润色,费尔许斟酌,亦‘齩薑呷醋’邪?”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表字》:“夫父母存恒言不称老,子舍而居尊长之名、冲幼而甘衰耄之目,无乃不祥。至形之文翰,俗陋尤甚矣。”
词语解释:鄙陋  拼音:bǐ lòu
(1).庸俗浅薄。有时亦用作谦词。 汉 杨恽 《报孙会宗书》:“言鄙陋之愚心,若逆指而文过。” 唐 韩愈 《与华州李尚书书》:“为国自爱,副鄙陋拳拳之心。” 叶圣陶 《倪焕之》八:“最容易叫人感觉到的就是他们的鄙陋和少见多怪。”
(2).指浅陋之人。《后汉书·刘瑜传》:“臣 瑜 自念东国鄙陋,得以 丰 沛 枝胤,被蒙復除,不给卒伍。”
(3).丑陋。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大王不以鄙陋寝容,愿纳以供箕箒之用。”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杂艺》:“ 北朝 丧乱之餘,书迹鄙陋。”
(4).简陋荒僻。 金 王若虚 《鄜州龙兴寺》:“ 鄜 为州在深山穷谷间,荒凉鄙陋,其风土固然。”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身毒国》:“邻国皆尚繁华,以我国为鄙陋,故无侵犯。” 艾青 《村庄》诗:“自从我看见了都市的风景画片,我就不再爱那鄙陋的杜庄了。”
词语解释:荒陋  拼音:huāng lòu
(1).荒凉简陋。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三:“ 岭 外荒陋无士人。”《明史·文苑传一·李德》:“ 义寧 在 粤 西,荒陋甚, 德 为振举,文教渐兴。”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二:“以柴米之贱,而老此身于荒陋之地,非夫也。”
(2).荒疏浅薄。 宋 苏轼 《仇池笔记·三殇》:“ 李善 注《文选》,本末详备,所谓五臣者,真俚儒荒陋者。” 明 刘基 《游云门记》:“惜余之荒陋,不足以发扬之也。”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 文勤 叩首曰:‘臣学问荒陋,亦不知诗题何出。’”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自既荒陋,则不得已,姑拾他人之绪餘。”
(3).粗野浅陋。《明史·汪应轸传》:“州子女荒陋,无以应敕旨。”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一:“ 康熙 中以鱼皮等部俗荒陋,令其世娶宗室女,以化导之。”
词语解释:俭陋  拼音:jiǎn lòu
俭朴,粗陋。《汉书·地理志下》:“其民有先王遗教,君子深思,小人俭陋。”《南史·后妃传论》:“ 明帝 统业,矫情俭陋,奉己之制,曾莫云改。” 金 王若虚 《文辨》:“若以文章正理论之,亦惟适其宜而已,岂专以是为贵哉。盖简而不已,其弊将至於俭陋而不足观也已。”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七:“虽不可取于民,奢纵害公,亦不必钓名要誉,太俭陋也。” 吴稚暉 《书〈神州日报·东学西渐〉篇后》:“又古人一文概数事,不过如祖宗之世,生活俭陋,止有一室,吃饭在是,睡觉在是,读书又在是。”
词语解释:寡陋  拼音:guǎ lòu
(1).见闻狭窄,学识浅陋。 晋 陶潜 《命子》诗:“嗟余寡陋,瞻望弗及。” 宋 王安石 《议服札子》:“末学寡陋,独用己见,决千岁以来之所惑,恐不能尽。” 明 杨慎 《孔明》:“寡陋不学如此,不自知而轻议大君子,真可恶也。”
(2).单指见闻少而狭窄。 茅盾 《第一阶段的故事》五:“ 赵小姐 的长眉毛一挺,抿着嘴笑了,似乎可怜 潘小姐 的见闻太寡陋。” 孙犁 《秀露集·〈善闇室纪年〉序》:“对于现实,我固步自封,见闻寡陋,无法描述。”
词语解释:凡陋  拼音:fán lòu
(1).平庸浅陋;平凡陋劣。《晋书·刘超传》:“每帝所赐,皆固辞曰:‘凡陋小臣,横窃赏赐,无德而禄,殃咎足惧。’” 前蜀 杜光庭 《鲜楚臣本命九曜醮词》:“臣自惟凡陋,获奉真灵,惧履行之间,易成愆咎,修持之道,未契端真。” 宋 辛弃疾 《念奴娇·戏赠善作墨梅者》词:“丹青图画,一时都愧凡陋。”
(2).指平庸浅陋的人。 唐 白居易 《为宰相谢官表》:“殊常之命,非望之恩,出自宸衷,加於凡陋。”
词语解释:寒陋  拼音:hán lòu
卑微,浅陋。《北齐书·文苑传·樊逊》:“ 逊 辞曰:‘门族寒陋,访第必不成,乞补员外司马督。’” 宋 岳飞 《奏辞建节第三札子》:“臣寒陋无堪,才术凡下。” 清 吴敏树 《己未上曾侍郎书》:“盖使 敏树 得相从幕中,承讲论道艺之暇,亦未必不以寒陋之姿,盛邀奬饰。”
词语解释:丑陋  拼音:chǒu lòu
(1).容貌难看。 晋 葛洪 《〈抱朴子〉自叙》:“性钝口訥,形貌丑陋。”《说郛》卷二五引 宋 范正敏 《遯斋闲览·谐噱》:“某惟一女,亦不至丑陋,愿配君子,可乎?”《西游记》第六七回:“那老者见了他相貌丑陋,便也拧住口。”
(2).指行为不雅,识见浅薄。 丁玲 《韦护》第二章:“她想起适才的争执,简直觉得那是太愚蠢和丑陋了。”
词语解释:昧陋  拼音:mèi lòu
愚昧浅陋。 唐 元稹 《翰林学士承旨记》:“若此,则安可以昧陋不肖之 稹 ,继居九丞相、二名卿之后乎?” 宋 范仲淹 《谢放罪表》:“向以昧陋,参於几微。” 明 方孝孺 《答张廷壁书》:“然僕昧陋无识,岂足知可否之所在邪?”
词语解释:庸陋  拼音:yōng lòu
平庸浅陋。有时用作谦词。 晋 葛洪 《抱朴子外篇自序》:“余以庸陋,沉抑婆娑;用不合时,行舛於世。” 南朝 梁 沉约 《奏弹王源》:“ 源 虽人品庸陋,胄实参华。” 宋 王安石 《谢知州启》:“顾庸陋之无堪,辱庇存之尤厚。” 王国维 《人间词话删稿》四六:“ 竹垞 以降之论词者,大似 沉归愚 ,其失也,枯槁而庸陋。”
词语解释:村陋  拼音:cūn lòu
粗俗浅陋。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杜少陵五》:“ 东坡 云:…… 杜 诗固无敌,然自‘致远’以下,句真村陋也。” 明 胡应麟 《诗薮·近体中》:“ 宣和帝 ‘日射晚霞金世界,月临天宇玉乾坤’,大似鲜华,而村陋逼人,去诗愈远。”
词语解释:愚陋  拼音:yú lòu
愚钝浅陋。《楚辞·九辩》:“性愚陋以褊浅兮,信未达乎从容。” 王逸 注:“姿质鄙钝,寡所知也。”《汉书·晁错传》:“臣 错 愚陋,昧死上狂言,唯陛下财择。” 宋 苏轼 《赵阅道高斋》诗:“乃知贤达与愚陋,岂直相去九牛毛。”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文学救国法》:“我似乎实在愚陋,直到现在,才知道 中国 之弱,是新诗人叹弱的。”
词语解释:蕞陋  拼音:zuì lòu
(1).丑恶;猥陋。《文选·左思〈魏都赋〉》:“宵貌蕞陋,稟质遳脆。” 刘良 注:“蕞陋,丑恶也。”《新唐书·奸臣传下·卢杞》:“陛下必以臣容貌蕞陋,不为三军所信。” 宋 陆游 《除直华文阁谢丞相启》:“伏念某承学迂疏,稟资蕞陋。”
(2).荒僻鄙陋。 明 杨慎 《〈剑州志〉序》:“迨国朝, 剑 独远於宸极,最为蕞陋。”
词语解释:衰陋  拼音:shuāi lòu
衰败鄙陋。 宋 苏轼 《答陈传道书》之四:“古人日远,俗学衰陋,作者风气,犹存君家伯仲间。” 元 虞集 《题赠叶梅野》诗序:“存浑厚之意于清真,去衰陋之气于纤弱。”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李青莲诗》:“ 东坡 云: 唐 末 五代 ,文章衰陋,诗有 贯休 ,书有 亚栖 ,村俗之气,大抵相似。”
词语解释:薄陋  拼音:báo lòu
(1).浅薄;鄙陋。自谦之辞。《汉书·邹阳传》:“ 王先生 曰:‘吾先日欲献愚计,以为众不可盖,窃自薄陋不敢道也。’” 宋 曾巩 《皇妣仙源县太君周氏焚黄文》:“ 巩 薄陋,获守绪业,常惧失坠,赖先君先夫人餘泽,有列位于朝。” 清 吴敏树 《与朱伯韩书》:“其才之与学,虽已薄陋,而其矫厉自直之气,差欲不后於古人。”
(2).粗陋。 唐 杜甫 《棕拂子》诗:“椶拂且薄陋,岂知身効能。”《新五代史·杂传十·刘审交》:“出视民田,见民耕器薄陋,乃取 河北 耕器为范,为民更铸。”
词语解释:褊陋  拼音:biǎn lòu
(1).狭隘浅陋。《史记·礼书》:“其貌诚大矣,擅作典制褊陋之説,入焉而望。”《汉书·律历志上》:“臣等闻学褊陋,不能明。” 宋 叶适 《孔复君架楼贮书疏池累石花药环列》诗:“ 管葛 褊陋空碍塞, 周 孔 深微常运转。” 章炳麟 《“社会通诠”商兑》:“夫祠堂族长之制,今虽差愈于古,亦差愈于 欧洲 ,要其僕遬之体,褊陋之见,有害于齐一亦明矣。”
(2).狭小偏僻。《孔丛子·连丛子上》:“下国褊陋,莫以虞心,故乃闢四封以为藪,围境内以为林。” 宋 苏轼 《燕若古知渝州制》:“ 巴峡 之嶮,邑居褊陋,负山临谷,以争寻常。”
词语解释:野陋  拼音:yě lòu
粗野鄙陋。 南朝 宋 颜延之 《庭诰文》:“耕收诚鄙,此用不忒,所谓野陋而不以居心也。” 南朝 梁简文帝 《七励》:“僕虽野陋,颇悦带经。”
词语解释:暗陋  拼音:ān lòu
愚昧鄙陋。《后汉书·明帝纪》:“朕以闇陋,奉承大业。” 清 侯方域 《与王氏请藏经书》:“僕虽闇陋,亦当勉竭其生平。” 清 林则徐 《辞两淮盐政呈》:“伏念 则徐 才识闇陋,荷蒙皇上豢养生成,由编修用至臬司,未効涓埃,刻深悚惧。”
词语解释:朴陋  拼音:pǔ lòu
(1).粗俗鄙陋。亦用为谦词。《韩非子·六反》:“寡闻从令,全法之民也,而世少之曰朴陋之民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田七郎》:“宾客见 七郎 朴陋,窃谓公子妄交。” 章炳麟 《与邓实书》:“僕虽朴陋,未敢与二子比肩也。”
(2).简陋,质朴无华。 宋 陆游 《南唐书·烈祖本纪》:“﹝ 李昇 ﹞左右官婢裁数人,服饰朴陋。” 元 王祯 《农书》卷十七:“野航,田家小渡舟也……故造此以便往来,制颇朴陋,广纔寻丈,可载人畜一二,不烦人驾。” 朱自清 《一封信》:“在那样朴陋--现在大概不那样朴陋了吧--的房子里,庭院中,竟有那样雄伟,那样繁华的紫藤花,真令我十二分惊诧!”
(1).简陋;质朴无华。 唐 李绰 《尚书故实》:“佛像本胡夷,朴陋,人不生敬。” 金 元好问 《宿张靖田家》诗:“残民安朴陋,倦客喜幽屏。”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十二篇:“ 宋 有《梁公九諫》一卷(在《士礼居丛书》中),文亦朴陋如前记。”
(2).质朴鄙陋。亦用为谦词。 宋 苏轼 《〈南行前集〉叙》:“山川之秀美,风俗之朴陋……杂然有触於中,而发於咏叹。” 宋 叶适 《上芮提刑启》:“伏念某少而朴陋,发愤艺文,迄无寸长,可当世用。” 清 周亮工 《〈理信存稿〉序》:“ 媿曾 以诗古文负夙誉,顾不以予为朴陋。”
(3).粗犷丑陋。 宋 费衮 《梁谿漫志·武臣献东坡启》:“ 东坡 帅 定武 ,有武臣状极朴陋,以啟事来献。 坡 读之甚喜,曰:‘奇文也。’”
词语解释:敝陋  拼音:bì lòu
破旧简陋;破烂。 宋 岳飞 《辞太尉第四札子》:“臣虽无他长,粗知义命,平居服食器用,每安於敝陋。” 明 李东阳 《景州庙学重修记》:“学有庙,岁久敝陋,存不过十二。”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三》:“ 德州 李秋厓 言:尝与数友赴 济南 秋试,宿旅舍中,屋颇敝陋。”
词语解释:蒙陋  拼音:méng lòu
蒙昧浅陋。《宋史·隐逸传中·松江渔翁》:“愿丐绪言,以发蒙陋。” 况周颐 《蕙风词话续编》卷一:“附呈拙製,祈不吝金玉,启诱蒙陋。”
词语解释:疏陋  拼音:shū lòu
亦作“疎陋”。
(1).简陋。 唐 张鷟 《游仙窟》:“此间疎陋,未免风尘,入室不合推辞,升堂何须进退!”
(2).浅陋,见闻不广。 宋 李纲 《澧阳与许崧老书》:“自古贤智不能自免者多矣。况以疎陋之姿,而值艰危之际,进不量其材力,退遂至於颠隮,罪大謫轻,夫復何道?” 明 李东阳 《送张兵部还南京诗序》:“惟予之譾薄疏陋,据非其地,无绩之可书者,於公兹行寧不大有所感哉?”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三:“﹝《昭代典则》﹞倣 朱子 《纲目》例,然详于制度,略于事跡,虽闻见疎陋,而体例尚有可观。”
词语解释:贫陋  拼音:pín lòu
贫穷寒贱。《吕氏春秋·下贤》“所朝於穷巷之中瓮牖之下者七十人” 汉 高诱 注:“瓮牖,以破瓮蔽牖,言贫陋也。”《南史·徐羡之传》:“初 武帝 微时,贫陋过甚,尝自往 新洲 伐荻,有纳布衣袄等,皆是 敬皇后 手自作。” 宋 陆游 《自述》诗:“藜藿安贫陋,柴荆俯莽苍。” 元 姚燧 《中奉大夫赵公墓志铭》:“公上言: 山西 回远京师,且无大家民女,贫陋无有可充椒房下陈,徒生民心。”
词语解释:狭陋  拼音:xiá lòu
(1).窄小粗陋。《梁书·郑绍叔传》:“ 绍叔 宅巷狭陋,不容舆驾。” 宋 曾巩 《瀛州兴造记》:“先时,州之正门弊在狭陋,及是始斥而大之。”
(2).浅薄;贫乏。《礼记·礼器》“ 晏平仲 祀其先人,豚肩不揜豆,澣衣濯冠以朝,君子以为隘矣” 汉 郑玄 注:“隘,犹狭陋也。祀不以少牢,与无田者同,不盈礼也。” 唐 柳宗元 《答贡士沉起书》:“僕之狭陋蚩鄙,而膺 东阿 昭明 之任,又自惧也。” 宋 叶适 《徐文渊墓志铭》:“然则所谓专固而狭陋者,殆未足以讥 唐 人也。” 清 黄宗羲 《范母李太夫人七旬寿序》:“夫文章之权,自 宋 元 以来,尽归馆阁,其僻固而狭陋者,散在江湖。”
词语解释:菲陋  拼音:fēi lòu
谓低劣。常用作谦词。 南朝 宋 鲍照 《绍古辞》:“橘生 湘水 侧,菲陋人莫传。” 明 张居正 《答宗伯董浔阳书》:“僕之菲陋僝弱……谬膺顾托之重,力轻於鸿毛,任重於 泰山 。”
词语解释:顽陋  拼音:wán lòu
愚蠢而鄙陋。 晋 袁宏 《后汉纪·章帝纪下》:“ 三代 推益,优劣殊轨,况於顽陋,无以易民视听,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宋 王令 《寄洪与权》诗:“预期后相见,顽陋徒老大,好勤寄予书,思子百忧萃。” 清 邹容 《革命军》第六章:“嗟予小子,无学顽陋,不足以言革命独立之大义。”
词语解释:幽陋  拼音:yōu lòu
(1).卑微。亦指卑微而被埋没的人才。《后汉书·党锢传·范滂》:“显荐异节,抽拨幽陋。” 宋 范仲淹 《祭蔡侍郎文》:“顾幽陋之何阶,亦卑飞於牓中。”
(2).为自谦之词。 前蜀 杜光庭 《孙途司马本命醮词》:“臣自惟幽陋,仰荷裁成,获备冠裳,每忧叨窃。”
词语解释:侧陋  拼音:cè lòu
(1).处在僻陋之处的贤人或卑贱的贤者。《书·尧典》:“明明,扬侧陋。”《淮南子·泰族训》:“令四岳扬侧陋。”《东观汉记·应奉传》:“ 应奉 为 武陵 太守,兴学校,举侧陋,政称远邇。” 宋 曾巩 《制诰拟词·韩琦制》:“侧陋幽隐,明扬罔遗,靖譖庸回,削灭无类。”
(2).狭窄简陋。 汉 张衡 《西京赋》:“狭百堵之侧陋,增几筵之迫胁。”《晋书·左贵嫔传》:“生蓬户之侧陋兮,不闲习於文符。”
(3).谦词。犹言浅陋。 明 无名氏 《四贤记·请假》:“晚生正欲晋謁,请到朝房有一拜,仰荷陶鎔,深惭侧陋。”
词语解释:简陋  拼音:jiǎn lòu
简单鄙陋;不完备,不周全。 宋 曾巩 《广德军重修鼓角楼记》:“而门閎隘庳,楼观弗饰……弊在简陋,不中度程。” 宋 叶适 《烟霏楼记》:“然而州无城堞,市无廛肆,屋无楼观,佳卉良木不植,公私一切简陋。” 朱自清 《那里走·我们的路》:“我并不板起脸来裁判,只申述自己的感想而已;所知的虽然简陋,或者也还不妨的。”
词语解释:破陋  拼音:pò lòu
破旧简陋。 巴金 《将军集·五十多个》:“﹝他们﹞在破陋的茅棚里,在草枯了的原野上,在叶子整夜战抖的树林中,拾了大堆的枯叶铺在地上。”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一章:“乌鸦还有一个温暖的窝呢,可是自己连一个破陋的家也没有呵!”
词语解释:遐陋  拼音:xiá lòu
荒远偏僻。 唐 欧阳詹 《与王式书》:“予时已冠,似或议事,以为地分遐陋,进取必无远大。” 宋 周邦彦 《汴都赋》:“士之匿华铲采者,莫不拂巾袵褐,弹冠结綬,空巖穴之幽邃,出郡国之遐陋。”
词语解释:谫陋  拼音:jiǎn lòu
亦作“謭陋”。
(1).浅陋。 宋 刘攽 《为傅学士谢除直昭文馆启》:“致兹譾陋,骤尔甄收,谨当勉懋初心,坚持壹意。” 马南邨 《燕山夜话·评〈三十三镇神头图〉》:“恕我见闻谫陋,不能确切地回答这个问题。” 严复 《译〈天演论〉例言》:“今遇原文所论,与他书有异同者,輒就譾陋所知,列入‘后案’,以资参考。”
(2).简陋,粗略。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梁生》:“但寒士聘仪謭陋,勉奉百金为寿,肯见许否?” 彭芬 《辛亥逊清政变发源记》:“但被逮以后,家中文卷册籍,多付 祝融 ,只能以现时征集之所得者,譾陋记之。”
词语解释:时陋  拼音:shí lòu
当时的陋俗。 宋 叶适 《〈东溪先生集〉序》:“﹝ 刘伯熊 ﹞论説必穷尽,欲砭时陋,扶世坏。”
词语解释:尪陋  拼音:wāng lòu
亦作“尩陋”。亦作“尫陋”。 瘦弱丑陋。《晋书·山涛传》:“﹝ 允 涛 ﹞并少尩病,形甚短小,而聪敏过人。 武帝 闻而欲见之, 涛 不敢辞,以问於 允 , 允 自以尩陋,不肯行。” 唐 陆龟蒙 《幽居赋》:“况復支离壹鬱,尫陋蹇吃,才甚微而寡文,体素羸而多疾。” 明 李业嗣 《集世说》诗:“入座无面颜,尫陋希言语。”
词语解释:仄陋  拼音:zè lòu
(1).狭窄简陋。《后汉书·袁闳传》:“居处仄陋,以耕学为业。”《晋书·良吏传·吴隐之》:“数亩小宅,篱垣仄陋。” 唐 柳宗元 《送元秀才下第东归序》:“既游京师,寓居仄陋,无使令之童。” 明 焦竑 《焦氏笔乘·金陵旧事上》:“ 吴隐之 为 广州 刺史,官罢并无还资,篱垣仄陋,妻子寒露。”
(2).卑微。《晏子·重而异者》:“如 婴 者,仄陋之人也。”
(3).指有才德而地位卑微的人。《后汉书·应奉传》:“於是兴学校,举仄陋。” 三国 魏 曹操 《求贤令》:“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 晋 葛洪 《抱朴子·诘鲍》:“昔有 鳏 在下而四岳不蔽,明扬仄陋而元凯毕举。” 明 徐复祚 《投梭记·应聘》:“扬仄陋,礼意稠,天心厚。”
(4).指不为人所注重的社会下层或鄙陋之处。《汉书·循吏传序》:“及至 孝宣 ,繇仄陋而登至尊。”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采英奇於仄陋,宣皇明於巖穴。”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幕府初开,羣公辟命,求英奇於仄陋,采贤儁於巖穴。”
词语解释:末陋  拼音:mò lòu
卑微鄙陋。 南朝 梁 江淹 《四时赋》:“故 秦 人 秦 声, 楚 音 楚 奏,闻歌更泣,见悲已疚,实由魂气愴断,外物非救。参四时而皆难,况僕人之末陋也。”
词语解释:寝陋  拼音:qǐn lòu
亦作“寑陋”。 容貌丑陋。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五》:“ 伾 以侍书幸,寝陋, 吴 语,上所褻狎。”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二》:“﹝ 丁稜 ﹞口訥,貌寝陋。” 元 刘壎 《隐居通议·诗歌一》:“ 桂舟公 古学古貌,与世少可,居常以寑陋期期自恨,而脩读述作,至老不衰。” 王西彦 《古屋》第三部二:“历史上往往不乏容貌寝陋的伟大人物。”
词语解释:质陋  拼音:zhì lòu
质朴简陋。 明 张瀚 《松窗梦语·风俗纪》:“至於诸省会,余所歷览,率质陋无华,甚至纤嗇贫窶。”
词语解释:拙陋  拼音:zhuō lòu
愚陋;浅陋。《关尹子·九药》:“勿以拙陋,曰道之质,当乐敏捷。” 宋 田锡 《贻宋小著书》:“ 锡 以是观 韩吏部 之高深, 柳外郎 之精博…… 李白 、 杜甫 之豪健, 张谓 、 吕温 之雅丽。 锡 既拙陋,皆不能宗尚其一焉。” 丰子恺 《缘缘堂随笔·儿女》:“所以我往往不顾自己的画技与文笔的拙陋,动辄描摹。”
词语解释:么陋
矮小丑陋。 唐 孟棨 《本事诗·嘲戏》:“国初, 长孙太尉 见 欧阳率更 姿形么陋,嘲之曰:‘耸膊成山字,埋肩畏出头。谁言 麟阁 上,画此一獼猴。’”
词语解释:短陋  拼音:duǎn lòu
矮小丑陋。《后汉书·冯勤传》:“兄弟形皆伟壮,唯 勤 祖父 偃 ,长不满七尺,常自耻短陋。”《南史·垣护之传》:“ 护之 少倜儻,不拘小节,形状短陋而气干强果。” 唐 孟棨 《本事诗·嘲戏》:“ 懿宗 ( 武懿宗 )短陋, 元一 ( 张元一 )嘲之。”
词语解释:诡陋  拼音:guǐ lòu
奇丑之人。 清 葆光子 《物妖志·兽类·狐》:“观子之貌,必获诡陋,何丽之有?”
词语解释:腐陋  拼音:fǔ lòu
犹陈腐。 明 万时华 《〈诗经偶笺〉序》:“夫古人之唱嘆淫佚,神境超忽,而必欲硬提其字句以为纲,强疏其支派以为断,千年风雅,几为迂拙腐陋之书。嗟乎,弊甚矣!”
词语解释:锢陋  拼音:gù lòu
难于更改的陋规。錮,通“ 固 ”。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编审·首改前弊》:“併访本地积习錮陋诸弊,逐款开列。”
词语解释:阙陋  拼音:quē lòu
残缺简略。 明 归有光 《与某小简》之三:“ 邢 中极有高僧,土人略不知之,僧家亦无知者。所谓乘、志,尤闕陋无徵。僕颇访得之,欲表著其人。”
词语解释:阨陋  拼音:è lòu
(1).狭窄简陋。 三国 魏 阮籍 《东平赋》:“其阨陋则有横术之场,鹿承之墟。”
(2).引申为卑下。 唐 韩愈 《复志赋》:“抱关之阨陋兮,有肆志之扬扬。”
词语解释:贱陋  拼音:jiàn lòu
(1).简单粗陋。 唐 张鷟 《游仙窟》:“儿家堂舍贱陋,供给单疎。”
(2).微贱浅陋。 唐 白居易 《与杨虞卿书》:“当其在近职时,自惟贱陋,非次宠擢,夙夜腆愧,思有以称之。” 宋 叶适 《故朝奉大夫知峡州宋公墓志铭》:“公之来 永嘉 ,不以余贱陋,损邑大夫重,坐语常移日。”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萧七》:“女曰:‘身虽贱陋,配吏胥当不辱寞,何苦研穷?’”
词语解释:贪陋  拼音:tān lòu
贪婪鄙陋。 清 昭槤 《啸亭续录·王西庄之贪》:“故所著书多慷慨激昂语,盖自掩贪陋也。”
词语解释:蔑陋  拼音:miè lòu
鄙小。 王念孙 《读书杂志·汉隶拾遗》:“於蔑陋者,於音乌,叹词也。蔑陋,谓鄙小也。《汉书·韦元成传》云:‘於蔑小子。’与此‘於蔑陋’同义。”
词语解释:单陋  拼音:dān lòu
简陋。《后汉书·独行传·范冉》:“所止单陋,有时粮粒尽,穷居自若。”《南史·范晔传》:“母住止单陋,唯有二厨盛藮薪。”
词语解释:肤陋  拼音:fū lòu
浅陋贫乏。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七·儒将诗》:“予尝见《暇笔》草稿, 福 ( 姚福 )手书也,记軼事颇亦可喜,而论诗肤陋。” 郭沫若 《文艺论集·儿童文学之管见》:“苟兢兢焉为个人的名利之见所囿,其作品必浅薄肤陋而不能深刻动人。”
词语解释:颓陋
颓败狭陋。 宋 吴处厚 《青箱杂记》卷六:“ 天圣 中,丞相 王公随 以给事中知 杭州 ,日与唱和,亲访其庐,见其頽陋,即为出俸钱新之。” 清 恽敬 《游六榕寺记》:“墙壁纵横,阶径迂曲,无可游憇,其舍利塔重建于 宋 与 明 ,頽陋甚。”
词语解释:谬陋  拼音:miù lòu
错误和鄙陋。 刘半农 《读〈海上花列传〉》:“至于 小赞 的一首《赋得还来就菊花》,真是全无好处,作者却把它恭维得天上有,地下无:这就可以见出作者在诗文上面的见解的谬陋了。”
词语解释:蚩陋  拼音:chī lòu
愚昧;鄙陋。 宋 苏舜钦 《上杜侍郎启》:“幸冀移意於彼,以重所褒,则蚩陋者甘心自屏,安有所覬望哉!”
词语解释:蠢陋  拼音:chǔn lòu
粗笨丑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泥书生》:“ 罗村 有 陈代 者,少蠢陋。娶妻某氏,颇丽,自以壻不如人,鬱鬱不得志,然贞洁自持。”
词语解释:遳陋  拼音:cuō lòu
矮小丑陋。《新唐书·王伾传》:“ 伾 本闒茸,皃遳陋, 楚 语,无它大志。”
词语解释:媸陋
面貌丑陋
词语解释:专陋  拼音:zhuān lòu
犹孤陋。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朱陆》:“问其何为不学问,则曰支离也;詰其何为守专陋,则曰性命也。”
词语解释:庳陋  拼音:bì lòu
矮小简陋。《新唐书·卢怀慎传》:“望 怀慎 家,环堵庳陋。”《明史·吴贞毓传》:“宫室庳陋,服御粗恶。”
词语解释:幺陋  拼音:yāo lòu
亦作“么陋”。 矮小丑陋。
词语解释:辟陋  拼音:pì lòu
(1).边远偏小。《左传·昭公十九年》:“ 晋 之伯也,邇於诸 夏 ,而 楚 辟陋,故弗能与争。”《淮南子·修务训》:“今使人生於辟陋之国,长於穷櫩漏室之下,长无兄弟,少无父母,目未尝见礼节耳。” 高诱 注:“辟,远也;陋,鄙小也。”《汉书·高帝纪下》:“大王起於细微,灭乱 秦 ,威动海内。又以辟陋之地,自 汉中 行威德,诛不义,立有功,平定海内,功臣皆受地食邑,非私之也。”
(2).偏执鄙陋。《荀子·礼论》:“其理诚大矣,擅作典制辟陋之説入焉而丧。”
词语解释:僿陋  拼音:sài lòu
鄙陋。 清 包世臣 《与杨季子论文书》:“ 世臣 僿陋偃蹇,何足以称盛指。”
词语解释:迂陋  拼音:yū lòu
迂腐鄙陋。 宋 叶适 《故礼部尚书黄公墓志铭》:“公能使文与事会,即近验远,可以据依,无昔人迂陋牵合之病也。” 明 陆采 《怀香记·司空受掾》:“识惭迂陋自知明,敢请刀笔轻驰骋。” 胡适 《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九:“《儿女英雄传》的著者虽是一个八旗世家,做过道台,放过驻 藏 大臣,但他究竟是一个迂陋的学究,没有见解,没有学问。”
词语解释:儜陋  拼音:níng lòu
丑陋。
词语解释:远陋  拼音:yuǎn lòu
边远偏僻地方的人。 元 元明善 《吴幼清先生南归序》:“大夫士相与议曰:‘内翰须贤,而得遗逸,兴治会才,而旁远陋。’”
词语解释:椎陋  拼音:zhuī lòu
朴实而简陋。 宋 苏轼 《〈牡丹记〉叙》:“今以余观之,凡託於椎陋以眩世者,又岂足信哉!” 明 睡乡居士 《〈二刻拍案惊奇〉序》:“繇此观之,凡託於椎陋以眩世,殆有不足信者夫。”
词语解释:僝陋  拼音:chán lòu
虚弱衰微。 梁启超 《治始于道路说》:“然而瞩於其墟,游观其閭市,遂信其人功之无精英,工儒之无魁桀,百室万货之呰败,法礼政治之弛靡,号而夷之曰僝陋之国。”
词语解释:隘陋  拼音:ài lòu
(1).狭窄简陋。《后汉书·张衡传》:“偪区中之隘陋兮,将北度而宣游。”《周书·宇文神举传》:“时显和所居宅隘陋,乃撤殿省,赐为寝室。” 宋 苏辙 《上皇帝书》:“使其贤者老死,鬱鬱而无所施;不贤者居处隘陋,戚戚而无以为乐:甚非计之得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锦瑟》:“某家有悍妇,且屋宇隘陋,势不能容委曲以共其生。”
(2).谓识见狭隘卑陋。 康有为 《大同书》壬部:“若 摩西 、 摩訶末 者,以立国为事,自私其乡国,率人以食人,其为隘陋残忍,不待摈斥。”
词语解释:黯陋  拼音:àn lòu
谓学识浅陋。 清 黄景仁 《赠程厚孙与汪容甫定交》诗:“紧余抱黯陋,研弄鲜精业。”
词语解释:侻陋  拼音:tuì lòu
丑陋。《新唐书·隐逸传·陆羽》:“貌侻陋,口吃而辩。”
词语解释:伧陋  拼音:chen lòu
浅陋鄙俗。 章炳麟 《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若其自尊乡曲,以一己所闻知为最普通者,以一己所不闻知即谓之不普通者,名为目营四海,实乃与里巷嗇夫同其傖陋,斯亦摦落不材之至矣。” 章炳麟 《驳神我宪政说》:“是故 马氏 欲以家族、部落、国家供养神我……是诸论议,可谓傖陋不学者矣。”
词语解释:尘陋  拼音:chén lòu
谓凡俗浅陋。 南朝 梁 陶弘景 《周氏冥通记》卷二:“ 徐 曰:‘ 周子 虽禀仙缘,未得便知前身之事。’ 子良 因曰:‘鄙塞尘陋,岂得如此?’” 宋 苏轼 《戏徐凝瀑布》诗序:“世传 徐凝 《瀑布诗》云:‘一条界破青山色’,至为尘陋。” 明 胡应麟 《诗薮·近体中》:“今所传‘文章旧价’、‘桃李新阴’二语,虽事实稍切,风格絶无足采,全篇尤为尘陋。”
共111,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