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词: 共11084个典故

典故优孟 

同源典故勿为楚相

相关人物优孟


《新校本史记三家注》卷一百二十六滑稽列传第六十六
楚相孙叔敖知其贤人也,善待之。病且死,属其子曰:「我死,汝必贫困。若往见优孟,言我孙叔敖之子也。」居数年,其子穷困负薪,逢优孟,与言曰:「我,孙叔敖子也。父且死时,属我贫困往见优孟。」优孟曰:「若无远有所之。」即为孙叔敖衣冠,抵掌谈语。岁余,像孙叔敖,楚王及左右不能别也。庄王置酒,优孟前为寿。庄王大惊,以为孙叔敖复生也,欲以为相。优孟曰:「请归与妇计之,三日而为相。」庄王许之。三日后,优孟复来。王曰:「妇言谓何?」孟曰:「妇言慎无为,楚相不足为也。如孙叔敖之为楚相,尽忠为廉以治楚,楚王得以霸。今死,其子无立锥之地,贫困负薪以自饮食。必如孙叔敖,不如自杀。」因歌曰:「山居耕田苦,难以得食。起而为吏,身贪鄙者余财,不顾耻辱。身死家室富,又恐受赇枉法,为奸触大罪,身死而家灭。贪吏安可为也!念为廉吏,奉法守职,竟死不敢为非。廉吏安可为也!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于是庄王谢优孟,乃召孙叔敖子,封之寝丘四百户,以奉其祀。后十世不绝。此知可以言时矣。


典故简释
优孟指演员模仿他人。唐刘禹锡《历阳书事七十韵》:“滤浪容优孟,娇怜许智琼。”
勿为楚相指不入仕途。宋苏轼《送碧香酒与赵明叔教授》:“闻君有妇贤且廉,劝君慎勿为楚相。”

作者诗题诗句
刘禹锡历阳书事七十韵并引谑浪容优孟,娇怜许智琼。
李益汉宫少年行巧为柔媚学优孟,儒衣嬉戏冠沐猿。
苏轼送碧香酒与赵明叔教授闻君有妇贤且廉,劝君慎勿为楚相。
词语解释:优孟  拼音:yōu mèng
(1). 春秋 楚国 著名优人。常谈笑讽谕,曾谏止 楚庄王 以大夫礼葬马;又善模仿,着 楚 相 孙叔敖 衣冠见 楚王 , 楚王 不能辨。事见《史记·滑稽列传》。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谐隐》:“及 优旃 之讽漆城, 优孟 之諫葬马,并譎辞饰説,抑止昬暴。” 明 许自昌 《水浒记·谋成》:“佯为估客,似 优孟 权将 叔敖 相效。”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三:“工者不免 优孟 抵掌之誚,拙者至有葫芦依样之讥。”
(2).泛称演戏艺人。 清 张三礼 《〈空谷香传奇〉序》:“史家传志之文学,士大夫或艰涉猎,及播诸管絃,托于优孟,转令天下后世观塲者,若古来忠孝贤奸凛然在目。”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九:“始则盲翁传唱,继则优孟登塲。”
(3).谓一味模仿,没有创造性。 清 赵翼 《题李静庵印谱》诗:“我思艺文中,优孟最所忌。独於篆刻家,惟恐不貌似。” 严复 《救亡决论》:“ 唐 祖 李 、 杜 宋 禰 苏 、 黄 。七子优孟,六家鼓吹。”参见“ 优孟衣冠 ”。
词语解释:优孟衣冠  拼音:yōu mèng yì guān
(1). 楚 相 孙叔敖 死, 优孟 着 孙叔敖 衣冠,摹仿其神态动作, 楚庄王 及左右不能辨,以为 孙叔敖 复生。事见《史记·滑稽列传》。后因称登场演戏为“优孟衣冠”。 清 李渔 《闲情偶寄·演习·变调》:“观场之事,宜晦不宜明。其説有二:优孟衣冠,原非实事,妙在隐隐跃跃之间。”《儿女英雄传》第三九回:“今日之下,你四位还要合臺上这个优孟衣冠的 西楚霸王 接演这本侍坐言志的续编,我以为也就大可不必了。”
(2).指艺术上单纯地模仿,只在外表、形式上相似。 明 郑仲夔 《耳新·立言》:“文之摹古者,世輒嘲之,谓是优孟衣冠。夫优孟衣冠,徒刻画於形似,终逊真神耳。” 清 赵翼 《瓯北诗话·高青邱诗》:“后来学 唐 者, 李 何 辈袭其面貌,仿其声调,而神理索然,则优孟衣冠矣。”
(3).谓仿古而酷似原物。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收藏》:“看书画亦有三等,至真至妙者为上等,妙而不真者为中等,真而不妙为下等。上等为 随 珠 和 璧,中等为优孟衣冠,下等是千里马骨矣。”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三:“《二王帖》,乃 南宋 丹阳 许开 所刻。世不多见,所传皆 吴江 重刻本也…… 道光 戊戌二十二日与 杨少青 二兄,薄游 双门底 ,至 汲古堂 ,翻閲故籍见之,以其尚具优孟衣冠,置之行篋,可为书扇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