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首字词组
黻冕黻衣黻裳黻佩黻班黻翣  
黻文黻领黻裘黻绣黻藻   

词语解释:黻冕  拼音:fú miǎn
古时祭服。《论语·泰伯》:“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 朱熹 集注:“黻,蔽膝也,以韦为之;冕,冠也;皆祭服也。”《宋书·礼志五》:“ 夏后 崇约,犹美黻冕。” 宋 叶适 《梁父吟》:“黻冕兮茅蒲,衮衣兮襏襫。”
词语解释:黻文  拼音:fú wén
黑青相间如亚形的花纹。
词语解释:黻衣  拼音:fú yī
古代礼服名。绣有青黑色花纹。《诗·秦风·终南》:“君子至上,黻衣绣裳。” 毛 传:“黑与青谓之黻,五色备谓之绣。”《尸子·君治》:“人之言君天下者,瑶臺九纍,而 尧 白屋;黻衣九种,而 尧 大布。” 汉 张衡 《思玄赋》:“袭温恭之黻衣兮,被礼义之绣裳。” 清 凤韶 《凤氏经说·终南》:“然五衣皆章服也,章以衣为重,故亦得以绣之裳名其衣曰黻衣。”
词语解释:黻领  拼音:fú lǐng
黑青相间的衣领。《新唐书·车服志》:“﹝天子之服﹞衣、褾、领,画以升龙,白纱中单,黻领,青褾、襈、裾。”
词语解释:黻裳  拼音:fú cháng
古代祭服。绣有青黑色花纹的下裳。《荀子·哀公》:“黼衣、黻裳者,不茹荤。” 杨倞 注:“黼衣、黻裳,祭服也。白与黑为黼,黑与青为黻。”
词语解释:黻裘  拼音:fú qiú
古代礼服。 明 夏完淳 《有人此有土》:“先王御黻裘而览胜,必开习习之温风。”
词语解释:黻佩  拼音:fú pèi
佩系官印的丝带。借指达官贵人。 王闿运 《〈衡阳县志〉序》:“敢告黻佩,作配 宋 姬,述列女传,凡人物列女四十三传。”
词语解释:黻绣  拼音:fú xiù
黑与青相间的花纹。
词语解释:黻班  拼音:fú bān
指在朝的达官显贵。《晋书·张载传》:“至如轩冕黻班之士,苟不能匡化辅政,佐时益世,而徒俯仰取容,要荣求利,厚自封之资,丰私家之积,此沐猴而冠耳,尚焉足道哉!”
词语解释:黻藻  拼音:fú zǎo
语出《书·益稷》:“藻火粉米,黼黻絺绣。”谓织有黻和水藻的花纹。引申为写出华美的辞藻或文字。 明 孙柚 《琴心记·给管求文》:“管城子即日抒词,楮先生行当黻藻。”
词语解释:黻翣  拼音:fú shà
古代出丧时画有亚形的棺饰。《礼记·丧服大记》:“饰棺……黼翣二,黻翣二,画翣二。”参见“ 黼翣 ”。
词语解释:黼翣  拼音:fǔ shà
古代出丧时所用的棺饰,上画斧形。《礼记·丧服大记》:“饰棺……黼翣二,黻翣二,画翣二。” 郑玄 注:“翣,以木为筐,广三尺,高二尺四寸,方两角高,衣以白布。” 孔颖达 疏:“翣,形似扇,以木为之,在路则障车,入椁则障柩也。凡有六枚,二画为黼,二画为黻,二画为云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