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词: 共11084个典故

典故周史 

同源典故周柱史 柱下史 柱史

相关人物老子


《高士传》卷上〈老子李耳〉~
老子李耳字伯阳……生于殷时,为周柱下史,好养经气……后周德衰,乃乘青牛去,入大秦,过西关。

《水经注疏》卷十九〈渭水下〉~550~
昔李耳为周柱下史,以世衰入戎,于此有冢,事非经證。


作者诗题诗句
储嗣宗山邻柱史从来非俗吏,青牛道士莫相疑。
李商隐赠华阳宋真人兼寄清都刘先生不因杖屦逢周史,徐甲何曾有此身。
李白古风鲁连及柱史,可以蹑清芬。
杜牧送国棋王逢守道还如周柱史,鏖兵不羡霍嫖姚。
沈佺期同工部李侍郎适访司马子微柱下留伯阳,储闱登四皓。
词语解释:周史  拼音:zhōu shǐ
(1). 周 代的史籍。《史记·太史公自序》:“ 司马 氏世典 周 史。”
(2). 周 代的史官。特指 老子 ,因其曾为 周 之守藏史、柱下史。 唐 李商隐 《赠华阳宋真人》诗:“不因杖屨逢 周史 , 徐甲 何曾有此身?” 宋 范仲淹 《礼义为器赋》:“ 宣尼 始问於 周史 ,雅契求新; 晋文 首定於 襄王 ,允符先利。”
词语解释:周柱史  拼音:zhōu zhù shǐ
周 之柱下史。 唐 代侍御史职位与其相当,故 唐 人亦用为侍御史的代称。 唐 李嘉祐 《暮春宜阳郡斋愁坐忽枉刘七侍御新诗因以酬答》诗:“唯羡君为 周 柱史,手持黄纸到 沧洲 。”
词语解释:柱下史  拼音:zhù xià shǐ
(1). 周 秦 官名,即 汉 以后的御史。因其常侍立殿柱之下,故名。《史记·张丞相列传》:“而 张苍 乃自 秦 时为柱下史,明习天下图书计籍。” 司马贞 索隐:“ 周 秦 皆有柱下史,谓御史也。所掌及侍立恆在殿柱之下。”
(2).为御史的代称。 唐 李白 《赠宣城赵太守悦》诗:“公为柱下史,脱绣归田园。”
(3).指老子。参见“ 柱下 ”。
(4).星名。《晋书·天文志上》:“极东一星,曰柱下史,主记过,左右史,此之象也。”
词语解释:柱下  拼音:zhù xià
(1).相传 老子 曾为 周 柱下史,后以“柱下”为 老子 或 老子 《道德经》的代称。《后汉书·王充王符等传论》:“贵清静者,以席上为腐议;束名实者,以柱下为诞辞。” 李贤 注:“柱下, 老子 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诗必柱下之旨归,赋乃 漆园 之义疏。”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词:“莫怪新来白髮,恐是当年柱下,《道德》五千言。” 清 龚自珍 《邵子显校刊〈娄东杂著〉序》:“此事成,可以傲 嬴 刘 ,媲柱下,储以俟后圣。”
(2). 周 秦 置柱下史,后因以为御史的代称。《汉书·张苍传》:“﹝ 张苍 ﹞ 秦 时为御史,主柱下方书。” 颜师古 注:“柱下,居殿柱之下,若今侍立御史矣。” 唐 独孤及 《张侍御写真图赞》:“执法柱下,分形画工。” 明 夏完淳 《招魂》:“先生在柱下三年,从初服者六年。” 清 钱谦益 《左汇序》:“侍御起家为刑官,今方执法柱下。”参见“ 柱下史 ”。
(3).借指藏书之所。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九》:“瞽宗、辟雍、泮宫、柱下,固册府礼乐之渊渚,师友讲习之林囿也。”
词语解释:柱史  拼音:zhù shǐ
(1).“ 柱下史 ”的省称。代指 老子 。《后汉书·张衡传》:“庶前训之可钻,聊朝隐乎柱史。” 李贤 注引 应劭 曰:“ 老子 为 周 柱下史,朝隐终身无患。” 清 康乃心 《送李虞臣任宝昌令》诗:“ 华狱 仙人地, 函关 柱史家。”
(2).“ 柱下史 ”的省称。指御史。 唐 严维 《剡中赠张卿侍御》诗:“早列月卿位,新参柱史班。” 唐 韩翃 《送李侍御赴徐州行营》诗:“少年兼柱史,东至旧 徐州 。” 清 史震林 《西青散记》卷一:“职非柱史,恶故当隐,苟闻善而疑之,闕其事焉。”
(3).“ 柱下史 ”的省称。亦借指侍郎等朝官。 唐 刘商 《题杨侍郎新亭》诗:“ 毘陵 过柱史,简易在茅茨。”
(4).“ 柱下史 ”的省称。星名。《晋书·天文志上》:“柱史北一星曰女史。”参见“ 柱下史 ”。
词语解释:柱下史  拼音:zhù xià shǐ
(1). 周 秦 官名,即 汉 以后的御史。因其常侍立殿柱之下,故名。《史记·张丞相列传》:“而 张苍 乃自 秦 时为柱下史,明习天下图书计籍。” 司马贞 索隐:“ 周 秦 皆有柱下史,谓御史也。所掌及侍立恆在殿柱之下。”
(2).为御史的代称。 唐 李白 《赠宣城赵太守悦》诗:“公为柱下史,脱绣归田园。”
(3).指老子。参见“ 柱下 ”。
(4).星名。《晋书·天文志上》:“极东一星,曰柱下史,主记过,左右史,此之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