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灰平声 [详注1][lái][hāi hái][āi][kē][cāi][zāi][ái][音腮。多鬚貌。][gāi][详注2]

[守宮槐][pēi pī péi][léi][méi][音磓。《广韵》治玉。《集韵》锻也。][kuí][详注3][huī][léi][bēi][音隈。石不平。][傀儡]鼿[kuī][suī][亦手摩物也]


注1:能 《广韵》奴来切《正韵》囊来切。三足鳖。《尔雅·释鱼》鳖三足,能。《注》山海经,从山多三足鳖,今阳羡县君山池亦有之。 又与台通。三能,星名。《史记·天官书》魁下六星,两两相比,名曰三能。《注》作三台。
注2:欸 ēi,《唐韵》乌开切《集韵》《韵会》《正韵》於开切,音哀。《说文》訾也。一曰然也。《扬子·方言》欸,𧫦然也。南楚凡言然者,或曰欸,或曰𧫦。 又叹声。《陈芳·芸窗私志》今人暴见事之不然者,必出声曰欸,乌开切,乃叹声也。《楚辞·九章》欸秋冬之绪风。《王逸曰》欸,叹也。
注3:敦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都回切,音堆。《诗·豳风》敦彼独宿。《传》敦敦然独宿也。
首字词组
陔兰陔养陔兆陔鼓陔夏陔余陔步 

词语解释:陔兰  拼音:gāi lán
《文选·束晳〈补亡诗〉》:“循彼南陔,言采其兰。” 李善 注:“采兰以自芬香也。循陔以采香草者,将以供养其父母。”后因以“陔兰”敬称他人的子孙。意谓能孝养长辈。 唐 元稹 《祭礼部庾侍郎太夫人文》:“封燔茅社,抱弄荃蓀。陔兰始茂,隙駟俄奔。”
词语解释:陔养  拼音:gāi yǎng
谓相戒以孝养。语出《诗·小雅·南陔序》:“《南陔》,孝子相戒以养也。” 清 马瑞辰 《毛诗传笺通释·小雅·南陔》:“《乐记注》:‘南风,长养之风也。’孝养与长养义正相似,是知《序》言‘孝子相戒以养’者,戒以释陔,养以释南也。”因径指为孝养。 清 秦树 《〈小螺庵病榻忆语〉题词》:“淑质解承陔养志,红闺时诵《白华篇》。”
词语解释:陔兆  拼音:gāi zhào
极言其数量之多。 三国 魏 应璩 《报东海相梁季然书》:“罣之以谿谷,数之以陔兆,何其壮乎!”
词语解释:陔鼓  拼音:gāi gǔ
《陔夏》时伴奏之鼓。鼓点节奏用戒失礼。《周礼·春官·锺师》“祴夏” 郑玄 注引 汉 杜子春 曰:“祴,读为陔鼓之陔。” 贾公彦 疏:“陔者, 汉 有陔鼓之法。”
词语解释:陔夏  拼音:gāi xià
古乐章名。《九夏》之一。古代宴饮终了时奏。《周礼·春官·锺师》“祴夏” 郑玄 注引 汉 杜子春 曰:“客醉而出奏《陔夏》,公出而入奏《驁夏》。”《仪礼·乡饮酒礼》“宾出奏《陔》” 汉 郑玄 注:“《陔》《陔夏》也。陔之言戒也。终日燕饮,酒罢,以《陔》为节,明无失礼也。”
词语解释:陔余  拼音:gāi yú
奉养父母之馀暇。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小引》:“余自 黔 西乞养归,问视之暇,仍理故业,日夕惟手一编,有所得輒札记别纸。积久遂得四十餘卷,以其为循陔时所辑,故名曰《陔餘丛考》。” 清 吴锡麒 《〈陔馀丛考〉序》:“爰於爱日之暇,弥励惜阴之心……邮能考异,契乃参同,萌柢百家,喉衿羣籍,成《丛考》四十三卷,标以陔餘,纪实也。”
词语解释:陔步  拼音:gāi bù
语本《仪礼·燕礼》:“奏《陔》。” 郑玄 注:“陔,《陔夏》,乐章也。宾出,奏《陔夏》以为行节也。” 贾公彦 疏:“宾出,奏《陔夏》,明此为行节,戒之使不失礼。”后因以“陔步”指雅正之乐。《宋史·乐志一》:“相者,所谓辅乐也;雅者,所谓陔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