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八巧上声 [zhǎo][mǎo][美也,媚也][ǎo niù][chǎo][jiǎo jiào][同㚹]
末字词组
温饱宿饱顿饱荒饱饶饱佚饱笔酣墨饱一饥两饱
醉饱饫饱素饱赢饱谷饱层饱租饱徇饱
软饱充饱中饱食无求饱揎饱殷饱私饱眼馋肚饱
半饱余饱丰饱食不暇饱穀饱失饥伤饱管饱盗食致饱
眼饱酣饱餍饱半饥半饱三饥两饱愉饱耐饱盈饱

词语解释:温饱  拼音:wēn bǎo
衣暖食饱。 汉 扬雄 《益州牧箴》:“丝麻条畅,有粳有稻,自京徂畛,民攸温饱。” 宋 陆游 《书志》诗:“如何慕温饱,挠节不自惜?”《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我家虽不宽餘,也还可以勉强温饱。” 王西彦 《乡下朋友》:“这年份乡下也不很用静,农民们终岁劳顿,可还谋不到一家温饱。”
词语解释:醉饱  拼音:zuì bǎo
(1).谓酒食过度。《左传·昭公十二年》:“形民之力,而无醉饱之心。” 孔颖达 疏:“食充其腹谓之饱,酒卒其量谓之醉。醉饱者,是酒食饜足过度之名也。”《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具言 灌夫 醉饱事,不足诛。”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二》:“或相聚饮食於肆,醉饱而去。” 鲁迅 《南腔北调集·祝中俄文字之交》:“包探,冒险家, 英国 姑娘, 菲洲 野蛮的故事,是只能当醉饱之后,在发胀的身体上搔搔痒的。”
(2).“醉酒饱德”的略语。《隶释·魏大飨碑》:“莫不歆淫宴喜,咸怀醉饱。”
词语解释:软饱  拼音:ruǎn bǎo
(1).谓饮酒。 宋 苏轼 《发广州》诗:“三杯软饱后,一枕黑甜餘。”自注:“ 浙 人谓饮酒为软饱。” 明 冯时化 《酒史·酒考》:“酒醉曰软饱。” 清 周亮工 《题所作八分书寒鸦歌后》:“老人潦倒涂鸦,尚可易三日软饱,皆足记也。” 清 钮琇 《觚賸·酒芝》:“忆君去后,犹存故人酒一罌。请佐君软饱可乎?”
(2).谓以流质或软和的食物充饥。 清 赵翼 《齿痛》诗:“餔糜但软饱,就枕鲜美睡。” 清 赵翼 《邵松阿落一齿已而落处更生所谓儿齿也走笔奉贺》诗:“软饱惟资 张苍 乳,柔存幸剩 商容 舌。”
词语解释:半饱  拼音:bàn bǎo
没有完全吃饱
词语解释:眼饱  拼音:yǎn bǎo
形容看得多感到满足。 唐 张鷟 《游仙窟》:“ 十娘 曰:‘少府亦应太飢。’唤 桂心 盛饭。下官曰:‘向来眼饱,不觉身飢。’”《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他要当面看我时,就等他看个眼饱。我又不残疾,怕他怎地!”
词语解释:宿饱  拼音:sù bǎo
经常饱。《史记·淮阴侯列传》:“臣闻千里餽粮,士有飢色,樵苏后爨,师不宿饱。”《明史·忠义传六·王家录》:“ 榆林 为天下雄镇,兵最精,将材最多,然其地最瘠,餉又最乏,士常不宿饱。”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老儒故善治生,冬不裘,夏不絺,食不肴,饮不荈,妻子不宿饱。”
词语解释:饫饱  拼音:yù bǎo
饱食。吃得很饱。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雷曹》:“ 乐 推食食之;则以手掬啗,顷刻已尽……始果腹而谢曰:‘三年以来,未尝如此飫饱。’”
词语解释:充饱  拼音:chōng bǎo
犹言喂饱。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养牛·马驴骡》:“谚云:‘羸牛劣马寒食下。’务在充饱调适而已。”
词语解释:余饱  拼音:yú bǎo
充足而饱满。《新唐书·韦云起传》:“臣愚以为不若戢兵务农,须 关中 妥安,士气餘饱,然议讨伐,一举可定。”
词语解释:酣饱  拼音:hān bǎo
指文笔酣畅,感情饱满。 秦牧 《艺海拾贝·巨日》:“没有酣饱的笔墨,就不能有真正的画龙点睛之妙。”
词语解释:顿饱  拼音:dùn bǎo
谓一下子吃饱。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尊生》:“尊年之人不可顿饱,但频频与食,使脾胃易化,穀气长存。”
词语解释:素饱  拼音:sù bǎo
犹素餐。不做事而能饱食。《易·渐》:“饮食衎衎,不素饱也。” 李鼎祚 集解引 虞翻 曰:“素,空也。” 高亨 注:“不素饱,不白吃饱饭。”参见“ 素餐 ”。
词语解释:素餐  拼音:sù cān
亦作“ 素飡 ”。
(1).无功受禄,不劳而食。《诗·魏风·伐檀》:“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毛 传:“素,空也。” 陈奂 传疏:“今俗以徒食为白餐。餐,犹食也。 赵岐 注《孟子·尽心篇》云:‘无功而食,谓之素餐。’” 汉 桓宽 《盐铁论·盐铁箴石》:“今有司以不仁,又蒙素飡,无以更责雪耻矣。” 晋 葛洪 《抱朴子·汉过》:“干时率皆素飡偷容,掩德蔽贤,忌有功而危之,疾清白而排之。” 唐 刘禹锡 《代谢平章事表》:“上分旰食之忧,下塞素餐之责。” 宋 范仲淹 《上执政书》:“官实素飡,民则菜色。” 清 赵翼 《服阕后亲友多劝赴官作诗志意》:“敢凭野笠骄文绣,恐食官仓又素餐。”
(2).蔬食。 唐 韩偓 《腾腾》诗:“乌帽素餐兼施药,前身多恐是医僧。” 明 王錂 《寻亲记·局骗》:“千愁万恨都撇漾,未知素餐淡饭在何方,那些个酒解愁肠。”
词语解释:中饱  拼音:zhōng bǎo
原谓居间者得利,后指经手钱财时,以欺诈手段从中取利。《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薄疑 谓 赵简主 曰:‘君之国中饱。’ 简主 欣然而喜曰:‘何如焉?’对曰:‘府库空虚於上,百姓贫饿於下,然而姦吏富矣。’”《明史·李贤传》:“虑中饱而不贷,坐视民死,是因噎废食也。” 清 袁枚 《新齐谐·波儿象》:“运丁追比无出,凑银贿 王 ,图准充销,为居间者中饱。” 郭沫若 《金刚坡下》:“钱呢?是那联保主任中饱了。”
词语解释:丰饱  拼音:fēng bǎo
犹言丰衣足食。 南朝 陈 真观 《与徐仆射领军述役僧事》:“观 董生 之百结,尚觉轻华;见 颜子 之一簞,更疑丰饱。”
词语解释:餍饱  拼音:yàn bǎo
吃饱。 汉 王充 《论衡·道虚》:“人或嚥气,气满腹胀,不能饜饱。”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霍女》:“必燕窝或鸡心,鱼肚白作羹汤,始能饜饱。”
词语解释:荒饱  拼音:huāng bǎo
谓无功受禄,晏安享乐。《商君书·垦令》:“然则商贾少,农不能喜酣奭,大臣不为荒饱。” 明 王志坚 《表异录·职官》:“《书》云尸位,《诗》曰素餐, 商君 谓之荒饱, 吴起 谓之枝官。”
词语解释:赢饱  拼音:yíng bǎo
满饱,甚饱。《墨子·非儒下》:“夫飢约则不辞妄取以活身;赢饱则伪行以自饰。” 张纯一 集解:“旧本赢作‘羸’,又脱‘则’字。《杂志》:‘羸饱伪行以自饰,’本作‘赢饱则伪行以自饰’。赢之言盈也,盈饱即赢饱,正对上文飢约而言。”
词语解释:食无求饱  拼音:shí wú qiú bǎo
饮食不要求饱,指饮食要有节制
词语解释:食不暇饱  拼音:shí bù xiá bǎo
形容终日操劳,没空好好吃饭。 宋 司马光 《进五规状·保业》:“於是 太祖皇帝 受命于上帝,起而拯之。躬擐甲胄,櫛风沐雨,东征西伐,扫除海内。当是之时,食不暇饱,寝不遑安。”
词语解释:半饥半饱  拼音:bàn jī bàn bǎo
谓不求甚饱或吃不饱饭。 宋 陆游 《纵笔》诗:“半饥半饱便可尔,衣食何须求有餘。”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九:“往后这些年,他到外屯捡碗碴子,摘山葡萄叶子,卖零工夫,扛半拉子活,度着半饥半饱的生活。”
词语解释:饶饱  拼音:ráo bǎo
生活富裕。 汉 焦赣 《易林·坎之大有》:“东山之邑,中有土服,可以饶饱。”
词语解释:谷饱  拼音:gǔ bǎo
谓以谷食充饥。 汉 王充 《论衡·道虚》:“道家相夸曰:‘真人食气,以气而为食。’故传曰:‘食气者寿而不死,虽不穀饱,亦以气盈。’此又虚也。”
词语解释:揎饱
吃饱
词语解释:穀饱
以谷食充饥
词语解释:三饥两饱  拼音:sān jī liǎng bǎo
犹言饥一顿,饱一顿。形容生活艰难。 宋 惠洪 《冷斋夜话·野夫长短句》:“ 刘野夫 留 南京 ,久未入都, 渊材 以书督之, 野夫 答书曰:‘跛子一生别无路,展手教,化三饥两饱。回视云汉,聊以自誑元神。’”
词语解释:佚饱  拼音:yì bǎo
饱食而安逸。《司马法·定爵》:“马牛车兵佚饱,力也。”
词语解释:层饱  拼音:céng bǎo
谓大小官吏逐层贪污中饱。 清 魏源 《筹漕篇下》:“海运则不由闸河,不经层饱,不餽仓胥。” 清 魏源 《道光丙戌海运记》:“兹则不由内地,不经层饱,故运米百六十餘万而费止百四十万金。”
词语解释:殷饱  拼音:yīn bǎo
犹富足。 晋 葛洪 《抱朴子·诘鲍》:“ 任延 教 九真 之佃,而黔庶殷饱。”
词语解释:失饥伤饱  拼音:shī jī shāng bǎo
因饮食不正常而损伤身体。《说唐》第六回:“你这汉子只因失飢伤饱,风寒入骨,故有此症。”
词语解释:愉饱  拼音:yú bǎo
谓偷取一饱。愉,通“ 偷 ”。 汉 桓宽 《盐铁论·非鞅》:“虽以获功见封,犹食毒肉愉饱而罹其咎也。” 王利器 校注引 俞樾 曰:“愉读为‘偷’,古字通。”
词语解释:笔酣墨饱  拼音:bǐ hān mò bǎo
谓文章表达流畅,内容充足。 秦牧 《艺海拾贝·巨日》:“那些作品的作者在节骨眼上,没有真正做到笔酣墨饱,因此,便不能够获得预期的作用了。”
词语解释:租饱  拼音:zū bǎo
用茅包裹的肉。《周礼·春官·司巫》“祭祀,则共匰主及道布及蒩馆” 郑玄 注引 汉 杜子春 曰:“书或为蒩馆,或为租饱。或曰:布者以为席也。租饱,茅裹肉也。”
词语解释:私饱  拼音:sī bǎo
私自吞没公家的财物。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关税》:“将亏絀之数先行存贮库中,然后重徵其税,将所剩盈餘私饱囊橐。” 孙中山 《要实行社会革命》:“不知 中国 近年外债累累,其用於直接生利,不及十之二三,用於消费事业,及滥费私饱者盖十之七八。”
词语解释:管饱  拼音:guǎn bǎo
(1).谓供应的食物让人吃饱。《人民文学》1981年第8期:“蛋炒饭油汪汪的,装在一个大缸里,管饱。”
(2).能饱肚,耐饥。 朱自清 《回来杂记》:“芝麻酱烧饼厚,倒更管饱些。”
词语解释:耐饱  拼音:nài bǎo
食物吃后不容易饿。 苏一平 《红布条》:“我看还是烙些葱油饼,明早给同志们吃,又耐饱,又有味。”
词语解释:一饥两饱  拼音:yī jī liǎng bǎo
犹言每天不能饱食。形容生活贫困。《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 钱兴 日逐做些小经纪供给家主,每每不敷,一飢两饱。”
词语解释:徇饱  拼音:xùn bǎo
求饱。 晋 道安 《十二门经序》:“斯法者,其犹无柯而求伐,不饭而狥饱,难以获矣!”
词语解释:眼馋肚饱  拼音:yǎn chán dù bǎo
(1).眼睛馋,见好的就想吃,而肚子已饱。形容想吃而吃不下。如:你做的点心真好吃,可惜我眼馋肚饱,吃不下去了。
(2).形容贪得无厌。《红楼梦》第十六回:“﹝你﹞往 苏州 走了一趟回来,也该见点世面了,还是这么眼馋肚饱的。”
词语解释:盗食致饱  拼音:dào shí zhì bǎo
比喻以不正当手段获益。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省事》:“或有劫持宰相瑕疵而获酬谢,或有諠聒时人视听求见发遣,以此得官谓为才力,何异盗食致饱,窃衣取温哉!”
词语解释:盈饱  拼音:yíng bǎo
饱满。《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我曲 楚 直,其众素饱” 晋 杜预 注:“直气盈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