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词: 共11084个典故

典故石桥 

同源典故东海桥 石桥东望 祖龙不成桥 祖龙鞭 秦帝桥 秦桥 秦王构石 秦王树石桥 秦王鞭 秦皇架石桥 鞭山驱石 鞭桥 鞭石 鞭血 驱石

相关人物秦始皇


晋·伏琛《三齐略记》
秦始皇于海中作石桥,海神为之竖柱。始皇求与相见。神曰:「我形丑,莫图我形,当与帝相见。」乃入海四十里,见海神,左右莫动手,工人潜以脚画其状。神怒曰:「帝负约,速去。」始皇转马还,前脚犹立,后脚随崩,仅得登岸。画者溺死于海,众山之石皆倾注,今犹岌岌东趣,疑即是也。(据《五朝小说大观》本)

《太平御览》卷四〈天部四·日下〉
《三齐略》:「秦始皇作石桥于海上,欲过海看日出处。有神人驱石,去不速,神人鞭之,皆流血,今石桥犹赤色。」


典故简释
驱石喻造桥有如神助。唐杜甫《陪李七司马造江上观造竹桥》:“合观却笑千年事,驱石何事到海东?”

作者诗题诗句
刘长卿登东海龙兴寺高顶望海简演公烟开秦帝桥,隐隐横残虹。
周匡物应举题钱塘公馆万里茫茫天堑遥,秦皇底事不安桥。
唐彦谦咸通中始闻褚河南归葬阳翟是岁上追叙风概因成二十韵北军那夺印,东海漫难桥。
徐凝寄海峤丈人自言来此云边住,曾看秦王树石桥。
徐钓者自吟曾见秦皇架石桥,海神忙迫涨惊潮。
李峤秦王空构石,仙岛远难依。
李昌符送人入新罗使愁约三年外,相迎上石桥。
李白永王东巡歌十一首祖龙浮海不成桥,汉武寻阳空射蛟。
顾况送从兄使新罗蟾蜍同汉月,螮蝀异秦桥。
词语解释:石桥  拼音:shí qiáo
(1).石造的桥。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济水二》:“河东岸有石桥,桥本当河,河移,故厕岸也。”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凌石桥之莓苔,越 楢溪 之紆縈。” 周瘦鹃 《赏菊椰子林》:“溪上架着一条弓形的石桥,桥栏上齐整地排列着好多盆黄色和浅紫色的菊花。”
(2).特指 浙江省 天台山 的名胜 石梁 。梁连接二山,形似桥,故称。 唐 宋之问 《灵隐寺》诗:“待入 天台 路,看余度 石桥 。” 宋 梅尧臣 《送微上人归省天台》诗:“释子怀慈母,吾儒未易轻。不寻琪树去,肯向 石桥 行。” 宋 梅尧臣 《寄天台梵才上人》诗:“常观月从东方出,想照 石桥 旁畔人。”
词语解释:秦桥  拼音:qín qiáo
相传 秦始皇 东游时所造的石桥。 唐 李贺 《古悠悠行》:“海沙变成石,鱼沫吹 秦 桥。” 王琦 汇解引《初学记》:“《三齐记》曰:‘ 青城山 , 秦始皇 登此山筑城,造石桥,入海三十里。’” 宋 梅尧臣 《王平甫惠画水卧屏》诗:“朝日下天窗,东海无 秦 桥。”
词语解释:鞭石  拼音:biān shí
(1).《艺文类聚》卷七九引 晋 伏琛 《三齐略记》:“ 始皇 作石桥,欲过海观日出处。于时有神人,能驱石下海, 城阳 一山石,尽起立。嶷嶷东倾,状似相随而去。云石去不速,神人輒鞭之,尽流血,石莫不悉赤,至今犹尔。”后遂以“鞭石”为神助的典故。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东门则鞭石成桥,南极则铸铜为柱。” 宋 苏轼 《两桥诗·西新桥》:“岌岌类鞭石,山川非 会稽 。” 元 陈樵 《蔗庵赋》:“ 秦 人鞭石而望洋, 谢娥 入海而增喟。” 明 王世贞 《太和即事》诗之一:“路疑鞭石就,室似凿空悬。”
(2).相传 难留城 (今 湖北 宜昌 )山上有一石洞,洞中有两块大石,俗名阴阳石。阴石常湿,阳石常燥。每遇水旱不调,百姓便进洞祈福。天旱则鞭打阴石得雨,雨多则鞭打阳石天晴。事见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夷水》。后作为乞求晴雨和洽的典故。 北周 庾信 《和乐仪同苦热》:“鞭石未成雨,鸣鳶不起风。” 唐 杜甫 《雷》诗之二:“暴尪或前闻,鞭石非稽古。”
词语解释:鞭血  拼音:biān xuè
借指战争。 唐 鲍溶 《述德上太原严南书绶》诗:“终古鞭血地,到今耕稼繁。”
词语解释:驱石  拼音:qū shí
指神助 秦始皇 驱石造桥的典故。典出《艺文类聚》卷七九引 晋 伏琛 《三齐略记》:“ 始皇 作石桥,欲过海观日出处,于时有神人,能驱石下海, 城阳 一山石,尽起立……云石去不速,神人輒鞭之,尽流血,石莫不悉赤。” 唐 李白 《古风》之四八:“逐日巡海右,驱石驾沧津。” 唐 杜甫 《陪李七司马皂江山观造竹桥》诗:“合欢却笑千年事,驱石何时到东海。” 元 郝经 《秋兴》诗之三:“翩翩精卫休填海,驱石 秦 人已断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