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二震去声 [音吝。薄石也。《论语》磨而不磷。][详注1][追逐][详注2][同俊。][详注3][合絲爲繩。][zhèn]迿[邻去声。视不明貌。][详注4]


注1:亲 七刃切。《左傳·桓二年》庶人工商,各有分親。《註》以親疏爲分別。
注2:引 《广韵》《正韵》羊晋切《集韵》《韵会》羊进切,蚓去声。《集韵》牵牛綍也。《礼·檀弓》吊於葬者,必执引。《疏》引,柩车索也。
注3:瑱 《广韵》《集韵》《韵会》陟刃切《正韵》之刃切,音镇。充耳玉也。《释名》瑱,镇也。悬珠当耳旁,不使妄听,自镇重也。 又玉名。《周礼·秋官·小行人》王用瑱圭。《释文》瑱,宜作镇音。《楚辞·九歌》瑶席兮玉瑱。《注》瑱,音镇。 又人名。《正韵》唐将来瑱。
注4:谆 肫去声。告之丁宁也。《左传·襄三十一年》赵孟年未盈五十,而谆谆焉如八九十者。
末字词组
饥馑凶馑馁馑年馑灾馑   
荒馑除馑饿馑疲馑    

词语解释:饥馑  拼音:jī jǐn
灾荒,庄稼收成很差或颗粒无收。飢,通“ 饥 ”。《史记·货殖列传》:“地埶饶食,无飢饉之患。” 宋 苏轼 《送孙勉》诗:“是时累飢饉,尝苦盗贼变。”一本作“ 饥饉 ”。
灾荒。庄稼收成很差或颗粒无收。《诗·小雅·云汉》:“天降丧乱,饥饉降臻。” 宋 司马光 《苦雨》诗:“连年困饥饉,此际庶和熟。” 艾青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诗:“饥馑的大地,朝向阴暗的天,伸出乞援的颤抖着的两臂。”
词语解释:荒馑  拼音:huāng jǐn
饥荒。《后汉书·朱暉传》:“ 永兴 元年, 河 溢,漂害人庶数十万户,百姓荒饉,流移道路。”《新唐书·张廷珪传》:“风雨迷错,荒饉日甚。” 金 王若虚 《臣事实辨下》:“ 刘君良 四世同居, 隋 末荒饉,妻劝其异居。”
词语解释:凶馑  拼音:xiōng jǐn
灾荒,饥馑。《后汉书·和帝纪》:“阴阳不和,水旱违度, 济 河 之域,凶饉流亡。”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凡例》:“蔬菰所以助饔飱,御凶饉也。”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一章:“其有凶饉,大肉同削,熏鼠嚼叶,疾疹并作。”
词语解释:除馑  拼音:chú jǐn
佛教语。指出家人。僧尼断贪欲,除六情,故称。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十三:“《分别功德论》云:‘世人飢饉於色欲,比邱除此爱饉之飢想,故名除饉也。’”《法苑珠林》卷一一六:“亦復如是,放大光明,以照诸冥,上曜诸天,五百除饉,变化俱然。”
词语解释:馁馑  拼音:něi jǐn
饿死。饉,通“ 殣 ”。 唐 韦承庆 《重上直言谏东宫启》:“朝夕皇皇,惟忧馁饉。”
词语解释:饿馑  拼音:è jǐn
饿死于道路。《文选·班彪〈王命论〉》:“夫饿饉流隶,饥寒道路,思有短褐之袭,担石之畜。” 李善 注:“饉或为殣。 荀悦 曰:‘道瘞谓之殣也。’”
词语解释:年馑  拼音:nián jǐn
方言。荒年。《陕北民歌选·信天游》:“拔下了苦菜渡年馑,交下了朋友毁名声。” 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十三:“他还有一个儿子,丈夫走后家里就更没法过活,过不下去,又遭年馑,没有法,公公把她卖给一个跑买卖的了。”
词语解释:疲馑  拼音:pí jǐn
疲乏而又饥饿。《后汉书·来歙传》:“今 西州 新破,兵人疲饉,若招以财穀,则其众可集。”
词语解释:灾馑  拼音:zāi jǐn
泛指灾荒。《南史·王玄谟传》:“时北土灾饉,乃散私穀十万斛、牛千头以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