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词: 共11084个典故

典故攀桂枝 

同源典故丛桂招隐 守桂丛 小山丛桂 小山志 小山招 小山招隐 小山桂 小山桂枝 小山碧芜春句 小山词 小山隐 小山高赋 山中有桂枝 山中桂树 山能招隐 招隐赋 攀桂 桂丛 桂枝小山传 桂树游 桂树留人 桂树隐 淮南幽桂 淮南春草赋 淮南旧桂丛 淮阳桂 留人桂


《楚辞补注》卷十二〈招隐士〉~232~
〈招隐士〉者,淮南小山之所作也。昔淮南王安,博雅好古,招怀天下俊伟之士。自八公之徒,咸慕其德,而归其仁,各竭才智,著作篇章,分造辞赋,以类相从,故或称小山,或称大山。其义犹《诗》有〈小雅〉、〈大雅〉也。小山之徒,闵伤屈原,又怪其文升天乘云,役使百神,似若仙者,虽身沈没,名德显闻,与隐处山泽无异,故作〈招隐士〉之赋,以章其志也。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汉文》卷二十〈淮南小山·招隐士〉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偃蹇连蜷兮枝相缭。山气巃嵷兮石嵯峨,溪谷崭岩兮水曾波。猿狖群啸兮虎豹原,攀援桂枝兮聊淹留。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岁暮兮不自聊,蟪蛄鸣兮啾啾。坱兮轧,山曲岪,心淹留兮恫慌忽。罔兮沕,憭兮栗,虎豹穴。丛薄深林兮,人上栗。嵚岑埼礒兮碅磳磈硊,树轮相纠兮林木茷骫。青莎杂树兮薠草靃靡,白鹿麔麚兮或腾或倚。状儿崟崟兮峨峨,凄凄兮漇漇。猕猴兮熊罴,慕类兮以悲。攀援桂枝兮聊淹留。虎豹斗兮熊罴咆,禽兽骇兮亡其曹。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


作者诗题诗句
储光羲安宜园林献高使君小山宜大隐,要自望蓬莱。
储光羲河中望鸟滩作贻吕四郎中为惜淮南子,如何攀桂枝。
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刘禹锡酬李相公喜归乡国自巩县夜泛洛水见寄虽攀小山桂,此地不淹留。
乔知之羸骏篇小山桂树比权奇,上林桃花况颜色。
姚合酬张籍司业见寄日日在心中,青山青桂丛。
崔备清溪路中寄诸公少留攀桂树,长渴望梅林。
张易之侍从过公主南宅侍宴探得风字应制时攀小山桂,共挹大王风。
李商隐哭遂州萧侍郎二十四韵秋吟小山桂,春醉后堂萱。
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我向淮南攀桂枝,君留洛北愁梦思。
李白闻丹丘子于城北营石门幽居中有高凤迹仆离群远怀亦有栖遁之志因叙旧以寄之方从桂树隐,不羡桃花源。
杜淹寄赠齐公佩兰长坂上,攀桂小山前。
杜甫上已日徐司录林园宴集有喜留攀桂,无劳问转蓬。
杜甫自瀼西荆扉且移居东屯茅屋四首人事伤蓬转,吾将守桂丛。
杜甫遣闷奉呈严公二十韵露裛思藤架,烟霏想桂丛。
杨炯游废观犹知小山桂,尚识大罗天。
权德舆送李城门罢官归嵩阳归去尘寰外,春山桂树丛。
权德舆送梁道士谒寿州崔大夫遥知小山桂,五马待邀欢。
皎然同诸公奉侍祭岳渎使大理卢幼平自会稽回经平望将赴于朝廷期过故林不至攀桂留卿月,徵文待使星。
羊士谔和窦吏部雪中寓直谁问乌台客,家山忆桂丛。
陈子昂入峭峡安居溪伐木溪源幽邃林岭相映有奇致焉誓息兰台策,将从桂树游。
骆宾王早发淮口望盱眙小山迷隐路,大块切劳生。
词语解释:攀桂  拼音:pān guì
(1).攀援或攀折桂枝。语本 汉 淮南小山 《招隐士》:“攀援桂枝兮聊淹留。” 唐 杜甫 《八月十五日夜》诗之一:“满目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集注引 赵次公 曰:“言月中桂也。” 唐 皎然 《裴端公使君清席赋得青桂歌送徐长史》:“昔年攀桂为留人,今朝攀桂送归客。秋风桃李摇落尽,为君青青伴松柏。”
(2).喻科举登第。 唐 贾岛 《青门里作》诗:“若无攀桂分,秪是卧云休。” 元 马致远 《女冠子》套曲:“著领布袍虽故旧,仍存两枚宽袖,且遮藏著钓鰲攀桂手。”《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四:“今试期日近,若迷恋于此,不惟攀桂无分,亦且身躯难保。”参见“ 折桂 ”。
词语解释:折桂  拼音:zhé guì
《晋书·郤詵传》:“ 武帝 於 东堂 会送,问 詵 曰:‘卿自以为何如?’ 詵 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 崑山 之片玉。’”后因以“折桂”谓科举及第。 唐 杜甫 《同豆卢峰知字韵》:“梦兰他日应,折桂早年知。” 宋 张抡 《满庭芳·寿杨殿帅》词:“流庆远;芝兰秀发,折桂争先。” 清 李渔 《夺锦楼》第一回:“那些未娶少年一发踊跃不过,未曾折桂,先有了月里嫦娥。” 王毓岱 《示和甫》诗:“擷芹復折桂,亲非由我显。”
词语解释:桂丛  拼音:guì cóng
(1).桂树林。多指隐居之地。 明 林云凤 《题申维久蕉隐》诗:“招隐曾闻有桂丛,君今何事隐蕉中。”
(2).指月宫。 唐 李商隐 《和友人戏赠》之一:“殷勤莫使清香透,牢合金鱼锁桂丛。” 冯浩 注:“桂丛,指月殿。” 清 洪昇 《长生殿·重圆》:“听何处奏钧天,想近着桂丛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