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额黄 拼音:é huáng
六朝 妇女施于额上的黄色涂饰。 唐 时仍有。其制起于 汉 时。 唐 李商隐 《无题》诗之一:“ 寿阳公主 嫁时妆,八字宫眉捧额黄。” 宋 范成大 《虞美人》词:“恰如娇小 万琼妃 ,涂罢额黄嫌怕、污燕支。” 清 吴伟业 《题冒辟疆名姬董白小像》诗之五:“青丝濯濯额黄悬,巧样新装恰自然。”参见“ 额妆 ”。
词语解释:额妆 拼音:é zhuāng
指古代女子华贵艳美的面妆。语本《太平御览》卷九七○引《宋书》:“ 武帝 女 寿阳公主 ,人日卧於 含章 簷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之华,拂之不去。皇后留之。自后有梅花粧,后人多効之。” 宋 陆游 《湖山·柳姑庙》诗:“汀月生眉黛,溪梅试额妆。”词语解释:额妆 拼音:é zhuāng
指古代女子华贵艳美的面妆。语本《太平御览》卷九七○引《宋书》:“ 武帝 女 寿阳公主 ,人日卧於 含章 簷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之华,拂之不去。皇后留之。自后有梅花粧,后人多効之。” 宋 陆游 《湖山·柳姑庙》诗:“汀月生眉黛,溪梅试额妆。”词语解释:额额 拼音:é é
(1).不休息之貌。《书·益稷》:“慢游是好,傲虐是作,罔昼夜頟頟。” 孔 传:“无昼夜常頟頟肆恶无休息。” 蔡沉 集传:“頟頟,不休息之状。” 宋 文天祥 《赣州重修清献赵公祠堂记》:“﹝ 赵抃 ﹞独与 司马文正 光 、 范忠文 镇 、 唐质肃 介 ,頟頟争论,不少假借。”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诗话下·沤寄生五古》:“容头甘一经,昼夜常頟頟。”
(2).勇悍貌。《晋书·傅咸传》:“自知所陈,诚頟頟触猛兽之鬚耳。” 明 叶盛 《水东日记·谢友规文赋》:“使吾属罗千、虎賁、正轮之徒,举頟頟焉而摇,熇熇焉而歊,烁烁焉而焦。” 清 魏源 《苗疆敕建傅巡抚祠碑铭》:“鷙兽頟頟,公则刘之,其既帖耳,公亦柔之。”
(3).高貌。 唐 韩愈 《平淮西碑》:“頟頟 蔡 城,其壃千里,既入而有,莫不顺俟。”词语解释:额角 拼音:é jiǎo
额头,额的两旁。 北周 庾信 《舞媚娘》诗:“眉心浓黛直点,额角轻黄细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六回:“捕役伏在暗处,对準他脸部,颼的飞一片碎瓦过来;他低头一躲,恰中在额角上。” 茅盾 《无题》:“夫人勉强笑了笑,看见丈夫额角上脉管爆得很红很粗。”词语解释:额外 拼音:é wài
(1).在定额或定例以外。《旧五代史·周书·太祖纪二》:“此外如敢额外影占人户,其本官当行朝典。”《明史·黎贯传》:“其假朝命以徵取者谓之额,而自挟以献者谓之额外。”《红楼梦》第二回:“起初只袭三世,因当今隆恩盛德,额外加恩。” 瞿秋白 《饿乡纪程》三:“他先前行医也还赚几个额外的钱。”
(2).旧时官制指定员之外(的官)。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额外大学士》:“ 尹奉 为额外大学士,即今之协办也。” 沉从文 《从文自传·一个老战兵》:“由于他是一个老战兵。见‘额外’‘守备’这一类小官时,也得谦谦和和的喊一声‘总兵’。”词语解释:额手 拼音:é shǒu
《宋史·司马光传》:“帝崩,赴闕临,衞士望见,皆以手加额曰:‘此 司马相公 也。’”后因以“额手”谓以双手合掌加额,表示敬意或庆幸。 元 胡元罙 《大有年》诗:“童叟相观皆额手,从兹深愿屡丰年。”《红楼梦》第九九回:“正申燕贺,先蒙翰教, 边 帐光生,武夫额手。” 叶圣陶 《穷愁》:“ 松 母喜溢眉睫,额手言曰:‘岂 松儿 已释归耶?’”词语解释:额颅 拼音:é lú
额头。 元 石德玉 《秋胡戏妻》第三折:“你矁我一矁黥了你那额颅,扯我一扯削了你那手足。”《儒林外史》第四回:“才出得县门,那鸡屁股里刮喇的一声,屙出一抛稀屎来,从额颅上淌到鼻子上,鬍子沾成一片,滴到枷上。”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二章:“她是一个忠厚朴实的闺女,额颅像她妈,颧骨、嘴唇和鼻梁,都像 梁三老汉 。”词语解释:额头 拼音:é tóu
额的通称。 元 无名氏 《合同文字》第三折:“眼见得打破额头,闪的他进退无路。”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七:“她头上几绺乌而发亮的刘海短发从额头披下,显得鸭蛋型的面孔更加红润。”词语解释:额山 拼音:é shān
指额头。 唐 温庭筠 《照影曲》诗:“黄印额山轻为尘,翠鳞红穉俱含嚬。”词语解释:额子 拼音:é zǐ
(1).无顶的头巾。一般妇女用以扎头。 宋 米芾 《画史》:“又其后方见用紫罗为无顶头巾,谓之额子。”
(2).定例。指一定的标准。《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 贝氏 道:‘今若报得薄了,他一时翻过脸来,将旧事和盘托出……性命登时就送。若报得厚了,他做下额子,不常来取索?’”词语解释:额名 拼音:é míng
题写在匾额上的名称。 明 张居正 《谢堂楼额名并赐金疏》:“昨者,臣以恭建楼堂,尊藏宸翰,不揣轻微,妄以额名上请。”词语解释:额题 拼音:é tí
匾额上的题字。《红楼梦》第二回:“隐隐有座庙宇,门巷倾頽,墙垣剥落,有额题曰‘智通寺’。门旁又有一副旧破的对联。” 徐珂 《清稗类钞·名胜·京口三山》:“ 金山 在西城外五里许,额题为‘江天禪寺’,曰 金山寺 者,俗称也。”词语解释:额珠 拼音:é zhū
即念珠。佛珠有定数,故称。 唐 独孤及 《诣开悟禅师问心法次第寄韩郎中》诗:“得知身垢妄,始喜额珠完。欲识真如理,君尝法味看。”参见“ 念珠 ”。
词语解释:念珠 拼音:niàn zhū
亦称“ 念佛珠 ”。 念佛号或经咒时用以计数的串珠。用材不一,粒数有十八、二十七、五十四、一百零八之分。《旧唐书·李辅国传》:“ 辅国 不茹荤血,常为僧行,视事之隙,手持念珠,人皆信以为善。”《红楼梦》第十五回:“ 北静王 又将腕上一串念珠卸下来,递与 寳玉 ,道:‘今日初会,仓卒无敬贺之物,此係圣上所赐蕶苓香念珠一串,权为贺敬之礼。’”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钞·持珠诵佛》:“按今人所用念佛珠,亦有典故。” 鲁迅 《彷徨·离婚》:“前舱中的两个老女人也低声哼起佛号来,她们撷着念珠,又都看 爱姑 ,而且互视,努嘴,点头。”词语解释:额花
妇女用来贴在额上的以纸、绢、玉等做成的装饰花词语解释:额手称庆 拼音:é shǒu chēng qìng
以双手合掌加额,表示庆幸。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致刘次白抚部鸿翱书》:“继闻此事已奉中旨再三驳飭,仰见圣明覆载无私,洞鉴於万里之外,俾滨海臣庶,均各安耕凿於 尧 天 舜 日之中,为之额手称庆。”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每拆卷,当事輒额手称庆。”亦作“ 额手相庆 ”。 清 王韬 《淞滨琐话·卢双月》:“泥金高揭,邻里喧譁,挤庭下几满。喜极入告,额手相庆。” 鲁迅 《伪自由书·“有名无实”的反驳》:“不抵抗将军下台,上峰易人,我士兵莫不额手相庆。”亦省作“ 额手庆 ”、“ 额庆 ”。 清 沉起凤 《谐铎·虎痴》:“母女方额手庆,忽一虎曳尾而来,径登堂上。”《“五四”爱国运动资料·学生终止罢课之宣言》:“ 欧 战告终,暴 德 颠仆,吾人方额庆正义人道之将可白于天下。”参见“ 额手 ”。
词语解释:额手 拼音:é shǒu
《宋史·司马光传》:“帝崩,赴闕临,衞士望见,皆以手加额曰:‘此 司马相公 也。’”后因以“额手”谓以双手合掌加额,表示敬意或庆幸。 元 胡元罙 《大有年》诗:“童叟相观皆额手,从兹深愿屡丰年。”《红楼梦》第九九回:“正申燕贺,先蒙翰教, 边 帐光生,武夫额手。” 叶圣陶 《穷愁》:“ 松 母喜溢眉睫,额手言曰:‘岂 松儿 已释归耶?’”词语解释:额定值 拼音:é dìng zhí
制造厂家为使电机、电器或机械设备能可靠而又充分发挥性能的运行所作出的规定数值。如额定电压、额定功率、额定转矩、额定容量等。使用中一般不得超过额定值。词语解释:额定转速 拼音:é dìng zhuàn sù
机械设备在正常运行的工作状况下的转速。由制造厂家或有关技术部门对该设备进行技术鉴定后确定。其值通常在机械设备的铭牌上载明。词语解释:额定功率 拼音:é dìng gōng lǜ
在正常运行工作状况下,动力设备的输出功率或消耗能量的设备的输入功率。常以“千瓦”为单位。词语解释:额手相庆 拼音:é shǒu xiàng qìng
见“ 额手称庆 ”。
词语解释:额手称庆 拼音:é shǒu chēng qìng
以双手合掌加额,表示庆幸。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致刘次白抚部鸿翱书》:“继闻此事已奉中旨再三驳飭,仰见圣明覆载无私,洞鉴於万里之外,俾滨海臣庶,均各安耕凿於 尧 天 舜 日之中,为之额手称庆。”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每拆卷,当事輒额手称庆。”亦作“ 额手相庆 ”。 清 王韬 《淞滨琐话·卢双月》:“泥金高揭,邻里喧譁,挤庭下几满。喜极入告,额手相庆。” 鲁迅 《伪自由书·“有名无实”的反驳》:“不抵抗将军下台,上峰易人,我士兵莫不额手相庆。”亦省作“ 额手庆 ”、“ 额庆 ”。 清 沉起凤 《谐铎·虎痴》:“母女方额手庆,忽一虎曳尾而来,径登堂上。”《“五四”爱国运动资料·学生终止罢课之宣言》:“ 欧 战告终,暴 德 颠仆,吾人方额庆正义人道之将可白于天下。”参见“ 额手 ”。
词语解释:额手 拼音:é shǒu
《宋史·司马光传》:“帝崩,赴闕临,衞士望见,皆以手加额曰:‘此 司马相公 也。’”后因以“额手”谓以双手合掌加额,表示敬意或庆幸。 元 胡元罙 《大有年》诗:“童叟相观皆额手,从兹深愿屡丰年。”《红楼梦》第九九回:“正申燕贺,先蒙翰教, 边 帐光生,武夫额手。” 叶圣陶 《穷愁》:“ 松 母喜溢眉睫,额手言曰:‘岂 松儿 已释归耶?’”词语解释:额外主事 拼音:é wài zhǔ shì
明 清 时为各部司员的低级官吏。一般由没有考中庶吉士的进士充任,也可以由皇帝赏赐。《红楼梦》第二回:“﹝ 贾政 ﹞为人端方正直,祖父钟爱,原要他从科甲出身,不料 代善 临终遗本一上,皇上怜念先臣,即叫长子袭了官……又将这 政老爷 赐了个额外主事职衔,叫他入部习学。”词语解释:额外之人 拼音:é wài zhī rén
谓超凡得道的人。指出家人。《水浒传》第一回:“这代天师非同小可,虽然年幼,其实道行非常,他是额外之人,四方显化,极是灵验。”词语解释:额兵 拼音:é bīng
清 八旗绿营兵。《清会典·八旗都统·都统副都统职掌一》:“边境无额兵者则换防。”《花月痕》第五十回:“此外 颜 林 所部四千,是 并州 额兵; 淮 南北陆师水师, 湖 南北精鋭,亦是平定后新设额兵。”词语解释:额办 拼音:é bàn
规定承办(之事)。 明 张居正 《答云南抚院王毅庵书》:“矿金之害,往 大理 李中溪 先生亦曾言之,第以此项专供御用,宫中视为额办,未敢轻议停寝。”词语解释:额定 拼音:é dìng
规定的员额或数目。《元典章·户部五·官田》:“亡 宋 各项,係官田土,每岁各有额定子粒。”《明律·吏律·滥设官吏》:“凡内外各衙门官有额定员数。”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三连串票》:“每本额定百张,先填号而后用印。”词语解释:额手庆 拼音:é shǒu qìng
见“ 额手称庆 ”。
词语解释:额手称庆 拼音:é shǒu chēng qìng
以双手合掌加额,表示庆幸。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致刘次白抚部鸿翱书》:“继闻此事已奉中旨再三驳飭,仰见圣明覆载无私,洞鉴於万里之外,俾滨海臣庶,均各安耕凿於 尧 天 舜 日之中,为之额手称庆。”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每拆卷,当事輒额手称庆。”亦作“ 额手相庆 ”。 清 王韬 《淞滨琐话·卢双月》:“泥金高揭,邻里喧譁,挤庭下几满。喜极入告,额手相庆。” 鲁迅 《伪自由书·“有名无实”的反驳》:“不抵抗将军下台,上峰易人,我士兵莫不额手相庆。”亦省作“ 额手庆 ”、“ 额庆 ”。 清 沉起凤 《谐铎·虎痴》:“母女方额手庆,忽一虎曳尾而来,径登堂上。”《“五四”爱国运动资料·学生终止罢课之宣言》:“ 欧 战告终,暴 德 颠仆,吾人方额庆正义人道之将可白于天下。”参见“ 额手 ”。
词语解释:额手 拼音:é shǒu
《宋史·司马光传》:“帝崩,赴闕临,衞士望见,皆以手加额曰:‘此 司马相公 也。’”后因以“额手”谓以双手合掌加额,表示敬意或庆幸。 元 胡元罙 《大有年》诗:“童叟相观皆额手,从兹深愿屡丰年。”《红楼梦》第九九回:“正申燕贺,先蒙翰教, 边 帐光生,武夫额手。” 叶圣陶 《穷愁》:“ 松 母喜溢眉睫,额手言曰:‘岂 松儿 已释归耶?’”词语解释:额娘 拼音:é niáng
: 母亲词语解释:额支 拼音:é zhī
指在一定时间内定额支出的钱粮。《清会典·户部八·江南清吏司》:“凡钱粮入有额徵,动有额支。”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看须知》:“本县官役俸工,额支若干。”词语解释:额手称颂 拼音:é shǒu chēng sòng
同“ 额手称庆 ”。 《野叟曝言》第五七回:“须臾, 任公 等喜孜孜的陆续出来,诉説所以,没一个不咋舌惊叹,如醉如梦,额手称颂,欣喜欲狂。” 徐珂 《清稗类钞·宫闱·孝贞后娴礼法》:“然至军国大计所关,及用人之尤重大者, 孝贞 偶行一事,人皆额手称颂。”词语解释:额数 拼音:é shù
规定的数目。《元史·顺帝纪十》:“命 燕南 、 河南 、 山东 、 陕西 、 河东 等处举人会试者,增其额数。”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国子生中式额数》:“疏闻诸生颇入严谴,而额数乃定为三十五名。”词语解释:额庆 拼音:é qìng
见“ 额手称庆 ”。
词语解释:额手称庆 拼音:é shǒu chēng qìng
以双手合掌加额,表示庆幸。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致刘次白抚部鸿翱书》:“继闻此事已奉中旨再三驳飭,仰见圣明覆载无私,洞鉴於万里之外,俾滨海臣庶,均各安耕凿於 尧 天 舜 日之中,为之额手称庆。”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每拆卷,当事輒额手称庆。”亦作“ 额手相庆 ”。 清 王韬 《淞滨琐话·卢双月》:“泥金高揭,邻里喧譁,挤庭下几满。喜极入告,额手相庆。” 鲁迅 《伪自由书·“有名无实”的反驳》:“不抵抗将军下台,上峰易人,我士兵莫不额手相庆。”亦省作“ 额手庆 ”、“ 额庆 ”。 清 沉起凤 《谐铎·虎痴》:“母女方额手庆,忽一虎曳尾而来,径登堂上。”《“五四”爱国运动资料·学生终止罢课之宣言》:“ 欧 战告终,暴 德 颠仆,吾人方额庆正义人道之将可白于天下。”参见“ 额手 ”。
词语解释:额手 拼音:é shǒu
《宋史·司马光传》:“帝崩,赴闕临,衞士望见,皆以手加额曰:‘此 司马相公 也。’”后因以“额手”谓以双手合掌加额,表示敬意或庆幸。 元 胡元罙 《大有年》诗:“童叟相观皆额手,从兹深愿屡丰年。”《红楼梦》第九九回:“正申燕贺,先蒙翰教, 边 帐光生,武夫额手。” 叶圣陶 《穷愁》:“ 松 母喜溢眉睫,额手言曰:‘岂 松儿 已释归耶?’”词语解释:额度 拼音:é dù
规定的数量或范围。《新民晚报》1992.7.7:“鉴于今年 上海 股票额度已基本发完,除少量余额外,下一步股票发行将采取什么办法,市证券管理委员会在听取各方面意见。”词语解释:额徵
指应征税赋数。《清会典·户部·免科田地》:“又议准: 山东 曹县 、 利津 、 寿光 三县……额徵粮银一千八百七十两零漕米一百二十餘石,一体照额豁除。”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清查之法》:“每年额徵,亦以部核由单,及司核会计册为据。”词语解释:额征 拼音:é zhēng
指应征税赋数。《清会典·户部·免科田地》:“又议准: 山东 曹县 、 利津 、 寿光 三县……额徵粮银一千八百七十两零漕米一百二十餘石,一体照额豁除。”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清查之法》:“每年额徵,亦以部核由单,及司核会计册为据。” 词语解释:额尔 拼音:é ěr
唐 时 回纥 的高级贵族。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五章第二节:“匐的上面有额尔。额尔是氏族贵族,狭义指可汗氏族的贵族,广义指内九姓的贵族。”词语解释:额枋 拼音:é fāng
额,匾额。枋,两柱之间起联系作用的横木,断面一般为矩形词语解释:额款 拼音:é kuǎn
指额定款项。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清查之法》:“地丁之外,凡有钱粮,俱作杂项,各有专司,若係全书会计额款,亦令经承照造四柱开送。”词语解释:额解 拼音:é jiě
谓放宽定额。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一:“当年取士严,额解纔大衍。”词语解释:额籍 拼音:é jí
匾额和名录。 金 王若虚 《太一三代度师萧公墓表》:“先是 汲县 阎村 有观曰 朝元 ,荒废已久,而额籍具存,师请诸官迁于西门坟园之侧,以处其众。”词语解释:额设 拼音:é shè
定员的设置。《清会典·善扑营·掌辖营众》:“本营额设蓝翎侍卫三人,以优等善扑人充补,与善扑人等三百名,一体当差。”《清史稿·刑法志三》:“旗营驻防省分,额设理事同知。旗人狱讼,同知会同州县审理。”词语解释:额楼 拼音:é lóu
指前额。 元 高安道 《哨遍·嗓淡行院》套曲:“一箇箇青布裙紧紧的兜着奄老,皂纱片深深的裹着额楼。” 巴金 《憩园》三三:“他忽然站住,用手按住旁边假山的一个角说:‘我在这儿绊过跤,额楼就碰在这上头,现在还有个疤。’”自注:“额楼即前额。”词语解释:额林 拼音:é lín
藏物的家具。兼作几桌用。 徐珂 《清稗类钞·物品·额林》:“额林,出 蒙古 ,庋横板眉栋间。以贮匳筐瓶甖诸器,兼作几案之用。”词语解释:额马 拼音:é mǎ
清 时驿局核定数量的马匹。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亲查阅》:“至间有大人差出,骑坐颇多,虽额马犹苦不足。”词语解释:额角头 拼音:é jiǎo tóu
即额角。词语解释:额编 拼音:é biān
谓按额定的数字编制(册子)。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清查之法》:“本治钱粮额编,总以赋役全书为据,其杂项钞课,俱关考成逐款要查,丝毫不可遗漏。”词语解释:额赋 拼音:é fù
额定的赋税。《清史稿·世祖纪一》:“六月癸丑,免 兴济县 元年额赋。甲寅,免近畿圈地今年额赋三之二。”词语解释:额缺 拼音:é quē
犹缺额。谓规定数额的未足额数。《清会典·户部九·八旗俸饷处》“随甲则各辨其等而给之”注:“各於额缺马甲内,拨给随甲一名。” 清 林则徐 《通饬各属选练仵作札》:“州县召募非人,懈於查察,以及额缺虚悬,不行募补,俱应查参议处。”词语解释:额漕 拼音:é cáo
水运一定数量的粮食。 王闿运 《李仁元传》:“诚能尽转额漕,且賑且募,夫以数十万穀,供十万之众半岁之食必有餘矣。”词语解释:额溢 拼音:é yì
额满。指定额之外。《续古文辞类纂·朱仕琇〈太学生陈君墓志铭〉》:“癸酉乡举中式,额溢为副。” 王楚芗 等注:“额溢,额满也。”词语解释:额银 拼音:é yín
规定(应征)的银钱。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看须知》:“应徵额银若干。”词语解释:额门 拼音:é mén
指前额。 王西彦 《一个小人物的愤怒》:“一边从破旧的皮包里掏出一块酱黄色的手绢,轻轻地揩着自己窄狭的额门。”词语解释:额赏 拼音:é shǎng
额定的赏金。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一:“初, 天啟 间, 王象乾 、 王在晋 主款 蒙古 ,定月餉新旧额赏及马市,岁约百万。”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一:“及 崇禎 初, 顺义 王裔为 插汉部 所逐,因请代 顺义 守边求额赏。”词语解释:额鲁特 拼音:é lǔ tè
清 时西部 蒙古 各部的总称。 元 称“斡亦剌”、“外剌”, 明 称“瓦剌”。 乾隆 二十二年,全部统一于 清 。分布于 青海 、 蒙古 一带。词语解释:额蹙心痛 拼音:é cù xīn tòng
极度忧愁伤心貌。 明 天放道人 《〈四声猿〉序》:“《渔阳》意气,泉路难灰,世人假慈悲学大菩萨,而勤王断国之徒,多在涂脂调粉之辈,此 文长 所为额蹙心痛者乎。”词语解释:额载 拼音:é zǎi
薄册所载的额定数目。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编审·查原册》:“其上届实在田土户丁若干,果否与上届全书额载相符。”词语解释:额驸 拼音:é fù
指驸马。 清 制,对公主、格格配偶的称号。固伦公主(皇后的女儿)丈夫称固伦额驸。其下又有郡主额驸、乡君额驸等。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二:“水陆衝要徧置私人,各省提镇多其心腹。子为额駙,朝政纤悉,旦夕飞报。”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 蒙古 一额駙尝射得一狐。”词语解释:额限 拼音:é xiàn
规定数量的限制。 清 袁枚 《续新齐谐·打破鬼例》:“汝误矣。廩有粮,官有俸,皆国家钱粮,不可虚糜,故有额限,不得不然。”词语解释:额面 拼音:é miàn
票面。例如:额面一百元。词语解释:额颡 拼音:é sǎng
额头。词语解释:额骨 拼音:é gǔ
同“额骨”。 《汉书·武五子传赞》“头卢相属於道” 唐 颜师古 注:“卢,頟骨也。”词语解释:额颡 拼音:é sǎng
额头。《史记·高祖本纪》“ 高祖 为人,隆準而龙颜” 裴駰 集解引 汉 应劭 曰:“颜,頟顙也, 齐 人谓之顙, 汝南 、 淮 、 泗 之间曰颜。”参见“ 额头 ”。
词语解释:额头 拼音:é tóu
额的通称。 元 无名氏 《合同文字》第三折:“眼见得打破额头,闪的他进退无路。”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七:“她头上几绺乌而发亮的刘海短发从额头披下,显得鸭蛋型的面孔更加红润。”词语解释:额地
计入纳税纳粮数额的田地词语解释:额颅盖
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