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箫韶 拼音:xiāo sháo
(1). 舜 乐名。《书·益稷》:“《簫韶》九成,凤皇来仪。” 晋 葛洪 《抱朴子·安贫》:“万钧之为重,衝飈不能移,《簫韶》未九成,灵鸟不紆仪也。” 明 汪廷讷 《广陵月》第二出:“梨园职掌,宠倖徼天上,论《簫韶》九成奚让,试看彩凤来仪,太平有象。”
(2).泛指美妙的仙乐。 唐 李绅 《忆夜直金銮殿承旨》诗:“月当银汉玉绳低,深听簫韶碧落齐。”词语解释:闻韶 拼音:wén sháo
《论语·述而》:“子在 齐 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於斯也!’”《韶》,传为 舜 时的乐名, 孔子 推为尽善尽美。后以“闻韶”谓听帝王之乐或听美好乐曲。 唐 崔日用 《奉和人日重宴大明宫恩赐綵缕人胜应制》:“宸极此时飞圣藻,微臣窃抃预闻《韶》。” 宋 范仲淹 《今乐犹古乐赋》:“听此笙鏞,曷异闻《韶》之美;顾兹匏土,宛存《击壤》之风。” 傅尃 《次韵答令希见过王仙馆中留别》:“载酒有人来问字,传餐无肉笑闻《韶》。”词语解释:云韶 拼音:yún sháo
(1). 黄帝 《云门》乐和 虞舜 《大韶》乐的并称。后泛指宫廷音乐。 晋 曹毗 《江左宗庙歌·歌哀皇帝》:“愔愔《云》《韶》,尽善尽美。”《隋书·许善心传》:“驰声 南 董 ,越响《云》《韶》。” 宋 范成大 《真定舞》诗:“紫袖当棚雪鬢凋,曾随《广乐》奏《云》《韶》。”
(2).泛指美妙的乐曲。《晋书·潘尼传》:“如彼和肆,莫匪琼瑶;如彼仪凤,乐我《云》《韶》。” 唐 王涯 《汉苑行》:“二月春风遍柳条,九天仙乐奏《云》《韶》。” 宋 家铉翁 《念奴娇·中秋纪梦》词:“共踏银虯,迫随絳节,恍遇羣仙集。《云》《韶》九奏,不类人间金石。”
(3).指云韶院。 唐 崔令钦 《教坊记》:“楼下戏出队,宜春院人少,即以云韶添之。”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李贺》:“﹝ 李贺 诗﹞时无能效之者。乐府诸诗,云韶众工,谐於律吕。”参见“ 云韶院 ”。
词语解释:云韶院 拼音:yún sháo yuàn
唐 代宫中教习流行歌舞的场所之一。时宫中设教坊,有宜春院、云韶院。宜春院歌舞艺伎常在皇帝前承欢。凡演习大型歌舞人数不足时,则由云韶院的歌舞艺伎补充。 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云韶乐》:“﹝云韶乐﹞用玉磬四架,乐即有琴、瑟、筑、簫、箎、籥、跋膝、笙、竽、登歌、拍板。乐分堂上、堂下,登歌四人,在堂下坐。舞童五,人衣绣衣,各执金莲花引舞者。金莲,如仙家行道者也。舞在阶下,设锦筵,宫中有云韶院。”词语解释:九韶 拼音:jiǔ sháo
亦作“ 九招 ”。 舜 时乐曲名。《周礼·春官·大司乐》:“九德之歌,《九韶》之舞。”《庄子·至乐》:“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 成玄英 疏:“《九韶》, 舜 乐名也。”《史记·五帝本纪》:“四海之内咸戴 帝舜 之功,於是 禹 乃兴《九招》之乐。” 司马贞 索隐:“招音韶,即 舜 乐《簫韶》。九成,故曰《九招》。”一说, 帝喾 时所作。《吕氏春秋·古乐》:“ 帝嚳 命 咸墨 作为声歌:《九招》、《六列》、《六英》。”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颂赞》:“昔 帝嚳 之世, 咸墨 为颂以歌《九韶》。” 唐 杨炯 《盂兰盆赋》:“鏗《九韶》,撞六律;歌千人,舞八佾。”词语解释:仙韶 拼音:xiān sháo
即仙韶曲。亦泛称宫廷乐曲。 明 梅鼎祚 《玉合记·宸游》:“斟圣酒,进仙韶。” 明 梅鼎祚 《玉合记·出山》:“瑶京近, 玉关 高,谁歌《黄竹》和仙韶?”词语解释:咸韶 拼音:xián sháo
尧 乐《大咸》与 舜 乐《大韶》的并称。泛指古乐。 唐 黄滔 《省试人文化天下赋》:“然后鏗作《咸》《韶》,散为《风》《雅》。” 宋 王禹偁 《南郊大礼诗》之六:“人间草木霑皇泽,天上《咸》《韶》送寿觴。”词语解释:舜韶 拼音:shùn sháo
即《韶》乐,传说 虞舜 所作。 汉 应劭 《风俗通·声音序》:“夫乐者…… 尧 作《大章》, 舜 作《韶》。” 南朝 梁 简文帝 《上皇太子玄圃讲颂启》:“窃以 舜 《韶》始唱, 灵仪 自舞。”词语解释:虞韶 拼音:yú sháo
谓 虞舜 时的《韶》乐。 汉 班固 《幽通赋》:“《虞韶》美而仪凤兮, 孔 忘味于千载。” 南唐 陈陶 《闲居杂兴》诗之一:“《虞韶》九奏音犹在,只是 巴 童自弃遗。” 宋 梅尧臣 《送赵升卿之韶幕》诗:“俎肉应多味,《虞韶》不復闻。”词语解释:妖韶 拼音:yāo sháo
妖娆美好。 晋 陆机 《七征》:“舒妍辉以妖韶,若陵危之未安。” 唐 温庭筠 《惜春词》:“愿君留得长妖韶,莫逐东风还荡摇。”韶,一本作“ 嬈 ”。 宋 欧阳修 《水谷夜行寄子美圣俞》诗:“譬如妖韶女,老自有餘态。”词语解释:仪韶 拼音:yí sháo
宫廷乐章的美称。语本《书·益稷》:“簫韶九成,凤皇来仪。” 孔 传:“韶, 舜 乐名。” 元 张翥 《寄题顾仲瑛玉山》诗:“入贡徠符紱,仪韶下凤凰。”词语解释:春韶 拼音:chūn sháo
春日的美景。 宋 苏轼 《再和刘贡父春日赐幡胜》:“记取明年江上郡,五更春枕梦春韶。”词语解释:英韶 拼音:yīng sháo
(1).古乐《五英》、《韶》的并称。相传 帝喾 作《五英》, 舜 作《韶》乐。《吕氏春秋·古乐》:“ 黄帝 又命 伶伦 与 荣将 铸十二鐘,以和五音,以施《英》《韶》。”
(2).泛指优美的音乐。 南朝 梁 庾肩吾 《书品论一》:“ 詹尹 端策,故以迷其变化;《英》《韶》倾耳,无以察其音声。”词语解释:箾韶 拼音:xiāo sháo
舜 乐名。 明 宋濂 《文说赠王生黼》:“是犹击破缶而求合乎宫商,吹折苇而冀同乎 有虞氏 之《箾韶》也。” 清 陈奕禧 《虞帝陵》诗:“饗堂合乐处,彷佛奏《箾韶》。”参见“ 簫韶 ”。
词语解释:箫韶 拼音:xiāo sháo
(1). 舜 乐名。《书·益稷》:“《簫韶》九成,凤皇来仪。” 晋 葛洪 《抱朴子·安贫》:“万钧之为重,衝飈不能移,《簫韶》未九成,灵鸟不紆仪也。” 明 汪廷讷 《广陵月》第二出:“梨园职掌,宠倖徼天上,论《簫韶》九成奚让,试看彩凤来仪,太平有象。”
(2).泛指美妙的仙乐。 唐 李绅 《忆夜直金銮殿承旨》诗:“月当银汉玉绳低,深听簫韶碧落齐。”词语解释:凤韶 拼音:fèng sháo
相传为 虞舜 时的乐曲。泛指帝王宫殿上的音乐。 宋 元绛 《勾合曲》:“宜按《凤韶》之奏,载賡《鱼藻》之歌。” 元 丁鹤年 《自咏》之三:“《凤韶》九奏黄金殿,鹤驾三朝白玉臺。”词语解释:帝韶 拼音:dì sháo
帝舜 之乐。借指宫廷的音乐。韶, 虞舜 乐名。 宋 宋祁 《九日侍宴太清楼》诗:“帝《韶》仪瑞鶠,玉藻跃恩鱼。”词语解释:大韶 拼音:dà sháo
相传为 舜 乐名。《庄子·天下》:“ 舜 有《大韶》。”词语解释:年韶 拼音:nián sháo
指美好的青春时代。《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六·唐五郊乐章》:“笙歌籥舞属年韶,鷺鼓鳧鐘展时豫。”词语解释:青韶 拼音:qīng sháo
指春天。 唐 韦元旦 《奉和人日宴大明宫恩赐綵缕人胜应制》:“青韶既肇人为日,綺胜初成日作人。”词语解释:灵韶 拼音:líng sháo
美妙的乐曲。 晋 陆云 《南征赋》:“振灵韶之嘈嘈,飞旟旐之蔼蔼。”词语解释:清韶 拼音:qīng sháo
清美。《世说新语·言语》“ 王长史 与 刘真长 别后相见” 刘孝标 注引《王长史别传》:“ 濛 神气清韶,年十餘岁放迈不羣。”词语解释:聆韶 拼音:líng sháo
犹闻《韶》。 明 徐渭 《入乡贤祠府县祭文》:“惟公一代经师,千古道宗,闻之者几於聆《韶》,见之者称为犹龙。”词语解释:韺韶 拼音:yīng sháo
即《韶》《韺》。 清 惜秋 旅生 《维新梦》第十五出:“金斾飘颻,正《韺》《韶》初奏,韵戞灵璈。”参见“ 韶韺 ”。
词语解释:韶韺 拼音:sháo yīng
亦作“ 韶英 ”。 舜 乐和 帝喾 乐。亦泛指古乐。 唐 韩愈 孟郊 《城南联句》:“岁律及郊至,古音命《韶》《韺》。” 宋 范成大 《复作耳鸣》诗之二:“东极空歌下始青,西方宝网奏《韶》《英》” 明 陈子龙 《杂诗》之七:“规踪效坟典,抒论协《韶》《韺》。”词语解释:雅韶 拼音:yǎ sháo
雅乐和《韶》乐。泛指雅正的乐曲。 宋 范仲淹 《明堂赋》:“雅韶以奏,文鐸以徇,皆望云而就日,必歌 尧 而颂 舜 。”词语解释:康韶 拼音:kāng sháo
古乐曲名。《隋书·音乐志上》:“帝出,黄门侍郎举麾於殿上,掌故应之,举於阶下,奏《康韶》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