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黥布
英布,汉高祖的大将、功臣。因犯罪被黥面词语解释:黥劓 拼音:qíng yì
(1).古代刑罚名。黥,墨刑。劓,割其鼻。《战国策·秦策一》:“法及太子,黥劓其傅。” 高诱 注:“刻其顙,以墨实其中曰黥;截其鼻曰劓也。”《汉书·贡禹传》:“故黥劓而髠钳者,犹復攘臂为政於世。”
(2).指毁坏。 清 张岱 《陶庵梦忆·栖霞》:“上下左右,鳞次而櫛比之巖石颇佳,尽刻佛象,与 杭州 飞来峯 同受黥劓,是大可恨事。”词语解释:黥阵 拼音:qíng zhèn
汉 黥布 所布的阵。 唐 杜牧 《池州送孟迟先辈》诗:“ 秦 臺破心胆, 黥 阵惊毛髮。” 冯集梧 注:“《史记·黥布传》:‘ 布 兵精甚,上望 布 军置阵如 项籍 军,上恶之。’”词语解释:黥徒 拼音:qíng tú
受黥刑的囚徒。《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坐 须贾 於堂下,置莝豆其前,令两黥徒夹而马食之。”《汉书·叙传下》:“ 信 惟饿隶, 布 实黥徒。” 晋 陆机 《五等诸侯论》:“皇祖夷於 黥 徒, 西京 病於东帝。”词语解释:黥彭 拼音:qíng péng
黥布 、 彭越 同为 汉 开国功臣,后均遭杀戮,故并称之。 清 侯方域 《宁南侯传》:“将军目不知书,然性通晓,解文义,勇略亚于 黥 彭 ,而功名不终,何歟?”《红楼梦》第六四回:“ 黥 彭 甘受他年醢,饮剑何如 楚 帐中。”词语解释:黥墨 拼音:qíng mò
古代肉刑之一。也称墨刑、黥刑。在犯人脸上刺字后涂以墨。《三国志·魏志·毛玠传》:“ 汉 律,罪人妻子没为奴婢,黥面。 汉 法所行黥墨之刑,存於古典。”词语解释:黥面 拼音:qíng miàn
于面额上刺字,以墨涅之。(1)古代的一种风俗。《汉书·匈奴传上》:“ 匈奴 法, 汉 使不去节,不以墨黥其面,不得入穹庐。 王乌 , 北地 人,习 胡 俗,去其节,黥面入庐。”《后汉书·东夷传·倭》:“男子皆黥面文身。”(2)古代的一种肉刑。《三国志·魏志·毛玠传》:“ 汉 律,罪人妻子没为奴婢,黥面。” 宋 洪迈 《容斋四笔·国初救弊》:“ 建州 民二人,本田家客户,尝於主家塘内,以锥刺得鱼一斤半,并杖脊,黥面,送闕下。”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谐谑·借蟹讥权贵》:“ 宋 朱勔 横於 吴中 ,时有士人咏讥之,中联云:‘水清詎免双螯黑,秋老难逃一背红。’盖 勔 少曾犯法,鞭背黥面,故以此嘲。”(3)古代兵制之一。在士兵脸上刺字,防止士兵逃跑。 宋 苏洵 《兵制》:“及於 五代 , 燕 帅 刘守光 ,又从而为之黥面涅手之制。”词语解释:黥隶 拼音:qíng lì
(1).犹黥徒。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十:“﹝ 孙忌 ﹞擢拜学士,为中书舍人, 宋齐丘 排出 舒州 观察使,州多黥隶凶人,曰归化军。”
(2).犹刺配。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王公衮复仇》:“遂闻於官,具服其罪,止从徒断,黥隶他州。”《宋史·郑戩传》:“ 戩 闻,悉召至庭下,推首谋者数十人,黥隶他州,事乃定。”词语解释:黥文 拼音:qíng wén
面上所刺的字。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七:“ 狄武襄 ,起行伍,位近臣,不肯去其黥文,时特以酒濯面,使其文显,士卒亦多誉之。”词语解释:黥刑 拼音:qíng xíng
犹墨刑。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一编第五章第一节:“因为太子是嗣君不便施刑,把太子的师傅 公子虔 、 公孙贾 两个大贵族施了黥刑(面上刻黑字),第二天新法完全通行了。”词语解释:黥首刖足
刻额染墨,截断双脚词语解释:黥首 拼音:qíng shǒu
(1).古刑法。于额上刺字。《后汉书·朱穆传》:“臣愿黥首繫趾,代 穆 校作。” 李贤 注:“黥首,谓凿额涅墨也。”《后汉书·蔡邕传》:“及 卓 被诛……即收付廷尉治罪, 邕 陈辞谢,乞黥首刖足,继成《汉史》。”
(2).古风俗。于额上刺字或图纹。《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翦髮黥首,文身裸袒之国,靡不奔走贡献,懽忻来附。” 李周翰 注:“黥首,雕额也。”词语解释:黥窜 拼音:qíng cuàn
犹刺配。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 胡奕修 ﹞得其姦,奏之,黥窜 化州 ,籍没貲产,一方称快。”《宋史·郑戩传》:“ 长安 故都多豪恶, 戩 治之尚严,甚者至黥窜,人皆惕息。”词语解释:黥配 拼音:qíng pèi
古代刑罚名。在犯人脸上刺字,并发配到边远的地方。 宋 王銍 《默记》卷上:“居民 繁用 者,迎马首连呼曰:‘亏你太尉!’ 茂实 皇恐,执诣有司,以为狂人而黥配之,其实非狂也。”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前集·改春州为县》:“ 春州 瘴毒可畏,凡窜逐黥配者必死。” 明 焦竑 《焦氏笔乘·金陵旧事下》:“ 淳熙 十一年, 溧阳 仓斗子坐盗官米,黥配而籍其家。”词语解释:黥罪 拼音:qíng zuì
黥刑之罪。《汉书·食货志下》:“今令细民人操造币之势,各隐屏而铸作,因欲禁其厚利微姦,虽黥罪日报,其势不止。”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后集·学规》:“又重则下自讼斋,则比之黥罪,自宿自处,同舍亦不敢过而问矣。”词语解释:黥军 拼音:qíng jūn
黥卒。《明史·恭闵帝纪》:“是月,赐天下明年田租之半,释黥军及囚徒还乡里。”词语解释:黥夫 拼音:qíng fū
受过黥刑的人。 宋 岳珂 《桯史·沙世坚》:“一言轻发,横挑黥夫之辱。”词语解释:黥卒 拼音:qíng zú
宋 时在士兵脸上刺字,以防逃跑,故称。 宋 沉括 《梦溪笔谈·神奇》:“ 祥符 中,方士 王捷 ,本黥卒,尝以罪配 沙门岛 。”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五:“ 刘快活 信之 ,黥卒也。” 清 金农 《观猎》诗:“不若揖黥卒,尚知太白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