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词: 共11084个典故

典故东郭 韩卢


《战国策》卷十〈齐策三·齐欲伐魏〉~390~
齐欲伐魏。淳于髡谓齐王曰:「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韩子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田父见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今齐、魏久相持,以顿其兵,弊其众,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有田父之功。」齐王惧,谢将休士也。

《新序》卷五〈杂事〉~85~
宋玉因其友以见于楚襄王,襄王待之无以异。宋玉让其友。其友曰:「夫姜桂因地而生,不因地而辛;妇人因媒而嫁,不因媒而亲。子之事王未耳,何怨于我?」宋玉曰:「昔者,齐有良兔曰东郭㕙,盖一旦而走五百里,于是齐有良狗曰韩卢,亦一旦而走五百里,使之遥见而指属,则虽韩卢不及众兔之尘,若蹑?而纵緤,则虽东郭㕙亦不能离。今子之属臣也,蹑?而纵緤与?遥见而指属与?诗曰:『将安将乐,弃我如遗。』此之谓也。」其友人曰:「仆人有过,仆人有过。」

《昭明文选》卷二〈赋甲·京都上·西京赋〉~70~
若夫游鷮高翚,绝坑踰斥。毚联猭,陵峦超壑。比诸东郭,莫之能获。乃有迅羽轻足,寻景追括。鸟不暇举,兽不得发。

词语解释:东郭  拼音:dōng guō
(1).东边的外城。《左传·襄公十八年》:“ 晋侯 伐 齐 ……壬寅,焚东郭、北郭。” 晋 潘岳 《西征赋》:“弔 爰丝 之正义,伏 梁 剑於东郭。”《水浒传》第五回:“众人各各都穿本身披挂,戎装袍甲,摆队成伍,从东郭门而入。”
(2).指东城外,东郊。《宋书·谢灵运传》:“ 会稽 东郭有 回踵湖 , 灵运 求决以为田, 太祖 令州郡履行。” 唐 白居易 《寻王道士药堂因有题赠》诗:“常悲东郭千家冢,欲乞西山五色丸。”
(3).狡兔名。“ 东郭逡 ”的省称。《三国志·魏志·袁谭传》“ 太祖 乃还救 谭 ,十月至 黎阳 ” 裴松之 注引 晋 孙盛 《魏氏春秋》:“此韩卢、东郭自困於前而遗田父之获者也。”参见“ 东郭逡 ”。
(4).复姓。 春秋 齐 有 东郭偃 。见《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词语解释:东郭逡  拼音:dōng guō qūn
(1).良兔名。《战国策·齐策三》:“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
(2).泛指良兔。
词语解释:韩卢  拼音:hán lú
亦作“ 韩子卢 ”。亦作“ 韩獹 ”。
(1). 战国 时 韩国 良犬,色墨。《战国策·秦策三》:“以 秦 卒之勇,车骑之多,以当诸侯,譬若放韩卢而逐蹇兔也。” 鲍彪 注:“韩卢,俊犬名。《博物志》:‘ 韩 有黑犬,名卢。’”《战国策·齐策三》:“韩子卢者,天下之壮犬也。”《广雅·释兽》:“韩獹。” 王念孙 疏证:“《初学记》《字林》云:‘獹, 韩 良犬也……獹,通作卢。’”
(2).泛指良犬。 宋 辛弃疾 《满江红·和廓之雪》词:“记少年,骏马走韩卢,掀 东郭 。” 明 梁辰鱼 《浣纱记·问疾》:“怜你依林 越 鸟,走险韩卢,喘月 吴 牛。”
(3).喻军士。 清 李渔 《奈何天·分扰》:“两下里分头逐鹿,各仗韩卢,并倚 昆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