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一真平声 椿[zhūn][详注1][yīn][lún][详注2][bīn][qín zhēn][jūn][详注3][xún][jīn][撫也。][bīn][mín][xín][chén][zhēn]泿迿[详注4][shēn]


注1:振 音真。厚也。《诗·周南》宜尔子孙振振兮。《传》仁厚也。《又》振振公子。《传》信厚也。
注2:信 升人切。與申同。《易·繫辭》往者,屈也。來者,信也。《詩·邶風》于嗟洵兮,不我信兮。又同身。《周禮·春官》侯執信圭,伯執躬圭。《註》信圭,刻人形伸也。躬圭,刻人形屈也。
注3:僎 通作遵。《礼·少仪》介爵,酢爵,僎爵皆居右。《注》古文礼僎作遵,谓乡人为卿大夫,来观礼者。又《仪礼·乡饮酒礼》遵者降席。《注》遵者,谓此乡之仕至大夫者,今来助主人乐宾,主人所荣而遵法者也。今文遵为僎,或为全。
注4:螾 音寅。《類篇》蟲名,寒螿也。 又《正韻》螼螾。《賈誼·弔屈原文》夫豈從蝦與蛭螾。讀平聲。
末字词组
鸥驯服驯柔驯谦驯桀骜难驯抚驯灵驯 
雉驯扰驯温驯桀傲不驯桀骜不驯教驯  
雅驯笼驯调驯桀敖不驯比驯和驯  

词语解释:鸥驯  拼音:ōu xùn
谓人无机心则鸥鸟驯顺来亲。 宋 曾巩 《寄郓州邵资政》诗:“形縻甘鹤怨,心泰得鸥驯。” 元 袁桷 《寿李承旨四十韵》:“息深忘蝶化,机静狎鸥驯。”参见“ 鸥鷺忘机 ”。
词语解释:鸥鹭忘机  拼音:ōu lù wàng jī
《列子·黄帝》:“海上之人有好沤鸟者,每旦之海上,从沤鸟游,沤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闻沤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之海上,沤鸟舞而不下也。”指人无巧诈之心,异类可以亲近。后以“鸥鷺忘机”比喻淡泊隐居,不以世事为怀。 清 王鹏运 《红情·苇湾观荷与乙庵分赋红情绿意》词:“只闲闲鸥鷺忘机,云水任宽窄。”
词语解释:雉驯  拼音:zhì xùn
谓地方官施行仁政,泽及禽鸟。 明 海瑞 《知县参评》:“履 中牟 之境而见雉驯之休,则知 鲁恭 之政矣。”参见“ 雉乳 ”。
词语解释:雉乳  拼音:zhì rǔ
谓地方官施行仁政,德及禽鸟。乳,繁殖。典出《后汉书·鲁恭传》:“ 建初 七年,郡国螟伤稼,犬牙缘界,不入 中牟 。 河南 尹 袁安 闻之,疑其不实,使仁恕掾 肥亲 往廉之。 恭 随行阡陌,俱坐桑下。有雉过,止其傍。傍有童儿, 亲 曰:‘儿何不捕之?’儿言‘雉方将雏’。 亲 瞿然而起,与 恭 诀曰:‘所以来者,欲察君之政迹耳。今虫不犯境,此一异也;化及鸟兽,此二异也;竖子有仁心,此三异也。久留,徒扰贤者耳。’还府,具以状白 安 。” 唐 王维 《送方城韦明府》诗:“使车听雉乳,县鼓应鸡鸣。”
词语解释:雅驯  拼音:yǎ xùn
典雅纯正;文雅不俗。《史记·五帝本纪论》:“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 尧 以来;而百家言 黄帝 ,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 宋 苏轼 《奏马澈不当屏出学状》:“谨按 澈 所论,文指雅驯,考验经史,皆有援据,此乃内舍生员之优者。” 明 徐渭 《祝佥事为神于南昌》:“ 天乐 多山,少文采,而 祝 独雅驯,貌端朗,面白晳,光采可鉴。” 郭沫若 《读了〈李家庄的变迁〉》:“人物呢,连名字也就不雅驯,如像 铁锁 、 冷元 、 白狗 、 二妞 之类。”
词语解释:服驯  拼音:fú xùn
(1).驾驭车马。 汉 王充 《论衡·率性》:“如徒能御良,其不良者不能驯服,此则駔工庸师服驯技能,何奇而世称之?”
(2).驯服,顺从。 宋 王安石 《上皇帝万言书》:“又以久于其职,则上狃习而知其事,下服驯而安其教。” 宋 叶适 《忠翊郎武学博士蔡君墓志铭》:“驥之德实良兮,非行王路而后服驯。”
词语解释:扰驯  拼音:rǎo xùn
驯服。 汉 王符 《潜夫论·志氏姓》:“其子 伯翳 ,能议百姓以佐 舜 禹 ,扰驯鸟兽, 舜 赐姓 嬴 。”《孔子家语·五帝德》:“﹝ 黄帝 ﹞服牛乘马,扰驯猛兽,以与 炎帝 战於 阪泉 之野。” 宋 苏轼 《祭张文定公文》之一:“道大如天,见存乎人……初如龙凤,不可扰驯。”
词语解释:笼驯  拼音:lóng xùn
把鸟兽关在笼中使之驯服。 唐 韩愈 《送惠师》诗:“江鱼不池活,野鸟难笼驯。”
词语解释:柔驯  拼音:róu xùn
柔顺驯服。《列子·黄帝》:“ 周宣王 之牧正,有役人 梁鸯 者,能养野禽兽,委食於园庭之内,虽虎狼鵰,鶚之类,无不柔驯者,雄雌在前,孳尾成羣,异类杂居,不相搏噬也。” 巴金 《灭亡》第十章:“宣传爱的人杀起人来,吃起人来,更是何等凶残。难道我们还嫌被杀被吃的人尚不够柔驯吗?”
词语解释:温驯  拼音:wēn xún
温和顺服。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胭脂》:“何来恶少,必非 鄂郎 ;果是 鄂郎 ,其人温驯,知妾病由,当相怜恤,何遂狂暴如此!” 萧乾 《一本褪色的相册》七:“可是我那时已经不再是个温驯的受气包了。”
词语解释:调驯  拼音:diào xùn
训练;使之驯服。《史记·秦本纪》:“ 大费 拜受,佐 舜 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 宋 袁褧 《枫窗小牍》卷上:“其马至御前,马足不肯进,左右鞭之,益鸣跳,不如调驯时。”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晚霞》:“故其购是童也,先以金啗其父母,预调驯之,堕水而死,勿悔也。”
词语解释:谦驯  拼音:qiān xùn
谦让善良。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青蛙神》:“ 十娘 虽谦驯,但善怒,颇不善 崑生 所为。”
词语解释:桀傲不驯  拼音:jié ào bù xùn
同“ 桀驁不逊 ”。 储安平 《在塔里木河的下游》:“就在这蜿蜒的沙山脚下,流着来自千里以外,历史上久享盛名的这条旷达、豪壮的、同时也是桀傲不驯的 塔里木河 。”
词语解释:桀敖不驯  拼音:jié áo bù xùn
同“ 桀驁不逊 ”。 茅盾 《追求》:“学生们侮辱师长,如此桀敖不驯,即使现在不入‘西歪’,将来要做‘西歪’也是难免的。”
词语解释:桀骜难驯  拼音:jié ào nán xún
谓凶悍倔强,难以驯服。《清史稿·土司传六·甘肃》:“故土官易制,絶不类 蜀 黔 诸土司桀驁难驯也。”
词语解释:桀骜不驯  拼音:jié ào bù xùn
同“ 桀驁不逊 ”。 《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到了五六岁上,识字读书,聪明出众。只是生成一个桀驁不驯的性子,顽劣异常。” 清 无名氏 《广东军务记》:“养其桀驁不驯之心,纵其贪狼自肆之欲,进而日上,得遂无厌。” 蒋子龙 《赤橙黄绿青蓝紫》:“一向桀骜不驯的 刘思佳 被一个刚来的小姑娘管得服服帖帖。”
词语解释:比驯  拼音:bǐ xùn
比顺。 汉 贾谊 《新书·傅职》:“教之训典,使知族类疏戚,而隐比驯焉。”
词语解释:抚驯  拼音:fǔ xùn
安辑,使之驯服。《隋书·长孙晟传》:“不如许之,招令南徙,兵少力弱,易可抚驯,使敌 雍閭 ,以为边捍。”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八》:“若素能抚驯将士,结之以恩,临时晓諭,人必帖服。”
词语解释:教驯  拼音:jiào xùn
(1).教训。《墨子·兼爱中》:“昔 越王 勾践 好士之勇,教驯其臣,和合之,焚舟失火,试其士。” 孙诒让 间诂:“驯读为训。”《史记·孝文本纪》:“今列侯多居 长安 ,邑远,吏卒给输费苦,而列侯亦无由教驯其民。”
(2).训练。《汉书·公孙弘传》:“夫虎豹马牛,禽兽之不可制者也,及其教驯服习之,至可牵持驾服,唯人之从。”
词语解释:和驯  拼音:hé xùn
温顺而驯服。《尸子》卷下:“夫马者, 王良 御之,则和驯端正,致远道矣。” 明 夏完淳 《左太冲咏史》诗:“指挥失 东吴 , 夷羌 咸和驯。”
词语解释:灵驯  拼音:líng xùn
灵巧而驯服。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蛇人》:“尝蓄驯蛇二,皆青色:其大者呼之大青,小曰二青。二青额有赤点,尤灵驯,盘旋无不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