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一陌入声 驿[xī][jī,积聚][jí][yì,变易][gē gé][pò tuò][详注1][详注2][详注3][zhī][jí][动词][sè mí sù][shì zhē][划破][yì][yā,笑声][详注4][xī][hé][tī zhì][zǎ zé zhā zhà][è][gé][hé,同核][yì shì][jí][zhà][yì][è,音厄。本作呃。鸡声。][cè][zhái][shuò][jí][详注5][详注6][hè xià][详注7]鰿


注1:索 《广韵》山戟切《集韵》色窄切,求也。《礼·曲礼》大夫以索牛。《注》索,求得而用之。
注2:摘 《唐韵》竹厄切《集韵》《韵会》陟革切,音谪。手取也。《唐书·建宁王倓传》天后次子贤作歌曰: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尚云可,四摘抱蔓归。或作擿。
注3:射 yì,音睪。《诗·大雅》无射亦保。《周颂》无射于人斯。《注》射,厌也。又无射,九月律名。《前汉·律历志》无射,言阳气上升,阴气收藏,终而复始,无厌已也。
注4:刺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七迹切,音碛。穿也,伤也。《增韵》刃之也。《孟子》刺人而杀之。又针黹也。《史记·货殖传》刺绣文,不如倚市门。又侦伺也。《前汉·燕王旦传》燕王旦遣幸臣之长安问礼仪,阴刺候朝廷事。又《韵会》黥也。又撑也。《史记·陈平世家》平乃刺船而去。《韩愈诗》峻濑乍可刺。又刺刺,多言貌。《管子·心术篇》焉能去刺刺为咢咢乎。《韩愈·送殷员外序》丁宁顾婢子,语刺刺不能休。
注5:柞 《集韻》《韻會》側格切,音窄。除草曰芟,除木曰柞。《詩·周頌》載芟載柞。又《周禮·夏官》柞氏掌攻草木。 又窄陿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轂小而長則柞。《类篇》助伯切,音斮。捕兽槛中机曰柞鄂。《中庸·孔疏》擭谓柞㮙也。
注6:莫 《韵会》莫白切,音陌。静也。《诗·小雅》君妇莫莫。《注》言清静而敬至也。《左传·昭二十八年》德正应和曰莫。
注7:霸 音拍。古与魄同。《说文》月始生霸然也。承大月二日,承小月三日。从月䨣声。《增韵》月体黑者谓之霸。《玉篇》今作魄。《书·武成·旁死魄释文》魄,普白反。《说文》作霸,匹革反。《前汉·律历志》四月已丑朔死霸。死霸,朔也。生霸,望也。是月甲辰望,乙巳旁之,故武成篇曰:惟四月既旁生霸。
末字词组
肝鬲毁鬲重鬲胸鬲焦鬲翼鬲痞鬲 
釜鬲关鬲人鬲平鬲灰鬲否鬲  
鼎鬲襟鬲针鬲铛鬲有鬲瓦鬲  

词语解释:肝鬲  拼音:gān gé
亦作“ 肝膈 ”。 犹肺腑。比喻内心。 三国 魏 曹操 《让县自明本志令》:“孤此言皆肝鬲之要也。”《三国志·吴志·周鲂传》:“拳拳输情,陈露肝膈。” 宋 曾巩 《寿丘山》诗:“我与二三友,欢言同几席;神清軼埃壒,趣合尽肝鬲。” 宋 王安石 《辞仆射第二札子》:“区区所陈,备出肝膈。”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崔秀才》:“﹝ 刘公 ﹞乃挑灯作札,罄吐肝膈。” 章炳麟 《革命之道德》:“追怀往誥,惕然在心,为是倾泻肝鬲,以貽吾党。”
词语解释:釜鬲  拼音:fǔ gé
泛指炊器。鬲,陶制。圆口,三空心足。《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蔡泽 ﹞之 韩 魏 ,遇夺釜鬲於涂。” 裴駰 集解:“《尔雅》曰:‘款足者谓之鬲。’ 郭璞 曰:‘鼎曲脚。’” 唐 柳宗元 《非国语上·三川震》:“夫釜鬲而爨者,必涌溢蒸鬱以糜百物。” 清 唐甄 《潜书·善施》:“必釜鬲之约,三年不忘,不易其日,不易其物。”
词语解释:鼎鬲  拼音:dǐng gé
鼎与鬲。泛指煮器。 唐 陆龟蒙 《食鱼》诗:“ 江 南春旱鱼无泽,岁晏未曾腥鼎鬲。” 宋 司马光 《旬虑十七韵呈同舍》诗:“蜚鸟开樊笼,跳鱼出鼎鬲。” 元 吾丘衍 《周秦刻石释音·郑樵石鼓音序》:“呜呼,鼎鬲远矣。世变风移,石鼓者,其立碑之渐与。”
词语解释:毁鬲  拼音:huǐ gé
毁谤离间。 汉 赵岐 《〈孟子〉题辞》:“ 鲁 臧仓 毁鬲 孟子 。” 焦循 正义:“盖譖毁之使情隔耳。”
词语解释:关鬲  拼音:guān gé
(1).同“ 关格 ”。 汉 桓宽 《盐铁论·箴石》:“今欲下箴石,通关鬲,则恐有 盛 胡 之累,怀箴橐艾,则被不工之名。” 宋 秦观 《治势下》:“天下之势犹一人之身,缓而救之以猛,犹关鬲不通而涌泄之也。”
(2).关膈。亦指胸腹之间。 唐 杜甫 《秋日阮隐居致薤三十束》诗:“衰年关鬲冷,味煖復无忧。”
词语解释:襟鬲  拼音:jīn gé
胸襟。 唐 李群玉 《龙山人惠石廪方及团茶》诗:“一甌拂昏寐,襟鬲开烦拏。”
词语解释:重鬲  拼音:zhòng gé
古代丧礼中用以悬在重木(暂代神主用的木)上的瓦瓶。一说鬲用二,故称。《仪礼·士丧礼》:“新盆、槃、瓶、废敦、重鬲,皆濯造于西阶下。” 郑玄 注:“重鬲,鬲将悬重者也。” 胡培翚 正义:“以饭尸之餘米,用鬲煮为鬻县于重,故名重鬲,或曰鬲用二,故云重。重鬲,二鬲也。”《礼记·丧大记》:“陶人出重鬲,管人受沐。” 孔颖达 疏:“重鬲者,谓县重之罌也。是瓦瓶受三升。”
词语解释:人鬲  拼音:rén gé
中国 古代奴隶社会对家内奴隶和生产奴隶的统称。 郭沫若 《关于中国古史研究中的两个问题》一:“庶人肯定是耕作奴隶,证据是《大盂鼎》:‘锡汝邦司四伯,人鬲自驭至于庶人六百又五十又九夫。锡夷司王臣十又三伯,人鬲千又五十夫。’‘人鬲’是通过战争俘虏来的奴隶,是无可争议的。‘人鬲’中包括‘自驭至于庶人’,驭是家内奴隶,庶人的地位是在家内奴隶之下的。”
词语解释:针鬲
用针刺横膈膜
词语解释:胸鬲  拼音:xiōng gé
见“ 胸膈 ”。
词语解释:胸膈  拼音:xiōng gé
(1).亦作“ 胸鬲 ”。泛指胸腹。膈,膈膜。《后汉书·律历志下》“晷景” 刘昭 注引《易纬》:“秋分,晷长七尺二寸四分。当至不至,草木復荣,多病温,悲心痛;未当至而至,多病胸鬲痛。” 明 高攀龙 《缪仲淳六十序》:“当是时, 兴甫 得异疾,勺水不下嗌,诸医望而走,一息未絶耳, 仲淳 为去其胸膈中滞如铁石如拳者二。” 叶圣陶 《倪焕之》十二:“ 焕之 仿佛觉得胸膈间舒畅了一点。”
(2).犹胸怀、胸臆。 宋 苏舜钦 《过濠梁别王原叔》诗:“余生性阔疎,逢人出胸膈。” 明 梁辰鱼 《浣纱记·问疾》:“霎时间患病神魂乱,算将来有两月之半,饭食不吃一碗,几时得胸膈暂宽?”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查初白诗》:“然 放翁 多自写胸膈,非因人因地曲折以赴,往往先得佳句而足成之。” 郭沫若 《题〈此身篇〉》:“右係寄赠 立群 之作,成於北上舟中,见者谓颇别致,在余则仅抒写胸膈,所谓鄙直如偶语耳。”
词语解释:平鬲  拼音:píng gé
谓车两旁之上高出于轼的平木。《周礼·考工记·舆人》“以其隧之半为之较崇” 郑玄 注“较,两輢上出式者。” 唐 贾公彦 疏:“较,谓车舆两相,今人谓之平鬲也。” 孙诒让 正义引 郑珍 云:“《説文》:‘輢,车旁也。’则輢止是车两旁之称。注云‘两輢’,犹两旁也。‘上出式’者,谓两旁之上,高出於式之平木。此平木为较,犹较前平木为式。式崇较崇,并是平木距箱底之高……较木平设,故此及《车人》疏谓之平鬲。《山虞》疏及《诗·卫风·淇澳》 孔 疏又作平较。”按,式即轼,车前扶手的横木。参见“ 平较 ”。
词语解释:平较  拼音:píng jiào
车箱两旁板上的横木。《诗·卫风·淇奥》“犄重较兮” 唐 孔颖达 疏:“《舆人》注云:‘较,两輢上出軾者。’则较谓车两旁,今谓之平较。”参见“ 平鬲 ”。
词语解释:铛鬲  拼音:chēng gé
一种古代炊器。圆口,有三只空心足。用陶或金属制成。《新唐书·隐逸传·武攸绪》:“所赐金银鐺鬲、野服……不御也。”
词语解释:焦鬲  拼音:jiāo gé
中医指三焦与膈膜。 宋 张耒 《药戒》:“焦鬲导达,呼吸开利,快然若未始有疾者。” 宋 张耒 《暮秋赋》:“纳冰霜於胸中兮,荡焦鬲之宿污。”
词语解释:灰鬲  拼音:huī gé
旧时墓穴内加固用的灰泥构筑。 明 王廷相 《雅述下》:“予葬先君,始为灰鬲,心亦未敢必其坚久;及葬先母夫人……开壙视之,已坚如石,击之有声,用锹鑱削,分毫不能入。”
词语解释:有鬲  拼音:yǒu gé
古国名。有,词头。 夏 代为 鬲国 ,又称 有鬲氏 。故址在今 山东省 德州市 附近。 有穷 国君 后羿 灭 夏帝相 , 寒浞 又诈取 羿 之位。 夏 臣 靡 奔 有鬲氏 ,收集遗民,灭 浞 ,立 少康 , 夏 室中兴。见《左传·襄公四年》。 晋 皇甫谧 《帝王世纪》:“初, 夏 之遗臣曰 靡 ,事 羿 。 羿 死,逃奔 有鬲氏 。收 斟寻 二国餘烬,杀 寒浞 而立 少康 ,灭 奡 於 过 。 后杼 灭 豷 於 戈 , 有穷 遂亡。”
词语解释:翼鬲  拼音:yì gé
同“ 翼翮 ”。 章炳麟 《訄书·官统下》:“震来虩虩,无丧翼鬲。”
词语解释:否鬲  拼音:fǒu gé
见“ 否隔 ”。
词语解释:否隔  拼音:fǒu gé
亦作“ 否鬲 ”。 隔绝不通。《汉书·薛宣传》:“夫人道不通,则阴阳否鬲。” 颜师古 注:“否,闭也,音皮鄙反。鬲与隔同。” 唐 吴兢 《贞观政要·公平》:“君臣失序,上下否隔,乱亡不恤,将何以治乎?”《明史·光宗纪赞》:“纲纪废弛,君臣否隔。”
词语解释:瓦鬲  拼音:wǎ gé
古代陶制的炊器。三足,形似鼎而无耳。《孔子家语·致思》:“ 鲁 有俭嗇者,瓦鬲煮食。”《晋书·四夷传·肃慎氏》:“无井灶,作瓦鬲,受四五升以食。”
词语解释:痞鬲  拼音:pǐ gé
见“ 痞隔 ”。
词语解释:痞隔  拼音:pǐ gé
亦作“ 痞鬲 ”。 郁结,阻滞不通。《法苑珠林》卷一一四:“若风大增,则气满胷塞,腑胃痞隔,手足缓弱,四体疼痺。”《二刻拍案惊奇》卷六:“﹝ 金生 ﹞感切伤心,终日鬱闷涕泣,茶饭懒进,遂成痞鬲之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