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张颠 拼音:zhāng diān
相传 唐 著名草书家 张旭 醉后往往有颠狂之态,故人称 张颠 。 唐 李白 《草书歌行》:“ 张颠 老死不足数,我师此义不师古。” 唐 张怀瓘 《书断·张旭》:“饮醉,輒草书,挥毫大呼,以头揾水墨中,天下呼为 张颠 。”《旧唐书·文苑传中·贺知章》:“ 旭 善草书,而好酒,每醉后号呼狂走,索笔挥洒,变化无穷,若有神助,时人号为 张颠 。”词语解释:颠张 拼音:diān zhāng
指 唐 代书法家 张旭 。 明 宋濂 《题张旭真迹》:“ 唐 人之书,藏於祕阁者颇多,唯 颠张 真蹟甚鲜。” 陈田 《明诗纪事丙籤·张弼》:“﹝ 张弼 ﹞其草书尤多自得……狂书醉墨,流落人间,虽海外之国,皆购其蹟,世以为 颠张 復出也。”参见“ 颠旭 ”。
词语解释:颠旭 拼音:diān xù
唐 代书法家 张旭 嗜酒,每大醉狂走下笔,或以头濡墨而书,既醒自视以为神,世呼“张颠”。见《新唐书·文艺传中·张旭》。后因以“颠旭”称 张旭 。 明 王世贞 《祝京兆法书歌》:“人云 颠旭 亦尔尔,毋乃 大令 更其名。” 明 潘之淙 《书法离钩》卷七:“ 颠旭 、 狂素 有书才而无书学, 河南 北海 有书恣而无书体。”词语解释:颠草 拼音:diān cǎo
唐 书法家 张旭 时号“颠张”,僧 怀素 承 旭 自称“醉素”,两人善草书,世称其草书为“颠草”。亦泛指纵横奔放的狂草。 唐 怀素 《律公帖》:“ 律公 能枉步求贫道颠草,斯乃好事也。”《宣和书谱·张旭》:“﹝ 张旭 ﹞尝言初见担夫争道,又闻鼓吹而知笔意,及观 公孙大娘 舞剑,然后得其神,其名本以颠草,而至於小楷行书,又復不减草字之妙。” 吕更荣 《中国书法简史》第八讲(一):“他的书法自 颜 柳 入二 王 ,楷法精绝,尤工颠草,笔迹雄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