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二文平声 [fēn,分离][yún][【廣韻】【集韻】音文。黏唾也。][详注1][详注2][详注3][音煴。瘟瘟,小痛貌。][xūn]


注1:贲 《集韵》符分切,音焚。《书·盘庚》用宏兹贲。《传》宏、贲,皆大也。《诗·大雅》贲鼓维镛。《传》贲,大鼓也。 又《尔雅·释鱼》龟三足,贲。《疏》龟之三足者名贲。
注2:堇 音勤。《说文》黏土也。《徐曰》黄土乃黏。《五代史》刘守光围沧州,城中杂食堇块。 又时也。《管子·五行篇》修槩水土,以待乎天堇。亦作墐。
注3:蕲 《韵会》渠斤切,音芹。《尔雅·释草》薜,山蕲。《注》《广雅》云:山蕲,当归。
末字词组
龈龈牙龈齿龈龙龈重龈口龈嚼牙龈 

词语解释:龈龈  拼音:yín yín
(1).露齿貌。
(2).争辩貌。《史记·鲁周公世家论》:“甚矣 鲁 道之衰也! 洙 泗 之间齗齗如也。” 裴駰 集解引 徐广 曰:“盖幼者患苦长者,长者忿愧自守,故齗齗争辞,所以为道衰也。” 唐 刘禹锡 《辩易九六论》:“然犹贵听而贱视,齗齗然莫可更也。” 郑振铎 《海燕·阿剌伯人》:“那天在 新加坡 ,为我们赶马车的和慈老头子,他并不齗齗争价,多给了半个银角,便笑嘻嘻的道谢的。”
(3).犹誾誾。和悦而能尽言之貌。 明 归有光 《周弦斋寿序》:“吾舅若兄弟之从先生游齗齗如也。”
(4).忿嫉。《汉书·刘向传》:“朝臣齗齗不可光禄勋,何邪?” 颜师古 注:“齗齗,忿嫉之意也。”
(5).龂龂 yǎn yǎn:喜笑貌。 宋 范仲淹 《送河东提刑张太傅》诗:“ 羗 酋八九百,醉歌喜齗齗。”
词语解释:牙龈  拼音:yá yín
覆盖于牙槽突边缘区及牙颈的口腔软组织。 宋 苏轼 《过汤阴市得豌豆大麦粥示三儿子》诗:“青斑照匕箸,脆响鸣牙齦。”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奇谑三·种牙》:“復洗牙齦。”泛指口齿。 清 唐孙华 《狎客》诗:“叫譟沸螻蚓,毁誉随牙齦。”
词语解释:齿龈  拼音:chǐ yín
即牙床。又称牙龈。 王维城 《新乐府》之一:“我言至此眥忽裂,髮上衝兮齿齦血,普天之愤誓一洩。”参见“ 牙牀 ”。
词语解释:牙床
亦作“ 牙床 ”。
1.饰以象牙的眠床或坐榻。亦泛指精美的床。 南朝 梁 萧子范 《落花》诗:“飞来入斗帐,吹去上牙牀。” 唐 李商隐 《细雨》诗:“帷飘白玉堂,簟卷碧牙牀。”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闹榭》:“承众位雅意,让我两个并坐牙床,又吃一回合卺双杯,倒也有趣。” 任光椿 《戊戌喋血记》第二一章:“﹝少妇﹞正躺在锦褥牙床上将息。”
2.即齿龈。
3.中医指下颌骨。
词语解释:龙龈  拼音:lóng yín
于琴尾端,用以承弦者。 宋 陈旸 《乐书·琴制》:“龙脣者,声所由出也;龙齦者,吟所由生也。”
词语解释:重龈  拼音:zhòng yín
幼儿牙根发炎之症。《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重龈》:“重齦胎热胃中蓄,牙根肿胀痛难禁。”注:“重齦者,因小儿在胎有热蓄于胃中,故牙根肿如水泡,名曰重齦。”
词语解释:口龈  拼音:kǒu yín
指口,嘴。齗,同“ 齦 ”。《北史·甄琛传》:“今者天为黔首生盐,国为黔首鄣护。假获其利,犹是富专口齗,不及四体也。”
词语解释:嚼牙龈  拼音:jiáo yá yín
同“ 嚼牙 ”。 沙汀 《困兽记》六:“‘你这个嚼牙龈的!’她大声笑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