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卦去声 [chuài zuō][bài][jiè xiè][详注1][ài][jiè][乙界切,音餲。与噫同。《说文》饱食息也。][yè][快也][è][zhài][ài]浿[zhài][《广韵》《集韵》苦怪切,音蒯。亦笼也。]

[详注2][详注3][详注4][bà]


注1:晒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所卖切。《玉篇》暴乾物也。
注2:画 音话。《尔雅·释言》画形也。《注》画者为形像。《释名》画,挂也。以五色挂物象也。《周礼·天官·典丝》凡祭祀共黼画组就之物。《疏》凡祭服皆画衣绣裳。《仪礼·乡射礼》大夫布侯,画以虎豹。士布侯,画以鹿豕。 又官名。《后汉·百官志》画室署长一人,四百石,黄绶。
注3:杀 《广韵》《集韵》《韵会》所界切,音铩。降也,减削也。《周礼·秋官·象胥》国新杀礼,凶荒杀礼。《礼·大传》五世而缌杀同姓也。又《礼器》礼不同,不丰不杀。又《正韵》所卖切,音晒。义同。
注4:嗄 shà,音隘。《广韵》声败。《集韵》气逆也。楚人谓啼极无声为嗄。又《集韵》乙界切,噫去声。亦气逆也。或作噎。
末字词组
湫隘褊隘卑隘车填马隘僻隘拒隘忿隘冗隘
迫隘扼隘危隘仄隘暗隘斩关夺隘朴隘狷隘
险隘宣隘冥隘设隘迮隘心胸狭隘笃隘填隘
狭隘偏隘贫隘鄳隘隘隘崄隘困隘 
山隘阻隘刚隘逼隘低隘岭隘窄隘 
关隘垫隘边隘束隘廉隘峻隘窘隘 
守隘津隘阨隘庳隘浅隘局隘要隘 

词语解释:湫隘  拼音:jiǎo ài
低下狭小。《左传·昭公三年》:“初, 景公 欲更 晏子 之宅,曰:‘子之宅近市,湫隘嚣尘,不可以居,请更诸爽塏者。’” 杜预 注:“湫,下;隘,小。”《艺文类聚》卷九二引 晋 辛萧 《燕颂》:“衔泥啄草,造作室房;避彼湫隘,处此高凉。” 宋 司马光 《酬永乐刘秘校庚〈四洞诗〉》:“贫居苦湫隘,无术逃炎曦。” 茅盾 《追求》六:“天气的热, 老西门 一带的污秽湫隘的街道,加以喧闹的车辆和行人,完全具备了可以使一个神经衰弱者发晕的条件。”
词语解释:迫隘  拼音:pò ài
(1).狭窄;狭小。《新五代史·南唐世家·李景》:“﹝ 景 ﹞乃升 洪州 为 南昌 ,建南都…… 景 迁於南都。而 洪州 迫隘,百府营廨,皆不能容。” 宋 司马光 《赠卫尉少卿司马府君墓表》:“家贫,祖墓迫隘,尊卑长幼前后积若干丧,久未之葬。”
(2).迫胁;逼迫。《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悲世俗之迫隘兮,朅轻举而远游。” 宋 苏轼 《远游庵铭》:“悲哉世俗之迫隘也,愿从子而远游。” 明 何景明 《七述》:“疾迫隘,慕远游,吾所愿也。”参见“ 迫阨 ”。
词语解释:迫阨  拼音:pò è
亦作“ 迫阸 ”。 胁迫;逼迫。《楚辞·远游》:“悲时俗之迫阨兮,愿轻举而远游。” 王逸 注:“哀众嫉妬,迫胁贤也。”《汉书·沟洫志》:“百餘里间, 河 再西三东,迫阸如此,不得安息。” 宋 朱熹 《答龚参政书》:“ 熹 其势终不可出,万一未蒙俞允,必至再辞,窃恐迫阨之甚,言语粗率。”
亦作“ 迫阸 ”。 狭隘;险阻。 唐 韦表微 《池州夫子庙麟台》诗:“墙仞迫阨,崎嶇 闕里 。” 宋 梅尧臣 《永叔内翰见索》诗:“日旰就马乘,香草路迫阨。” 清 顾炎武 《赠于副将元剀》诗:“崎嶇 赭山 渡,迫阨 三江 垒。”
词语解释:险隘  拼音:xiǎn ài
(1).险要处。《楚辞·大招》:“山林险隘,虎豹蜿只。” 唐 拾得 《诗》之四四:“迢迢山径峻,万仞险隘危。”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金川之战》:“我兵阻于险隘,终不得进。”
(2).比喻艰难险阻。《楚辞·离骚》:“惟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王逸 注:“险隘,諭倾危也。” 王夫之 通释:“险隘,犹危险狭隘也。” 宋 苏舜钦 《启事上奉宁军陈侍郎》:“非局於险隘,祸难薄身,不可转脱,又安肯俛容撙意,求出入门下邪?”《诗刊》1977年第10期:“我们就一定能够征服前进道路上的万水千山,难关险隘。”
词语解释:狭隘  拼音:xiá ài
(1).宽度小。《东观汉记·阴兴传》:“为期门僕射,从上出入,常操小盖,疾风暴雨,屏翳左右,泥涂狭隘,自投车下,脱袴解履,涉淖至踝。” 明 李东阳 《重建茶陵州学记》:“顾旧学堂殿皆狭隘,移其故材拓而新之。” 徐迟 《三峡记》:“两岸山峰组成的峡口,这样狭隘。”
(2).范围小。 邹韬奋 《贞操》:“其实贞操的意义,决非如此狭隘。” 郭沫若 《沸羹集·抗战以来的文艺思潮》:“关于题材问题,一时曾相当狭隘……以为必须直接采自抗战的现实,这可以说是画地为狱。” 秦牧 《〈长河浪花集〉序》:“而这种革命功利主义,是广泛的,并不是狭隘的。”
(3).心胸、气量、见识等不宏大宽广。《荀子·修身》:“狭隘褊小,则廓之以广大。” 唐 韩愈 《答李秀才书》:“ 元宾 行峻洁清,其中狭隘,不能苞容。” 清 姚世钧 《饶州舟次独酌醉后放歌》:“丈夫意气贵卓犖,安用狭隘趋时流。” 陈残云 《山谷风烟》第六章:“ 周祺 觉得 黄为民 这个人有点固执和狭隘。”
词语解释:山隘  拼音:shān ài
犹山峡。两山之间的峡道。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三》:“由其西南渡溪北,越村东,随所分北溪东入山隘。” 陈山 《旅顺口》诗:“海洋从山隘伸进手来,献上一把蓝色的大斧。”
词语解释:关隘  拼音:guān ài
(1).险要的关口。《南齐书·萧景先传》:“ 惠朗 依山筑城,断塞关隘。”《水浒传》第十一回:“又过了两座关隘,方才到寨门口。” 沉从文 《过岭者》:“至于那个岭头的关隘,一礼拜前却已为白军部队占领去了。”
(2).比喻起决定作用的转折点。 明 姚士粦 《见只编》卷上:“嗟乎!刹那炎冷能转善为败,如此乃知炎冷二字是一进退关隘。” 克非 《春潮急》二二:“可是,而今在这社会主义革命的关隘面前,竟过不去,竟行不通。”
词语解释:守隘  拼音:shǒu ài
把守关隘。《后汉书·马援传》:“三月,进营 壶头 ,贼乘高守隘,水疾,船不得上。” 晋 左思 《蜀都赋》:“一人守隘,万夫莫向。”
词语解释:褊隘  拼音:biǎn ài
亦作“ 褊阸 ”。亦作“ 褊阨 ”。 狭隘。心胸、气量、见识等不宽广。《汉书·地理志下》:“ 巴 、 蜀 、 广汉 ……俗不愁苦,而轻易淫泆,柔弱褊阸。” 颜师古 注:“言其材质不彊,而心忿陿。”《晋书·温峤传》:“且 祖约 情性褊阨,忌克不仁。”《宋书·王弘传》:“轻率少威仪,性又褊隘,人忤意者,輒面加责辱。”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序》:“今老矣,所望者惟子与孙。然嬾惰无匹,闻学褊隘。” 清 恽敬 《〈崇仁学案〉书后》:“大抵獧者必褊隘,自律严,律人亦严。”
词语解释:扼隘  拼音:è ài
险要,险阻。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古北口》:“ 古北口 控两 关 中,崖壁崎峭,道路扼隘,距都城不二百里,尤为锁钥重地。”
词语解释:宣隘  拼音:xuān ài
谓声音的高下抑扬。 唐 孟郊 《答卢仝》诗:“君文真凤声,宣隘满鑑鏘。 洛 友零落尽,逮兹悲重伤。”
词语解释:偏隘  拼音:piān ài
狭窄。 鲁迅 《华盖集续编·学界的三魂》:“又因为我的见闻很偏隘,所以未敢悉指 中国 全社会,只好缩而小之曰‘学界’。”
词语解释:阻隘  拼音:zǔ ài
险要之处。《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 杜预 注:“不因阻隘以求胜。”《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马陵 道陜,而旁多阻隘,可伏兵。”《后汉书·南蛮传》:“ 圣 等依凭阻隘,久不破。”
词语解释:垫隘  拼音:diàn ài
羸弱困苦。《左传·成公六年》:“ 郇 、 瑕氏 土薄水浅,其恶易覯。易覯则民愁,民愁则垫隘,於是乎有沉溺重膇之疾。” 杜预 注:“垫隘,羸困也。” 孔颖达 疏引《方言》:“地之下湿狭隘,犹人之羸瘦困苦。” 宋 司马光 《晋祠谢晴文》:“久雨不止,涉於积旬,污邪既瀦,平原将溢,田恐芜秽,民忧垫隘。” 周素园 《贵州民党痛史》第四篇第七章:“人民辛苦垫隘,亟待拯援。”
词语解释:津隘  拼音:jīn ài
关津要隘。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汾水》:“上戴山阜,下临絶涧,俗谓之为 鲁般桥 ,盖通古之津隘矣。”
词语解释:卑隘  拼音:bēi ài
(1).低矮狭窄。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二》:“虽营房卑隘,犹胜 彝 居十倍也。”
(2).浅陋,范围不广。 明 叶盛 《水东日记·兴学勤教》:“ 吴县 旧学卑隘,科目屡闕,巡抚侍郎 周公 怡 始一新之。”
词语解释:危隘  拼音:wēi ài
(1).(地形)险峻狭隘。《管子·事语》:“ 秦奢 之教,不可用于危隘之国。”《战国策·魏策三》:“伐 楚 ,道 涉而谷 ,行三十里而攻危隘之塞,所行者甚远,而所攻者甚难。” 三国 魏 阮籍 《元父赋》:“其城郭卑小局促,危隘不遐。”
(2).危险困厄。 宋 苏舜钦 《上范希文书》:“以阁下领经略之权,自可往来 陕 右,进退在己, 延州 逼近贼锋,而能舍安逸以就危隘,虽古人不逮也。”
词语解释:冥隘  拼音:míng ài
见“ 冥阨 ”。
词语解释:冥阨  拼音:míng è
亦作“ 冥隘 ”。亦作“ 冥阸 ”。 古隘道名。即今 河南省 信阳县 东南 平靖关 。为古九塞之一。与附近 大隧 、 直辕 二隘并为 淮 汉 间兵争要害。《左传·定公四年》:“我悉 方城 外以毁其舟,还塞 大隧 、 直辕 、 冥阨 。” 杜预 注:“三者, 汉 东之隘道。”《墨子·非攻中》:“古者 吴 闔閭 教七年,奉甲执兵,奔三百里而舍焉,次 注林 ,出於 冥隘 之径,战於 柏举 。”《史记·魏世家》:“伐 楚 ,道涉山谷,行三千里而攻 冥阸 之塞,所行甚远,所攻甚难, 秦 又不为也。” 章炳麟 《冥阸歌》:“苕苕古 冥阸 ,一夫当梟棊。”
词语解释:贫隘  拼音:pín ài
贫穷困厄。《荀子·王霸》:“使愚詔知,使不肖临贤,生民则致贫隘,使民则綦劳苦。”
词语解释:刚隘  拼音:gāng ài
刚愎褊急。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程器》:“ 傅玄 刚隘而詈臺, 孙楚 狠愎而讼府。”
词语解释:边隘  拼音:biān ài
边境上的要隘。 元 阳恪 《平蛮记》:“奉旨调沿边隘丁,协力济师。” 明 张居正 《答蓟镇抚院刘北川言分将当虏》:“ 胡守仁 南人,恐威力不足以制诸将,须公亲驻边隘,督励将士。” 清 龙启瑞 《何雨人家传》:“君与 蒋君 各督所部乡兵守边隘,积月餘,贼不敢过。”
词语解释:阨隘  拼音:è ài
狭窄、险要。 清 朱彝尊 《游晋祠记》:“ 桑乾 滹沱 ,乱水如沸汤……马行深淖,左右不相顾。 雁门 句注 ,坡陀阨隘。”
词语解释:车填马隘  拼音:chē tián mǎ ài
谓车马填塞门庭道路。形容宾客众多。 明 高明 《琵琶记·牛相教女》:“棨戟门前,平沙堤上,何事车填马隘?”
词语解释:仄隘  拼音:zè ài
狭窄。《明史·戚继光传》:“山谷仄隘,林薄蓊翳。”
词语解释:设隘  拼音:shè ài
(1).设置关塞。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滱水》:“ 滱水 自县南流入峡,谓之隘门,设隘于峡,以讥禁行旅。” 熊会贞 疏:“盖因设关以察非常,故《魏书·太宗纪》《灵徵志》有 天门关 之称。”
(2).谓天设之险阻。 北齐 邢邵 《百官贺平石头表》:“ 大江 设隘,实限夷华, 前魏 观涛而退, 后魏 登山而反,声教不通,多歷年代。”
词语解释:鄳隘  拼音:méng ài
鄳阸 。《战国策·燕策二》:“残 均陵 ,塞 鄳隘 。”参见“ 鄳阸 ”。
词语解释:鄳阸  拼音:méng è
亦作“ 鄳阨 ”。 古隘道名。即今 河南 信阳 西南 平靖关 。《史记·苏秦列传》:“残 均陵 ,塞 鄳阸 。” 张守节 正义:“ 申州 罗山县 本 汉 鄳县 。 申州 有 平清关 ,盖古 鄳县 之阸塞。” 清 姚鼐 《信阳》诗:“短日人行 鄳阨 少, 长淮 山绕 义阳 多。”
词语解释:逼隘  拼音:bī ài
犹狭窄。 晋 贾彪 《鹏赋》:“揭宇内之逼隘,遵四荒以汎荡。” 唐 张说 《狱箴》:“逼隘狭室,欹倾漏宇。” 郭沫若 《创造十年续篇》四:“他的家实在是很寒伧的,既逼隘又肮脏。”
狭窄。 明 张居正 《京师重建贡院记》:“而贡院偪隘如故,又杂居民舍间。” 清 曾国藩 《李忠武公神道碑铭序》:“ 田家镇 者,江流盘折偪隘之处,其南岸为半壁山,峭壁斗絶。” 清 冯桂芬 《耕渔轩记》:“购镇西 徐氏 屋十餘椽,偪隘不能容。”
词语解释:束隘  拼音:shù ài
见“ 束阨 ”。
词语解释:束阨  拼音:shù è
亦作“ 束隘 ”。 控制要隘。阨,通“ 隘 ”。《文选·左思〈魏都赋〉》:“由重山之束阨,因长川之裾势。” 张载 注:“重山束阨,谓 蜀 也;长川裾势,谓 吴 也。” 唐 柳宗元 《桂州裴中丞作訾家洲亭记》:“万山面内,重江束隘,联嵐含辉,旋视具宜。”
词语解释:庳隘  拼音:bì ài
低矮狭小。《新唐书·萧复传》:“扈狩 奉天 。帝恶庳隘,欲西如 凤翔 依 张鎰 。”
词语解释:僻隘  拼音:pì ài
偏僻狭隘。 明 李东阳 《重修宿松县庙学记》:“学旧在县治东南百武许,僻隘圮剥,为流潦所坏。”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二:“攻 嵇山门 ,门故僻隘,城又倾頽。” 清 薛福成 《代李伯相筹议日本改约暂宜缓允疏》:“始知中岛物产较多,南岛贫瘠僻隘,不能自立。”
词语解释:暗隘  拼音:ān ài
阴暗狭隘。 晋 葛洪 《抱朴子·勗学》:“登 閬风 ,捫晨极,然后知井谷之闇隘也。”
词语解释:迮隘  拼音:zé ài
狭隘;狭小。《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禪堂迮隘,实即难留。”
词语解释:隘隘  拼音:ài ài
象声词。燕鸣声。《文选·沉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唐 李善 注:“《吕氏春秋》曰: 有娀氏 有二佚女,为九成之臺,饮食以鼓,帝命燕往视之,鸣若隘隘,二女爱而争搏之。”按:今本《吕氏春秋》作“謚隘”。
词语解释:低隘  拼音:dī ài
低矮狭窄。 宋 吴淑 《江淮异人录·司马郊》:“将去,告其主人曰:‘我所有竹器,不能将行,取火焚之。’主人曰:‘方风,且竹屋低隘,不可举火。’” 清 钱学伦 《语新》卷上:“ 海云 之额,仅在大殿,殿亦低隘, 听雪 无轩,即 海云 西次室。”
词语解释:廉隘  拼音:lián ài
偏狭。 唐 元稹 《有唐赠太子少保崔公墓志铭》:“乃扬言曰:‘以 崔 之峭削廉隘,好是非人,士众不愿久为帅。’”
词语解释:浅隘  拼音:qiǎn ài
(1).狭窄。宽度小。 晋 葛洪 《抱朴子·尚博》:“拘繫之徒,桎梏浅隘之中,挈瓶训詁之閒。” 宋 曾巩 《襄州宜城县长渠记》:“理渠之坏塞,而去其浅隘。”
(2).狭隘,见识不广。 清 恽敬 《读晏子一》:“其为书浅隘不足观览,后之读书者未必为所惑。”
词语解释:拒隘  拼音:jù ài
犹拒险。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五:“一夫拒隘,万众趦趄。”
词语解释:斩关夺隘  拼音:zhǎn guān duó ài
砍断门闩,攻破城门,夺取关隘。形容军队作战勇敢,势不可挡。 刘伯承 《回顾长征》:“长征中,红军斩关夺隘,抢险飞渡,杀退了千万追兵阻敌。” 许光达 等《湘鄂西和湘鄂川黔的武装斗争》:“﹝红三军﹞一路上克服了……严重困难,跋山涉水、斩关夺隘,粉碎了敌人的前堵后追,消灭许多敌人。”
词语解释:心胸狭隘  拼音:xīn xiōng xiá ài
以小气量为特征的。例如:苦难使人心胸狭隘而怀有复仇心。
词语解释:崄隘  拼音:xiǎn ài
险峻狭窄。 郭沫若 《今津纪游》:“路极嶮隘,攀援树枝而下。”
词语解释:岭隘  拼音:lǐng ài
山岭上险要的隘口。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江右游日记》:“又三里,逶迤至岭隘,有屋跨其间,曰 黄岭 。”
词语解释:峻隘  拼音:jùn ài
(1).险峻狭窄。《北齐书·高昂传》:“山道峻隘,已为寇所守险, 昂 转鬭而进,莫有当其锋者。”
(2).为人严峻而心胸狭隘。《晋书·王雅传》:“ 王恭 风神简贵,志气方严……然其禀性峻隘,无所苞容。”《明史·桂彦良传》:“ 濂 文人耳, 基 峻隘,不如卿也。”
词语解释:局隘  拼音:jú ài
犹狭隘。 晋 葛洪 《抱朴子·明本》:“然而嘍嘍守於局隘,聪不经旷,明不彻离。”
词语解释:忿隘  拼音:fèn ài
谓性情偏激。 宋 苏辙 《丐者赵生传》:“余观 赵生 鄙拙忿隘,非专自晦者也。”
词语解释:朴隘  拼音:pǔ ài
简陋狭小。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王襄敏公不易居》:“屋宇朴隘,居之自若也。”
词语解释:笃隘  拼音:dǔ ài
十分浅隘。 晋 葛洪 《抱朴子·任命》:“篤隘者执束於滓涅,达妙者逍遥於玄清。”
词语解释:困隘  拼音:kùn ài
犹困厄。隘,通“ 阨 ”。 汉 刘向 《新序·杂事四》:“常思困隘之时,必不骄矣。”
词语解释:窄隘  拼音:zhǎi ài
狭小;狭窄。《元典章·刑部二·系狱》:“虽有已盖房舍,若窄隘不能分拣,即仰别行添盖。”《醒世恒言·施润泽滩阙遇友》:“欲要又添张机儿,怎奈家中窄隘。”《初刻拍案惊奇》卷四:“小小神像,他母子住在耳中,却像一间房子,毫不窄隘。”《隋唐演义》第三四回:“且説 虞世基 ,因两月前, 煬帝 见苑中御道窄隘,敕他更为修治。”
词语解释:窘隘  拼音:jiǒng ài
窘迫狭隘;窄小。 宋 陆游 《入蜀记》卷一:“自是夹河皆长冈高垄,多陆种菽粟,或灌木丛筱,气象窘隘,非 枫桥 以东比也。”
词语解释:要隘  拼音:yào ài
险要。亦指险要之地。 清 曾国藩 《王雁汀前辈〈渤海图说〉后》:“ 国藩 时承乏兵部,颇知 旅顺 要隘,宜别置严镇。” 续范亭 《风云庄巡边》诗:“虎踞要隘峰峦秀, 九龙泉 口水清凉。” 瞿秋白 《乱弹·菲洲鬼话》:“还得上帝给我们帮助,派了天兵天将,把要隘守住了。”
词语解释:冗隘  拼音:rǒng ài
杂乱狭窄。
词语解释:狷隘  拼音:juàn ài
犹狷狭。《宋书·刘湛传》:“ 义恭 性甚狷隘,年又渐长,欲专政事,每为 湛 所裁,主佐之间,嫌隙遂构。” 宋 司马光 《龚君宾论》:“﹝ 伯夷 、 叔齐 ﹞不食 周 粟而饿死,狷隘如此, 仲尼 犹称之曰仁,以为不殞其节而已。” 明 李贽 《高洁说》:“余性好洁,好洁则狷隘而不能容。” 清 戴名世 《〈徐贻孙遗稿〉序》:“ 貽孙 性狷隘,不能容物,而文亦似之。”
词语解释:填隘  拼音:tián ài
拥集充塞。《新唐书·文艺传中·李邕》:“﹝ 李邕 ﹞既入朝,人间传其眉目瓌异,至阡陌聚观,后生望风内謁,门巷填隘。”参见“ 填溢 ”。
词语解释:填溢  拼音:tián yì
充塞满溢。《太平广记》卷三一五引 汉 应劭 《风俗通·张助》:“传者过差,便言此树能令盲者得视。远近翕然,互来请福。其下常车马填溢,酒肉滂沱。” 唐 牛僧孺 《玄怪录·窦玉》:“进士 王胜 、 盖夷 元和 中求荐於 同州 ,时宾舘填溢,假郡功曹 王翥 第以俟试。”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武技》:“偶适 歷下 ,见一少年尼僧,弄艺於场,观者填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