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词: 共11084个典故

典故雌霓


《楚辞补注》卷四〈九章·悲回风〉~59~
上高岩之峭岸兮,处雌蜺之标颠。据青冥而摅虹兮,遂倏忽而扪天。吸湛露之浮源兮,漱凝霜之雰雰。依风穴以自息兮,忽倾寤以婵媛。冯昆仑以瞰雾兮,隐岷山以清江。惮涌湍之磕磕兮,听波声之汹汹。纷容容之无经兮,罔芒芒之无纪。轧洋洋之无从兮,驰委移之焉止。漂翻翻其上下兮,翼遥遥其左右。泛潏潏其前后兮,伴张之信期。观炎气之相仍兮,窥烟液之所积。悲霜雪之俱下兮,听潮水之相击。借光景以往来兮,施黄棘之枉策。求介子之所存兮,见伯夷之放?。心调度而弗去兮,刻著志之无适。

《尔雅注疏》卷六〈释天〉~97~
螮蝀,虹也。蜺为挈贰。晋·郭璞注:「蜺,雌虹也。」宋·邢炳疏引《音义》云:「虹双出,色鲜盛者为雄,雄曰虹。闇者为雌,雌曰蜺。」

词语解释:雌霓  拼音:cí ní
(1).即雌蜺。 汉 东方朔 《七谏·自悲》:“借浮云以送予兮,载雌霓而为旌。” 宋 柳永 《竹马子》词:“对雌霓掛雨,雄风拂槛,微收烦暑。” 清 许光治 《红绣鞋·雨后》曲:“雄雷天鼓歇,雌霓帝弓弯。”参见“ 雌蜺 ”。
(2). 宋 王楙 《野客丛书·雌霓》:“ 沉约 製《郊居赋》,其间曰:‘驾雌霓之连蜷,泛大江之悠永。’出示 王筠 。 筠 读雌霓为雌鶂。 约 喜谓曰:‘霓字惟恐人读作平声。’ 司马温公 谓非霓字不可读为平声也,盖 约 赋协侧声故尔。”后因以“雌霓”为创作时精研声律之典。 清 姚鼐 《怀故编修程鱼门》诗:“承吟雌霓知声病,荷定鸡人润小文。”参见“ 雌霓之诵 ”。
词语解释:雌蜺  拼音:cí ní
虹有二环时,内环色彩鲜盛为雄,名虹;外环色彩暗淡为雌,名蜺,即霓,今称副虹。《楚辞·九章·悲回风》:“上高巖之峭岸兮,处雌蜺之标颠。” 南朝 梁 沉约 《郊居赋》:“驾雌蜺之连卷,泛天江之悠永。” 宋 秦观 《秋日》诗之三:“连卷雌蜺掛西楼,逐由追情意未休。”
词语解释:雌霓之诵  拼音:cí ní zhī sòng
谓熟知声韵。典出《梁书·王筠传》:“ 约 ( 沉约 )製《郊居赋》,构思积时,犹未都毕,乃要 筠 示其草。 筠 读至‘雌霓(五激反)连踡’, 约 抚掌欣抃曰:‘僕常恐人呼为霓(五鷄反)。’…… 约 曰:‘知音者希,真赏殆絶,所以相要,政在此数句耳。’” 唐 刘肃 《〈片玉集〉序》:“是知雌霓之诵方脱诸口,而见谓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