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一屋入声 鹿宿[sù,住宿][qū,酒曲][dú,读书][fù][fú][yù][pù][cù][pǔ pò][chù xù][fú fù][zhòu][pù][详注1][niǔ][详注2][详注3][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3”。][cù][xù chù][详注4][zhú][详注5][lù][fù,音覆。剖也,判也,裂也。动词][chù][zhuó,激水声也。][cù][详注6][音珿。《广韵》廉谨貌。]


注1:浊 《韻補》叶昌六切,音逐。《前漢·潁川歌》潁水濁,灌氏族。
注2:踧 cù,音蹴。踧踖,行而谨敬也。互详踖字注。又与蹙同。《后汉·陈蕃传》黄门从官,驺蹋踧蕃。《扬子·法言》或人踧尔。《木华·海赋》噏波则洪涟踧缩。
注3:菔 音服。《韵会》芦菔一名来服,言来麰之所服也。字亦与服通。《诗·小雅》象弭鱼服。《笺》服当作菔。《周礼·素服注》服当作菔,刀剑衣也。
注4:缪 音穆。与穆同。《礼·大传》序以昭缪。《注》缪,读如穆。《公羊传·隐三年》葬宋缪公。《释文》缪,左氏作穆。《史记·鲁世家》太公召公乃缪卜。《注》徐广曰:古书穆字多作缪。又通勠。
注5:囿 《唐韵》于六切,音哊。《诗·大雅》王在灵囿,麀鹿攸伏。又《刘向·九叹》莞芎弃於泽洲兮,瓟蠡橐於筐簏。麒麟奔於九皋兮,熊罴荤而逸囿。
注6:阿 《韻會小補》音屋。《古詩》家中有阿誰。《木蘭詩》阿耶無大兒。
末字词组
芮鞫会鞫谳鞫面鞫案鞫按鞫考鞫 
育鞫輷鞫讯鞫自鞫审鞫廷鞫研鞫 
询鞫乞鞫勘鞫严鞫推鞫拷鞫  
诘鞫读鞫逮鞫杂鞫拶鞫穷鞫  

词语解释:芮鞫
指水湾。水湾之内称芮,水湾之外称鞫
词语解释:育鞫  拼音:yù jū
亦作“ 育鞠 ”。 谓年老穷困。《诗·邶风·谷风》:“昔育恐育鞫,及尔颠覆。”一本作“ 育鞠 ”。 毛 传:“育,长;鞫,穷。” 郑玄 笺:“昔幼稚之时,恐至长老穷匱。”一说,育无“长老”义,“育鞫”,谓生活于穷困之中。 朱熹 集传引 张子 曰:“育恐,谓生於恐惧之中;育鞠,谓生於困穷之际。”亦泛指长养教育。 康有为 《大同书》己部第一章:“此惟父母之爱,抚养、顾復、提擕、育鞠,出于天而不知,啼笑则乐,疾病则悲。”
词语解释:询鞫  拼音:xún jū
查问;审问。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中:“后 韦公 镇 蜀 ,到府三日,询鞫狱情,涤其寃滥轻重之繫,近三百餘人。”
词语解释:诘鞫  拼音:jié jū
见"诘鞠"。
词语解释:会鞫  拼音:huì jū
会同审问。《明史·曹变蛟传》:“法司会鞫 王朴 罪。”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一·司徒公历仕录》:“俟王( 辽王 )稍气平,仍具文来,我再添一官会鞫,庶好担当。”
词语解释:輷鞫  拼音:hōng jū
众车行进时的隆隆声。 清 顾炎武 《天下郡国利病书·广东上·琴江都》:“当其要道,日夜行,輷輷不絶。”
词语解释:乞鞫  拼音:qǐ jū
亦作“ 乞鞠 ”。 请求复审。《周礼·秋官·朝士》“期外不听” 郑玄 注引 汉 郑司农 云:“若今时徒论决,满三月,不得乞鞫。” 汉 王符 《潜夫论·述赦》:“被冤之家,乃甫当乞鞠,告故以信直,亦无益於死亡矣。”《宋书·蔡廓传》:“但令家人与囚相见,无乞鞫之诉,便足以明伏罪。”
词语解释:读鞫  拼音:dú jū
宣读判决书。《周礼·秋官·小司寇》“读书则用灋” 郑玄 注引 汉 郑司农 曰:“读书则用法,如今时读鞫已,乃论之。” 贾公彦 疏:“鞫,谓劾囚之要辞,行刑之时,读已乃论其罪也。”
词语解释:谳鞫  拼音:yàn jū
亦作“ 讞鞠 ”。 审讯。 明 汤显祖 《与沉华东宪伯书》:“读老伯《树德堂稿》,始知吾兄讞鞠多所全活,有从来矣。”《明史·吴道南传》:“法司悬缺半载,讞鞫无人,囹圄充满,有入无出,愁愤之气,上薄日星。”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四:“公派员讞鞫,二十二房内犯姦者一十四房,淫僧一十六名。”
词语解释:讯鞫  拼音:xùn jū
亦作“ 讯鞠 ”。 审讯。《史记·酷吏列传》:“ 汤 掘窟得盗鼠及餘肉,劾鼠掠治,传爰书,讯鞫论报,并取鼠与肉,具狱磔堂下。”《后汉书·邓骘传》:“罪无申证,狱不讯鞠。” 宋 晁补之 《奉议郎高君墓志铭》:“转运使 陈清 与监 如皋 酒,侍禁 方曖 者,仇也,入境即以疑似逮,务胥属君讯鞫,必欲造 曖 事莫脱者。” 清 刘大櫆 《翰林编修李公墓铭》:“按察 安庆 ,每讯鞠,公必坐屏幃后隐听。” 周善培 《辛亥四川事变之我·致陈子立书》:“及凶手已得,僕犹疑 路广钟 所购买,反復讯鞫,其日左右适在吾家,中间曲折,文所不详。”
词语解释:勘鞫  拼音:kān jū
亦作“ 勘鞠 ”。 审讯。《旧唐书·韦思谦传》:“皆谓勘鞫得情,是其实犯,虽欲宽捨,其如法何?” 宋 范仲淹 《奏雪滕宗谅张元》:“ 宗谅 虽已行勘鞫,必能辩明虚实。” 宋 司马光 《乞令监司州县各举按所部官吏白札子》:“即挟情按察,不以公者,侯勘鞠见实,自依常法。”《清史稿·贝子品级允禔传》:“未几, 福全 师还,命诸王大臣勘鞫。”
词语解释:逮鞫  拼音:dǎi jū
逮捕审讯。《宋史·卢士宗传》:“有罪当验问,不宜逮鞫。”
词语解释:面鞫  拼音:miàn jū
当面审讯。《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四:“当堂亲审,前情无异。题笔判云:‘……拟斩情已不枉,缘系面鞫杀劫魂附情真。’”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审讼》:“不待公庭面鞫,而纸上之原被,早已得其四五。”
词语解释:自鞫
亲自审讯罪犯
词语解释:严鞫  拼音:yán jū
严厉审问。 梁启超 《意大利建国三杰传》第五节:“復为阶下囚于 嘉尔伽 长官之前,严鞫拷掠,背缚两手。”
词语解释:杂鞫  拼音:zá jū
会同审讯。《元史·泰定帝纪》:“ 息州 民 赵丑斯 、 郭菩萨 妖言 弥勒佛 当有天下,有司以闻,命宗正府、刑部、枢密院、御史臺及 河南 行省官杂鞫之。”
词语解释:案鞫  拼音:àn jū
审讯。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中:“ 卢昂 主 福建 盐铁,贜罪大发。有瑟瑟枕,大如半斗,以金床承之,御史中丞 孟简 案鞫旬月,乃得而进。”《宋史·孝义传·李璘》:“ 璘 手刃杀 友 而不遁去,自言復父讎,案鞫得实, 太祖 壮而释之。”
词语解释:审鞫  拼音:shěn jū
审讯。《续资治通鉴·宋理宗绍定二年》:“请令诸路提点刑狱官亲行所部,凡翻异驳勘之狱,同守臣审鞫,便宜予决,毋得滞留。”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宗藩·郡王谋叛贷命》:“惟情罪最昭灼,审鞫最详确,犹得死牖下者,无若 景帝 初年处 岷 藩事,最为失刑。”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籍没家产》:“审鞫反叛有据,即问其家口男女若干人……按律只坐正犯家属。”
词语解释:推鞫  拼音:tuī jū
亦作“ 推鞠 ”。 审问。《隋书·裴蕴传》:“ 藴 知上意,遣 张行本 奏 威 罪恶,帝付 藴 推鞫之,乃处其死。” 唐 陆贽 《商量处置窦参事体状》:“若不付外推鞠,则恐难定罪名。” 宋 司马光 《论皇城司巡察亲事官札子》:“有百姓杀人,私用钱物休和,事下 开封府 推鞫,皆无事实。”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纍絏多人,辗转推鞫,始有一人吐实。”
词语解释:拶鞫  拼音:zā jū
谓用拶刑逼讯。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先监怒其愚狡,察其实寃,竟不为严旨所拘,再四拶鞫,了无盗袍证据。”
词语解释:按鞫  拼音:àn jū
审问。《旧唐书·马怀素传》:“ 易之 怒,使人诬告 贞慎 等与 元忠 同谋, 则天 令 怀素 按鞫,遣中使促迫,讽令构成其事, 怀素 执正不受命。”《隐居通议·杂录》引 宋 郑克 《折狱龟鉴》:“有劫江贼,按鞫,已具。”《清史稿·圣祖纪二》:“ 四川 巡抚 于养志 、提督 岳昇龙 互訐,遣官按鞫,俱削职。”
词语解释:廷鞫  拼音:tíng jū
亦作“ 廷鞠 ”。 在朝廷上审讯。 明 郎瑛 《七修类稿·事物八·杨埙》:“ 杨 惧考死于狱,乃誑 达 曰:‘此实 李 教我,但於此招实无证见,不若会请多官廷鞫,待我言之,庶使 李 无辞矣。’”《明诗纪事丙籤·程敏政》引 清 查慎行 《人海记》:“ 刘文靖 以 程篁墩 短其不能诗,衔之,酿成廷鞠之狱。”鞠,一本作“ 鞫 ”。 清 褚人穫 《坚瓠续集·孔孟所使》:“御史 吴时来 劾奏 严分宜 父子奸贪误国,语太激, 世庙 大怒,廷鞫问是谁所使。”
词语解释:拷鞫  拼音:kǎo jū
拷打审问。《唐律疏议·断狱上·拷囚不得过三度》:“依《狱官令》,拷囚每讯相去二十日,若讯未毕,更移他司,仍须拷鞫,即通计前讯以充三度。”
词语解释:穷鞫  拼音:qióng jū
彻底审讯或追究。《北史·崔昂传》:“帝盛怒,付 昂 穷鞫。” 梁启超 《小说与群治之关系》:“吾冥思之,穷鞫之,殆有两因。”
词语解释:考鞫  拼音:kǎo jū
拷问。《晋书·良吏传·曹摅》:“亲党告妇杀姑,官为考鞫,寡妇不胜苦楚,乃自诬。” 宋 洪迈 《夷坚丙志·九圣奇鬼》:“呼别将蓝面跨马者讯治,叱左右考鞫,亲折鬼四支,投于空而承以槊。”
词语解释:研鞫  拼音:yán jū
勘问;审讯。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夫疑狱虚心研鞫,或可得真情,祷神祈梦之説,不过慴伏愚民,紿之吐实耳。” 清 曾国藩 《户部员外郎彭君墓表》:“﹝君﹞出则听民遮道自言,停舆研鞫,前者辞穷,后者大畏。” 田北湖 《与某生论韩文书》:“彼听讼者,研鞫两造之情伪,廉得其情,而后断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