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词: 共11084个典故

典故俎豆


《论语·卫灵公》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三国魏·何晏《史记集解》引汉孔安国注:「俎豆,礼器。」

《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906~
丘生而叔梁纥死,葬于防山。防山在鲁东,由是孔子疑其父墓处,母讳之也。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设礼容。孔子母死,乃殡五父之衢,盖其慎也。鄹人挽父之母诲孔子父墓,然后往合葬于防焉。唐·张守节《史记正义》:「俎豆以木为之,受四升,高尺二寸。」


作者诗题诗句
杜甫八哀诗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宗儒俎豆事,故吏去思计。
杜甫题衡山县文宣王庙新学堂呈陆宰旄头彗紫微,无复俎豆事。
骆宾王边城落日一朝辞俎豆,万里逐沙蓬。
词语解释:俎豆  拼音:zǔ dòu
(1).俎和豆。古代祭祀、宴飨时盛食物用的两种礼器。亦泛指各种礼器。 汉 班固 《东都赋》:“献酬交错,俎豆莘莘。下舞上歌,蹈德咏仁。”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张英死后之荣》:“又赐 文端 祠联云:风度犹存,典礼焕千秋俎豆;师模如在,忠忱垂奕叶箕裘。”
(2).谓祭祀,奉祀。《论语·卫灵公》:“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庄子·庚桑楚》:“今以 畏垒 之细民而窃窃焉欲俎豆予于贤人之间,我其杓之人邪!” 唐 柳宗元 《游黄溪记》:“以为有道,死乃俎豆之,为立祠。”
(3).引申指崇奉。 清 沉涛 《交翠轩笔记》卷二:“真可为俎豆 歷下 者下一鍼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