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斗魁 拼音:dòu kuí
(1).指北斗七星之第一至第四星,即枢、璇、玑、权。《史记·天官书》:“在斗魁中,贵人之牢。”
(2).泛指北斗。 唐 韩偓 《感事三十四韵》:“斗魁当北坼,地轴向西偏。” 清 曹寅 《送竹村北试》诗之二:“掌大悬香阁,文光射斗魁。” 清 张君玉 《以乡兵挫诸北门围解壮之》诗:“ 越南 本是 南交 宅,还见文明耀斗魁。”
(3).喻指德高望重或才学冠世而为众人景仰的人。 清 唐孙华 《哭座主玉峰尚书徐公》诗:“千秋製作垂金石,一代宗师识斗魁。”参见“ 斗山 ”。
词语解释:斗山 拼音:dòu shān
(1).北斗和 泰山 。比喻德高望重或成就卓越为人们所敬仰的人。 宋 楼钥 《送张定叟尚书镇襄阳》诗:“ 南轩 传圣学,后进斗山仰。” 明 杨珽 《龙膏记·开阁》:“老相公斗山在望,鼎鼐久调,小生猥以鄙贱之姿,谬奉特达之愿。” 清 赵翼 《故吏部尚书汪文端公》诗:“吾师 松泉公 ,一代斗山仰。”
(2).比喻人们对德高望重或成就卓越者的敬仰。 明 张居正 《和答龙湖阁老舟中见示》:“海内几年公辅望,士林今日斗山情。”词语解释:芋魁 拼音:yù kuí
芋的块茎。亦泛称薯类植物的块茎。《后汉书·方术传上·许杨》:“时有謡歌曰:‘败我陂者 翟子威 ,飴我大豆,亨我芋魁。’” 李贤 注:“芋魁,芋根也。” 明 徐渭 《薯蓣》诗:“芋魁徒软美,松粉藉餦餭。” 清 顾炎武 《兄子言及开吴淞江之役书此示之》诗:“五十年来羹芋魁,顿令泽国生蒿莱。”词语解释:渠魁 拼音:qú kuí
大头目;首领。《书·胤征》:“歼厥渠魁,胁从罔治。” 孔 传:“渠,大。魁,帅也。” 孔颖达 疏:“‘歼厥渠魁’,谓灭其元首,故以渠为大,魁为帅,史传因此谓贼之首领为渠帅,本原出於此。” 宋 陆游 《董逃行》:“渠魁赫赫起 临洮 ,僵尸自照脐中膏。”《三国演义》第八八回:“ 孟获 乃 南蛮 渠魁,今幸被擒,南方便定;丞相何故放之?” 粟戡时 《湘路案》:“又有言留 日本 铁道学生 焦达峯 乃 湖南 会党之渠魁者。”词语解释:花魁 拼音:huā kuí
(1).百花的魁首。梅花开在百花之先,故有“花魁”之称。亦有以兰花为“花魁”的。《说郛》卷六二引 宋 王贵学 《五氏兰谱·白兰》:“榦叶花同色,萼修齐,中有薤黄, 东野 朴 守 漳 时品为花魁。” 宋 卢炳 《汉宫春》词:“因何事,向岁晚,搀占花魁。” 柯岩 《美的追求者·造化无极》:“人们都赞美梅花,好像她是唯一傲霜斗雪的花魁,我不这样看。”
(2).喻指绝色佳人。《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这些富豪公子,慕其容貌,都备着厚礼求见……求诗求字的,日不离门。弄出天大的名声出来,不叫他 美娘 ,叫他做 花魁娘子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小道该死,冒犯花魁,可怜见小道则个。” 郁达夫 《毁家诗纪》之七:“省识三 郎肠 断意, 马嵬 风雨葬花魁。”词语解释:伦魁 拼音:lún kuí
(1).指科举考试中夺魁为榜首。伦,通“ 抡 ”。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诛韩本末》:“ 毛自知 夺伦魁恩,以首论用兵故也。” 清 唐孙华 《文信国祠》诗:“伦魁光制策,正议触权奸。”
(2).特指状元。 明 章懋 《与谢木斋阁老书》:“宰辅则有 杜正献 、 李庄简 ,伦魁则有 詹騤 、 王佐 ,莫不表表於当时。”词语解释:抡魁 拼音:lún kuí
科举考试的第一名。亦指中选第一名。 宋 周密 《癸辛杂识续集·开庆六士》:“时相好名,牢笼 宜中 为抡魁,餘悉擢巍科。” 明 无名氏 《鸣凤记·陆姑救易》:“文省幸抡魁,到皇都赴礼闈。”《古今小说·赵伯昇茶肆遇仁宗》:“功名着意本抡魁,一字争差不得归。”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阿宝》:“生以是抡魁。明年,举进士,授词林。”词语解释:杰魁 拼音:jié kuí
(1).犹杰出。 唐 韩愈 《殿中少监马君墓志》:“当是时,见王於北亭,犹高山深林鉅谷,龙虎变化不测,杰魁人也。” 清 邵懿辰 《赠陈蓺叔序》:“方 乾隆 中,俗学横流,其聪明杰魁之士,相劘而为考证纤末之务,名治经而经日以蔽晦。”
(2).首领。 陶成章 《浙案纪略》第四章第三节:“於是 嘉 湖 间之盐梟杰魁,均求附於革命党人。”词语解释:河魁 拼音:hé kuí
(1).古代主将设置军帐的方位。 唐 杨炯 《出塞》诗:“二月河魁将,三千太乙军。” 唐 李白 《司马将军歌》:“身居玉帐临河魁,紫髯若戟冠崔嵬。” 宋 张淏 《云谷杂记·玉帐》:“戌为河魁,谓主将之帐宜在戌也。”
(2).丛辰名,月中的凶神。据星命术士的说法,阳建之月,前三辰为天罡,后三辰为河魁;阴建之月则相反,这一天诸事宜避。《新唐书·吕才传》:“ 歷阳 成湖,不共河魁; 蜀郡 炎火,不尽灾厄。”《剪灯新话·渭塘奇遇记》:“孤眠怜 月姊 ,多忌笑河魁。”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吕无病》:“女翻检得之,先自涉览,而后进之,笑曰:‘今日河魁不曾在房。’”词语解释:党魁 拼音:dǎng kuí
(1).古代指党人中最有影响或被奉为首领的人。《后汉书·党锢传·夏馥》:“ 馥 虽不交时宦,然以声名为中官所惮,遂与 范滂 、 张俭 等俱被诬陷,詔下州郡,捕为党魁。”《旧唐书·杨虞卿传》:“ 虞卿 性柔佞……而 李宗閔 待之如骨肉,以能朋比唱和,故时号党魁。” 清 彭定求 《五人墓》诗:“重看俎豆登乡社,尚想干掫捍党魁。”
(2).政党的首领。 梁启超 《莅民主党欢迎会演说辞》:“党员之与职员,职员之与党魁,犹若兵士之於将校。”词语解释:大魁 拼音:dà kuí
(1).笙、竽等管乐器的主管。《文选·潘岳〈笙赋〉》:“管欑罗而表列,音要妙而含清,各守一以司应,统大魁以为笙。” 李周翰 注:“大魁,谓匏中也。”
(2).科举考试殿试第一名称“大魁”,即状元。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九:“四方举人集京都,当入见,而 宋公 姓名偶为众人之首……然其后卒为大魁。” 宋 何薳 《春渚纪闻·霍端友明年状元》:“尔迟暮至此,得一第幸甚,若果为大魁,则何天下乏才之如此也。”
(3).泛指中进士。 明 范受益 《寻亲记·报捷》:“每日忧怀,愁锁粧臺,报道儿占大魁。”
(4).指盗贼首领。 唐 韩愈 《祭马仆射文》:“歼彼大魁,厥勋孰似。”词语解释:百花魁 拼音:bǎi huā kuí
(1).指梅花。亦喻文坛领袖。 宋 王十朋 《雪中寄梅花与清之大老》诗:“分赠鹿巖龙穴友,异时俱是百花魁。”
(2).借喻美女。 明 无心子 《金雀记·掷果》:“午夜漏声催,行踪问者稀。天街游乐处,看尽百花魁。”词语解释:夺魁 拼音:duó kuí
夺取第一。 明 冯梦龙 《山歌·撇青》:“容貌娇姿奴夺魁,同郎有意只无媒。”《再生缘》卷十一:“真显耀,果光辉,女子之中可夺魁。”《体育报》1984.1.9:“尽管竞赛是存在的,但大家相互间仍然热情帮助,为能在国际比赛中夺魁共同奋斗。”词语解释:罪魁 拼音:zuì kuí
罪首。 宋 文天祥 《指南录·纪事》:“ 文焕 云:‘丞相何故駡 焕 以乱贼?’予谓:‘国家不幸至今日,汝为罪魁,汝非乱贼而谁?’” 清 陈天华 《猛回头》:“ 中国 自此一败,遂跌落到这一个地步,岂不是 叶志超 的罪魁吗?”词语解释:联魁 拼音:lián kuí
科举时代在乡试、会试中接连考取第一名。 明 叶宪祖 《鸾鎞记·廷献》:“休説文齐福乃齐,日家许我定联魁。”词语解释:亚魁 拼音:yà kuí
古代泛指科举考试第二名。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阿霞》:“是科, 景 落第,亚魁果 王 氏 昌 名。”词语解释:酒魁 拼音:jiǔ kuí
领头饮酒的人。《穆天子传》卷五“升坐于出尊” 晋 郭璞 注:“坐之於尊边,使为酒魁,欲以尽欢酣也。”词语解释:磊魁 拼音:lěi kuí
亦作“磥魁”。 见“ 磊隗 ”。
词语解释:磊隗 拼音:lěi wěi
亦作“磥魁”。 比喻胸中不平之气。 宋 黄庭坚 《省中烹茶怀子瞻用前韵》:“但恐 次山 胷磊隗,终便酒舫 石鱼湖 。” 宋 刘敞 《和焦生石字韵》:“酌酒浇磥魁,赋诗听警策。”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诗说·四印》:“ 黄鲁直 《送王郎》云……酒浇胷次之磊隗,菊制短世之頽龄。”词语解释:羹魁 拼音:gēng kuí
汤匙。《说文·匚部》:“匜,似羹魁。” 汉 李尤 有《羹魁铭》。 清 夏炘 《学礼管释·释槃》:“匜似羹魁以挹水於杅。”词语解释:瑞草魁 拼音:ruì cǎo kuí
茶的美称。 唐 杜牧 《题茶山》诗有“茶称瑞草魁”之句,后因称茶为“瑞草魁”。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杂记·人物异名》:“茗曰酪奴、瑞草魁。”词语解释:廷魁 拼音:tíng kuí
廷试第一名,即状元。 宋 王明清 《挥麈前录》卷二:“后数十年, 李士美 、 何文縝 亦以廷魁至鼎席。” 宋 朱彧 《萍洲可谈》卷一:“故事,有官人应举,谓之锁厅,例不作廷魁。”词语解释:元魁 拼音:yuán kuí
殿试第一名,即状元。 清 李渔 《凰求凤·翻卷》:“目下新主登极,首重文科,命下官速封试卷进呈,以便亲定元魁,风示天下。”词语解释:八魁 拼音:bā kuí
(1).古历法术语。《后汉书·苏竟传》:“夫仲夏甲申为八魁。” 李贤 注:“歷法,春三月己巳、丁丑,夏三月甲申、壬辰,秋三月己亥、丁未,冬三月甲寅、壬戌,为八魁。”
(2).星名。属室宿,在鲸鱼座内。《星经》卷下:“八魁九星,在北落东南,主兽之官。”《晋书·天文志上》:“北落东南九星曰八魁,主张禽兽。”词语解释:文魁 拼音:wén kuí
(1).文星和魁星。俗谓主文之星。 明 纪振纶 《三桂记·降凡》:“今日良辰,不免遣鬼判同天曹玉女众神送文魁二星下凡。”
(2).文章魁首。 清 钮琇 《觚賸续编·两梦》:“壬子秋闈试后, 盛某 之弟梦一贵人,乌帽絳袍,鼓吹登堂,指挥胥役,上文魁匾额。”词语解释:占魁 拼音:zhàn kuí
取得第一。 明 王玉峰 《焚香记·托寄》:“科场事幸然占魁,名忝状元。”词语解释:祸魁 拼音:huò kuí
犹罪魁。指酿成祸患的主要人物。《新华日报》1940.1.2:“彼此都在诅咒对方为战争底祸魁,彼此都自称为防止战争。”词语解释:雄魁 拼音:xióng kuí
犹魁首。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卷四:“礼部 林郎中 ,以《清微之风养万物赋》为第一人,始可谓雄魁也。”词语解释:豪魁 拼音:háo kuí
强横而杰出。 明 范濂 《云间据目抄·袁福徵》:“王甫辫髮,大国母垂帘,诸军校为豪魁者乾没庄邸,孱弱不能令。”词语解释:发魁 拼音:fā kuí
指乡试中了经魁。 明 代科举制度,秀才应乡试,取中的称为举人,除第一名称为解元外,第一名至第五名(即《五经》中每一专经的第一名)都称经魁。《警世通言·钝秀才一朝交泰》:“此位是本县大名士,你只看他今科发解,还是发魁?”《警世通言·钝秀才一朝交泰》:“﹝ 马任 ﹞明春就考了监元,至秋发魁。”参见“ 经魁 ”、“ 发解 ”。词语解释:侓魁 拼音:lù kuí
大貌。《集韵·入没》:“侓:侓魁,大皃。”词语解释:锅魁 拼音:guō kuí
锅盔。 巴金 《憩园》:“那个哑巴不给钱,拿了一个锅魁,给人捉住。” 艾芜 《还乡记》:“本来摸出铜板,想买几个锅魁的。”词语解释:会魁 拼音:huì kuí
即五经魁。 明 清 科举制度,考生于五经试题里各认考一经,录取时,取各经之第一名合为前五名,称五经魁(因分房关系,实际不止五名)。会试中之五经魁《警世通言·钝秀才一朝交泰》:“来春又中了第十名会魁,殿试二甲,考选庶吉士。”《官场现形记》第二回:“一面説,一面跑了出来,找到一个卖烧饼的,同他商议,假充报子,説他少爷中了会魁,好讹他的钱分用。”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十篇:“ 张 又告发二人实 平 燕 託名,而适榜发, 平 中会元, 燕 会魁。”词语解释:从魁 拼音:cóng kuí
北斗七星中第二星的别称。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象数一》:“天魁者,斗魁第一星也,斗魁第一星抵于戌,故曰天魁。从魁者,斗魁第二星也,斗魁第二星抵于酉,故曰从魁。”词语解释:赭魁 拼音:zhě kuí
草名。有汁赤如赭,可染色。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药议》:“今赭魁南中极多,肤黑肌赤,似何首乌。切破,其中赤白理如檳榔,有汁赤如赭,南人以染皮製鞾。”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七·赭魁》。词语解释:负魁 拼音:fù kuí
谓荣获魁首。 宋 王銍 《默记》卷下:“ 察 之弟 寘 时就试毕,负魁天下望。”词语解释:胥魁 拼音:xū kuí
差役的头目。 宋 郭彖 《睽车志》卷三:“ 刘知常 , 襄阳 人,其兄为 襄阳县 之胥魁。”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二》:“昔有属官私其胥魁,百计袒护。”词语解释:凶魁 拼音:xiōng kuí
元凶。 唐 白居易 《与金陵立功将士等敕书》:“擒其兇魁,生致于闕下。”词语解释:虾魁 拼音:xiā kuí
即虾姑。 宋 陶穀 《清异录·章丘大都督》:“四季遐盖虾魁。” 清 施鸿保 《闽杂记》:“虾姑……喜食虾,故又名虾鬼,或曰虾魁。”参见“ 虾姑 ”。
词语解释:虾姑 拼音:xiā gū
虾的一种。形似虾而扁,第二对胸肢特大,很像螳螂的前足。俗称螳螂虾。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支动》:“虾姑状若蜈蚣,管虾。” 清 施鸿保 《闽杂记》:“虾姑,虾目蟹足,状如蜈蚣,背青腹白,足在腹下,大者长及尺,小者二三寸,喜食虾。”词语解释:讼魁 拼音:sòng kuí
即讼棍。 清 王夫之 《读通鉴论·五代下十三》:“讼魁持利害以胁人取贿,姦民益恣,而弱民无能控告也。”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二附录:“而 茅鹿门 云:‘吾作文时,屋瓦皆为动摇。’説得恁鬙鬡可畏,想讼魁代人作诉牒时,当如此下笔。”参见“ 讼棍 ”。
词语解释:讼棍 拼音:sòng gùn
唆使别人打官司,借以从中取利的恶棍。 清 张集馨 《道咸宦海见闻录·戊戌三十九岁》:“ 平定州 讼棍已革生员 郭嗣宗 ,借其出嫁女自刎案,京控三次,省控四次,钦差行辕控二次。”《儒林外史》第四十回:“ 沉大年 又补了一张呈子。知县大怒,説他是个刁健讼棍,一张批,两个差人,押解他回 常州 去了。” 巴金 《春》六:“奇怪!他不是律师,又不是讼棍,怎么靠打官司发财?”词语解释:道魁 拼音:dào kuí
道教的首领。 唐 司空图 《绝麟集述》:“固非賫恨而有作也,尚虑道魁释酋见之慊然於我者。”词语解释:都魁 拼音:dōu kuí
土豪。 晋 葛洪 《抱朴子·刺骄》:“ 汉 末诸无行,自相品藻次第,羣骄慢傲,不入道检者,为都魁雄伯。”词语解释:酋魁 拼音:qiú kuí
头领。词语解释:倚魁 拼音:yǐ kuí
怪僻;独特而不合于俗。《荀子·修身》:“倚魁之行,非不难也,然而君子不行,止之也。” 杨倞 注:“倚,奇也。‘奇’读为‘奇偶’之‘奇’……魁,大也。倚、魁皆谓偏僻狂怪之行。” 王先谦 集解引 郝懿行 曰:“倚与奇,魁与傀,俱声近假借字。奇傀,言其事譎觚不常也。” 章炳麟 《镏永图传》:“乃欲拨弃旧业,习倚魁之言。”词语解释:五经魁 拼音:wǔ jīng kuí
明 代科举分五经试士,每经所取第一名谓之经魁。乡试中每科前五名必须分别是某一经的经魁,故称五经魁。其后五经试士制虽废,但习惯上仍称乡试所取前五名为五经魁。亦省称“ 五魁 ”。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苏仲芬》:“场事毕, 仲芬 文章佳甚,同人决其不出五魁。”《儿女英雄传》第一回:“原来填榜的规矩,从第六名填起,前五名叫作五魁。”参阅 清 梁章鉅 《称谓录·经魁》。词语解释:五魁 拼音:wǔ kuí
(1).见“ 五经魁 ”。
(2).饮酒时搳拳,猜双方出指总数为五的用语。《官场现形记》第二四回:“叫来的相公搳拳打通关、五魁、八马,早已闹的烟雾尘天。”
词语解释:五经魁 拼音:wǔ jīng kuí
明 代科举分五经试士,每经所取第一名谓之经魁。乡试中每科前五名必须分别是某一经的经魁,故称五经魁。其后五经试士制虽废,但习惯上仍称乡试所取前五名为五经魁。亦省称“ 五魁 ”。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苏仲芬》:“场事毕, 仲芬 文章佳甚,同人决其不出五魁。”《儿女英雄传》第一回:“原来填榜的规矩,从第六名填起,前五名叫作五魁。”参阅 清 梁章鉅 《称谓录·经魁》。词语解释:高魁 拼音:gāo kuí
科举考试第一名。泛指科举名列前茅。 明 谢谠 《四喜记·诗礼趋庭》:“实言告,决今科虎榜占高魁。” 清 李渔 《蜃中楼·点差》:“我两人来京赴试,徼倖俱中高魁。”词语解释:根魁 拼音:gēn kuí
谓植物的根芽。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象数一》:“二月物生根魁,故曰天魁;三月华叶从根而生,故曰从魁。”词语解释:闹五魁 拼音:nào wǔ kuí
明 清 科举考试时庆祝五经魁首揭榜的一种活动。《儿女英雄传》第一回:“到了填五魁的时候,那场里办场的委员,以至书吏衙役厨子火夫,都许买几斤蜡烛,用钉子钉的大木盘插着,托在手里轮流围绕,照耀如同白昼,叫作‘闹五魁’。”词语解释:里魁 拼音:lǐ kuí
指里长。《后汉书·百官志五》:“里有里魁,民有什伍,善恶以告。”《宋书·百官志下》:“五家为伍,伍长主之;二伍为什,什长主之;十什为里,里魁主之。” 清 蒋湘南 《与田叔子论古文第二书》:“伪八家詎非 优孟 乎?里魁市卒之衣冠,安见其能傲 楚 相之衣冠耶?”参见“ 里长 ”。
词语解释:里长 拼音:lǐ cháng
一里之长。仿 周 代闾胥、里宰之制,后代或置或废,建制不一。《墨子·尚同上》:“是故里长者,里之仁人也,里长发政里之百姓。”《新唐书·张长逊传》:“ 张长逊 ,京兆 櫟阳 人,精驰射,在 隋 为里长。” 明 陈继儒 《群碎录》:“ 隋高帝 从 苏威 议,以百家为里,置里长一人。”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上:“宜令薙髮易服,尽献兵器,分设里长甲首,而迁土目于内地。” 巴金 《将军集·还乡》:“明天到县政府去请愿,里长全去,而且每一房要派几个代表。”词语解释:憝魁 拼音:duì kuí
犹首恶。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七:“由是憝魁罔漏,俘馘万计。”词语解释:巨魁 拼音:jù kuí
(1).指物体中的巨大者或占首位者。《齐民要术·藷》引《异物志》:“甘藷,似芋,亦有巨魁。” 陈毅 《赞金字塔》诗:“金字塔,何巍巍!人民劳动此巨魁。”
(2).首领,大头头。 清 姚鼐 《张逸园家传》:“君多布耳目,得其巨魁,或亲捕之,凡半年,获盗百餘。”《“五四”爱国运动资料·学界风潮记》:“虽然, 章氏 ( 章宗祥 )死而卖国贼之巨魁未死也。”词语解释:殿魁 拼音:diàn kuí
犹殿元。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四:“ 蔡 内相 文饶 薿 ,以殿魁骤进,晚知 杭州 稍失志。”词语解释:瀵魁 拼音:fèn kuí
即喷泉。以其大而深,故称。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四》:“ 河水 又南, 瀵水 入焉。水出 汾阴县 南四十里,西去 河 三里,平地开源,濆泉上涌,大几如轮,深则不测,俗呼之为瀵魁,古人壅其流以为陂水种稻。”亦泛称大的喷泉。 清 姚鼐 《从千佛寺回过汋突泉暮饮张氏园》诗:“流穿山骨轴中出,人遶瀵魁轮外行。”词语解释:漕魁 拼音:cáo kuí
漕试第一名。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别集·李梦庚》:“今岁漕魁,乃 梦庚 之子也。”词语解释:市魁 拼音:shì kuí
古代管理市场的役吏。《晋书·庾纯传》:“ 充 尝宴朝士,而 纯 后至, 充 谓曰:‘君行常居人前,今何在人后?’ 纯 曰:‘旦有小市井事不了,是以来后。’世言 纯 之先尝有伍伯者, 充 之先有市魁者, 充 纯 以此相讥焉。”《南齐书·东昏侯纪》:“又於苑中立市,太官每旦进酒肉杂肴,使宫人屠酤, 潘 氏为市令,帝为市魁,执罚,争者就 潘 氏决判。” 宋 陶穀 《清异录·针答膝》:“ 温韜 少无赖,拳人几死,市魁将送官,谢过魁前,拜逾数百,魁释之。” 明 宋濂 《书陈思礼》:“吾娶,则诗书之业芜矣。即不芜,何以自给?不与市魁贾竖相逐,弗可得也。”词语解释:崴魁 拼音:wǎi kuí
同“ 崴嵬 ”。 不平貌。《汉书·司马相如传下》:“径入 雷室 之砰磷鬱律兮,洞出 鬼谷 之堀礨崴魁。” 颜师古 注引 张揖 曰:“崛礨崴魁,不平也。” 王先谦 补注:“魁,嵬之借字。”词语解释:律魁 拼音:lǜ kuí
高大貌。律,通“ 垒 ”。《楚辞·刘向〈九叹·忧苦〉》:“偓促谈於廊庙兮,律魁放乎山閒。” 王念孙 《读书杂志馀编下·楚辞》:“今案律魁,犹魁垒也。垒、律声相近……律魁皆高大之意。”词语解释:经魁 拼音:jīng kuí
明 清 科举考试分五经取士,每科乡试及会试的前五名即分别于五经中各取其第一名,称为经魁。《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六:“正想之际,只听得外面叫喊连天,锣声不絶,扯住讨赏,报 灿若 中了第三名经魁。” 清 李渔 《巧团圆·哗嗣》:“众:‘报中乡试第四名经魁,快写赏单。’” 陆云标 《庚申年陈墓镇记略》:“ 陈俊臺 係乙酉科经魁 陈竺生 之子,现已游廩食粟。”词语解释:吴魁 拼音:wú kuí
大而平的盾。《释名·释兵》:“盾……大而平者曰吴魁,本出於 吴 ,为魁帅所持也。”《广雅·释器》:“吴魁、干……盾也。” 王念孙 疏证:“吴者,大也,魁亦盾名也。吴魁犹言大盾,不必出於 吴 ,亦不必为魁帅所持也。”词语解释:琦魁 拼音:qí kuí
亦作“ 琦傀 ”。 非凡;怪异。 明 归有光 《秦伯至德》:“好名喜异,人之所同患,使天下相率慕之,而为琦魁之行,则天下将有不胜其弊者。” 章炳麟 《国粹学报祝辞》:“抑今之学者,非碎与朴是忧……忧其琦傀以近讖也。”词语解释:王魁 拼音:wáng kuí
见“ 王魁负桂英 ”。
词语解释:王魁负桂英 拼音:wáng kuí fù guì yīng
谓 王魁 负约抛弃 桂英 的故事。传说 宋 时书生 王魁 下第,入 山东 莱州 ,与妓女 敫桂英 邂逅。两情笃密,定下婚约。踰年,有诏求贤。 敫 备川资,送 魁 赴选。 魁 状元及第后,竟负约另娶。 敫 悲愤自裁死,化为厉鬼,活捉 王魁 。见 宋 罗烨 《醉翁谈录·王魁负心桂英死报》。 元 明 小说、戏曲多以之为题材。如: 元 柳贯 《王魁传》、 元 尚仲贤 《海神庙王魁负桂英》、 明 王玉峰 《焚香记》等。后 王魁 成为薄情郎负约遭恶报的典型人物。《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从来説 王魁 负 桂英 ,毕竟 桂英 索了 王魁 命去,此便是一个男负女的榜样。”词语解释:省魁 拼音:shěng kuí
即省元。 宋 俞文豹 《吹剑四录》:“ 绍兴 戊辰, 王佐 为状元; 庆元 丙辰谅阴榜, 莫子纯 以省魁为状元:皆 越 人。”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神仙鬼怪》:“自 煜 庆历 六年为省魁,至 绍兴 四年, 汪华 復为礼部第一,然未有为状元者。”参见“ 省元 ”。
词语解释:省元 拼音:shěng yuán
(1). 宋 代礼部试进士第一名称“省元”。礼部属尚书省,故称。又称省魁。 宋 王銍 《默记》卷中:“少年举人,乃 欧阳公 ( 欧阳修 )也,是榜为省元。” 宋 俞文豹 《吹剑录》:“ 绍兴 二年, 张无垢 九成 为状元,次举省元 樊光远 ,状元 汪应辰 。上语 九成 曰:‘二魁皆卿门人,深用嘉叹。’”
(2). 元 以后称分省考试中式的第一名。 明 李东阳 《鲁编修铎颁诏安南》诗:“命使炎邦帝选才,状元刚去省元来。”《醒世恒言·吴衙内邻舟赴约》:“ 潘遇 已中过省元,别了父亲,买舟往 临安 会试。”词语解释:盗魁 拼音:dào kuí
(1).盗贼首领;大盗。 明 陈子龙 《平内盗议》:“视兄弟同父母尚且有隙,彼盗魁也,岂无中变?特我未尝搆之耳。”《明史·祝允明传》:“授 广东 兴寧 知县。捕戮盗魁三十餘,邑以无警。” 清 洪亮吉 《读史》诗之四三:“何应一落 金门 第,不作仙人即盗魁。”
(2).指取富贵或名位不以其道者。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五:“或名为闰继,实则盗魁,外堪皮相,中乃肤立,以此言家,久必败矣。”词语解释:瘤魁 拼音:liú kuí
模拟其形的以楢槐瘤制的酒樽。或有铜铸制品。 宋 王谠 《唐语林·豪爽》:“ 李相 绅 督 大梁 日,闻 镇海军 进健卒四人……悉能拔橛角觝之戏。翌日,于毬场内犒劳,以老牛筋皮为炙,状瘤魁之臠。坐于地茵,大柈令食之。”原注:“魁,酒罇也,盛一斗二升。多以楢槐瘤为之,或铜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