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七霰去声 殿[piàn piān][zhuàn,传记]线便[biàn,便利][详注1][juàn,书卷][shàn,封禅][详注2][xuàn,打转、屡次][动词][同砚][详注3][拊手][yàn][qiàn][详注4][详注5][diàn][yuàn,衣饰][详注6][音伣。《广韵》牵挽也。][详注7]穿[音钏。贯也。《前汉·司马迁传》贯穿经传。][juàn,猪圈][详注8][xuàn][diàn][yuàn][tiàn][详注9][详注10]嬿[jiàn][躁急也]迿[jiàn][详注11][详注12]


注1:转 zhuàn,专去声。凡物自转则上声,以力转物则去声。
注2:援 音院。救助也,接也。《鲁语》为四邻之援,结诸侯之信。《注》所攀援以为助也。
注3:选 《玉篇》去绢切《广韵》思绢切《集韵》《正韵》须绢切,音噀。《礼·王制》命乡论秀士升之司徒,曰选士。《注》选,宣练反。
注4:饭 叶扶霰切,音卞。《苏辙诗》岸上游人暮不归,清香入袖凉吹面。投壶击鞠绿杨阴,共尽清尊餐白饭。
注5:拚 《唐韵》《集韵》《韵会》皮变切,音卞。抃本字。《说文》拊手也。《宋书·何承天传》歌拚就路。《注》手舞貌。互详抃字注。
注6:遣 缱去声。《广韵》人臣赐车马曰遣车。《正韵》将葬而祭曰遣奠。既祭,乃包牲体,载之以车,随柩而行,曰遣车。《礼·檀弓》遣车一乘。《注》人臣赐车马者,乃得有遣车。
注7:煎 音箭。《广韵》甲煎。《南史·范云传》甲煎浅俗比徐湛之。又甲煎,香名。《贞观纪闻》隋主每除夜焚沉香数车,光暗则以甲煎沃之,香闻数里。
注8:先 音霰。《增韵》先之也。《正韵》相导前后曰先后。《周礼·夏官·大司马》以先恺乐,献于社。《注》先犹导也。《史记·郦食其传》沛公吾所愿从游,莫为我先。又先事而为曰先。《易·乾卦》先天而天弗违。《礼·月令》先立春三日。又当后而前曰先。《左传·文二年》不先父食。《孟子》疾行先长者。《老子·道德经》先天地生。又《广韵》娣姒曰先后。《前汉·郊祀志》神君者,长陵女子。以乳死,见神于先后宛若。《注》孟康曰:兄弟妻相谓先后。师古曰:古谓之娣姒,今关中俗呼为先后,吴楚呼之为妯娌。
注9:剸 又《唐韵》《集韵》之转切《韵会》之啭切,专去声。断也。《广韵》细割切肉貌。
注10:辗 niǎn zhǎn,展去声。《广韵》水辗也。《集韵》转轮治谷也。
注11:趼 音砚。《说文》兽足企也。《尔雅·释畜》騉蹄趼,善升甗。《注》騉蹄如趼而健,善上山。《疏》趼,平也。谓蹄平正善升。
注12:瞑 音面。瞑眩剧也。又愦乱也。《书·说命》若药不瞑眩,厥疾弗瘳。一作眠眩。互详眠字注。
末字词组
盘馔朝馔进馔薄馔赐馔馐馔醪馔服馔
玉馔供馔饮馔赛馔仙馔营馔殽馔品馔
珍馔嘉馔甘馔素馔斋馔菜馔客馔官馔
野馔常馔绮馔芳馔南馔十人馔御馔奠馔
盛馔丰馔净馔彻馔午馔兼馔净馔 
肴馔堂馔牢馔俗馔贰馔亵馔昼馔 
华馔酒馔乡馔果馔饰馔修馔柈馔 
厨馔伊蒲馔法馔庖馔馈馔麟馔时馔 

词语解释:盘馔  拼音:pán zhuàn
盘盛肴馔的统称。 唐 韩愈 《醉赠张秘书》诗:“ 长安 众富儿,盘饌罗羶荤。” 唐 白行简 《三梦记》:“见十数人,儿女杂坐,罗列盘饌,环绕之而共食。” 宋 辛弃疾 《鹧鸪天》词:“日高盘饌供何晚,市远鱼鮭买未回。”
词语解释:玉馔  拼音:yù zhuàn
犹玉食。珍美的饮食。 晋 左思 《吴都赋》:“矜其宴居,则珠服玉饌。” 唐 杜甫 《麂》诗:“永与清溪别,蒙将玉饌俱。不敢恨庖厨,乱世轻全物。”《明史·乐志三》:“羔豚升华俎,玉饌充方圆。”
词语解释:珍馔  拼音:zhēn zhuàn
珍美的食物。《东观汉记·威宗孝桓皇帝纪》:“祠用三牲,大官饰珍饌,作倡乐,以求福祥也。”《晋书·任恺传》:“ 何劭 以公子奢侈,每食必尽四方珍饌。”《新唐书·隐逸传·王友贞》:“詔致珍饌,给全禄终身,四时送其所,州县存问。” 清 钱泳 《履园丛话·艺能·治庖》:“珍饌嘉肴,自较臠肉更鲜,虽出之家厨,亦足以供客。”
词语解释:野馔  拼音:yě zhuàn
采自山野的食物。 唐 王绩 《游北山赋》:“亦有山羞野饌,兰浆木麨。” 唐 王勃 《山亭兴序》:“黄精野饌,赤石神脂。”
词语解释:盛馔  拼音:shèng zhuàn
丰盛的饭食。《论语·乡党》:“有盛饌,必变色而作。”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雅量》:“ 羊固 拜 临海 ,竟日皆美供,虽晚至,亦获盛饌。”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阎罗宴》:“前过华居,廝僕辈道路饥渴,有叨盛饌。”
词语解释:肴馔  拼音:yáo zhuàn
(1).丰盛的饭菜。 三国 魏 曹植 《侍太子坐》诗:“清醴盈金觴,肴饌纵横陈。”《南史·刘穆之传》:“妻復截髮市肴饌,为其兄弟以餉 穆之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阎罗宴》:“ 静海 邵生 ,家贫。值母初度,备牲酒祀於庭,拜已而起,则案上肴饌皆空。”
(2).指菜肴。 鲁迅 《书信集·致孟十还》:“因此这故事里的一种肴馔的名目,也译不出。”
丰盛的菜肴。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辛公平上仙》:“ 臻 与 公平 止西廊幕次。餚饌馨香,味穷海陆。”《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侯》:“家人见家主发怒,谁敢再言,只得把大杯斟上,厨下将餚饌供出。”
词语解释:华馔  拼音:huá zhuàn
盛宴;丰美的饮食。 唐 王勃 《还冀州别洛下知己序》:“芳筵交映,旁徵豹象之胎;华饌重开,直抉蛟龙之髓。” 唐 杜甫 《湖城东遇孟云卿复归刘颢宅宿宴饮散因为醉歌》:“ 刘侯 叹我携客来,置酒张灯促华饌。”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九:“ 山舟 性不近妇人,不宴客,亦不赴人之宴,惟余还 杭州 ,则具华饌,一主一宾,相对而已。”
词语解释:厨馔  拼音:chú zhuàn
犹厨膳。《列子·周穆王》:“王之厨饌腥螻而不可饗。”《宋史·庾悦传》:“ 悦 厨饌甚盛,不以及 毅 。”
词语解释:朝馔  拼音:cháo zhuàn
早餐。 唐 韩愈 孟郊 《城南联句》:“朝饌已百态,春醪又千名。” 清 刘大櫆 《胡孝子传》:“每晨起,为母盥沐,烹飪进朝饌,乃敢出佣。”参见“ 朝餐 ”。
词语解释:朝餐  拼音:cháo cān
(1).早饭;吃早饭。 晋 郭泰机 《答傅咸》诗:“况復已朝餐,曷由知我飢。” 唐 韩愈 《病鸱》诗:“朝餐輟鱼肉,暝宿防狐貍。” 宋 杨万里 《插秧歌》:“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清 昭槤 《啸亭续录·贵臣之训》:“ 坤寧宫 祭神胙肉,皆赐侍卫分食,以代朝餐,盖古散福之义。”
(2).借指衣食,生活。 林之夏 《行路难》诗:“河冰十月裂肤寒,百里千里谋朝餐。”
词语解释:供馔  拼音:gòng zhuàn
(1).陈设祭祀食品。《后汉书·祭祀志下》“四时合祭於 世祖庙 ” 刘昭 注引 晋 谢沉 《后汉书》:“上言…… 明德皇后 宜配 孝明皇帝 於 世祖庙 ,同席而供饌。”
(2).指宴饮时所陈设的食品。《晋书·王济传》:“帝尝幸其宅,供饌甚丰,悉贮琉璃器中。”《晋书·羊曼传》:“时朝士过 江 初拜官,相饰供饌。”
词语解释:嘉馔  拼音:jiā zhuàn
美食。 汉 王符 《潜夫论·赞学》:“是故君子之求丰厚也,非为嘉饌、美服、淫乐、声色也,乃将以底其道而迈其德也。”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上》:“盖 公羊 生自 齐 邦,不详 晋 物,以东土所贱,谓西州亦然,遂目彼嘉饌,呼为菲食,著之实録,以为格言。” 唐 牛僧孺 《玄怪录·裴谌》:“器物珍异,皆非人世所有,香醪嘉饌,目所未窥。”
词语解释:常馔  拼音:cháng zhuàn
日常的膳食。《梁书·昭明太子统传》:“ 普通 中,大军北讨,京师穀贵,太子因命菲衣减膳,改常饌为小食。”《旧唐书·礼仪志五》:“且自 汉 已降,诸陵皆有寝宫,岁时朔望,荐以常饌,此既常行,亦足尽至孝之情矣。”
词语解释:丰馔  拼音:fēng zhuàn
丰盛的饭食。 唐 骆宾王 《久戍边城有怀京邑》诗:“广筵留上客,丰饌引中厨。” 唐 裴铏 《传奇·崔炜》:“中元日,须具美酒丰饌於 广州 蒲涧寺 静室。” 宋 宋庠 《送孙记堂出宰归安》诗:“蓴鱸荐俎朝丰饌,稻蟹藏波岁絶灾。”
词语解释:堂馔  拼音:táng zhuàn
唐 时政事堂的公膳。《新唐书·张文瓘传》:“初,同列以堂饌丰餘,欲少损。”参见“ 堂食 ”。
词语解释:堂食  拼音:táng shí
(1). 唐 时政事堂的公膳。据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载,每朝会罢,宰相百僚会食都堂,故名。《新五代史·汉臣传·苏逢吉》:“ 逢吉 已贵,益为豪侈,谓中书堂食为不可食,乃命家厨进羞,日极珍善。”
(2).泛指公署膳食。 元 无名氏 《赚蒯通》第一折:“为官的吃堂食,饮御酒,多少快活。” 清 钱谦益 《寄答广东孙方伯恭甫》诗:“清斋荔子充堂食,长日蕉阴转印牀。”参见“ 堂餐 ”、“ 堂饌 ”。
词语解释:酒馔  拼音:jiǔ zhuàn
(1).犹酒食。《魏书·薛怀吉传》:“俄而酒饌相寻,芻粟继至。”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解纷》:“及告事人至,置之县狱, 曜 就加抚慰,供其酒饌。”
(2).借指酒席。《儒林外史》第二一回:“实在不成个酒饌,至亲面上,休要笑话。”
词语解释:伊蒲馔  拼音:yī pú zhuàn
斋供,素食。《书言故事·释教》:“齐供食曰伊蒲饌。” 清 赵翼 《素食招梦楼佩香小集寓斋》诗:“客中破寂赖吟明,小治伊蒲饌尚能。”亦省作“ 伊蒲 ”。 清 李长祚 《崶岭上人奉母居山致书友人乞诗为寿》诗:“伊蒲同菽水,清净奉慈亲。” 清 龚自珍 《与吴虹生书一》:“明日,先诣 龙泉寺 饌伊蒲毕,赴 子瀟 约。” 赵光荣 《里湖纪游》诗:“一饭饱伊蒲,行矣力须努。”参见“ 伊蒲供 ”。
词语解释:伊蒲供  拼音:yī pú gòng
(1).素食供品。 元 吴昌龄 《东坡梦》第三折:“都归一个空,只有那伊蒲供。” 明 杨慎 《仁祠》:“《汉书·明帝纪》:‘以助仁祠伊蒲之供。’仁祠,僧寺也。伊蒲供,斋食也。” 明 杨慎 《伊兰赋》:“ 西域 有伊兰以为佛供即此,《汉书》所谓伊蒲之供。”
(2).泛指素食。 明 屠隆 《昙花记·法眷聚会》:“大人云游远去,久缺甘旨之欢,证道归来,止享伊蒲之供,抱愧无地,不孝通天。”参见“ 伊蒲饌 ”。
词语解释:伊蒲馔  拼音:yī pú zhuàn
斋供,素食。《书言故事·释教》:“齐供食曰伊蒲饌。” 清 赵翼 《素食招梦楼佩香小集寓斋》诗:“客中破寂赖吟明,小治伊蒲饌尚能。”亦省作“ 伊蒲 ”。 清 李长祚 《崶岭上人奉母居山致书友人乞诗为寿》诗:“伊蒲同菽水,清净奉慈亲。” 清 龚自珍 《与吴虹生书一》:“明日,先诣 龙泉寺 饌伊蒲毕,赴 子瀟 约。” 赵光荣 《里湖纪游》诗:“一饭饱伊蒲,行矣力须努。”参见“ 伊蒲供 ”。
词语解释:进馔  拼音:jìn zhuàn
送上食物。《晋书·裴秀传》:“然 秀 母贱,嫡母 宣氏 不之礼,尝使进饌於客,见者皆为之起。” 唐 白行简 《李娃传》:“乃张烛进饌,品味甚盛。”《东周列国志》第五二回:“ 夏姬 请 灵公 登堂,起居问安,庖人进饌。”
词语解释:饮馔  拼音:yǐn zhuàn
饮食。 晋 干宝 《秦女卖枕记》卷一:“﹝ 秦 女﹞命东榻而坐,即具饮饌。” 唐 李绰 《尚书故实》:“﹝十岁童儿﹞云:‘见如壁画飞天夜叉者将入塔中,日饲菓实饮饌之味。亦不知其所自。’”《儒林外史》第五三回:“又有一个盒子会,邀集多人,治备极精巧的时样饮饌,都要一家赛过一家。”
词语解释:甘馔  拼音:gān zhuàn
精美的饭食。《法苑珠林》卷七四:“此髠头沙门正应食马麦,不应食此甘饌之供。”
词语解释:绮馔  拼音:qǐ zhuàn
精美的肴馔。 唐 杜甫 《陪柏中丞观宴将士》诗之一:“无私齐綺饌,久坐密金章。”
词语解释:净馔  拼音:jìng zhuàn
素斋。《梁书·武帝纪下》:“造 智度寺 ,又立七庙堂,月中再过,设浄饌,每至展拜。” 南朝 梁元帝 《又谢赉功德食一头启》:“天厨浄饌,菴罗法果。”
词语解释:牢馔  拼音:láo zhuàn
酒食。 唐 牛僧孺 《玄怪录·郭元振》:“廊下及堂上,灯烛荧煌,牢饌罗列,若嫁女之家。”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于是四人对坐,牢饌毕陈。”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马介甫》:“ 马 慰解之,呼僮具牢饌,更筹再唱,不放 万石 归。”
词语解释:乡馔  拼音:xiāng zhuàn
乡味,本地特有的食品。 宋 曾巩 《送英州苏秘丞》诗:“乡饌雨餘收白蕈,客樽秋后对红英。”
词语解释:法馔  拼音:fǎ zhuàn
犹法膳。 唐 刘禹锡 《刘驸马水亭避暑》诗:“赐冰满碗沉朱实,法饌盈盘覆碧笼。”
词语解释:薄馔  拼音:báo zhuàn
粗劣的饭食。多为谦辞。 明 李蔉 《晓梦陈晦伯十二韵》:“溪水鸣小筵,花林具薄饌。” 鲁迅 《书信集·致许广平》:“吾生倘能赦兹愚劣,使师得备薄饌……俾罄愚诚,不胜厚幸。”
词语解释:赛馔  拼音:sài zhuàn
祭神的食品。 唐 韩愈 孟郊 《城南联句》:“赛饌木盘簇,靸妖藤索絣。”
词语解释:素馔  拼音:sù zhuàn
犹素食。《南史·顾觊之传》:“朔望祥忌,可权安小牀,暂施几席,唯下素饌,勿用牲牢。” 宋 岳珂 《愧郯录·先庙后郊》:“祀用青词,馈用素饌。”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释道·真君封爵》:“上命少傅大学士 万安 往 灵济宫 致祭。太常寺谓祭旧用素饌,今既封帝,宜改用牲。”
词语解释:芳馔  拼音:fāng zhuàn
佳肴;精美的食物。 唐 杨炯 《登秘书省阁诗》序:“列芳饌,命雕觴,扼腕抵掌,剧谈戏笑。”
词语解释:彻馔  拼音:chè zhuàn
撤去食物。《礼记·曾子问》:“内丧则废,外丧则冠而不醴,彻饌而埽,即位而哭。” 汉 王充 《论衡·知实》:“主人请宾饮食,若呼宾顿若舍。宾如闻其家有轻子泊孙,必教亲彻饌退膳,不得饮食。”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安佑宫》:“上於临御园中日,行瞻謁礼。每年四月八日,率领诸皇子近侍拜謁;其朔望荐熟彻饌,一如生时礼。”
词语解释:俗馔  拼音:sú zhuàn
世俗的饭食。《太平广记》卷二三引 唐卢肇 《逸史·吕生》:“因上山自劚黄精煮服之。十年之后,并饵生者,俗饌并不进。日觉轻健,耐风寒,行若飘风。”
词语解释:果馔  拼音:guǒ zhuàn
果品与菜肴。泛指饮食。《南史·庾肩吾传》:“在 雍州 被命与 刘孝威 、 江伯摇 ……等十人抄撰众籍,丰其果饌,号 高斋学士 。”
词语解释:庖馔  拼音:páo zhuàn
(1).烹调。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洪端明入冥》:“﹝僧 行昭 ﹞曰:杀生乃屠者 黄四 ,某不过与之庖饌耳。”
(2).指菜肴。 清 陈确 《〈师说〉跋》:“恐庖饌太多,客不遑下箸之意也。”
词语解释:赐馔  拼音:cì zhuàn
谓御赐的食物。 清 曹寅 《答江村高学士时方求栎园藏画》诗:“同喜高堂健,频分赐饌甘。”
词语解释:仙馔  拼音:xiān zhuàn
指天子赐的酒食。 唐 苑咸 《为晋公谢赐蟹状》:“臣自叨陪侍从,累沐殊荣。朝天赐浴于御汤,退食每霑于仙饌。”
词语解释:斋馔  拼音:zhāi zhuàn
供僧、尼吃的食物。
词语解释:南馔  拼音:nán zhuàn
南方口味的菜肴。 宋 叶梦得 《避暑录话》卷下:“往时南饌未通,京师无有能斫鱠者,以为珍味。 梅圣俞 家有老婢,独能为之。”
词语解释:午馔  拼音:wǔ zhuàn
犹午餐。 唐 皮日休 《雨中游包山精舍》诗:“道人摘芝菌,为予备午饌。”
词语解释:贰馔  拼音:èr zhuàn
多样的菜肴。 隋 王通 《中说·事君》:“子宴宾,无贰饌。” 阮逸 注:“不重味。”
词语解释:饰馔  拼音:shì zhuàn
置办酒食。 唐 元稹 《莺莺传》:“ 郑 厚 张 之德盛,因饰饌以命 张 ,中堂宴之。”
词语解释:馈馔  拼音:kuì zhuàn
进献食物。《后汉书·清和王庆传》:“贵人长於人事,供奉 长乐宫 ,身执馈饌,太后怜之。” 清 唐孙华 《苕上张子宏挽诗》:“精庐列文史,馈饌罗肴珍。”
词语解释:馐馔  拼音:xiū zhuàn
珍馐美味。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锦瑟》:“妇尤骄倨,常佣奴其夫;自享饈饌,生至,则脱粟瓢饮,折稊为匕,置其前。”
词语解释:营馔  拼音:yíng zhuàn
置办膳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世人不问愚智,皆欲识人之多,见事之广,而不肯读书,是犹求饱而嬾营饌,欲暖而惰裁衣也。”
词语解释:菜馔  拼音:cài zhuàn
菜肴。《红楼梦》第六一回:“便将茯苓霜搁起,且按着房头分派菜饌。” 沙汀 《酒后》:“菜馔丰富,酒又是烧甜酒,他接连灌了好几整杯。”
词语解释:十人馔  拼音:shí rén zhuàn
《南史·刘穆之传》:“﹝ 穆之 ﹞性奢豪,食必方丈,旦輒为十人饌,未尝独餐。”本指招待十个客人的饭食,后用以指主人待客的丰盛酒宴。
词语解释:兼馔  拼音:jiān zhuàn
两种以上的食品。《明史·刘仕貆传》:“居官数年,笥无重衣,庖无兼饌。”
词语解释:亵馔  拼音:xiè zhuàn
日常的饮食。《新唐书·儒学传下·韦彤》:“ 天宝 中,始有进食事,殆 王璵 缘生事亡,用燕具褻饌,参瀆礼荐,不可示远。”
词语解释:修馔  拼音:xiū zhuàn
(1).准备饭食。 唐 薛用弱 《集异记·柳超》:“汝等当修饌,伺吾食毕,可进毒於吾,吾甘死矣。”
(2).教师的薪金及饭食。修,通“ 脩 ”,束修。《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那 程师爷 见修饌不菲,人地相宜,竟强似作个老教去吃那碗豆腐饭。”
词语解释:麟馔  拼音:lín zhuàn
用麒麟肉作的肴馔。比喻珍贵食品。 元 李存 《挽三十七代仙姑》诗:“麟饌已供仙府贵,鸞封犹被国恩长。”
词语解释:醪馔  拼音:láo zhuàn
酒宴。《新唐书·张说传》:“上日,敕所司供帐设乐,内出醪饌,帝为赋诗。”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卷四:“故事:尚书省集请謚之家,自设醪饌,旧从官给,今方罢之。”
词语解释:殽馔  拼音:yáo zhuàn
酒肉饭菜。《三国志·吴志·孙登传》:“减捐大官殽饌,过於礼制,臣窃忧惶。” 元 秦简夫 《东堂老》第四折:“摆设的一般般殽饌美,酬酢的一个个綺罗新。”
词语解释:客馔  拼音:kè zhuàn
待客的饭食。 南朝 齐 王融 《皇太子哀策文》:“鹤关昼掩,鳧灯夜沉,仍袭未改,客饌如临。”《红楼梦》第六回:“一时 周瑞家的 传了一桌客饌,摆在东屋里,过来带了 刘老老 和 板儿 过去吃饭。”
词语解释:御馔  拼音:yù zhuàn
皇帝的食品。 明 姚茂良 《精忠记·赴难》:“你当初身为主帅,便是御饌也何希罕。”
词语解释:净馔  拼音:jìng zhuàn
素斋。
词语解释:昼馔  拼音:zhòu zhuàn
(1).安排白天的饭食。 唐 沉亚之 《栎阳县丞小厅壁记》:“﹝ 櫟阳 ﹞邑颇瘠于扰费,然而游宦客子……夕馆而昼饌,自宰臣簿尉,或不能支於给馈而宾去,尝悒悒不快。”
(2).指午饭。《初刻拍案惊奇》卷四:“﹝ 十一娘 ﹞供了早膳,復叫 青霞 操弓矢下山寻野味作昼饌。”
词语解释:柈馔  拼音:pán zhuàn
盘中的食物。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山神》:“ 益都 李会斗 ,偶山行,值数人籍地饮……视其柈饌,杂陈珍错。”
词语解释:时馔  拼音:shí zhuàn
现时的食物。《旧唐书·孝友传·崔沔》:“未有荐时饌而追用古器者。”
词语解释:服馔  拼音:fú zhuàn
衣服饮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杂文》:“穷瓌奇之服饌,极蛊媚之声色。”
词语解释:品馔  拼音:pǐn zhuàn
诸色肴馔。 清 褚人穫 《坚瓠十集·阿婆脸不搽》:“其於达官显宦,则品饌丰美;若高人胜士,不过汤饼而已。”
词语解释:官馔  拼音:guān zhuàn
供给官员的酒食。《仪礼·燕礼》:“膳宰具官饌于寝东。” 郑玄 注:“具其官之所饌,谓酒也,牲也,脯醢也。” 贾公彦 疏:“云具官饌,具官之所饌者,谓卿大夫士之饌。”
词语解释:奠馔  拼音:diàn zhuàn
置食物以祭。 唐 李公佐 《南柯太守传》:“生哀慟发引,威仪在途,男女叫号,人吏奠饌,攀辕遮道者不可胜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