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二十二养上声 [jiàng qiǎng,勉强][shǎng,上升][zhǎng,长幼]广[bàng bǎng][详注1]仿[详注2][详注3][tǎng][chǎng][详注4][rǎng][zāng,肮脏][wàng][qiǎng][chǎng tǎng][dàng xiàng][huǎng][俱往切,《广韵》犷平,县名。在渔阳。][详注5]


注1:苍 仓上声。莽苍,寒状。一曰近郊之色。《庄子·逍遥游》适莽苍者,三餐而反。《唐书·韦述传》苍卒奔逼。
注2:攘 音壤。扰也。《前汉·陈平传赞》倾侧扰攘楚魏之闲。
注3:向 《集韵》《正韵》许两切,音向。《集韵》人字。《左传·襄十一年》晋侯使叔肸告于诸侯。《注》叔肸,叔向也。《前汉·刑法志》作叔向,颜师古:音许两反。
注4:泱 音坱。泱漭,广大貌。《冯衍·显志赋》览河华之泱漭。
注5:榔 音朗。木名。○按《左思·吴·蜀都赋》槟榔桄榔皆作榔。
首字词组
鲞货鲞腊鲞鹤鲞鳔鲞鱼鲞铺  

词语解释:鲞货  拼音:xiǎng huò
干鱼,腌鱼;腌腊食品。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祥异·大龟》:“ 太仓 瀏河口 有 沉 姓者,以鮝货为业。”按, 徐珂 《清稗类钞·动物·浏河巨龟》引作“以贩售鮝货为业”。
词语解释:鲞腊  拼音:xiǎng là
腌制或风干的鱼肉食品。 宋 吴自牧 《梦粱录·江海船舰》:“ 明 越 温 台 海鲜鱼蟹鮝腊等类,亦上潬通於 江 浙 。”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鳞三·鲻鱼》:“ 吴 越 人以为佳品,腌为鮝腊。”
词语解释:鲞鹤  拼音:xiǎng hè
鳓鱼鲞。因鳓鱼头上有骨,合之如鹤喙形,故称。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鳞三·勒鱼》:“﹝勒鱼﹞头上有骨,合之如鹤喙形。乾者谓之勒鮝。” 清 吴伟业 《鲞鹤》诗:“雪比撒盐堆劲翮,蚁旋封垤附专车。” 清 尤侗 有《西江月·鮝鹤》词。
词语解释:鲞鳔  拼音:xiǎng biào
食品。腌制的鱼肚。 宋 吴自牧 《梦粱录·杂色货买》:“及下饭海腊、鮝鰾、鸭子、炙鰍。”
词语解释:鲞鱼  拼音:xiǎng yú
亦作“鯗鱼”。 干鱼;腌鱼。 宋 吴自牧 《梦粱录·鲞铺》:“城南浑水闸,有团招客旅,鮝鱼聚集於此。”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鳞三·石首鱼》:“乾者名鯗鱼。”一本作“ 鮝鱼 ”。《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姪女只为声名大了,好似一块鮝鱼落地,马蚁儿都要钻他,虽然热闹,却也不得自在。” 徐珂 《清稗类钞·动物·石首鱼》:“曝乾曰鮝鱼,俗称白鮝。”
词语解释:鲞铺  拼音:xiǎng pù
指出售鲞鱼和腌腊食品的店铺。 宋 吴自牧 《梦粱录·鲞铺》:“城内外鮝铺,不下一二百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