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典故、词汇
词牌
韵典(诗韵全璧)
词林正韵
简繁体互转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用典分析
请输入关键词:
共11084个典故
1024个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检
按人物分检
典故
簪绂
晋·陆机《陆机集》卷十《晋平西将军孝侯周处碑》
簪绂扬名,台閤摽著,风化之美,奏谏为能。
作者
诗题
诗句
吴融
宪丞裴公上洛退居有寄二首之一
抛来簪绂都如梦,泥著杯香不为愁。
李群玉
广州重别方处士之封川
白衣谢簪绂,云卧重岩扃。
词语解释:簪绂 拼音:zān fú
冠簪和缨带。古代官员服饰。亦用以喻显贵,仕宦。 唐 李颀
《裴尹东溪别业》
诗:“始知物外情,簪紱同芻狗。” 宋 范仲淹
《奏上时务书》
:“凡居近位,岁进子孙,簪紱盈门,冠盖塞路。” 清 方文
《述哀》
诗:“儿长粗能文,母日望簪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