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自鬻 拼音:zì yù
自卖其身;自售其才能。《孟子·万章上》:“ 百里奚 自鬻於 秦 养牲者五羊之皮,食牛以要 秦穆公 。”《汉书·梅福传》:“昔 秦武王 好力, 任鄙 叩关自鬻。”《后汉书·郅恽传》:“昔 伊尹 自鬻辅 商 ,立功全人。”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兵部·沉惟敏》:“ 沉嘉旺 从 倭 逃归,自鬻於 沉 。”词语解释:獯鬻 拼音:xūn yù
亦作“ 獯粥 ”。
(1).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名。 夏商 时称 獯鬻 , 周 时称 猃狁 , 秦 汉 称 匈奴 。《孟子·梁惠王下》:“惟智者为能以小事大,故 太王 事 獯鬻 , 勾践 事 吴 。” 赵岐 注:“ 獯鬻 , 北狄 彊者,今 匈奴 也。”《后汉书·南匈奴传》:“昔 獫狁 獯粥 之敌中国,其所由来尚矣。” 李贤 注:“ 周 曰 獫狁 , 尧 曰 熏粥 , 秦 曰 匈奴 。” 明 汪廷讷 《种玉记·捷报》:“休道是 白登 曾此围 高帝 , 獯鬻 犹然屈 太王 。”
(2).泛指北方少数民族。 唐 张说 《高宗天皇大帝室钧天之舞乐章》:“化怀 獯鬻 ,兵戢 句驪 。” 清 赵翼 《静观》诗之十三:“或笑此论迂,谓北有 獯鬻 。”词语解释:炫鬻 拼音:xuàn yù
(1).叫卖;出卖。 汉 王逸 《九思·疾世》:“抱昭华兮宝璋,欲衒鬻兮莫取。”《后汉书·崔駰传》:“叫呼衒鬻,县旌自表者,非 随 和 之宝也。” 三国 魏 曹操 《抑兼并令》:“下民贫弱,代出租赋,衒鬻家财,不足应命。” 明 方孝孺 《悯知赋哀叶廷振》:“众喧闐以衒鬻兮,兢攘窃而不怍。”
(2).犹夸耀。 宋 王闢之 《渑水燕谈录·名臣》:“ 祥符 中, 王沂公 奉使 契丹 ,馆伴 耶律祥 颇肆谈辨,深自衒鬻,且矜新赐铁券。”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和‘为艺术而艺术’的作品中的主角,或夸耀其颓唐,或衒鬻其才绪,是截然两样的。”词语解释:贩鬻 拼音:fàn yù
贩卖。《后汉书·崔寔传》:“葬讫,资产竭尽,因穷困,以酤酿贩鬻为业。” 宋 王安石 《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官小者,贩鬻、乞丐,无所不为。” 清 欧阳巨源 《〈官场现形记〉序》:“乃至行博弈之道,掷为孤注;操贩鬻之行,居为奇货。”词语解释:市鬻 拼音:shì yù
在市上出售。 唐 杜甫 《送重表侄王砯评事使南海》诗:“自陈剪髻鬟,市鬻充杯酒。”《宋史·食货志下八》:“行者齎货,谓之‘过税’,每千钱算二十;居者市鬻,谓之‘住税’,每千钱算三十,大约如此。”词语解释:货鬻 拼音:huò yù
(1).出售货物。《南史·文学传·刘勰》:“ 勰 撰《文心雕龙》五十篇…… 勰 欲取定於 沉约 ,无由自达,乃负书候 约 於车前,状若货鬻者。”
(2).指出售。 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康老子》:“遇一老嫗,持旧锦褥货鬻,乃以半千获之。”《太平广记》卷三七二引 唐 谷神子 《博异志·张不疑》:“偶获婢僕等三数十人,自 浙 右已歷南 荆 ,货鬻殆尽。” 金 王若虚 《哀雁词》:“捕者伊何?贪于货鬻;用者伊何?悦乎口腹。”词语解释:贸鬻 拼音:mào yù
买卖。《魏书·食货志》:“土货既殊,贸鬻亦异,便於 荆 郢 之邦者,则碍於 衮 豫 之域。” 唐 黄滔 《以不贪为宝赋》:“器之於国,雕鎪皆仗剑之流;利之於人,贸鬻悉投钱之士。”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黄文襄》:“许带什物贸鬻,民踊跃争先。”词语解释:贾鬻 拼音:jiǎ yù
买卖。《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凡斯五交,义同贾鬻。” 李善 注:“ 杜预 《左氏传》注曰:‘贾,买也。’ 郑众 《周礼》注曰:‘鬻,卖也。’” 宋 吴处厚 《青箱杂记》卷四:“余尝谓风鉴一事,乃昔贤甄识人物拔擢贤才之所急,非市井卜相之流,用以贾鬻取貲者。” 元 姚燧 《乌木杖赋》:“昔贾鬻鞭梔,蜡其肤,市者一濯,已呈苍枯。”词语解释:质鬻 拼音:zhì yù
典押出卖。 元 刘壎 《隐居通议·造化》:“丁亥大饥,质鬻妻子。” 明 归有光 《遗王都御史书》:“质鬻妻儿,投命贵室。” 章炳麟 《訄书·序种姓上》:“近在 明 世,荐绅之家,苍头百人,是时承平亡战,特以飢寒质鬻,然犹舍其氏族以从主人。”词语解释:眩鬻 拼音:xuàn yù
夸耀求售。眩,通“ 炫 ”。《资治通鉴·汉武帝建元三年》:“四方士多上书言得失,自眩鬻者以千数。” 胡三省 注:“《汉书》作‘衒’,行卖也。衒与眩同。”词语解释:赈鬻 拼音:zhèn yù
谓设粥厂以赈济。鬻,同“ 粥 ”。《清会典事例·户部八·福建清吏司》:“掌賑鬻之政令。”原注:“每年十月初一日起至次年三月二十日止,五城地方设立鬻厂賑济穷民。”词语解释:博鬻 拼音:bó yù
换取。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二:“士庶之家,出其平日珠玉玩好,妆具环珮,锦绣衣衾,日陈于 天津桥 市中,惟博鬻升合米豆,以救朝夕。”词语解释:贱鬻 拼音:jiàn yù
低价出售。《宋史·食货志下五》:“豪商率能及限,小商或不即知,或无贴纳,则贱鬻於豪商。”词语解释:饘鬻 拼音:zhān yù
见“ 饘粥 ”。
词语解释:饘粥 拼音:zhān zhōu
亦作“ 饘鬻 ”。 稀饭。 清 方文 《卖卜润州邬沂公有诗见赠赋此答之》:“所求升斗供饘粥,不向侏儒説姓名。” 清 吴定 《答任幼直先生书》:“有田可以具饘鬻,弹琴著书,不愿仕也。” 郁达夫 《和冯白桦〈重至五羊城〉原韵》:“薄有文章惊海内,竟无饘粥润诗肠。”词语解释:餰鬻 拼音:jiān yù
同“ 餰粥 ”。 《荀子·礼论》:“芻豢、稻粱、酒醴、餰鬻、鱼肉、菽藿、酒浆,是吉凶忧愉之情发於食饮者也。”词语解释:饭鬻 拼音:fàn yù
吃粥。《三国志·魏志·管宁传》:“饭鬻餬口,并日而食。”词语解释:薰鬻 拼音:xūn yù
亦作“ 薰粥 ”。亦作“ 薰育 ”。 古 匈奴 名。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吴太伯传》:“ 古公亶甫 脩 公刘 、 后稷 之业,积德行义,为 狄 所慕, 薰鬻 戎姤而伐之。”《史记·周本纪》:“ 薰育 戎狄攻之,欲得财物,予之。”《汉书·燕剌王刘旦传》:“ 薰鬻 徙域,北州以妥。”《汉书·匈奴传上》:“ 匈奴 ,其先 夏后氏 之苗裔,曰 淳维 , 唐 虞 以上有 山戎 、 獫允 、 薰粥 ,居于北边,随草畜牧而转移。”词语解释:卖鬻 拼音:mài yù
出售。《晋书·五行志中》:“而饥疫荐臻,戎 晋 并困,朝廷不能振,詔听相卖鬻。” 唐太宗 《断卖佛像敕》:“自今已后,工匠皆不得预造佛道形像卖鬻。”词语解释:买鬻 拼音:mǎi yù
买进卖出。《墨子·经说上》:“买鬻,易也。”词语解释:转鬻 拼音:zhuǎn yù
谓另投别主,卖身为佣。《韩非子·难言》:“ 伯里子 道乞, 傅説 转鬻。”旧注:“转次而佣,故曰‘转鬻’。”《淮南子·修务训》:“ 伯里奚 转鬻, 管仲 束缚。” 高诱 注:“ 伯里奚 , 虞 臣,自知 虞公 不可諫而去,转行自卖於 秦 ,为 穆公 相,而 秦 兴也。”词语解释:典鬻 拼音:diǎn yù
典押出卖。 清 唐甄 《潜书·食难》:“大凶,则一岁之计犹可假贷典鬻,虽不免於飢,而犹不至于死。”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总论》:“因典鬻田房,揭贷重利,多方説合,始得从旁劝解。”词语解释:鬻鬻 拼音:yù yù
象声词。形容声音纤柔细长。《古诗源·汉安世房中歌》:“鬻鬻音送,细齐人情。” 沉德潜 注:“鬻,音竹。鬻鬻二语,写乐音深静。” 宋 刘攽 《和王正仲熙宁郊祀二十韵》:“送音仍鬻鬻,畀福想霏霏。”词语解释:麋鬻 拼音:mí yù
同“ 麋粥 ”。 麋,通“ 糜 ”。 汉 桓宽 《盐铁论·复古》:“今陛下继大功之勤,养劳勌之民,此用麋鬻之时。”词语解释:传鬻 拼音:chuán yù
转卖。《吕氏春秋·慎人》:“ 百里奚 之未遇时也,亡 虢 而虏 晋 ,饭牛於 秦 ,传鬻以五羊之皮, 公孙枝 得而説之,献诸 繆公 。”词语解释:酤鬻 拼音:gū yù
犹买卖。《晋书·五行志上》:“ 司马道子 於府园内列肆,使姬人酤鬻,身自贸易。”词语解释:淫鬻 拼音:yín yù
水流激荡貌。《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沇溶淫鬻,散涣夷陆。” 司马贞 索隐引 郭璞 曰:“游激淖衍貌。” 张守节 正义引 张揖 曰:“水流谿谷之间也。”一说为山川繁郁貌。《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沇溶淫鬻。” 吕向 注:“山川繁鬱貌。”《骈雅·释诂下》:“沇溶淫鬻,繁鬱也。”词语解释:收鬻 拼音:shōu yù
买卖。 清 姚燮 《谁家七岁儿》诗:“收鬻往犹易,自顾今不遑。”词语解释:粰鬻 拼音:fū yù
粥。《淮南子·天文训》:“戊子受制,则养老鰥寡,行粰鬻,施恩泽。”词语解释:私鬻 拼音:sī yù
秘密贩卖。《新唐书·食货志四》:“亭户冒法,私鬻不絶。”《新五代史·唐臣传·豆卢革》:“以为姦利,至有私鬻。”词语解释:孕鬻 拼音:yùn yù
见“ 孕育 ”。
词语解释:孕育 拼音:yùn yù
(1).亦作“ 孕鬻 ”。怀胎生育。《礼记·乐记》:“羽者嫗伏,毛者孕鬻。” 陆德明 释文:“鬻,音育,生也。”《后汉书·皇后纪下·桓帝懿献梁皇后》:“后既无子,潜怀怨忌,每宫人孕育,鲜得全者。”
(2).引申指后嗣。《文选·潘岳〈西征赋〉》:“忲淫嬖之凶忍,勦皇统之孕育;张舅氏之姦渐,貽 汉 宗以倾覆。” 李善 注引《汉书》:“掖庭中御幸生子者輒死。”
(3).养育;滋养。《三国志·蜀志·后主传》:“故孕育羣生者,君人之道也;乃顺承天者,坤元之义也。” 唐 欧阳詹 《律和声赋》:“我咏斯畅,我律斯藏,发扬六气,孕育羣方。处植者以之而茂实,含识者於焉而寿昌。” 明 黄绾 《明道编》卷六:“草木孕育於冬,发生於春,盛长於夏,萎落於秋,此一气之消长也。” 华山 《童话的时代》:“你世世代代孕育着大河两岸的人民。”
(4).比喻既存的事物中酝酿着新事物。 陈其通 《万水千山》第九幕第一场:“乐曲突然转入悠扬而又深沉,使人感到在静静的群山中,隐伏着千军万马,孕育着一场即将到来的激战。”词语解释:夸鬻 拼音:kuā yù
夸耀卖弄。 宋 苏舜钦 《应制科上省使叶道卿书》:“然奔騖夸鬻,扇动流俗,苟窃虚名以自耀高位者,或私其所与,朋比自植,肆然揽爵赏之柄,此又所以为失也。”词语解释:天鬻 拼音:tiān yù
谓受自然的养育。《庄子·德充符》:“天鬻者,天食也。既受食於天,又恶用人!” 陆德明 释文:“鬻,养也。” 陈鼓应 注:“天,自然。”词语解释:熏鬻 拼音:xūn yù
匈奴 的别名。《汉书·礼乐志》:“爰五止,显黄德,图匈虐, 熏鬻 殛。”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 熏鬻 , 匈奴 本号也。”《文选·扬雄〈长杨赋〉》:“其后 熏鬻 作虐,东夷横畔。” 李善 注引 服虔 曰:“ 熏鬻 , 尧 时 匈奴 也。”词语解释:墆鬻 拼音:dì yù
谓囤积并待价卖出。 晋 左思 《蜀都赋》:“贾贸墆鬻,舛错纵横。”词语解释:盗鬻 拼音:dào yù
犹盗卖。《新唐书·食货志四》:“游民业盐者为亭户,免杂傜。盗鬻者论以法。”《宋史·王博文传》:“负海有盐场,岁饥,民多盗鬻,吏捕之輒抵死。” 清 汪琬 《乡饮宾徐府君墓志铭》:“羣从有盗鬻先世义田者,復率众捐橐中金赠以供岁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