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词: 共11084个典故

典故坠地


《论语》卷十《子张》
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作者诗题诗句
畅当自平阳馆赴郡恭承共理诏,恒惧坠诸地。
词语解释:坠地  拼音:zhuì dì
(1).物体落地。 唐 张籍 《惜花》诗:“濛濛庭树花,坠地无颜色。” 沉钧儒 《洪深〈申屠氏〉电影剧本序言》:“如《赖婚》片彼狡与被欺女子结婚时,戒指坠地,同时远地村人於梦中睹其在地旋转之状。此为事理所弗可通也。”
(2).衰落;丧失。 唐 杜甫 《送重表侄王砅评事使南海》诗:“家声肯坠地,利器当秋毫。”《旧唐书·玄宗纪上》:“昔因多难,内属搆屯,寳位深坠地之忧,神器有缀旒之惧。”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论“人言可畏”》:“新闻的威力其实是并未全盘坠地的,它对甲无损,对乙却会有伤。”
(3).指婴儿刚生下来。 李大钊 《〈晨钟〉之使命》:“《晨钟》所以效命于胎孕青春中华之青年之前者,不在惜恋黤黤就木之中华,而在欢迎呱呱坠地之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