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yǔ,语言][chǔ chú,居住、处理,动形词]屿[详注1][yǔ,给予][yǔ,赐予][详注2][jǔ][详注3][zhù][duō]峿[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3”。]諿[详注4]汿


注1:去 墟上声。《集韵》彻也。又藏也。《前汉·苏武传》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注》去,收藏也。又《集韵》或作弆。《前汉·陈遵传》遵善书,与人尺牍,皆藏弆以为荣。《注》弆,亦藏也。
注2:御 《类篇》偶举切,驭上声。止也。《左传·襄四年》季孙不御。《注》御,止也。《释文》御,鱼吕反。 又鲁邑名。《左传·襄二十二年》雨过御叔,御叔在其邑。《注》御叔,鲁御邑大夫。《释文》御,鱼吕反。
注3:作 zuò,音阻。《韩愈·处州孔子庙碑》惟此庙学,邺侯所作。厥初庳下,神不以宇。
注4:鐻 音巨。与簴同。钟鼓之柎也。《史记·秦始皇纪》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
[chù,处所,名词][yù,告也][详注1][yù,参与][详注2][xū][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3”。][粗去声。楚利也。又木名。出历山。][详注3][详注4][详注5]


注1:如 亦若也。举去声。《东方朔·七谏》忽容容其安之兮,超荒忽其焉如。苦众人之难信兮,愿离情而远举。
注2:除 音箸。《诗·唐风》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传》除,去也。又《小雅》风雨攸除,鸟䑕攸去,君子攸芋。又《小雅》俾尔单厚,何福不除。俾尔多益,以莫不庶。《传》除,开也。
注3:女 《广韵》《集韵》《韵会》尼据切,茹去声。以女妻人曰女。《书·尧典》女于时。
注4:狙 叚借爲覻字而後讀去聲。周禮蜡氏注。狙司卽覻伺也。倉頡篇曰。狙,伺候也。史,漢。狙擊秦皇帝。伏虔,應劭,徐廣皆曰。狙,伺也。方言。自關而西曰素。或曰狙。郭注云。狙,伺也。此皆千恕切。
注5:椐 音据。《诗·大雅》启之辟之,其柽其椐。攘之剔之,其檿其柘。
[dù,制度][树木,名词][详注1][shù,数量][详注2][详注3][wù,憎恶][tù][详注4][pū,偃仆][pù,店铺][yù][音顾。《广韵》卖也。][cuò,动词][嘱咐][详注5][详注6][jù][tù][详注7][详注8][详注9][fū][chá ná][音驻。《广韵》鸟声。][音妒。美女也。][详注10][xǔ][详注11]


注1:污 恶去声。《说文》岁也。又染也。一曰去垢污曰污。动词
注2:疏 书疏。音数。条陈也。《扬雄·解嘲》独可抗疏时道是非。
注3:苦 《正韵》苦故切,音库。困也。《西溪丛语》今人不善乘船谓之苦船,北人谓之苦车。 又姓。大夫苦成,见《国语》。又《通志·氏族略》汉有会稽太守苦灼。
注4:圃 《唐韵》《集韵》博故切,音布。《屈原·离骚》朝发轫於苍梧兮,夕余至乎悬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
注5:足 《广韵》子句切《集韵》遵遇切《韵会》子遇切《正韵》将豫切,音沮。《论语》巧言令色足恭。《疏》足,成也。谓巧言令德以成其恭,取媚于人也。《朱传》过也。《扬子·法言》足言足容,德之藻矣。
注6:错 音措。《集韵》金涂谓之错。亦姓。又《博雅》藏也。又《楚辞·九章》万民之生,各有所错兮。《注》错,安也。 又《史记·司马相如传》展采错事。《注》展其官职,设厝其事业也。错,音措。 又《易·系辞》苟错诸地,而可矣。《疏》错,置也。《释文》错,音措。《史记·周本纪》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注》错,置也。 又《史记·张仪传》秦魏之交,可错矣。《注》错,停止也。音措。 又《后汉·寒朗传》二人错愕不能对。《注》错,七故反。错惮,犹仓卒也。
注7:餔 音捕。《集韵》糖餔,饵也。或作䊇𥹴。 又《正字通》饧之浊者曰餔。又鸟名。《尔雅·释鸟》鴩,餔敊。《注》未详。《释文》餔,音步。又《集韵》博故切,音布。与食也。《前汉·高帝纪》老父请㱃,因餔之。《师古曰》以食食之谓之餔。
注8:属 音树。《诗·小雅》君子有徽猷,小人与属。叶上附。
注9:输 指所送之物。《增韵》凡以物送人,则读平声。指所送之物,则读去声。
注10:隃 音戍。《爾雅·釋地》北陵西隃雁門是也。《戰國策》作西兪。
注11:穫 音护。焦穫,地名。《诗·小雅》整居焦穫。《传》焦穫,周地接於猃狁者。《尔雅·释地注》今扶风池阳县瓠中是也。
现代汉语字典拼音:gǔ 繁体或异体字:麌韵

皷 gǔ
〈名〉
  •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鼓的本字,右边是“支”(pū),表示手持棒槌击鼓。本义:鼓,一种打击乐器)
  • 同本义
  • 鼓,郭也。春分之音。——《说文》
  • 鼓,廓也。张皮以冒之,其中空也。——《释名·释乐器》
  • 击鼓其镗。——《诗·邶风·击鼓》
  • 皮曰鼓。——《汉书·律历志上》
  • 抱玉枪兮击鸣鼓。——《楚辞·屈原·国殇》
  • 等率轻锐继其后,雷鼓大震。——·司马光《资治通鉴》
  • 百姓阗王钟鼓之乐。——《孟子·梁惠王上》
  • 打击乐器之一。一般由两端绷紧皮面的空心圆筒构成,以一根或一对木槌敲击时发出深沉的咚咚声。如:鼓钹(鼓和铙钹。打击乐器);鼓鞞(乐器,分大鼓和小鼓,进军时以励战士);鼓吏(掌鼓的官吏);鼓床(鼓架,鼓座)
  • 鼓面
  • 鼓长八尺,鼓四尺,中围加三分之一。——《周礼》
  • 形状、作用、声音像鼓的东西。如:石鼓;耳鼓;蛙鼓
  • 指鼓声
  •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钟磬被敲击之处
  • 铣间谓之于,于上谓之鼓。——《周礼》
  • 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则番代。——·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 四鼓,愬至城下。——《资治通鉴·唐纪》
  • 古国名。春秋时鼓国,在今河北省晋县,白狄的一支,为晋国所灭
  • 古代量器名。四钧为石,四石为鼓
  • 献米者操量鼓。——《礼记》
鼓 gǔ
〈动〉
  • 击鼓进攻
  • 鼓,击鼓也。——《说文》
  • 公将鼓之。——《左传·庄公十年》
  • 子有钟鼓,弗鼓弗考。——《诗·唐风·山有枢》
  •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庄公十年》
  • 又如:鼓行(古代作战时,击鼓进兵,鸣钲则止,故称行进为鼓行);鼓险(乘敌军陷入险地时,击鼓攻击)
  • 泛指敲击, 弹奏
  • 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孟子·梁惠王上》
  •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又如:鼓腹讴歌(拍着肚皮唱歌。表示吃得饱而歌颂世道好);鼓腹含哺(口含食物,手拍肚子。形容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安乐生活);鼓缶(击缶)
  • 打开,开启 。如:鼓箧(打开书箱。后用以指勤学);鼓翼(振翼而飞)
  • 挥动
  • 臣乃市井鼓刀屠者。——《史记·魏公子列传》
  • 如:鼓刀(挥动屠刀,杀牲割肉)
  • 摇动 。如:鼓棹(摇动船桨);鼓楫(即鼓棹)
  • 煽动,鼓动 。如:鼓令(鼓动,怂恿);鼓合(鼓动;挑动);鼓弄(鼓动;挑拨);鼓唇摇舌(形容利用口才进行煽动或游说。亦泛指多言,卖弄口才)
  • 激发 。如:鼓舞;鼓励
  • 拍打;振动
  •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苏轼《石钟山记》
  • 又如:鼓翼(振翅而飞);鼓掌
  • 凸起,涨大 。如:鼓腹(凸起肚子,后用以比喻饱食而闲暇无事);鼓颊(鼓起腮帮。形容忙着说话)
  • 扇动 。如:鼓风
康熙字典古文:𩉲

  • 《唐韻》工戸切《集韻》《韻會》果五切《正韻》公土切,𠀤音古。 (麌韵)
  • 革音之器。伊耆氏造鼓。《說文》鼓,郭也。春分之音,萬物郭皮甲而出,故謂之鼓。《徐鍇》曰郭者,覆冒之意。《玉篇》瓦爲椌,革爲面,可以擊也。樂書,鼓所以檢樂,爲羣音長。《周禮·地官·鼓人》掌敎六鼓。《註》六鼓:靁鼓八面,靈鼓六面,路鼓四面,鼖鼓,皋鼓,晉鼓,皆兩面。又夏后氏足鼓,置鼓於趺上,謂之節鼓。殷楹鼓,以柱貫中,上出而樹之也。周縣鼓,植簨虡而縣之也。
  • 又星名。《爾雅·釋天》河鼓謂之牽牛。《郭註》荆楚人呼牽牛爲擔鼓。擔者,荷也。
  • 又《前漢·五行志》天水冀南山大石鳴,曰石鼓,鳴則有兵。
  • 又國名。春秋鼓國,白狄別種。《左傳·昭二十三年》晉襲鼓,滅之。《後漢·郡國志》鉅鹿下曲陽有鼓聚,故翟鼓子國。
  • 又量名。《禮·曲禮》獻米者操量鼓。《廣雅》斛謂之鼓。《荀子·富國篇》瓜桃棗李,一本數以盆鼓。《註》鼓,量也。謂數度以盆量也。
  • 又《後漢·東夷傳》扶餘國,正月,國中連日大會飮樂,名曰迎鼓。
  • 《集韻》俗作皷,非是。
  • 考證:〔樂器,鼓所以檢樂,爲羣音長。〕
  • 謹按玉篇無此文,語見韻會引樂書。謹改樂器爲樂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