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黛眉 拼音:dài méi
黛画之眉。特指女子之眉。 晋 左思 《娇女诗》:“明朝弄梳臺,黛眉类扫跡。” 唐 温庭筠 《春日》诗:“草色将林彩,相添入黛眉。” 五代 和凝 《柳枝》词:“瑟瑟罗裙金缕腰,黛眉偎破未重描。” 明 张景 《飞丸记·京邸道故》:“黛眉蹙瘦难展,嘆花前月下偏怜。” 清 赵执信 《夜合花·赠若青》词:“龙鬚凤枕,黛眉几许低横。”词语解释:黛色 拼音:dài sè
青黑色。 南朝 宋 鲍照 《登大雷岸与妹书》:“从岭而上,气尽金光,半山以下,纯为黛色。” 南朝 梁 何逊 刘绮 《照水联句》:“临桥看黛色,映渚媚铅辉。” 唐 王维 《崔濮阳兄季重前山兴》诗:“千里横黛色,数峰出云间。” 五代 鹿虔扆 《虞美人》词:“ 九疑 黛色屏斜掩,枕上眉心歛。” 周立波 《民兵》:“天正下着,空际灰蒙蒙。远山被雨染得迷迷茫茫的,有些地方,露出了一些黛色。”词语解释:黛绿 拼音:dài lǜ
(1).青黑色,古时妇女画眉用的颜料。 前蜀 韦庄 《谒金门》词:“閒抱琵琶寻旧曲,远山眉黛緑。”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弹丝》:“黛緑慵挑,金粉羞调。”
(2).比喻年青。 柯灵 《香雪海·团圆》:“她明如秋水的双眼充满幻想。黛绿的年华已有了些戏剧性的经历。”
(3).墨绿;浓绿。词语解释:黛蛾 拼音:dài é
(1).犹黛眉。 唐 温庭筠 《晚归曲》:“湖西山浅似相笑,菱刺惹衣攒黛蛾。” 宋 秦观 《减字木兰花》词:“黛蛾长歛,任是东风吹不展。”
(2).指美女。 唐 温庭筠 《感旧陈情五十韵献淮南李仆射》:“黛蛾陈二八,珠履列三千。”
(3).比喻柳叶。 宋 韩琦 《再赋柳枝词》之二:“叶叶新长约黛蛾,丝丝轻软任风梭。”词语解释:黛痕 拼音:dài hén
画黛的痕迹。亦指青黑色。 唐 李洞 《题尼大德院》诗:“臺上灯红莲叶密,眉间毫白黛痕销。” 宋 陆游 《雨后快晴步至湖塘》诗:“山扫黛痕如尚湿,湖开镜面似新磨。”《花月痕》第四二回:“﹝ 李謖如 ﹞因湾向西走来,将到山下,都是几抱围的大树,老干参天,黛痕匝地。”词语解释:黛耜 拼音:dài sì
青黑色的耒耜。古代青色象征东方和春天,故藉田农器皆取青色。 晋 潘岳 《藉田赋》:“繱犗服于縹軛兮,紺辕缀於黛耜。”《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四·隋先农歌》:“亲事朱弦,躬持黛耜。”词语解释:黛螺 拼音:dài luó
(1).妇女眉毛的代称。 南唐 李煜 《长相思》词:“澹澹衫儿薄薄罗,轻顰双黛螺。” 清 俞蛟 《潮嘉风月记·丽品》:“ 柳南 以世无 黄衫客 ,恒鬱鬱,因赋《如意诗》寄 十娘 曰:‘……孤月照裠屐,重云锁黛螺。’”
(2).螺形的黛墨。古时用以画眉或作画。 元 虞集 《赠写真佟士明》诗:“赠君千黛螺,翠色秋可扫。”
(3).比喻翠绿的山峰。 清 魏源 《武夷九曲诗》之一:“空明寒碧内,万古黛螺洗。” 清 徐穆 《多丽》词:“疏烟抹,黛螺丫髻。冷云罥,鶯脰舒翘。”词语解释:黛叶 拼音:dài yè
墨绿之叶。 唐 钱起 《赋得池上双丁香树》:“黛叶轻筠緑,金花笑菊秋。”词语解释:黛娥 拼音:dài é
指美女。 宋 葛长庚 《麻姑赋》:“黛娥歌宾云之曲,玉妃舞紫茸之茵。”词语解释:黛青 拼音:dài qīng
深青色。 唐 岑参 《刘相公中书江山画障》诗:“粉白湖上云,黛青天际峯。” 前蜀 贯休 《将入匡山宿韩判官宅》诗:“黛青峯朵孤吟后,雪白猨儿必寄来。”词语解释:黛惨 拼音:dài cǎn
眉含愁貌。 唐 白居易 《六年春赠分司东都诸公》诗:“黛惨歌思深,腰凝舞拍密。”词语解释:黛面 拼音:dài miàn
唐 代 吐蕃 居丧风俗之一。把面涂成青黑色。《新唐书·吐蕃传上》:“居父母丧,断髮,黛面、墨衣,既葬而吉。”词语解释:黛黑 拼音:dài hēi
描上青黑色的眼眉。 金 元好问 《赠莺》诗:“宫额画眉阔,黛黑抹金缕。”词语解释:黛墨 拼音:dài mò
青黑色的颜料。《续列女传·梁鸿妻》:“今若衣綺绣,傅黛墨,非 鸿 所愿也。”《新唐书·循吏传·薛元赏》:“都市多侠少年,以黛墨鑱肤,夸诡力,剽夺坊间。”词语解释:黛鬟 拼音:dài huán
女子的黑发鬟。 元 贡师泰 《和马伯庸学士拟古宫词》之五:“黛鬟不整釵梁軃,满院杨花梦觉时。”词语解释:黛泼 拼音:dài pō
黛色泼墨。指景物言。 明 杨慎 《为唐池南题〈秋江远眺图〉》诗:“不闻金籟似竽鸣,但见翠微如黛泼。”词语解释:黛尖 拼音:dài jiān
眉梢。 宋 毛滂 《于飞乐·别筵赠歌妓姊妹》词:“黛尖低,桃蕚破,微笑轻顰。”词语解释:黛巘 拼音:dài yǎn
青黑色的山峰。 唐 李邕 《日赋》:“夕没衔於黛巘,朝隮夹於火云。” 唐 温庭筠 《清凉寺》诗:“黄花红树谢芳蹊,宫殿参差黛巘西。”词语解释:黛怨 拼音:dài yuàn
女子眉宇间所表露的愁怨。 后蜀 顾夐 《酒泉子》词:“黛怨红羞掩映,画堂春欲暮。”词语解释:黛娇 拼音:dài jiāo
眉含娇态。 唐 温庭筠 《咏嚬》:“毛羽歛愁翠,黛娇攒艷春。”词语解释:黛烟 拼音:dài yān
青黑色的颜料。 明 刘兑 《娇红记》:“眉间,黛烟描双翠弯。”词语解释:黛蓄 拼音:dài xù
水色青黑的深潭。 唐 柳宗元 《游黄溪记》:“至 初潭 最奇丽,殆不可状。其略若剖大瓮,侧立千尺,溪水积焉,黛蓄膏渟,来若白虹,沉沉无声。” 金 段克己 《乙巳清明游青阳峡》诗:“前途百步落石瓮,黛蓄膏渟那敢眄。沉沉南去若白虹,为屿为泜互隐见。”词语解释:黛岑 拼音:dài cén
青黑色的山峰。 前蜀 韦庄 《和薛先辈见寄初秋写怀即事之作三用韵》:“晓日舒霞綺,遥天依黛岑。”词语解释:黛笔
古代妇女画眉之笔词语解释:黛绿年华
比喻女子的青春时代词语解释:黛文 拼音:dài wén
黛色波纹。 南朝 梁简文帝 《七励》:“沧海碧彻, 黄河 黛文。”词语解释:黛漪 拼音:dài yī
碧绿的波纹。 闻一多 《红烛·红豆之二一》:“深夜若是一口池塘,这飘在他的黛漪上的淡白的小菱花儿,便是相思底花儿了。”词语解释:黛紫 拼音:dài zǐ
深紫色词语解释:黛草 拼音:dài cǎo
深青色的草。 南朝 梁 江淹 《知己赋》:“黛草兮永祕,朱丹兮何晨?”词语解释:黛耒 拼音:dài lěi
即黛耜。《宋书·符瑞志下》:“黛耒俶载,高廪已积。”参见“ 黛耜 ”。
词语解释:黛耜 拼音:dài sì
青黑色的耒耜。古代青色象征东方和春天,故藉田农器皆取青色。 晋 潘岳 《藉田赋》:“繱犗服于縹軛兮,紺辕缀於黛耜。”《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四·隋先农歌》:“亲事朱弦,躬持黛耜。”词语解释:黛蓝 拼音:dài lán
深蓝色。例如:黛蓝的远山。词语解释:黛壑 拼音:dài hè
深谷。 唐 王勃 《九成宫东台山池赋》:“既而仰瞻赬嶠,傍窥黛壑。” 唐 宋之问 《太平公主池山赋》:“芳园暮兮白日沉,爽气浮兮黛壑深。”词语解释:黛壤 拼音:dài rǎng
青黑色的土壤。 南朝 梁 江淹 《齐太祖高皇帝诔》:“宝珪黛壤,俾王於东。” 胡之骥 注:“黛壤,黑壤膏腴之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