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魇魔 拼音:yǎn mó
犹魇昧。《红楼梦》第二五回回目:“魘魔法叔嫂逢五鬼。”《红楼梦》第一一二回:“我是阎王老爷差人拿我去的,要问我为什么和 马道婆 用魘魔法的案件。”词语解释:魇梦 拼音:yǎn mèng
恶梦。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咬鬼》:“夫人奔入,无所见,笑其魘梦之诬。”参见“ 梦魘 ”。
词语解释:梦魇 拼音:mèng yǎn
睡眠中做一种感到压抑而呼吸困难的梦,多由疲劳过度,消化不良或大脑皮层过度紧张引起。旧谓梦惊。 唐 韩愈 《陪杜侍御游湘西两寺独宿有题一首因献杨常侍》:“犹疑在波涛,怵惕梦成魘。” 明 屠隆 《昙花记·礼佛求禳》:“清闺梦魘,晓黛愁蛾敛,渐香肌疲损腰纤。”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续黄粱》:“正悲号间,闻游者呼曰:‘兄梦魘耶?’豁然而寤。” 茅盾 《子夜》一:“一切梦魇似的都市的精怪,毫无怜悯地压到 吴老太爷 朽弱的心灵上。”词语解释:魇住
睡梦中感到身不能动,口不能言,常发生惊叫现象词语解释:魇魔法
魇魅词语解释:魇术 拼音:yǎn shù
魇昧之类的巫术、手段。 清 褚人穫 《坚瓠广集·娼家魇术》:“娼家魘术,在在有之。”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匠睨楼角而笑曰:‘此中有物。’破之,则甃砖如小龕,一故灯檠在焉。云此物能使人不寐,当时圬者之魘术也。”词语解释:魇昧 拼音:yǎn mèi
(1).用法术使人受祸或使之神智迷糊。《云笈七籤》卷四六:“常能诵之,则终身不被魘昧。”
(2).指用药物之类使人迷糊。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造畜》:“魘昧之术,不一其道。或投美饵,紿之食之,则人迷罔,相从而去,俗名曰‘打絮巴’, 江 南谓之‘扯絮’。”词语解释:魇寐 拼音:yǎn mèi
使迷糊,糊弄。《西游记》第七一回:“娘娘不信,泪滴滴,悄语低声道:‘你莫魘寐我。’”词语解释:魇样 拼音:yǎn yàng
亦作“ 魘阳 ”。 用符咒或其他迷信手法消解灾殃,或致灾祸于人。《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二:“ 刘官人 见有了 十二嫂 ,又是个多子的,讖兆相合,不觉大喜。就把实情告诉他,説屡损幼子及妇人教导向 十二嫂 假借旧衣之事:‘今如此多子,可见魘样之説不为虚妄的!’”《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三:“ 杨 家住居南边有大木一株,荫蔽数丈。忽一日写个帖子出去,贴在门首道:‘明日午未间,行人不可过此,恐有奇祸。’……果然到了其期,那株大木忽然摧扑下来,盈塞街市。两旁房屋,略不少损。这都是 杨抽马 魘样过了,所以如此。” 明 无名氏 《四贤记·挑斗》:“前日婢子到太湖石畔,听见新姨对天咒诅奶奶花胎早堕,六甲俱空……却又抛泥三次,拜了两番,做个魘阳之法。”词语解释:魇祟 拼音:yǎn suì
用妖术使人迷乱。 清 袁枚 《新齐谐·旱魃》:“往往魘祟路人,或曰此旱魃也。”词语解释:魇呓 拼音:yǎn yì
犹梦呓。 明 沉德符 《敝帚轩剩语·师弟相得》:“﹝ 沉少林 ﹞途次梦骑牛头入京城,回顾则 焦 ( 焦弱侯 )尾其后,因自负必得鼎元,而戏谓 焦 :‘且迟吾十二年。’比乙丑同下第,直以魘囈置之矣;至丁丑, 沉 果得第一。”词语解释:魇劾 拼音:yǎn hé
用道术、法术镇伏。 清 葆光子 《物妖志·杂类·郑彦荣婢》:“召行道法者,书符魘劾,终不能胜。”词语解释:魇魅 拼音:yǎn mèi
犹魇昧。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八:“引巫师之妖术,因魘魅於宫闈。”《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后母还千方百计,做下魘魅,要他夫妻不睦。”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而世有蛊毒魘魅之术,明载於刑律。”词语解释:魇镇 拼音:yǎn zhèn
(1).犹魇胜。 元 无名氏 《马陵道》楔子:“今晚三更三点,荧惑失位,着他领三百三十骑人马,都是红袍红旗,到宫门外面连射三箭,鸣锣击鼓,呐喊摇旗,着他魘镇火星。”
(2).犹魇昧。 元 王晔 《桃花女》第三折:“这个我去不得,我这老性命也是他救我的,不指望我去报答他,倒做这等魘镇事,欺心剌剌的,我不去!”《三国演义》第九一回:“时 丕 有疾, 韜 乃诈称于 甄夫人 宫中掘得桐木偶人,上书天子年月日时,为魘镇之事。”
(3).犹言为害。谓在别人祈福时做不吉利的事。 元 王子一 《误入桃源》第三折:“今日当村众父老在我家赛牛王社,烧一陌纸,祈保各家平安,那里走将这两个不知羞耻的人来,要我酒肉喫,倒魘镇俺众人一年不吉利。” 元 无名氏 《蓝采和》第二折:“是谁人啼天哭地两三声……可做的魘镇俺家私,你端的是扇摇百姓。”词语解释:魇阳 拼音:yǎn yáng
见“ 魘样 ”。
词语解释:魇样 拼音:yǎn yàng
亦作“ 魘阳 ”。 用符咒或其他迷信手法消解灾殃,或致灾祸于人。《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二:“ 刘官人 见有了 十二嫂 ,又是个多子的,讖兆相合,不觉大喜。就把实情告诉他,説屡损幼子及妇人教导向 十二嫂 假借旧衣之事:‘今如此多子,可见魘样之説不为虚妄的!’”《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三:“ 杨 家住居南边有大木一株,荫蔽数丈。忽一日写个帖子出去,贴在门首道:‘明日午未间,行人不可过此,恐有奇祸。’……果然到了其期,那株大木忽然摧扑下来,盈塞街市。两旁房屋,略不少损。这都是 杨抽马 魘样过了,所以如此。” 明 无名氏 《四贤记·挑斗》:“前日婢子到太湖石畔,听见新姨对天咒诅奶奶花胎早堕,六甲俱空……却又抛泥三次,拜了两番,做个魘阳之法。”词语解释:魇蛊 拼音:yǎn gǔ
以巫术、妖术使人遭灾或神智迷糊。《太平广记》卷三六九引 唐 戴孚 《广异记·苏丕女》:“其婢女请术者行魘蛊之法,以符埋 李氏 宅粪土中。”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林四娘记》:“夫人窥见其容,疑人世无此妖丽,非鬼必狐,惧为魘蛊,劝公絶之。” 何垠 注:“魘蛊,魘魅蛊惑也。”一本作“ 厌蛊 ”。词语解释:魇胜 拼音:yǎn shèng
厌胜。以镇物,符咒制胜、压服。是旧时的一种巫术。《金瓶梅词话》第十二回回目:“ 潘金莲 私僕受辱, 刘理星 魘胜贪财。”词语解释:魇子 拼音:yǎn zǐ
指迷乱无理智的人。《何典》第七回:“那魘子便来扯他裤子, 臭花娘 那时少个地孔钻钻,叫爷娘弗应的,只得杀猪一般喊起救命来。” 鲁迅 《书信集·致周作人》:“女师之 熊 仍不走…… 熊 系魇子,亦难喻以理或动之以情也。”词语解释:魇迷 拼音:yǎn mí
犹魇昧。 清 李渔 《风筝误·惊丑》:“多应是丑魑魅,将咱魘迷,凭何计,赚出重围。”词语解释:魇语 拼音:yǎn yǔ
梦魇之语,呓语。 明 汤显祖 《牡丹亭·诊祟》:“旦作魘语介。”词语解释:魇话 拼音:yǎn huà
犹魇语。喻胡言乱语。 鲁迅 《书信集·致孙伏园》:“我与 一撮毛 君认识大约已在四五年前,其时还在真正‘ 章 小人’时代,当然不能算新,则倘蒙枉顾,自然决不能稍说魇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