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词: 共11084个典故

典故五城 

同源典故五城十二楼 十二城 十二宫楼 十二层城 十二楼 十二玉楼 层城 层城十二楼 昆仑仙山 昆山 昆阆 曾城 玄圃殿 玉京十二楼 玉楼 玉楼十二 璚楼十二 琼楼十二 阆圃 阆苑 阆风 阆风玄圃 阆风苑 阆风观


《水经注疏》卷一〈河水〉~2~
昆仑之山三级,下曰樊桐,一名板桐;二曰玄圃,一名阆风;上曰层城,一名天庭,是谓太帝之居。

《史记》卷六十八〈封禅书〉~403~
其明年,东巡海上,考神仙之属,未有验者。方士有言「黄帝时为五城十二楼,以候神人于执期,命曰迎年」。

《淮南子》卷四〈坠形训〉~35~
昆仑之丘,或上倍之,是谓凉风之山,登之而不死。或上倍之,是谓悬圃,登之乃灵,能使风雨。或上倍之,乃维上天,登之乃神,是谓太帝之居。

《淮南子》卷四《坠形训》
禹乃以息土填洪水以为名山,掘昆仑虚以下地,中有增城九重,其高万一千里百一十四步二尺六寸。……是谓太帝之居。

旧题汉·东方朔《海内十洲记》
昆崚丘,昆仑山也。在西海之戌地,北海之亥地。东去岸十三万里,有弱水,周匝绕山,东南接积石圃,西北接北户之室,东北临大阔之井,西南近承渊之谷。此四角大山,寔昆仑之支辅也。积石圃南头,昔西王母告周穆王云,去咸阳四十六万里,山高平地三万六千里,上有三角,面方,广万里,形如偃盆,下狭上广。故曰昆仑山有三角。其一角正北,干辰星之辉,名曰阆风巅;其一角正西,名曰玄圃台;其一角正东,名曰昆仑宫。其处有积金,为天墉城,面方千里,城上安金台五所,玉楼十二。其北户山、承渊山又有墉城,金台玉楼,相似如一。渊精之阙,光碧之堂,琼华之室,紫翠丹房,景烛日晖,朱霞九光,西王母之所治,真官仙灵之所宗。

《西王母传》
所居宫阙,在龟山春山西那之都,昆仑之圃,阆风之苑,有城千里,玉楼十二,琼华之阙,光碧之堂,九层玄室,紫翠丹房,左带瑶池,右环翠水,其山之下,弱水九重,洪涛万丈,非飙车羽轮不可到也。


典故简释
十二宫楼喻仙境。唐施肩吾《清夜忆仙官子》:“三清官里月如昼,十二宫楼何处眠。”

作者诗题诗句
刘复游仙俯视昆仑宫,五城十二楼。
刘沧题王母庙拂曙紫霞生古壁,何年绛节下层城。
吴融宪丞裴公上洛退居有寄二首自嗟不得从公去,共上仙家十二楼。
孟郊长安旅情玉京十二楼,峨峨倚青翠。
徐夤华清宫十二琼楼锁翠微,暮霞遗却六铢衣。
施肩吾清夜忆仙宫子三清宫里月如昼,十二宫楼何处眠。
曹邺送进士下第归南海应无惆怅沧波远,十二玉楼非我乡。
李康成玉华仙子歌上元夫人宾上清,深宫寂历厌层城。
李德裕闻有三株树,惟应秘阆风。
李縠和皮日休悼鹤犹怜反顾五六里,何意忽归十二城。
李群玉玉真观层城烟雾将归远,浮世尘埃久住难。
杜甫夔府歌十绝句之十阆风玄圃与蓬壶,中有高堂天下无。
杜甫奉同郭给事汤东灵湫作阆风入辙迹,旷原延冥搜。
杜甫凤凰台自天衔瑞图,飞下十二楼。
杨于陵赠毛仙翁昆阆无穷路,何时下故山。
牟融送羽方之京阆苑云深孤鹤迥,蓬莱天近一身遥。
王勃秋夜长秋夜长,殊未央,月明白露澄清光,层城绮阁遥相望。
王勃铜雀妓二首妾本深宫妓,曾城闭九重。
皇甫曾奉陪韦中丞使君游鹤林寺古寺传灯久,层城闭阁闲。
许孟容答权载之离合诗如登昆阆时,口诵灵真词。
鲍溶怀仙二首十二楼上人,笙歌沸天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