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词: 共11084个典故

典故千金重入扬州 缠腰骑鹤 腰缠骑鹤杨州 腰金骑鹤 腰钱骑鹤维扬 万钱骑鹤 跨扬州鹤 骑鹤上扬州 骑鹤上维扬 骑鹤下扬州 骑鹤扬州 鹤城 鹤背杨州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三十七〈子部四十七·类书类存目一·姓源珠玑六卷〉~2842~
《姓源珠玑六卷》,明杨信民撰。信民江阴人。永乐中官日照县知县。是编以洪武正韵分隶诸姓。而各系古之名人于姓下。分为八十一类。各以四字标题。别为编目于卷首。书与录绝不相符。体例极为丛脞。其中乖舛。尤不胜摘。如梁姓列梁武帝梁简文帝。黄姓列黄帝。舜姓列舜。唐姓列唐高祖唐明皇唐文宗。宋姓列宋明帝宋武宗宋徽宗宋山阴公主。已为无理。至扬姓首列扬雄。次列一名曰扬州鹤。注其下曰。尝有四客各言志。一愿为扬州刺史。一愿有钱十万。一愿骑鹤上升。一兼言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则殆于戏具矣。前有宣德七年王直序。称太宗在位时修永乐大典。徵天下文学之士。集馆阁。信民与焉。当时所用之人如是。宜二万余卷之书。皆割裂庞杂。纷如乱丝也。考明史列传。宣德中有杨信民。浙江新昌人。官至佥都御史。巡抚广东。以循良称。亦与王直同时。其擢广东左参议。即直所荐。盖名姓偶同。与著此书者非一人云。


典故简释
腰金骑鹤指愿望、志向不切实际,或指得意之极。金元好问《雪后招邻合王赞子襄饮》:“卖刀买犊未厌早,腰金骑鹤非所望。”
词语解释:骑鹤上扬州  拼音:qí hè shàng yáng zhōu
南朝 梁 殷芸 《小说》卷六:“有客相从,各言所志,或愿为 扬州 刺史,或愿多貲财,或愿骑鹤上升。其一人曰:‘腰缠十万贯,骑鹤上 扬州 。’欲兼三者。”后因以比喻欲集做官、发财、成仙于一身,或形容贪婪、妄想。 宋 陈与义 《答元方述怀作》诗:“不见圆机论九流,纷纷骑鹤上 扬州 。” 郁达夫 《扬州旧梦寄语堂》:“但我还想加上一个总结,以醒醒你的骑鹤上 扬州 的迷梦。”
词语解释:骑鹤上维扬  拼音:qí hè shàng wéi yáng
同“ 骑鹤上扬州 ”。 宋 孙惟信 《阮郎归》词:“许谁骑鹤上 维扬 ,温柔和醉乡。”
词语解释:骑鹤扬州  拼音:qí hè yáng zhōu
同“ 骑鹤上扬州 ”。 宋 吴礼之 《风入松·江景》词:“恬然云水无贪吝,笑腰缠,骑鹤 扬州 。”《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长安》:“如今骑鹤 扬州 去,莫门腰缠有几星!” 清 李调元 《题陕州牧雷莲客放鹤小照》诗:“待得腰缠十万贯,与君骑鹤 扬州 游。”
词语解释:鹤城  拼音:hè chéng
(1).古地名。约在今 河南省 睢县 西南。《史记·卫康叔世家》“ 懿公 即位,好鹤” 唐 张守节 正义引《括地志》:“故 鹤城 在 滑州 匡城县 西南十五里……俗传 衞懿公 养鹤於此城,因名也。”
(2).指 扬州 。典出 南朝 梁 殷芸 《小说》卷六:“有客相从,各言所志:或愿为 扬州 刺史,或愿多貲财,或愿骑鹤上升,其一人曰:‘腰缠十万贯,骑鹤上 扬州 。’” 宋 王奕 《贺新郎·题扬州琼花观》词:“禁苑岂无新雨露,底事刚移不去,偏恋定 鹤城 抷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