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词: 共11084个典故

典故藏钩


《太平御览》卷七百五十四〈工艺部十一·藏钩〉~3479~
辛氏《三秦记》:「昭帝母钩弋夫人手拳,而有国色,先帝宠之。世人藏钩,法此也。」

《太平御览》卷七百五十四〈工艺部十一·藏钩〉~3479~2~
晋·周处《风土记》曰:「腊日饮祭之后,嫂妪儿童为藏彄之戏。分二曹以校胜负,若人偶即敌对,人奇即使奇人为游附,或属上曹,或属下曹,名为飞乌,以齐二曹人数。一彄藏在数十手中,曹人当射知所在。一藏为一筹,五筹为一赌。」

《荆楚岁时记》第一部〈宝颜堂秘笈本〉~367~
岁前,又为藏彄之戏,始于钩弋夫人。按《汉武故事》云:「上巡狩河间,见青光自地属天,望气者云:『下有贵子,上求之。』见一女子在空室中,姿色殊绝,两手皆拳,数百人擘之莫舒。上自披即舒,号拳夫人,善素女术,大有宠,即钩弋夫人也。」辛氏《三秦记》曰:「汉昭帝母钩弋夫人,手拳有国色,世人藏钩起于此。」周处《风土纪》曰:「进清醇以告蜡,竭恭敬于明祀,乃有藏钩,俗呼为行彄。盖妇人所作金环,以錔指而缠者,腊日祭后,叟妪各随其侪,为藏钩之戏,分为二曹,以较胜负,得一筹者为胜,其负者起拜谢胜者。」周处、成公绥并作彄字,《艺经》、庾阐则作钩字,其事同也。俗云:此戏令人生离,有禁忌之家,则废而不修。

词语解释:藏钩  拼音:cáng gōu
亦作“ 藏鉤 ”。亦作“ 藏彄 ”。古代的一种游戏。相传 汉昭帝 母 钩弋夫人 少时手拳,入宫, 汉武帝 展其手,得一钩,后人乃作藏钩之戏。 三国 魏 邯郸淳 《艺经·藏钩》:“ 义阳 腊日饮祭之后,叟嫗儿童为藏钩之戏,分为二曹,以交(校)胜负。” 宋 梅尧臣 《和腊前》:“土人熏肉经春美,宫女藏鉤旧戏存。” 清 黄遵宪 《赤穗四十七义士歌》:“彼仇人者巧藏彄,如椽银烛遍宅搜。”参阅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