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鹅黄 拼音:é huáng
亦作“鵞黄”。
(1).淡黄,像小鹅绒毛的颜色。 唐 李涉 《黄葵花》诗:“此花莫遣俗人看,新染鹅黄色未乾。” 宋 周密 《齐东野语·张功甫豪侈》:“别十姬,易服与花而出。大抵簪白花则衣紫,紫花则衣鵞黄。” 陈毅 《春兴》诗:“沿河柳鹅黄,大地春已归。”
(2).指淡黄色的东西。 宋 林逋 《初夏》诗:“秧田百亩鹅黄大,横策溪村属老农。”此指秧苗。 宋 王安石 《半山即事》诗之三:“含风鸭緑粼粼起,弄日鹅黄裊裊垂。”此指新柳。 宋 苏轼 《次荆公韵》之一:“深红浅紫从争发,雪白鹅黄也鬭开。”此指嫩黄色的花。
(3).指酒。 宋 苏轼 《乘舟过贾收水阁》诗之二:“小舟浮鸭緑,大杓泻鹅黄。” 宋 张元干 《临江仙·赵端礼重阳后一日置酒坐上赋》词:“判却为花今夜醉,大家且泛鹅黄。”
(4).为一种酒名。 宋 陆游 《游汉州西湖》诗:“叹息风流今未泯,两 川 名醖避鹅黄。”自注:“鹅黄, 汉中 酒名, 蜀 中无能及者。”
(5).指雏鹅;小鹅。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林衡等署﹞职掌进宫瓜蓏、襍果、菜、栽培树木、鷄黄、鹅黄、鸭蜑、小猪等项。”词语解释:鹅儿 拼音:é ér
(1).雏鹅。 唐 杜甫 《舟前小鹅儿》诗:“鹅儿黄似酒,对酒爱鹅黄。” 宋 陆游 《八月九日晚赋》诗:“从今觅醉其当勉,酒似鹅儿破壳黄。” 宋 杨万里 《插秧歌》:“秧根未牢蒔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2).指鹅黄酒。 宋 陆游 《立秋后四日雨》诗:“杯泛鹅儿供小歠,碓舂云子喜新尝。” 宋 刘克庄 《贺新郎·再用约字》词:“已被色香撩病思,儘鹅儿,酒美无多酌。”
(3).鹅黄色。 明 叶宪祖 《鸾鎞记·挫权》:“芳郊取次布韶华,柳丝搓得鹅儿乍。” 清 纳兰性德 《采桑子·咏春雨》词:“嫩烟分染鹅儿柳,一样风丝,似整如欹,纔著春寒瘦不支。”词语解释:鹅鸭 拼音:é yā
(1).鹅与鸭。皆水禽。《西京杂记》卷四:“羊豕鹅鸭,皆道其数。” 唐 杜甫 《舍弟占归草堂检校聊示此诗》:“鹅鸭宜长数,柴荆莫浪开。”
(2).形容声音嘈杂,像鹅、鸭鸣叫一样。 宋 苏轼 《九日黄楼作》诗:“诗人猛士杂龙虎, 楚 舞 吴 歌乱鹅鸭。” 清 查慎行 《从湖州至四安舟中大雨》诗:“问路屡见紿,方言乱鹅鸭。”词语解释:鹅溪 拼音:é xī
(1).水名。《太平广记》卷四六二引 唐 无名氏《广古今五行记》:“ 晋 太元 中, 章安郡 史悝 家有駮雄鹅,善鸣。 悝 女常养饲之,鹅非女不食。 荀僉 苦求之,鹅輒不食,乃以还 悝 。又数日,晨起,失女及鹅。隣家闻鹅向西,追至一水,唯见女衣及鹅毛在水边。今名此水为 鹅溪 。”
(2).地名。在 四川省 盐亭县 西北,以产绢著名。《说郛》卷八一引 宋 蔡襄 《茶录·茶罗》:“茶罗以絶细为佳。罗底用 蜀 东川 鹅溪 画绢之密者,投汤中揉洗以羃之。” 清 王士禛 《鹅溪》诗:“眼明今日 盐亭 路,十里 鹅溪 碧玉流。”
(3).见“ 鹅溪绢 ”。
词语解释:鹅溪绢 拼音:é xī juàn
亦作“鵞溪绢”。 产于 四川省 盐亭县 鹅溪 的绢帛。 唐 代为贡品, 宋 人书画尤重之。《新唐书·地理志六》:“ 陵州 仁寿郡 ,本 隆山郡 , 天宝 元年更名。土贡:麩金、鹅溪绢、细葛。” 宋 周紫芝 《竹坡诗话》:“余尝戏作小诗,用 少陵 事云:‘百尺寒松老干枯, 韦郎 笔妙古今无。何如莫扫鹅溪绢,留取 天吴 紫凤图。’” 清 吴伟业 《清风使节图》诗:“愿将十丈鵞溪绢,再作青青玉笋图。”亦省称“ 鹅溪 ”。 宋 苏轼 《文与可有诗见寄次韵答之》:“为爱鹅溪白茧光,扫残鸡距紫毫芒。” 宋 黄庭坚 《题郑防画夹》诗之二:“欲写 李成 骤雨,惜无六幅鹅溪。” 清 吴伟业 《画兰曲》:“闻道罗幃怨离索,麝煤鵞绢閒常作。”词语解释:鹅毛 拼音:é máo
亦作“鵞毛”。
(1).鹅的羽毛。比喻雪。 唐 司空曙 《雪》诗之一:“ 乐游 春苑望鹅毛,宫殿如星树似毫。” 元 吕止庵 《集贤宾·叹世》套曲:“到冬来,落琼花阵阵飘,剪鹅毛片片飞。”《白雪遗音·马头调·蒙古》:“冬雪天,如掌的鹅毛压倒了松树杈。”
(2).比喻浪花。 清 黄景仁 《后观潮行》:“鵞毛一白尚天际,倾耳已是风霆声。”
(3).比喻轻微的礼物。 宋 梅尧臣 《依韵酬永叔示予银杏》诗:“去年我何有,鸭脚赠远人,人将比鹅毛,贵多不贵珍。” 宋 苏轼 《扬州以土物寄少游》诗:“且同千里寄鹅毛,何用孜孜饮麋鹿。”
(4).比喻白绢。 唐 李贺 《恼公》诗:“龟甲开屏涩,鹅毛渗墨浓。” 王琦 汇解:“鹅毛,帛也。 吴均 诗:‘笔染鹅毛素。’”词语解释:鹅湖 拼音:é hú
亦作“鵞湖”。
(1).山名。亦为书院名。 江西省 铅山县 北 荷湖山 ,有湖,多生荷。 晋 末有 龚氏 者,畜鹅于此,因名 鹅湖山 。 宋 淳熙 二年 朱熹 与 吕祖谦 、 陆九渊 兄弟讲学 鹅湖寺 ,后人立为四贤堂。 淳祐 中赐额“文宗书院”, 明 正德 中徙于山巅,改名“鹅湖书院”。 唐 张演 《社日村居》诗:“ 鹅湖山 下稻粱肥,豚穽鸡栖对掩扉。”《宋史·儒林传四·陆九渊》:“ 九渊 尝与 朱熹 会 鹅湖 ,论辨所学,多不合。” 清 查慎行 《淳如招游莲花洞》诗之四:“指点 鵞湖 榛莽路,讲堂片席待重开。”参阅《嘉庆一统志·广信府·鹅湖山鹅湖书院》。
(2).指 宋 淳熙 二年 朱熹 与 陆九渊 在 鹅湖寺 的辩论。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三》:“ 新建 良知之説,自谓千古不传之祕,然 孟子 谆谆教人孝弟,已拈破此局矣,况又 鹅湖 之唾餘乎?”词语解释:鹅鹳 拼音:é guàn
亦作“鵞鸛”。
(1).《左传·昭公二十一年》:“丙戌,与 华氏 战於 赭丘 。 郑翩 愿为鸛,其御愿为鹅。” 杜预 注:“鸛、鹅皆陈名。”后即以“鹅鸛”并举指军阵。《文选·张衡〈东京赋〉》:“火列具举,武士星敷,鹅鸛鱼丽,箕张翼舒。” 薛综 注:“鹅鸛鱼丽,并阵名也。谓武士发於此而列行,如箕之张,如翼之舒也。” 唐 权德舆 《明经策问》之一:“阵为鵞鸛,战岂捷於鱼丽;诅以犬鸡,信寧优於牛耳。” 明 徐渭 《李伯子画册序》:“然鱼鸟鹅鸛具载阵法中。” 陈去病 《自厦门泛海登鼓浪屿有感》诗:“番舶正连鹅鸛阵,怒涛如振鼓鼙声。”
(2).水鸟天鹅与鹳鸟。 宋 孔武仲 《汴河》诗:“共夫鹅观行天上,遥与谷中相应答。” 明 徐渭 《长干行》:“月落沙昏寻不见,满江鹅鸛弔雄雌。”词语解释:鹅池 拼音:é chí
(1).相传为 晋 王羲之 养鹅处。在 浙江 绍兴 戒珠寺 前。寺即 羲之 旧宅。 宋 程俱 《龙尾砚同毛彦时随联句》:“坚逾 鹅池 铸,质射 铜臺 埏。” 清 查慎行 《归宗寺次颍滨先生旧韵》:“ 鹅池 细合帘泉派, 鸞水 凉分茗盌供。”参阅《嘉庆一统志·绍兴府一·寺观》。
(2).《旧唐书·李愬传》:“自 张柴 行七十里,比至 悬瓠城 ,夜半,雪愈甚。近城有鹅鸭池, 愬 令惊击之,以杂其声。”后以“鹅池”为掩袭的典实。 明 孙承宗 《阳关引》词:“把眼前飞絮,学作鹅池雪。待四方勘定,直北迎节归。”词语解释:鹅群 拼音:é qún
(1).成群的鹅。特指 晋 王羲之 书《道德经》所换之群鹅。典出《晋书·王羲之传》:“又 山阴 有一道士,养好鹅, 羲之 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羣相赠耳。’ 羲之 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唐 刘长卿 《过包尊师山院》诗:“《道经》终为写,不虑惜鹅羣。” 唐 陆龟蒙 《又次前韵酬广文》:“玄堪教凤集,书好换鹅羣。”
(2).即鹅群帖。 明 虞堪 《赠倪云镇》诗:“尚想君家清閟阁,临池谁见搨《鹅羣》。” 清 查慎行 《送陈子文出守石阡》诗之五:“碑版光传照裔文,临池妙手继《鹅羣》。”参见“ 鹅羣帖 ”。 词语解释:鹅经 拼音:é jīng
(1).指 王羲之 为换鹅所写的《道德经》。 宋 苏轼 《闻钱道士与越守穆父饮酒送二壶》诗:“一纸鹅经 逸少 醉,他年《鹏赋》 謫仙 狂。”参见“ 鹅羣 ”。
(2).《黄庭经》的别称。 元 卢大雅 《舟中寄张外史》诗:“输与仙都老居士,一帘山雨听《鹅经》。”
词语解释:鹅群 拼音:é qún
(1).成群的鹅。特指 晋 王羲之 书《道德经》所换之群鹅。典出《晋书·王羲之传》:“又 山阴 有一道士,养好鹅, 羲之 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羣相赠耳。’ 羲之 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唐 刘长卿 《过包尊师山院》诗:“《道经》终为写,不虑惜鹅羣。” 唐 陆龟蒙 《又次前韵酬广文》:“玄堪教凤集,书好换鹅羣。”
(2).即鹅群帖。 明 虞堪 《赠倪云镇》诗:“尚想君家清閟阁,临池谁见搨《鹅羣》。” 清 查慎行 《送陈子文出守石阡》诗之五:“碑版光传照裔文,临池妙手继《鹅羣》。”参见“ 鹅羣帖 ”。 词语解释:鹅炙 拼音:é zhì
(1).烤鹅;烧鹅。《南齐书·刘琎传》:“ 曅 与僚佐饮,自割鹅炙。”
(2). 晋 刘毅 家在 京口 ,初酷贫,尝与朋友向 江州 刺史 庾悦 借东堂共射, 悦 不许。众皆避去,唯 毅 留射如故。时 庾悦 食鹅, 毅 曰:“身今年未得子鹅,岂能以残炙见惠。” 悦 又不答, 毅 常衔之。 毅 显贵后,对 悦 报复, 悦 忿惧而死。事见《南史·庾悦传》、《晋书·刘毅传》。后遂以“鹅炙”为典实,指英雄或贵人尚未发迹。 唐 李商隐 《为盐州刺史奉举李孚判官状》:“ 京口 刘生 ,方思鹅炙; 洛阳 苏子 ,已弊貂裘。” 清 吴伟业 《送纯祐兄之官确山》诗之一:“官从鹅炙贵,客向马蹄轻。”词语解释:鹅雁 拼音:é yàn
亦作“ 鹅鴈 ”。
(1).指鹅。
(2).形容呼喊之声纷乱嘈杂。 唐 韩愈 《崔十六少府摄伊阳以诗及书见投因酬三十韵》:“有时未朝飡,得米日已晏,隔墙闻讙呼,众口极鹅鴈。” 宋 黄庭坚 《次韵感春》之二:“屋中声鹅鴈,日暮搅心曲。” 清 查慎行 《闵中垂橐而归家中适告米尽》诗之二:“宾客不来僮僕散,免教鹅雁恼比隣。”
(3).天鹅。《辽史·营卫志中》:“天鹅未至,卓帐冰上,凿冰取鱼。冰泮,乃纵鹰鶻捕鹅雁。”词语解释:鹅管 拼音:é guǎn
(1).指鹅管石。即石钟乳。 唐 杜牧 《朱坡绝句》之三:“乳肥春洞生鹅管,沼避迴巖势犬牙。” 唐 李商隐 《残雪》诗:“簷冰滴鹅管,屋瓦鏤鱼鳞。” 冯浩 笺注:“《舆地记》: 太湖 小山 洞庭 穴中有鹅管钟乳。《图经本草》:石钟乳,溜山液而成,空中相通,如鹅翎管状。”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金石三·石锺乳》:“炼治家又以鹅管之端,尤轻明如云母爪甲者为胜。”
(2).指笙。因笙上之管状如鹅毛管,故称。 唐 李贺 《天上谣》:“王子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草。” 王琦 汇解:“鹅管,谓笙上之管以玉为之,其状如鹅管。” 明 高启 《凤台曲》:“琼臺夜寒闭 嬴女 ,鹅管参差隔烟语。” 清 周亮工 《章丘追怀李中麓前辈》诗:“鹅管檀槽明月夜,百年犹按奉常歌。”词语解释:鹅溪绢 拼音:é xī juàn
亦作“鵞溪绢”。 产于 四川省 盐亭县 鹅溪 的绢帛。 唐 代为贡品, 宋 人书画尤重之。《新唐书·地理志六》:“ 陵州 仁寿郡 ,本 隆山郡 , 天宝 元年更名。土贡:麩金、鹅溪绢、细葛。” 宋 周紫芝 《竹坡诗话》:“余尝戏作小诗,用 少陵 事云:‘百尺寒松老干枯, 韦郎 笔妙古今无。何如莫扫鹅溪绢,留取 天吴 紫凤图。’” 清 吴伟业 《清风使节图》诗:“愿将十丈鵞溪绢,再作青青玉笋图。”亦省称“ 鹅溪 ”。 宋 苏轼 《文与可有诗见寄次韵答之》:“为爱鹅溪白茧光,扫残鸡距紫毫芒。” 宋 黄庭坚 《题郑防画夹》诗之二:“欲写 李成 骤雨,惜无六幅鹅溪。” 清 吴伟业 《画兰曲》:“闻道罗幃怨离索,麝煤鵞绢閒常作。”词语解释:鹅儿黄 拼音:é ér huáng
亦作“鵞儿黄”。
(1).鹅黄色。 宋 刘弇 《清平乐》词:“东风依旧,著意随堤柳,搓得鵞儿黄欲就,天色清明廝句。” 宋 王十朋 《省中黄梅盛开同舍命予赋诗戏成四韵》:“色含天苑鹅儿黄,影蘸瀛波鸭头緑。”
(2).指鹅黄酒。 宋 陆游 《与子坦子聿元敏犯寒至东园寻梅》诗:“归来相视不得语,小榼一写鹅儿黄。”参见“ 鹅黄 ”。
词语解释:鹅黄 拼音:é huáng
亦作“鵞黄”。
(1).淡黄,像小鹅绒毛的颜色。 唐 李涉 《黄葵花》诗:“此花莫遣俗人看,新染鹅黄色未乾。” 宋 周密 《齐东野语·张功甫豪侈》:“别十姬,易服与花而出。大抵簪白花则衣紫,紫花则衣鵞黄。” 陈毅 《春兴》诗:“沿河柳鹅黄,大地春已归。”
(2).指淡黄色的东西。 宋 林逋 《初夏》诗:“秧田百亩鹅黄大,横策溪村属老农。”此指秧苗。 宋 王安石 《半山即事》诗之三:“含风鸭緑粼粼起,弄日鹅黄裊裊垂。”此指新柳。 宋 苏轼 《次荆公韵》之一:“深红浅紫从争发,雪白鹅黄也鬭开。”此指嫩黄色的花。
(3).指酒。 宋 苏轼 《乘舟过贾收水阁》诗之二:“小舟浮鸭緑,大杓泻鹅黄。” 宋 张元干 《临江仙·赵端礼重阳后一日置酒坐上赋》词:“判却为花今夜醉,大家且泛鹅黄。”
(4).为一种酒名。 宋 陆游 《游汉州西湖》诗:“叹息风流今未泯,两 川 名醖避鹅黄。”自注:“鹅黄, 汉中 酒名, 蜀 中无能及者。”
(5).指雏鹅;小鹅。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林衡等署﹞职掌进宫瓜蓏、襍果、菜、栽培树木、鷄黄、鹅黄、鸭蜑、小猪等项。”词语解释:鹅王 拼音:é wáng
佛教称佛有三十二相,其一为“鹅王”。其手指、足指之间,有缦网似鹅之足,故名。《涅槃经》卷二八:“以是业缘得网縵指,如白鹅王。” 唐 李华 《润州鹤林寺故径山大师碑》:“鹅王之不受泥尘,香象之顿除覊锁,未之比也。” 清 厉鹗 《夏日卧疾诚夫惠杏酪一器作此谢之》诗:“鹅王乳色白胜酥,仙杏为浆雅称无。”参见“ 三十二相 ”。
词语解释:三十二相 拼音:sān shí èr xiāng
佛教语。谓佛陀具有的三十二种不同凡俗的显著特征,与微细特征八十种“好”,合称“相好”。如足下安平、手指纤长、金色、丈光、身如师子、广长舌、绀青眼、顶成肉髻和眉间白毫等相。各经所举略有出入。详见《大智度论》卷四。 唐 欧阳詹 《福州南涧寺上方石像记》:“亭亭厥心,隐出真像三十二相。” 唐 黄滔 《丈六金身碑》:“独殿以居之,翼二菩萨於左右,三十二相足,八十种好具。” 清 赵翼 《刘荫萱远寄藏佛一尊赋谢》诗:“惜哉丈六身,缩作三寸小,难具三十二相,八十一种好。”词语解释:鹅梨 拼音:é lí
亦作“鵞梨”。 梨之一种。皮薄多浆,香味浓郁。 唐 冯贽 《南部烟花记·帐中香》:“ 江 南 李主 帐中香法,以鹅梨蒸沉香用之。” 宋 范成大 《内丘梨园》诗:“汗后鵞梨爽似冰,花身耐久老犹荣。”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二·梨》﹝集解﹞引 苏颂 曰:“鹅梨, 河 之南北州郡皆有之,皮薄而浆多,味差短,其香则过之。”词语解释:鹅眼 拼音:é yǎn
见“ 鹅眼钱 ”。
词语解释:鹅眼钱 拼音:é yǎn qián
古代一种劣质的钱。《宋书·颜竣传》:“ 景和 元年, 沉庆之 启通私铸,由是钱货乱败,一千钱长不盈三寸,大小称此,谓之鹅眼钱。” 徐珂 《清稗类钞·狱讼·徐福孙杀婶案》:“且性吝嗇,覷鹅眼钱如轮轴然,邻有缓急,未尝拔一毛,直守财虏耳。”亦省称“ 鹅眼 ”。《旧唐书·食货志上》:“京城钱日加碎恶,鹅眼、铁锡、古文、綖环之类,每贯重不过三四斤。” 元 吴莱 《题毗陵承氏家藏古钱》诗:“五銖半两日以变,榆荚鹅眼争相缘。” 清 李符 《钓船笛》词:“不识藕心鹅眼,是人间何物?”词语解释:鹅雏 拼音:é chú
小鹅。毛色浅黄。借指酒的颜色。 宋 陆游 《饮石洞酒戏作》诗:“酣酣霞晕力通神,澹澹鹅雏色可人。”参见“ 鹅黄 ”。
词语解释:鹅黄 拼音:é huáng
亦作“鵞黄”。
(1).淡黄,像小鹅绒毛的颜色。 唐 李涉 《黄葵花》诗:“此花莫遣俗人看,新染鹅黄色未乾。” 宋 周密 《齐东野语·张功甫豪侈》:“别十姬,易服与花而出。大抵簪白花则衣紫,紫花则衣鵞黄。” 陈毅 《春兴》诗:“沿河柳鹅黄,大地春已归。”
(2).指淡黄色的东西。 宋 林逋 《初夏》诗:“秧田百亩鹅黄大,横策溪村属老农。”此指秧苗。 宋 王安石 《半山即事》诗之三:“含风鸭緑粼粼起,弄日鹅黄裊裊垂。”此指新柳。 宋 苏轼 《次荆公韵》之一:“深红浅紫从争发,雪白鹅黄也鬭开。”此指嫩黄色的花。
(3).指酒。 宋 苏轼 《乘舟过贾收水阁》诗之二:“小舟浮鸭緑,大杓泻鹅黄。” 宋 张元干 《临江仙·赵端礼重阳后一日置酒坐上赋》词:“判却为花今夜醉,大家且泛鹅黄。”
(4).为一种酒名。 宋 陆游 《游汉州西湖》诗:“叹息风流今未泯,两 川 名醖避鹅黄。”自注:“鹅黄, 汉中 酒名, 蜀 中无能及者。”
(5).指雏鹅;小鹅。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林衡等署﹞职掌进宫瓜蓏、襍果、菜、栽培树木、鷄黄、鹅黄、鸭蜑、小猪等项。”词语解释:鹅黄酒 拼音:é huáng jiǔ
唐 杜甫 《舟前小鹅儿》诗:“鹅儿黄似酒,对酒爱鹅黄。”后因以“鹅黄酒”泛指好酒。 宋 苏轼 《追和子由去岁试举人洛下所寄·暴雨初晴楼上晚景》:“应倾半熟鹅黄酒,照见新晴水碧天。” 宋 朱敦儒 《水调歌头·和董弥大中秋》词:“鹅黄酒暖,纤手传杯任频斟。”词语解释:鹅肪 拼音:é fáng
亦作“鵞肪”。 鹅脂。亦形容白润。 唐 韩愈 孟郊 《城南联句》:“鵷毳翔衣带,鹅肪截佩璜。” 元 王逢 《奉陪杭右丞程礼部以文宇文宪佥子贞鲁县丞道原宴周左丞伯温馆舍时闻河南李平章恢复中原》诗:“荔子浆凝赤露香,鹅肪炙作黄冰冻。” 清 汪孟鋗 赵文哲 《宫扇联句》:“段竹截鵞肪,圆钉贴蟹厴。”词语解释:鹅颈 拼音:é jǐng
农具。即鹤嘴锄。 宋 梅尧臣 《和孙端叟寺丞农具·耰锄》:“芜秽或不治,良苗安得长。薅来露未晞,荷去月初上。侵烟湿鹅颈,近茇翻蚁壤。”词语解释:鹅车 拼音:é chē
亦作“鵞车”。 攻城用的战车。《新唐书·南蛮传中·南诏下》:“二月,蛮以云梁、鹅车四面攻,士叫謼,鹅车未至,陴者以巨索鉤係,投膏炬,车焚,箱间蛮卒尽死。”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七:“自十七日至二十七日,昼夜攻击不息,用云梯三梢五梢,大砲百餘座,天桥、对楼、鵞车、洞子,四面填壕,志在必得。”《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 金 兵益置大砲十四所,更用鹅车、洞子拥迫城下,矢石乱发。”词语解释:鹅笙 拼音:é shēng
亦作“鵞笙”。 鹅管笙。 杨慎 《艺林伐山·鹅管笙》引 唐 李贺 《步虚词》:“ 元君夫人 蹋云语,唫风颯颯吹鵞笙。” 清 王夫之 《长相思》诗之一:“蛛网閒窗密,鹅笙隔院吹。” 清 陈维崧 《朝中措·客中杂忆》词:“消磨岁月,千场蜡炬,一夜鹅笙。”参见“ 鹅管 ”。
词语解释:鹅管 拼音:é guǎn
(1).指鹅管石。即石钟乳。 唐 杜牧 《朱坡绝句》之三:“乳肥春洞生鹅管,沼避迴巖势犬牙。” 唐 李商隐 《残雪》诗:“簷冰滴鹅管,屋瓦鏤鱼鳞。” 冯浩 笺注:“《舆地记》: 太湖 小山 洞庭 穴中有鹅管钟乳。《图经本草》:石钟乳,溜山液而成,空中相通,如鹅翎管状。”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金石三·石锺乳》:“炼治家又以鹅管之端,尤轻明如云母爪甲者为胜。”
(2).指笙。因笙上之管状如鹅毛管,故称。 唐 李贺 《天上谣》:“王子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草。” 王琦 汇解:“鹅管,谓笙上之管以玉为之,其状如鹅管。” 明 高启 《凤台曲》:“琼臺夜寒闭 嬴女 ,鹅管参差隔烟语。” 清 周亮工 《章丘追怀李中麓前辈》诗:“鹅管檀槽明月夜,百年犹按奉常歌。”词语解释:鹅城 拼音:é chéng
地名。 广东 惠州 的别称。 宋 苏轼 《和陶还旧居》:“ 鹅城 亦何有,偶拾鹤毳遗。” 查慎行 注:“ 鹅城 ,即 惠州 也。……《名胜志》:相传初立州时,有木鹅浮至江上,因号 鹅城 。” 宋 苏轼 《东坡志林·昙秀相别》:“ 曇秀 来 惠州 见予,将去,予曰:‘山中见公还,必求一物,何以与之?’ 秀 曰:‘ 鹅城 清风, 鹤岭 明月,人人送与,只恐它无著处。’”词语解释:鹅子 拼音:é zǐ
亦作“鵞子”。
(1).鹅蛋。《诗·小雅·何人斯》“伯氏吹壎” 孔颖达 疏引 晋 郭璞 曰:“塤烧土为之,大如鹅子,鋭上平氐,形似称锤,六孔,小者如鸡子。” 清 吴林 《吴菌谱·鹅子菌》:“鵞子蕈,俗云鵞卵,状类鵞子。”
(2).雏鹅;小鹅。 宋 黄庭坚 《薛乐道自南阳来入都留宿会饮作诗饯行》:“蟹擘鹅子黄,酒倾琥珀冻。”词语解释:鹅掌 拼音:é zhǎng
鹅的脚掌。为菜肴珍品。 宋 葛长庚 《鹧鸪天·灯夕天谷席上作》词:“翠幄张天见未曾,驼峯鹅掌出庖烹。” 明 徐渭 《梅雨几三旬陈君以诗来慰答之次韵》之二:“荡甚愁鹅掌,酥将及瓦杯。”词语解释:鹅鼻 拼音:é bí
山谷名。在 浙江 秦望山 。 宋 陆游 《有感》诗:“已卜一菴 鹅鼻谷 ,可无芝朮疗朝饥。”自注:“ 鹅鼻谷 在 秦望山 , 秦 刻石之所,崖岭巉峻。” 元 吴莱 《观秦丞相斯邹峄山刻石墨本碑》诗:“ 鹅鼻 峯头不可上,魑魅昼泣骇熊豹。” 明 刘基 《若耶溪杳郭深居精舍》诗:“其前对 鹅鼻 ,突兀正冠冕。”词语解释:鹅翎 拼音:é líng
亦作“鵞翎”。
(1).鹅的羽毛,色白。 清 查慎行 《窳轩燕乳六雏中有一白翎者喜赋八韵》:“高比鵞翎洁,轻嫌鹤骨肥。”
(2).比喻洁白的手腕。 明 唐寅 《娇女赋》:“体修长而酥凝脂结,袵微倾而鹅翎半擘。”词语解释:鹅雏酒 拼音:é chú jiǔ
酒名。 宋 陆游 《晚春感事》诗:“酿成 西蜀 鹅雏酒,煮就 东坡 玉糝羹。”自注:“鹅黄, 广汉 酒名。”参见“ 鹅黄 ”。
词语解释:鹅黄 拼音:é huáng
亦作“鵞黄”。
(1).淡黄,像小鹅绒毛的颜色。 唐 李涉 《黄葵花》诗:“此花莫遣俗人看,新染鹅黄色未乾。” 宋 周密 《齐东野语·张功甫豪侈》:“别十姬,易服与花而出。大抵簪白花则衣紫,紫花则衣鵞黄。” 陈毅 《春兴》诗:“沿河柳鹅黄,大地春已归。”
(2).指淡黄色的东西。 宋 林逋 《初夏》诗:“秧田百亩鹅黄大,横策溪村属老农。”此指秧苗。 宋 王安石 《半山即事》诗之三:“含风鸭緑粼粼起,弄日鹅黄裊裊垂。”此指新柳。 宋 苏轼 《次荆公韵》之一:“深红浅紫从争发,雪白鹅黄也鬭开。”此指嫩黄色的花。
(3).指酒。 宋 苏轼 《乘舟过贾收水阁》诗之二:“小舟浮鸭緑,大杓泻鹅黄。” 宋 张元干 《临江仙·赵端礼重阳后一日置酒坐上赋》词:“判却为花今夜醉,大家且泛鹅黄。”
(4).为一种酒名。 宋 陆游 《游汉州西湖》诗:“叹息风流今未泯,两 川 名醖避鹅黄。”自注:“鹅黄, 汉中 酒名, 蜀 中无能及者。”
(5).指雏鹅;小鹅。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林衡等署﹞职掌进宫瓜蓏、襍果、菜、栽培树木、鷄黄、鹅黄、鸭蜑、小猪等项。”词语解释:鹅鸭行 拼音:é yā xíng
形容步态蹒跚。 唐 石抱忠 《始平谐诗》:“一羣县尉驴骡骤,数箇参军鹅鸭行。”参见“ 鹅行鸭步 ”。
词语解释:鹅行鸭步 拼音:é xíng yā bù
形容步态迟缓而摇摆。 元 杨暹 《西游记》第四本第十三出:“见一人光纱帽,黑布衫,鹰头雀脑将身探,狼心狗行潜踪闞,鹅行鸭步怀愚滥。”《水浒传》第三二回:“众人见轿夫走得快,便説道:‘你两个閒常在镇上抬轿时,只是鹅行鸭步,如今却怎地这等走的快?’”词语解释:鹅口 拼音:é kǒu
即鹅口疮。 宋 唐慎微 《证类本草·禽·白鹅膏》:“小儿鹅口不乳者,白鹅矢汁灌口中。”《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鹅口》:“鹅口白屑满舌口,心脾藴热本胎原。”参见“ 鹅口疮 ”。
词语解释:鹅口疮 拼音:é kǒu chuāng
病名。患者多为幼儿,病原体是鹅口疮菌,症状是口腔黏膜发红并形成白膜。词语解释:鹅群帖 拼音:é qún tiē
世传为 王羲之 子 献之 手笔,实为 南朝 宋 以后好事者傅会 王羲之 写《道德经》换鹅事所伪造。 清 唐孙华 《次和酬恺功院长见怀一百韵》:“字倣《鹅群帖》,文成鸡卵碑。”参阅 宋 黄庭坚 《山谷题跋·鹅群帖》、 宋 黄伯思 《东观馀论·法帖刊误下》。亦省称“ 鹅帖 ”。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器玩·制度》:“凡遇名流,即索新句,视其地之宽窄,以为字之大小,或作《鹅帖》行书,或作蝇头小楷。” 词语解释:鹅眼钱 拼音:é yǎn qián
古代一种劣质的钱。《宋书·颜竣传》:“ 景和 元年, 沉庆之 启通私铸,由是钱货乱败,一千钱长不盈三寸,大小称此,谓之鹅眼钱。” 徐珂 《清稗类钞·狱讼·徐福孙杀婶案》:“且性吝嗇,覷鹅眼钱如轮轴然,邻有缓急,未尝拔一毛,直守财虏耳。”亦省称“ 鹅眼 ”。《旧唐书·食货志上》:“京城钱日加碎恶,鹅眼、铁锡、古文、綖环之类,每贯重不过三四斤。” 元 吴莱 《题毗陵承氏家藏古钱》诗:“五銖半两日以变,榆荚鹅眼争相缘。” 清 李符 《钓船笛》词:“不识藕心鹅眼,是人间何物?”词语解释:鹅毛雪 拼音:é máo xuě
大雪。 唐 白居易 《雪夜喜李郎中见访兼酬所赠》诗:“可怜今夜鹅毛雪,引得高情鹤氅人。” 宋 陈善 《扪虱新话·文字各有所主未可优劣论》:“撒盐空中,此米雪也;柳絮因风,此鹅毛雪也。”词语解释:鹅氄 拼音:é rǒng
小鹅的绒毛。 宋 陆游 《初寒对酒》诗:“晨起常教置一壶,色如鹅氄滑如酥。”参见“ 鹅黄 ”。
词语解释:鹅黄 拼音:é huáng
亦作“鵞黄”。
(1).淡黄,像小鹅绒毛的颜色。 唐 李涉 《黄葵花》诗:“此花莫遣俗人看,新染鹅黄色未乾。” 宋 周密 《齐东野语·张功甫豪侈》:“别十姬,易服与花而出。大抵簪白花则衣紫,紫花则衣鵞黄。” 陈毅 《春兴》诗:“沿河柳鹅黄,大地春已归。”
(2).指淡黄色的东西。 宋 林逋 《初夏》诗:“秧田百亩鹅黄大,横策溪村属老农。”此指秧苗。 宋 王安石 《半山即事》诗之三:“含风鸭緑粼粼起,弄日鹅黄裊裊垂。”此指新柳。 宋 苏轼 《次荆公韵》之一:“深红浅紫从争发,雪白鹅黄也鬭开。”此指嫩黄色的花。
(3).指酒。 宋 苏轼 《乘舟过贾收水阁》诗之二:“小舟浮鸭緑,大杓泻鹅黄。” 宋 张元干 《临江仙·赵端礼重阳后一日置酒坐上赋》词:“判却为花今夜醉,大家且泛鹅黄。”
(4).为一种酒名。 宋 陆游 《游汉州西湖》诗:“叹息风流今未泯,两 川 名醖避鹅黄。”自注:“鹅黄, 汉中 酒名, 蜀 中无能及者。”
(5).指雏鹅;小鹅。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林衡等署﹞职掌进宫瓜蓏、襍果、菜、栽培树木、鷄黄、鹅黄、鸭蜑、小猪等项。”词语解释:鹅毛扇 拼音:é máo shàn
用鹅羽制成的扇子。 三国 蜀 军师 诸葛亮 在小说和戏典中的形象是羽扇(即鹅毛扇)纶巾,故后以“鹅毛扇”作为智囊人物的标志。 郭沫若 《北伐途次》二六:“他是 湖北 人,又是当时的中央委员,自从军事一进展到 武汉 以后,他俨然就像是 邓演达 的执掌鹅毛扇的军师。”词语解释:鹅管玉 拼音:é guǎn yù
鹅管石。 宋 黄庭坚 《乞钟乳于曾公衮》诗:“遥怜蠏眼汤,已化鹅管玉。”词语解释:鹅毛素 拼音:é máo sù
洁白如鹅毛的绢帛。 南朝 梁 吴均 《和萧洗马子显古意诗》之四:“泪研兔枝墨,笔染鹅毛素。”词语解释:鹅素 拼音:é sù
见“ 鹅溪素 ”。
词语解释:鹅溪素 拼音:é xī sù
鹅溪绢。借指书信。 明 刘兑 《娇红记》:“诉东君多少离愁叙,叙离愁分付与鹅溪素。”亦省称“ 鹅素 ”。 清 龚翔麟 《莺啼序·寄蓝谢青》词:“剖瓜刀,鱼腹传鹅素。”词语解释:鹅帖 拼音:é tiē
见“ 鹅羣帖 ”。
词语解释:鹅群帖 拼音:é qún tiē
世传为 王羲之 子 献之 手笔,实为 南朝 宋 以后好事者傅会 王羲之 写《道德经》换鹅事所伪造。 清 唐孙华 《次和酬恺功院长见怀一百韵》:“字倣《鹅群帖》,文成鸡卵碑。”参阅 宋 黄庭坚 《山谷题跋·鹅群帖》、 宋 黄伯思 《东观馀论·法帖刊误下》。亦省称“ 鹅帖 ”。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器玩·制度》:“凡遇名流,即索新句,视其地之宽窄,以为字之大小,或作《鹅帖》行书,或作蝇头小楷。” 词语解释:鹅毳 拼音:é cuì
鹅绒;鹅毛。《南史·夷貊传上·林邑国》:“古贝者,树名也,其华成时如鹅毳,抽其绪纺之以作布,布与紵布不殊。” 清 查慎行 《军中行乐词》之一:“明日山头移帐去,牛毛鹅毳满兵栏。”词语解释:鹅溪素 拼音:é xī sù
鹅溪绢。借指书信。 明 刘兑 《娇红记》:“诉东君多少离愁叙,叙离愁分付与鹅溪素。”亦省称“ 鹅素 ”。 清 龚翔麟 《莺啼序·寄蓝谢青》词:“剖瓜刀,鱼腹传鹅素。”词语解释:鹅溪白 拼音:é xī bái
即鹅溪绢。 宋 李昭玘 《观画》诗:“安得十万钱,尽致鹅溪白。”参见“ 鹅溪绢 ”。
词语解释:鹅溪绢 拼音:é xī juàn
亦作“鵞溪绢”。 产于 四川省 盐亭县 鹅溪 的绢帛。 唐 代为贡品, 宋 人书画尤重之。《新唐书·地理志六》:“ 陵州 仁寿郡 ,本 隆山郡 , 天宝 元年更名。土贡:麩金、鹅溪绢、细葛。” 宋 周紫芝 《竹坡诗话》:“余尝戏作小诗,用 少陵 事云:‘百尺寒松老干枯, 韦郎 笔妙古今无。何如莫扫鹅溪绢,留取 天吴 紫凤图。’” 清 吴伟业 《清风使节图》诗:“愿将十丈鵞溪绢,再作青青玉笋图。”亦省称“ 鹅溪 ”。 宋 苏轼 《文与可有诗见寄次韵答之》:“为爱鹅溪白茧光,扫残鸡距紫毫芒。” 宋 黄庭坚 《题郑防画夹》诗之二:“欲写 李成 骤雨,惜无六幅鹅溪。” 清 吴伟业 《画兰曲》:“闻道罗幃怨离索,麝煤鵞绢閒常作。”词语解释:鹅王择乳 拼音:é wáng zé rǔ
水乳同置一器,鹅王仅饮乳汁而留其水。比喻择其上乘精华。事见《祖庭事苑》卷五。 清 钱谦益 《与素华禅师书》:“《宗镜》删订,非鹅王择乳不能具此心眼。” 清 查慎行 《鹤雏和院长作》:“鹅王为择乳,鸡粒莫相争。”词语解释:鹅头 拼音:é tóu
(1).指痴人。 明 冯梦龙 《古今谭概·痴绝·痴畜生》:“鹅性痴,见人輒伸头相吓,故俗称痴人为鹅头。”
(2).病名。指脚背丰隆。 清 方绚 《香莲品藻·香莲憎疾十四事》:“为鹅头,为鸡眼。”自注:“脚背丰隆, 江 以南谓之鹅头脚。”词语解释:鹅湖之会 拼音:é hú zhī huì
南宋 淳熙 二年(1175年)在 信州 (今 江西 上饶 ) 鹅湖寺 举行的一次著名的哲学辩论会。由 吕祖谦 邀集,意图调和 朱熹 和 陆九渊 两派争执。在治学方法上, 朱熹 主张“先道问学”和“即物而穷其理”,即从博览群书和对外物的观察来启发内心的知识; 陆九渊 主张“尊德性”和“发明本心”,认为“心即理也”,不必多做读书穷理工夫。 朱 讥 陆 为“禅学”, 陆 讥 朱 为“支离”,并赋诗互相责难。实质上是 朱 的客观唯心主义和 陆 的主观唯心主义的一场争论。词语解释:鹅溪茧 拼音:é xī jiǎn
鹅溪绢。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第一折:“他拂素楮鹅溪蠒,蘸 中山 玉兔毫,不弱如 骆宾王 夜作论天表。”词语解释:鹅帽 拼音:é mào
亦作“鵞帽”。 鹅羽为饰的帽子。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皇都杂记·只逊》:“在朝见下工部旨:造只逊八百副。皆不知只逊何物,后乃知为上直校鵞帽锦衣也。”词语解释:鹅卵石 拼音:é luǎn shí
如鹅卵似的石头。本为岩石的碎块,受流水的长久磨洗而成。《水浒传》第五七回:“ 呼延灼 见他本事低微,纵马赶上山来。 小霸王 周通 ,正在半山里看见,便飞下鹅卵石来。”《儒林外史》第二二回:“从镜子后边走进去,两扇门开了,鹅卵石砌成的地,循着塘沿走,一路的朱红栏杆。” 巴金 《军长的心》一:“车子在沟内鹅卵石的小路上颠得厉害。”词语解释:鹅抱 拼音:é bào
草名。附石而生,作蔓,叶似大豆,其根形似莱菔。可入药。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七·鹅抱》。词语解释:鹅儿肠 拼音:é ér cháng
草名。繁缕的别称。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菜二·繁缕》:“此草茎蔓甚繁,中有一缕,故名。俗呼鹅儿肠菜,象形也。”词语解释:鹅口疮 拼音:é kǒu chuāng
病名。患者多为幼儿,病原体是鹅口疮菌,症状是口腔黏膜发红并形成白膜。词语解释:鹅口白疮 拼音:é kǒu bái chuāng
亦作“鵞口白疮”。 即鹅口疮。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禽二·鸡》:“鵞口白疮,鷄肫黄皮为末,乳服半钱。”参见“ 鹅口疮 ”。
词语解释:鹅口疮 拼音:é kǒu chuāng
病名。患者多为幼儿,病原体是鹅口疮菌,症状是口腔黏膜发红并形成白膜。词语解释:鹅包 拼音:é bāo
鹅额部的肉瘤。泛指突起之物。 吴奚如 《活摇活动》:“于是,他连连指着他底肩峰上的鹅包,匆迫地补加道:‘看,--看,--看哪个的厚大些!--哼,这是什么假的!’”词语解释:鹅不食草 拼音:é bù shí cǎo
石胡荽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九·石胡荽》。词语解释:鹅步 拼音:é bù
缓慢而斯文的步态。 骆宾基 《罪证》五:“两手插入衣袋里,跨着鹅步,故意给对方摆出高贵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姿态。” 秦牧 《艺海拾贝·邯郸学步》:“传说古代的 邯郸 人是很会走路的,大概是京都大邑所在,人们很讲究姿势和风度,决不能容许任何鹅步和八字脚之类出现吧。”词语解释:鹅毛脡 拼音:é máo tǐng
咸鱊鱼。 唐 段公路 《北户录·鹅毛脡》:“ 恩州 出鹅毛脡,乃盐藏鱊鱼,其味絶美,其细如鰕。 郭义恭 云:小鱼一斤,千头未之过也。”词语解释:鹅毛片 拼音:é máo piàn
犹鹅毛雪。 元 关汉卿 《新水令》套曲:“浅浅江梅驛使传,乱剪碎鹅毛片。”词语解释:鹅梨角儿 拼音:é lí jué ér
一种发髻。顶端似梨柄,下部似梨身,故名。《水浒传》第三二回:“ 宋江 偷眼看时,见那个出来的大王,头上綰着鹅梨角儿。”词语解释:鹅掌菜 拼音:é zhǎng cài
亦作“鵞掌菜”。 即昆布。一种藻类,形似鹅掌,故名。 清 姚元之 《竹叶亭杂记》卷一:“ 吉林 属每岁进贡方物……丛生磨菇、鵞掌菜。”参见“ 昆布 ”。
词语解释:昆布 拼音:kūn bù
海藻类植物。又名纶布。可供食用、药用。中药上多以指海带。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八·昆布》:“按 吴普 《本草》:纶布一名昆布……纶,音关,青丝綬也,讹而为昆耳。 陶弘景 以纶为青苔、紫菜辈,谓组为昆布。 陈藏器 又谓纶、组是二种藻。不同如此。”词语解释:鹅掌楸 拼音:é zhǎng qiū
落叶乔木。茎干高大,叶子形似鹅掌。花黄绿色,果穗长纺锤形。产于我国 江西 、 湖北 等省,为世界上稀少珍贵的树种之一。词语解释:鹅梨旋风髻 拼音:é lí xuàn fēng jì
鹅梨角儿。 宋 岳珂 《桯史·汪革谣谶》:“ 革 是日被白锦袍,属櫜鞬,腰剑,总鹅梨旋风髻。”词语解释:鹅栏 拼音:é lán
亦作“鵞栏”。
(1).饲养鹅的圈。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忿狷》:“ 桓南郡 小儿时,与诸从兄弟各养鵞共鬭。 南郡 鵞每不如,甚以为忿。迺夜往鵞栏閒,取诸兄弟鵞悉杀之。”后用以为典。 清 王士禛 《题查夏重芦塘放鸭图》诗之二:“凭谁寄谢 桓南郡 ,不是鵞栏教鬭人。”
(2).古桥名。在 苏州 阊门 。 清 查慎行 《陈傅岩给谏以种园图索题》诗之二:“ 鸭舍 鹅栏 地接联,邻翁指点旧 平泉 。”自注:“ 閶门 内桥名,见《吴郡志》。”按,《吴郡志·桥梁》著录此桥名。词语解释:鹅掌风 拼音:é zhǎng fēng
手掌皮肤病的俗称。包括手癣和掌部湿疹。中医学认为多由风毒凝滞而成。主症为掌部出现小水疱,迭起白皮,坚硬且厚,干枯燥裂,逐渐延及全手,甚则皲裂疼痛出血。《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鹅掌风》:“鹅掌风生掌心间,皮肤燥裂紫白斑,杨梅餘毒血燥热,兼受风毒凝滞源。”词语解释:鹅珍 拼音:é zhēn
鹅珠。 唐 义净 《少林寺戒坛铭》序:“冀无疑惑,於是护鹅珍之佳士;无召自来,存草结之英贤。”词语解释:鹅鞴 拼音:é bèi
用鹅毛制成的车絥。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草篇》:“至三年秋,﹝紫荆﹞枯根上生一菌,大如斗,下布五足,顶黄白两晕,缘垂裙如鹅鞴,高尺餘。”词语解释:鹅项椅 拼音:é xiàng yǐ
一种靠背椅。其靠背长似鹅颈,故称。《水浒传》第六一回:“ 吴用 便唤道童跟着转来,揭起帘子,入到厅前。教 李逵 只在鹅项椅上坐定等候。”词语解释:鹅项懒凳 拼音:é xiàng lǎn dèng
一种狭长的凳子。因其长似鹅颈且不轻易搬动,故称。《水浒传》第四回:“﹝ 鲁智深 ﹞信步行到半山亭子上,坐在鹅项懒凳上。”词语解释:鹅陈 拼音:é chén
战阵名。亦指列阵参战。 清 钱谦益 《王师》诗之二:“老弱犹鹅陈,疮痍自螘行。”词语解释:鹅阙 拼音:é quē
一种拌制的食品。 唐 樊绰 《蛮书·蛮夷风俗》:“取生鹅治如膾法,方寸切之,和生胡瓜及椒榝啗之,谓之鹅闕,土俗以为上味。”《新唐书·南蛮传上·南诏上》:“膾鱼寸,以胡瓜、椒、蔱和之,号鹅闕。”词语解释:鹅酒 拼音:é jiǔ
(1).鹅和酒。旧时常用作馈赠品。 清 冒襄 《影梅庵忆语》:“劳以鹅酒,竟日返舟。”《豆棚闲话·范少伯水葬西施》:“何苦先许身於 范蠡 ,后又当做鹅酒送与 吴王 。”
(2).为旧俗婚礼纳币时所用的礼物,鹅代替古礼用的雁。《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那后面便是新郎,蟒袍补服,缓步安详进来,上了臺阶,亲自接过那鹅酒安在供桌的左右厢。”词语解释:鹅观草 拼音:é guān cǎo
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和叶子带紫色,有香气,花紫色或绿色。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六十:“鹅观草:满地青青鹅食饱,年来赤地不堪观,又被飢人分食了。”词语解释:鹅行鸭步 拼音:é xíng yā bù
形容步态迟缓而摇摆。 元 杨暹 《西游记》第四本第十三出:“见一人光纱帽,黑布衫,鹰头雀脑将身探,狼心狗行潜踪闞,鹅行鸭步怀愚滥。”《水浒传》第三二回:“众人见轿夫走得快,便説道:‘你两个閒常在镇上抬轿时,只是鹅行鸭步,如今却怎地这等走的快?’”词语解释:鹅行 拼音:é xíng
形容步态迟缓而斯文。 任光椿 《辛亥风云录》第十九章:“ 瑞澄 刚才已经吸了几口鸦片烟,又喝了一碗清炖冰糖银耳羹,精神亢奋,心绪甚好,在室内鹅行般地踱着方步。”参见“ 鹅步 ”。
词语解释:鹅步 拼音:é bù
缓慢而斯文的步态。 骆宾基 《罪证》五:“两手插入衣袋里,跨着鹅步,故意给对方摆出高贵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姿态。” 秦牧 《艺海拾贝·邯郸学步》:“传说古代的 邯郸 人是很会走路的,大概是京都大邑所在,人们很讲究姿势和风度,决不能容许任何鹅步和八字脚之类出现吧。”词语解释:鹅管石 拼音:é guǎn shí
石钟乳的别名。因其中空轻薄如鹅翎管,故称。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金石三·石锺乳》。词语解释:鹅目 拼音:é mù
钱币名。 唐 张鷟 《令史王隆每受路州文书皆纳贿钱被御史弹付法计赃十五匹断绞不伏》:“鸡卵之饌,虽避嫌疑,鹅目之钱,若为窥覘。”参见“ 鹅眼钱 ”。
词语解释:鹅眼钱 拼音:é yǎn qián
古代一种劣质的钱。《宋书·颜竣传》:“ 景和 元年, 沉庆之 启通私铸,由是钱货乱败,一千钱长不盈三寸,大小称此,谓之鹅眼钱。” 徐珂 《清稗类钞·狱讼·徐福孙杀婶案》:“且性吝嗇,覷鹅眼钱如轮轴然,邻有缓急,未尝拔一毛,直守财虏耳。”亦省称“ 鹅眼 ”。《旧唐书·食货志上》:“京城钱日加碎恶,鹅眼、铁锡、古文、綖环之类,每贯重不过三四斤。” 元 吴莱 《题毗陵承氏家藏古钱》诗:“五銖半两日以变,榆荚鹅眼争相缘。” 清 李符 《钓船笛》词:“不识藕心鹅眼,是人间何物?”词语解释:鹅笼书生 拼音:é lóng shū shēng
南朝 梁 吴均 《续齐谐记》载: 阳羡 许彦 负鹅笼而行,遇一书生以脚痛求寄笼中。至一树下,书生出,从口中吐出器具肴馔,与 彦 共饮,并吐一女子共坐。书生醉卧,女子吐一男子。女子卧,男子复吐一女子共酌。书生欲觉,女子又吐锦帐遮掩书生,即入内共眠。男子另吐一女子酌戏。后次第各吞所吐,书生以铜盘一赠 彦 而去。情节乃据《旧杂譬喻经》改头换面而成。后用作幻中生幻,变化无常之典。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序》:“昔 东晋 时 阳羡 许彦 ,遇鹅笼书生于 绥安山 下,离奇诡变,至今人称道之。”亦省作“ 鹅笼 ”。 清 蒲松龄 《短禾行》:“世态 渔洋 已道尽,人间何事不鹅笼。”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然 阳羡 鹅笼,幻中出幻,乃转辗相生,安知説此鬼者,不又即鬼耶?”词语解释:鹅研 拼音:é yán
鹅状的砚台。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八:“弟 香亭 过 赣 ,公寄我鹅研一方。”词语解释:鹅黄酥 拼音:é huáng sū
即鹅黄酒。 元 刘詵 《送刘玉成之杭》诗:“请君一往览古昔,酹以千斛之酒鹅黄酥。”参见“ 鹅黄酒 ”。
词语解释:鹅黄酒 拼音:é huáng jiǔ
唐 杜甫 《舟前小鹅儿》诗:“鹅儿黄似酒,对酒爱鹅黄。”后因以“鹅黄酒”泛指好酒。 宋 苏轼 《追和子由去岁试举人洛下所寄·暴雨初晴楼上晚景》:“应倾半熟鹅黄酒,照见新晴水碧天。” 宋 朱敦儒 《水调歌头·和董弥大中秋》词:“鹅黄酒暖,纤手传杯任频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