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青骡 拼音:qīng luó
大青骡子。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乘白马而不前,策青骡而转碍。” 唐 李贺 《马诗》之二二:“ 少君 骑海上,人见是青骡。” 宋 陆游 《姚平仲小传》:“ 平仲 功不成,遂乘青骡亡命,一昼夜驰七百五十里……欲隐 华山 。” 元 萨都剌 《扬帆松江甚驶西望吴诸山快而有作》诗:“青山蹀躞奔青骡,倏忽过眼千羣多。”词语解释:驴骡 拼音:lǘ luó
由公马和母驴交配所生,身体较马骡小,耳朵较大,尾部的毛较少。也叫駃騠。
驢驘:驴和骡。指驽劣的力畜。驘,同“ 骡 ”。 汉 刘向 《九叹·愍命》:“却騏驥以转运兮,腾驴驘以驰逐。”词语解释:六骡 拼音:liù luó
匈奴 单于所乘之六匹骡马。《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单于视 汉 兵多,而士马尚彊,战而 匈奴 不利,薄莫,单于遂乘六驘,壮骑可数百,直冒 汉 围西北驰去。”《汉书·霍去病传》作“六臝”。后以指入侵者的坐骑。词语解释:骏骡 拼音:jùn luó
善于奔走、负重的骡子。 唐 张读 《宣室志》卷三:“一日遇一年少,鞭骏骡,负二巨囊,吾利其资,顾左右皆崖巖万仞,而日渐曛黑,遂力排之,堕於崖下。” 宋 洪迈 《夷坚甲志·韩郡王荐士》:“ 绍兴 中, 韩郡王 既解枢柄,逍遥家居,常顶一字巾,跨骏骡,周游湖山之间。”词语解释:草骡 拼音:cǎo luó
牝骡。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养牛马驴骡》:“草骡不产,产无不死;养草骡常须防,勿令杂羣也。”词语解释:走骡 拼音:zǒu luó
供坐骑的骡子。《红楼梦》第九三回:“ 赖大 骑着大走骡,押着赶进城。” 杜澎 《双窝车》:“车后头拴着一匹膘儿肥、口儿壮、菊花青的大走骡。” 端木蕻良 《曹雪芹》第十二章:“四周便是些大轿、肩舆,再外边是小轿、轿车,再外边是走骡、坐骑。”词语解释:马骡 拼音:mǎ luó
(1).马和骡。泛指畜生。《全元散曲·端正好》:“死临头怎生逃躲,少不的打轮迴作马骡。” 燕谷老人 《续孽海花》第四八回:“﹝他﹞跳下马来,把马交给车夫,鬆了肚带,撩起鞍鐙,自有人来接着,把马骡一块儿溜去了。”
(2).由公驴和母马交配所生的杂种。身体较驴骡大,耳朵较小,尾部的毛蓬松。俗称骡。词语解释:驮骡 拼音:tuó luó
专门用来驮东西的骡子。《儿女英雄传》第五回:“那驮骡又是恋羣的,一个一跑,那三个也跟了下来。” 梁斌 《翻身纪事》二:“道儿远,叫驮骡给你们把背包送去吧!”词语解释:驽骡
驽劣的骡子。 汉 刘向 《九叹·忧苦》:“同駑驘与椉駔兮,杂班駮与闒茸。”词语解释:辕骡 拼音:yuán luó
同“辕驘”。
驾车的骡子。词语解释:骒骡 拼音:kè luó
母骡。 柳青 《铜墙铁壁》第一章:“天气很热,那骒骡爬上第三架山的时候,已经是满身大汗,好像一部湿淋淋的机器,有节奏的喘着气。”词语解释:梢骡 拼音:shāo luó
指在驾辕牲口前面或两侧拉车的骡子。《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诗·冲出照明圈》:“正是天黑摸不着道,鬼子给咱挂天灯,辕马梢骡多机灵,两耳朝天四蹄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