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飘零 拼音:piāo líng
(1).指轻柔物随风自空中降落。 汉 司马相如 《美人赋》:“流风惨冽,素雪飘零。” 宋 王安石 《残菊》诗:“黄昏风雨打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 清 李渔 《风筝误·巅末》:“才士 韩生 ,偶向风筝题句,线断飘零,巧被佳人拾著。” 叶圣陶 《倪焕之》十二:“风雨飘零,心神不宁,骨节疼痛,都足以引起他们剧烈的忿怒!”
(2).飘泊流落。 唐 杜甫 《衡州送李大夫七丈赴广州》诗:“王孙丈人行,垂老见飘零。” 清 李渔 《怜香伴·女校》:“既无父母又未曾出嫁,飘零异国,何以为情?” 刘国钧 《辛壬之间杂诗》:“故园南望渺鸿鱼, 京洛 飘零感岁除。”
(3).散失。《北史·儒林传下·刘炫》:“故友飘零,门徒雨散。” 唐 孟郊 《老恨》诗:“无子抄文字,老吟多飘零。”
(4).凋谢;凋零。 唐 卢照邻 《曲池荷》诗:“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金 元好问 《杏花杂诗》之六:“眼看桃李飘零尽,更拣繁枝插帽簷。” 刘大白 《西风》诗:“把昨夜吹过去的西风,给追回来,请它看一看,这飘零得憔悴可怜的黄叶!”
(5).衰败貌;破败貌。 元 秦简夫 《赵礼让肥》第一折:“争奈家业飘零,无升合之粟。”《水浒传》第六四回:“杀的 李成 、 闻达 金盔倒纳,衣甲飘零,退入城中,闭门不出。”词语解释:凋零 拼音:diāo líng
(1).零落。多指草木花叶。《素问·五常政大论》:“秋气劲切,甚则肃杀,清气大至,草木凋零,邪乃伤肝。” 南朝 梁 范缜 《神灭论》:“若枯即是荣,荣即是枯,应荣时凋零,枯时结实也。” 宋 王易简 《齐天乐·蝉》词:“怕寒叶凋零,蜕痕尘土。” 元 王翰 《题败荷》诗:“芳菲今日凋零尽,却送秋声到客衣。” 杨朔 《风暴》:“庄稼倒了,草木凋零了,每个村庄都赤裸裸地暴露出来。”
(2).形容事物衰败或耗减。 唐 罗隐 《送汝州李中丞十二韵》:“一兇虽剪灭,数县尚凋零。” 宋 欧阳修 《相度併县牒》:“地居僻远,户口凋零。” 元 无名氏 《冤家债主》第一折:“婆婆,趁俺两口儿在,将这家私分开了罢,若不分开呵,久已后喫这廝凋零的无了。”《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五:“等做家的自做家,破败的自破败,省得歹的累了好的,一总凋零了。” 阿英 《城隍庙的书市》:“这个年头,真是百业凋零,什么生意都不能做!”
(3).死亡,多指老年人。 唐 白居易 《代梦得吟》:“后来变化三分贵,同辈凋零太半无。”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实》:“一时交游,凋零殆尽,所接皆邈然少年,无可论旧事者。” 元 刘壎 《隐居通议·诗歌一》:“知己沦没,前辈凋零,俛仰昔今,为之陨涕。” 柯灵 《小浪花》:“我的同代人几乎凋零殆尽。”词语解释:漂零 拼音:piāo líng
(1).飘落,坠落。 宋 王安石 《纯甫出僧惠崇画要予作诗》:“酒酣弄笔起春风,便恐漂零作红雨。”
(2).凋零,衰败。 唐 刘商 《山中寄元二侍御》诗之一:“心期汗漫卧云扃,家计漂零水上萍。” 宋 欧阳修 《秋声赋》:“草木无情,有时漂零。”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一二:“七里虹桥腐草腥,歌鐘词赋两漂零。”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在左联结成的前后,有些所谓革命作家,其实是破落户的漂零子弟。”
(3).漂泊,生活不安定。 唐 杜甫 《寄柏学士林居》诗:“乱代漂零予到此,古人成败子如何。” 宋 苏轼 《过汤阴市得豌豆大麦粥示三儿子》诗:“漂零竟何适,浩荡寄此身。”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就逮》:“漂零风雨苦离家,愁杀无情白鼻騧。” 郭小川 《长江边上“五·七”路》诗:“说什么--‘漂零未定’,一个字‘愁’!革命者前进在斗争中,喜气洋洋,无愧无忧。”词语解释:涕零 拼音:tì líng
亦作“ 涕泠 ”。 流泪;落泪。《诗·小雅·小明》:“念彼共人,涕零如雨。”《隶释·汉巴郡太守樊敏碑》:“纪验期臻,奄曶臧形,凡百咸痛,士女涕泠。” 宋 王安石 《寄吴氏女子》诗:“汝何思而忧?书每説涕零。” 鲁迅 《两地书·致许广平二二》:“两信均收到,一信中并有稿子,自然照例‘感激涕零’而阅之。”词语解释:雕零 拼音:diāo líng
(1).凋谢零落。 叶圣陶 《坐羊皮筏到雁滩》:“垂柳倒挂下来,叶子一动不动,虽然到了深秋时节,仿佛还不预备雕零似的。” 峻青 《傲霜篇》:“每当九月秋尽万木雕零的时候,大地上已经很难看到不枯萎的花草了。”
(2).残破;衰败。《西游记》第六三回:“这一场,被 八戒 把玳瑁屏打得粉碎,珊瑚树摜得雕零。”《红楼梦》第九三回:“迄今门户雕零,家人星散。”
彫零:1.凋残;零落。 晋 葛洪 《抱朴子·用刑》:“融风扇则枯瘁攄藻,白露凝则繁英彫零,是以品物阜焉。” 宋 陆游 《上元》诗:“京华旧侣彫零尽,短鬢成丝心未灰。”
(2).亦作“ 彫苓 ”。衰败。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家业彫零,倦客京华……一年多半,身在天涯。”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夫 中国 之立于 亚洲 也,文明先进,四邻莫之与论,蹇视高步,因益为特别之发达;及今日虽彫苓,而犹与 西欧 对立,此其幸也。” 词语解释:泪零 拼音:lèi líng
流泪。 唐 元稹 《莺莺传》:“於喧哗之下,或勉为语笑;閒宵自处,无不泪零。” 明 徐元 《八义记·孤儿出宫》:“公主免泪零,宽怀放心。”词语解释:先零 拼音:xiān líng
(1).早凋。《楚辞·远游》:“微霜降而下沦兮,悼芳草之先零。” 洪兴祖 补注:“零,落也。” 三国 魏 曹植 《橘赋》:“邦换壤别,爰用丧生,处彼不彫,在此先零。”《晋书·顾悦之传》:“松柏之姿,经霜犹茂;蒲柳常质,望秋先零。”
(2). 汉 代 羌 族的一支。最初居于今 甘肃 、 青海 的 湟水 流域,后渐与西北各族融合。词语解释:零零 拼音:líng líng
(1).滴落。 南唐 冯延巳 《酒泉子》词:“迢迢何处寄相思,玉筯零零肠断。”《大马扁》第八回:“但觉金风颯颯,玉露零零。”
(2).象声词。形容声音轻细圆润。《敦煌曲子词·茶怨春》:“柳条垂处也,喜鹊语零零。” 南唐 张泌 《春江雨》诗:“雨溟溟,风零零,老松瘦竹临烟汀。”词语解释:交零 拼音:jiāo líng
俱下;齐下。 唐 柳宗元 《韦道安》诗:“父子更抱持,涕血纷交零。”《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浑家又不胜忧恨,涕泣交零。” 清 周亮工 《二十日次内丘磐石乔公今年八十有九矣》诗:“长者明年九十龄,留予絮絮泪交零。”词语解释:丁零 拼音:dīng líng
(1).古民族名。又称“丁令”、“丁灵”。 汉 时为 匈奴 属国,游牧于我国北部和西北部广大地区。《史记·匈奴列传》:“后北服 浑庾 、 屈射 、 丁零 、 鬲昆 、 薪犁 之国。” 张守节 正义:“已上五国在 匈奴 北。” 司马贞 索隐引《魏略》:“ 丁零 在 康居 北,去 匈奴 庭 接习水 七千里。” 唐 李涉 《六叹》诗:“ 汉 臣一没 丁零 塞,牧羊西过 阴沙 外。” 清 纳兰性德 《蝶恋花》词:“去去 丁零 愁不絶,那堪客里还伤别。”
(2).象声词。 唐 黄滔 《戴安道碎琴赋》:“朱絃併断,类冰泉裂石以丁零。” 赵树理 《登记》:“有一个明晃晃的小东西从她衣裳口袋里溜出来,丁零一声掉到地下。”词语解释:正零 拼音:zhèng líng
二进制数制中,从正数计数下降所达到的零值词语解释:残零 拼音:cán líng
(1).残馀;残缺不全。 宋 岳飞 《奏邓州捷状》:“其贼大溃……内 高仲 将一项残零人马走入 邓州 ,闭门坚守。” 宋 李清照 《〈金石录〉后序》:“所有一二残零,不成部帙书册三数种,平平书帖,犹復爱惜如护头目,何愚也邪!”
(2).犹编外。 宋 岳珂 《桯史·部胥增损文书》:“至 临安 ,果以初筮无举员,当入残零。”词语解释:兜零 拼音:dōu líng
亦作“ 兜铃 ”。 笼子。《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与 魏王 博,而北境传举烽” 裴駰 集解引 汉 文颖 曰:“作高木櫓,櫓上作桔橰,桔橰头兜零,以薪置其中,谓之烽。”《后汉书·光武帝纪下》“修烽燧” 李贤 注引《广雅》:“兜零,笼也。”今本《广雅》作“篝笭”。 明 梵琦 《居庸关》诗:“渠答自今收战马,兜铃无復置边烽。”词语解释:有零 拼音:yǒu líng
用在整数后,表示整数外尚有余数。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编审·开报册单》:“徵银三钱三分有零。”词语解释:秋零 拼音:qiū líng
秋气肃杀,景物凋零。 隋 江总 《南越木槿赋》:“ 潘 文体其夏盛, 嵇 赋悯其秋零。”词语解释:孤零 拼音:gū líng
孤单,孤独。 元 柯丹邱 《荆钗记·议亲》:“共姜誓盟,慕贞洁甘守孤零。” 冰心 《超人》:“﹝ 程姥姥 ﹞絮絮叨叨的和他说话,也问他为何这样孤零。”越剧《白蛇传》:“我千年修成女儿身,白云深处叹孤零。”参见“ 孤伶 ”。
词语解释:孤伶 拼音:gū líng
孤独,孤零零。 茅盾 《子夜》三:“一种孤伶无依,而又寂寞无聊的冷味,灌满了他的‘诗人的心’了。” 殷夫 《妹妹的蛋儿》诗:“我遇着是虐行和残暴,欺诈,侮辱,羞耻,孤伶。”词语解释:畸零 拼音:jī líng
(1).谓整数以外零馀之数。 唐 元稹 《论当州朝邑等三县代纳夏阳韩城两县率钱状》:“人户输纳,元无畸零,蹙数所成,尽是姦吏欺没。”《宋史·高宗纪五》:“以诸路税赋畸零,增收钱专充上供。”《明史·食货志一》:“鰥寡孤独不任役者,附十甲后为畸零。”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监禁》:“不足五名之数,名曰畸零。”
(2).孤特;孤单。 清 恽敬 《读〈货殖列传〉》:“其旁出者,为刺客,为滑稽,为日者,为龟策,皆畸零之人。” 徐迟 《哥德巴赫猜想》三:“他成了一个踽踽独行,形单影只,自言自语,孤苦伶仃的畸零人。”
(3).指土地零散、不规则,不能划成井田者。泛指小块零星土地。《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我丈人拿着本子《九章算法》,问他几块怎样畸零的田凑起来应合多少亩。” 清 龚自珍 《论私》:“地有畸零华离,为附庸閒田,地有私也;日月不照人床闥之内,日月有私也。”词语解释:豕零 拼音:shǐ líng
药草名。即猪苓。可治渴。词语解释:奇零 拼音:jī líng
不满整数的数,零星。《宋史·食货志上二》:“旧尝收蹙奇零,如米不及十合,而收为升;绢不满十分,而收为寸之类。” 郑观应 《盛世危言·银行上》:“银行主意便民收此奇零之款,存银之人或今日存入明日支出,彼亦不得不为代劳。” 章炳麟 《代议然否论》:“全国得选举权者,亦财五百万人。况其数本出于奇零簉集,税不及十圆者,大氐三分居二。”词语解释:西零 拼音:xī líng
汉 代羌族的一支。亦泛称 羌 人。《文选·史岑〈出师颂〉》:“ 西零 不顺,东夷遘逆。” 吕延济 注:“ 西零 , 西羌 也。” 唐 杨炯 《唐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 西零 种族,遥惮武臣;北漠酋豪,见称飞将。”词语解释:清零 拼音:qīng líng
寂寞孤单。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太湖诗·三宿神景宫》:“四轩尽疏达,一榻何清零。”词语解释:羌零 拼音:qiāng líng
即 先零羌 , 汉 代 西羌 的一支。 唐 李商隐 《行次西郊作一百韵》:“礼数异君父,覊縻如 羌零 。”词语解释:凄零 拼音:qī líng
萧疏,稀稀落落。 宋 洪迈 《夷坚丁志·田三姑》:“明年春,将祔于 刘 塋, 张 与 廖 送葬,宿其冢次,方寒雨凄零,松风答响,皆起怖悸意。”词语解释:贴零 拼音:tiē líng
书法用语。谓“零”字和与之相类似的字的最后一点要点得妥贴。 唐 欧阳询 《书法》:“贴零:如令今冬寒之类是也。”词语解释:蹙零 拼音:cù líng
宋 时官府向百姓加征的杂税名。 宋 叶适 《终论一》:“罢去其半,稍稍苏息天下,然后州县之月桩、板帐罢矣,然后民之头子、蹙零、勘合、牙契之额皆宽减矣,然后罢和买、罢折帛,和买、折帛罢,则民所谓不正之歛皆无有矣。”参见“ 蹙剩 ”。
词语解释:蹙剩 拼音:cù shèng
指浮收的田赋税。《文献通考·田赋五》:“ 宋徽宗 大观 五年……五月,臣僚上言:朝廷推行方田之初,外路官吏不遵詔令,輒於旧管税额之外增出税数,号为蹙剩。”词语解释:马兜零 拼音:mǎ dōu líng
见“ 马兜铃 ”。
词语解释:马兜铃 拼音:mǎ dōu líng
亦作“ 马兜零 ”。 多年生缠绕草本植物。叶互生,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夏日开筒状花,紫绿色。蒴果球形,通称马兜玲,为镇咳袪痰药。根茎细长,有强烈的辛香味,有解暑、降压、消炎、止痛的功效,通称青木香。 宋 沉括 《梦溪补笔谈·药议》:“马兜零之根,乃是独行。”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七·马兜铃》:“﹝马兜铃﹞其实尚垂,状如马项之铃,故得名。”《西游记》第三六回:“路上相逢三棱子,途中催趲马兜铃。”词语解释:风雨飘零 拼音:fēng yǔ piāo líng
受风雨吹打而飘失零落。 叶圣陶 《倪焕之》十二:“风雨飘零,心神不宁,骨节疼痛,都足以引起他们剧烈的忿怒。”词语解释:颓零 拼音:tuí líng
颓败零落。 李大钊 《青年与农村》:“从前的村落都有个寺院庙堂,他们也不会利用这些东西,作他们大家聚合的会堂,白白的看着他颓零在荒烟蔓草的田里。”词语解释:化整为零 拼音:huà zhěng wéi líng
把一个整体分成许多零散部分。 毛泽东 《抗日战争的战略问题》:“一般地说来,游击队当分散使用,即所谓‘化整为零’时,大体上是依下述几种情况实施的。” 高云览 《小城春秋》第三二章:“厦联社的小组活动已经化整为零,由各学校组织各式各样的研究会。” 郭澄清 《大刀记》第六章:“从那次‘扫荡’后,咱们大刀队,就化整为零分散活动了。”词语解释:青零 拼音:qīng líng
亦作“ 青蘦 ”。 谷物多秕不饱满貌。《亢仓子·农道》:“失时之禾,深芒而小茎,穗鋭多粃而青蘦。”《吕氏春秋·审时》:“﹝禾﹞后时者,茎叶带芒而末衡,穗閲而青零,多粃而不满。” 陈奇猷 校释引 孙诒让 曰:“后文説麦云:‘后时者,弱苗而穗苍狼。’此‘青零’即‘苍狼’,‘青零’‘苍狼’一声之转。”词语解释:霣零 拼音:yǔn líng
降落。 汉 王充 《论衡·是应》:“冬月隆寒,霜雪霣零,万物皆枯。”词语解释:幂零 拼音:mì líng
自乘若干次(方)为零的式子词语解释:幵零 拼音:jiān líng
野鸭的一种。《骈雅·释鸟》:“幵零,野鳧也。”《太平御览》卷九二五引《纂文》:“鵅、施、石檄、幵零,皆野鸭。没食曰鵅,长鵛曰施,多白曰幵零,在山涧曰石檄。”词语解释:陨零 拼音:yǔn líng
(1).谓草木凋谢零落。 汉 桓宽 《盐铁论·论葘》:“秋始降霜,草木陨零。”
(2).死亡的婉称。 汉 应劭 《风俗通·十反序》:“ 高柴 趣门以避难, 季路 求入而陨零。”按, 季路 ,指 孔子 弟子 子路 。 子路 死于 卫 蒉聩 之乱。参阅《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词语解释:抹零 拼音:mǒ líng
付钱时抹去整数之外的尾数。词语解释:淅淅零零 拼音:xī xī líng líng
象声词。风声。 明 高深甫 《寒闺怨》套曲:“淅淅零零,咿咿哑哑,风前寒雁落汀沙。”词语解释:淅零零 拼音:xī líng líng
象声词。形容雨、雪、风等的声音。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触目凄凉千万种,见滴流流的红叶,淅零零的微雨,率剌剌的西风。” 元 李文蔚 《燕青博鱼》第一折:“全不见那昏惨惨云遮了银汉,则听的淅零零雪糝琼沙。” 明 冯梦龙 《挂枝儿·瘦》:“雨丝丝,一点点都是愁。淅零零,铁马儿在簷前骤。”词语解释:撩零 拼音:liáo líng
赌博争胜。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今之博戏……王公大人颇或躭翫,至有废庆吊,忘寝休,輟饮食者。及博徒是强名争胜,谓之撩零。”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一:“ 贞元 中, 宋清 进《博经》一卷,强名争胜谓之撩零。”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王大》:“ 冯 出叶子,约与撩零。”词语解释:打零 拼音:dǎ líng
(1).方言。孤单一个,孤独无伴。 毛泽东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但他们往往遭农会严厉拒绝,所以他们总是悬心吊胆地过日子;摈在农会的门外,好像无家可归的样子,乡里话叫做‘打零’。”
(2).做零工。《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郫县犀浦和古城两个乡是怎样处理各项具体问题的》:“鼓励社员从事饲养家禽、家畜、进行家庭手工业、出外打杂打零等各种副业生产活动。”词语解释:孤零零 拼音:gū líng líng
孤单;孤独;无依无靠。《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回:“不想自己孤零零一个人,忽然来了个知痛着热的世交伯母。” 王统照 《银龙集·刀柄》:“孤零零地靠近郊野的铁匠铺,风雪长夜里,正制造着惨杀的利器。” 巴金 《灭亡》第二章:“他忽然觉得自己是在一个黑暗无垠的大荒原中,而且现在只有他一个孤零零的生人。”词语解释:感极涕零 拼音:gǎn jí tì líng
感激之极而流下眼泪。形容极为感激。 唐 刘禹锡 《代谢手诏表》:“感极涕零,莫知上答。”词语解释:感激涕零 拼音:gǎn jī tì líng
感激得掉下眼泪。形容非常感激。 宋 黄庭坚 《谢黔州安置表》:“罪深责薄,感激涕零。”《镜花缘》第九五回:“及至治好,不将小弟送还,更有深意。至今谈起,犹令人感激涕零。” 鲁迅 《两地书·致许广平十九》:“你如有议论,敢乞源源寄来,不胜荣幸感激涕零之至!”词语解释:挂零 拼音:guà líng
整数以外还有零数;稍稍出头一点。 孙犁 《白洋淀纪事·村歌下篇》:“咱村一共是三千四百多口人,地是一人合三亩挂零。” 康濯 《我的两家房东》:“妹妹 金凤 ,看样子顶多不过二十挂零。”词语解释:拾零 拼音:shí líng
收集某方面的零星材料。多用于文章标题。词语解释:扜零 拼音:yū líng
汉 时 小宛国 的城名。《汉书·西域传上·小宛国》:“ 小宛国 ,王治 扜零城 ,去 长安 七千二百一十里。” 颜师古 注:“扜,音乌。”词语解释:昔留昔零 拼音:xī liú xī líng
象声词。形容风雨等的飘打声。 元 王和卿 《百字知秋令》曲:“碧纱窗外风弄雨,昔留昔零打芭蕉。”词语解释:昔零零 拼音:xī líng líng
形容风、雨、雪等的飘打声。 元 金仁杰 《追韩信》第一折:“昔零零洒琼瑶,乱纷纷剪鹅毛。”词语解释:稀零零 拼音:xī líng líng
极稀疏。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九章:“他摸着几根稀零零的黄胡子轻蔑地一笑。”参见“ 稀疏 ”。
词语解释:稀疏 拼音:xī shū
亦作“ 稀疎 ”。
(1).不稠密。《后汉书·庞参传》:“ 三辅 山原旷远,民庶稀疏,故县丘城,可居者多。” 五代 齐己 《寒节日寄乡友》诗:“原野稀疏雨,江天冷澹霞。” 郭沫若 《行路难》上篇一:“浅黄的沙地上长着些发一样的稀疏的青草。”
(2).犹言冷落,疏远。 元 季子安 《粉蝶儿·题情》套曲:“这些时稀疎了诗宾和这酒朋,闷来时与谁同。”词语解释:琴剑飘零 拼音:qín jiàn piāo líng
谓文人落拓四方。 明 钱晔 《赠周岐凤》诗:“琴剑飘零西復东,旧游清兴几时同?” 陈巢南 《归家杂感》诗:“琴剑飘零千里别,江湖涕泪一身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