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三肴平声 [náo][jiāo jiào,使也][páo][pāo][鞭鞘][chāo][bāo páo,炮制][páo][zhāo][áo qiāo][páo][páo][póu][náo][páo][bāo][jiǎo jiào][chāo chao][cháo chāo][音庖。与掊同。][liáo][xiāo][详注1][máo][详注2][liáo náo][淫也]


注1:鄗 音敲。水名。《左传·宣十二年》晋师在敖、鄗之闲。《注》敖、鄗,二水名,在荥阳县西北。又《字汇补》居嚣切,音郊。地名。与郊同。《史记·秦本纪》取王官及鄗。《左传·文三年》作郊。
注2:佼 与郊同。《史记·赵世家》宜为上佼而今乃抵罪。
末字词组
鸣鞘鞭鞘      

词语解释:鸣鞘  拼音:míng shāo
谓挥动鞭梢使发声。 唐 李白 《行行且游猎篇》:“金鞭拂雪挥鸣鞘,半酣呼鹰出远郊。” 王琦 注引《广韵》:“鞘,鞭鞘也。” 宋 王禹偁 《寿宁节祝圣寿》诗之二:“数声飞电响鸣鞘,香褭金炉映赭袍。” 明 汤式 《端正好·元日朝贺》套曲:“九龙车霞光闪闪明芝盖,五凤楼日色瞳瞳映赭袍,隐隐鸣鞘。”
词语解释:鞭鞘  拼音:biān shāo
鞭子末端的软性细长物,常以皮条或丝为之。亦借指鞭子。《太平御览》卷三五九引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 韩咎 ﹞还营下马,觉鞭重,见有緑锦囊,中有短卷书,著鞭鞘,皆不知所从来。” 唐 韩偓 《重游曲江》诗:“惆悵引人还到夜,鞭鞘风冷柳烟轻。” 宋 周邦彦 《满庭芳·忆钱塘》词:“花扑鞭鞘,风吹衫袖,马蹄初趁新装。”鞘,一本作“ 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