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词: 共11084个典故

典故十八姨 妒花风雨 封姨 封姨作恶 风作恶 风姨


《太平广记》卷四百一十六〈草木十一·花卉怪·崔玄微〉~3392~
唐天宝中,处士崔玄微洛东有宅。耽道,饵术及茯苓三十载。因药尽,领僮仆辈入嵩山采芝,一年方回。宅中无人,蒿莱满院。时春季夜间,风清月朗,不睡。独处一院,家人无故辄不到。三更后,有一青衣云:「君在院中也,今欲与一两女伴过,至上东门表姨处,暂借此歇。可乎?」玄微许之。须臾,乃有十余人,青衣引入。有绿裳者前曰:「某姓杨。」指一人,曰「李氏」。又一人,曰「陶氏」。又指一绯小女,曰「姓石名阿措」。各有侍女辈。玄微相见毕,乃坐于月下,问行出之由。对曰:「欲到封十八姨。数日云欲来相看,不得,今夕众往看之。」坐未定,门外报封家姨来也。坐皆惊喜出迎。杨氏云:「主人甚贤,只此从容不恶,诸亦未胜于此也。」玄微又出见封氏。言词冷冷。有林下风气。遂揖入坐。色皆殊绝,满座芳香,馥馥袭人。诸人命酒,各歌以送之。玄微志其二焉。有红裳人与白衣送酒,歌曰:「皎洁玉颜胜白雪,况乃当年对芳月。沉吟不敢怨春风,自叹容华暗消歇。」又白衣人送酒,歌曰:「绛衣披拂露盈盈,淡染胭脂一朵轻。自恨红颜留不住,莫怨春风道薄情。」至十八姨持盏,性颇轻佻,翻酒汗阿措衣。阿措作色曰:「诸人即奉求,余即不知奉求(「余即不知奉求」原「作人不畏」,据陈校本改)耳。」拂衣而起。十八姨曰:「小女弄酒」。皆起。至门外别。十八姨南去。诸人西入苑中而别。玄微亦不知异。明夜又来云:「欲往十八姨处。」阿措怒曰:「何用更去封妪舍,有事只求处士,不知可乎?」阿措又言曰:「诸侣皆住苑中,每岁多被恶风所挠,居止不安,常求十八姨相庇。昨阿措不能依回,应难取力。处士倘不阻见庇,亦有微报耳。」玄微曰:「某有何力,得及诸女?」阿措曰:「但处士每岁岁日,与作一朱幡,上图日月五星之文,于苑东立之,则免难矣。今岁已过,但请至此月二十一日,平旦微有东风,即立之。庶夫免患也。」玄微许之。乃齐声谢曰:「不敢忘德。」拜而去。玄微于月中随而送之。逾苑墙,乃入苑中,各失所在。依其言,至此日立幡。是日东风振地,自洛南折树飞沙,而苑中繁花不动。玄微乃悟。诸女曰姓杨李陶,及衣服颜色之异,皆众花之精也。绯衣名阿措,即安石榴也。封十八姨,乃风神也。后数夜,杨氏辈复至愧谢。各裹桃李花数斗,劝崔生服之,可延年却老。愿长如此住卫护某等,亦可致长生。至元和初,玄微犹在,可称年三十许人。又尊贤坊田弘正宅,中门外有紫牡丹成树,发花千余朵。花盛时,每月夜,有小人五六,长尺余,游于花上。如此七八年。人将掩之,辄失所在。

词语解释:十八姨  拼音:shí bā yí
(1).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风神。也称“封姨”。 唐 天宝 中,处士 崔玄微 春夜遇诸女共饮,席上有 封十八姨 。诸女为众花之精, 十八姨 为风神。见 唐 谷神子 《博异志·崔玄微》。后因以代称风。 宋 张孝祥 《浣溪沙》词:“ 妬妇滩 头 十八姨 ,颠狂无赖占佳期,唤它 滕六 把春欺。” 明 刘基 《题风中水仙花图》诗:“痴妬 封 家 十八姨 ,不争好恶故相欺。”参阅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下》
(2).古代传说中有化为妇人的虎精,自称“十八姨”。《太平广记》卷四三三引 前蜀 杜光庭 《录异记·姨虎》:“ 嘉陵江 侧有妇人,年五十已来,自称 十八姨 。往往来民家,不饮不食。每教諭於人曰:‘但作好事,莫违负神理。居家和顺,孝行为上。若为恶事者,我常令猫儿三五箇巡检汝……’民间知其虎所化也。”
词语解释:封姨  拼音:fēng yí
亦作“ 封夷 ”。 古时神话传说中的风神。亦称“ 封家姨 ”、“ 十八姨 ”、“ 封十八姨 ”。 唐 天宝 中, 崔玄微 于春季月夜,遇美人绿衣 杨 氏、白衣 李 氏、绛衣 陶 氏、绯衣小女 石醋醋 和 封家十八姨 。 崔 命酒共饮。 十八姨 翻酒污 醋醋 衣裳,不欢而散。明夜诸女又来, 醋醋 言诸女皆住苑中,多被恶风所挠,求 崔 于每岁元旦作朱幡立于苑东,即可免难。时元旦已过,因请于某日平旦立此幡。是日东风刮地,折树飞沙,而苑中繁花不动。 崔 乃悟诸女皆花精,而 封十八姨 乃风神也。见 唐 谷神子 《博异志·崔玄微》。后诗文中常作为风的代称。 宋 范成大 《嘲风》诗:“纷红骇緑骤飘零,痴騃 封姨 没性灵。”《金瓶梅词话》第二四回:“梅花姿逞春情性,不怕 封夷 号令严。” 清 纳兰性德 《满江红》词:“为问 封姨 ,何事却排空卷地。又不是 江 南春好,妒花天气。”
词语解释:风姨
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司风之神。《北堂书钞》卷一四四引《太公金匮》:“ 风伯 名 姨 。”此“风姨”之所本。 宋 刘克庄 《送雷宜叔右司追录》诗:“ 东皇太乙 方行令,寄语 风姨 且霽威。” 元 张可久 《水仙子·春晚》曲:“日高初睡起,扫残红怨煞 风姨 。” 清 秋瑾 《春寒看花》诗:“凭栏默默咒 风姨 ,几度空劳裁护旗。” 闻一多 《红烛·西岸》:“这里是一道河,一道大河,宽无边,深无底;四季里 风姨 巡遍世界,便回到河上来休息。”参见“ 封姨 ”。
词语解释:封姨  拼音:fēng yí
亦作“ 封夷 ”。 古时神话传说中的风神。亦称“ 封家姨 ”、“ 十八姨 ”、“ 封十八姨 ”。 唐 天宝 中, 崔玄微 于春季月夜,遇美人绿衣 杨 氏、白衣 李 氏、绛衣 陶 氏、绯衣小女 石醋醋 和 封家十八姨 。 崔 命酒共饮。 十八姨 翻酒污 醋醋 衣裳,不欢而散。明夜诸女又来, 醋醋 言诸女皆住苑中,多被恶风所挠,求 崔 于每岁元旦作朱幡立于苑东,即可免难。时元旦已过,因请于某日平旦立此幡。是日东风刮地,折树飞沙,而苑中繁花不动。 崔 乃悟诸女皆花精,而 封十八姨 乃风神也。见 唐 谷神子 《博异志·崔玄微》。后诗文中常作为风的代称。 宋 范成大 《嘲风》诗:“纷红骇緑骤飘零,痴騃 封姨 没性灵。”《金瓶梅词话》第二四回:“梅花姿逞春情性,不怕 封夷 号令严。” 清 纳兰性德 《满江红》词:“为问 封姨 ,何事却排空卷地。又不是 江 南春好,妒花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