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汉语字典髡拼音:kūn 繁体或异体字:髠髨属元韵
髨、髠 kūn 〈动〉
- (形声 。(kūn)从髟(biāo),与毛发有关,兀(wù)声。本义:古代一种剃去头发的刑罚)
- 同本义
- 髡,剃发也。——《说文》
- 髡者,使守积。——《周礼·掌戮》
- 辩通凿颠者髡。——刘向《列女传》
- 接舆髡兮。——《楚辞·屈原·涉江》
- 乃髡钳季布。——《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 又如:髡刖(古代刑罚,去发称髡,断足称刖);髡钳(古代刑罚,去发为髡,用铁束颈为钳);髡发(剃去头发);髡首(剃光头发,光头);髡人(被剃去头发的罪人);髡头(光头。同髡首)
- 剪去树枝
- 十年以后,髡一树,得一载,岁髡二百树,五年一周。——《齐民要术》
髡 kūn 〈名〉
- 僧尼 。如:髡缁(道士,代指道教);髡人(僧侣,僧人);髡首(指僧尼)
康熙字典髡
- 《唐韻》苦昆切《集韻》《韻會》《正韻》枯昆切,𠀤音坤。
- 《說文》𩮜髮也。从髟,兀聲。或从元。《周禮·秋官·掌戮》髡者使守積。《註》王之同族不宮之者,髡頭而已。《前漢·𠛬法志》當黥者,髡鉗爲城旦舂。
- 又人名。《孟子註》淳于髡,齊之辨士。
- 又樹禿曰髡。《齊民要術》種柳千樹足柴,歲可髡二百樹。
- 又《集韻》去骨切,音窟。
- 又五忽切,音兀。
- 義𠀤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