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词: 共11084个典故

典故额黄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卷二十一〈诗·戏赠丽人诗〉~939~
丽妲与妖嫱,共拂可怜妆。同安鬟里拨,异作额间黄。罗裙宜细简,画屧重高墙。含羞未上砌,微笑出长廊。取花争间镊,攀枝念蕊香。但歌聊一曲,鸣弦未肯张。自矜心所爱,三十侍中郎。


作者诗题诗句
温庭筠偶游云髻几迷芳草蝶,额黄无限夕阳山。
词语解释:额黄  拼音:é huáng
六朝 妇女施于额上的黄色涂饰。 唐 时仍有。其制起于 汉 时。 唐 李商隐 《无题》诗之一:“ 寿阳公主 嫁时妆,八字宫眉捧额黄。” 宋 范成大 《虞美人》词:“恰如娇小 万琼妃 ,涂罢额黄嫌怕、污燕支。” 清 吴伟业 《题冒辟疆名姬董白小像》诗之五:“青丝濯濯额黄悬,巧样新装恰自然。”参见“ 额妆 ”。
词语解释:额妆  拼音:é zhuāng
指古代女子华贵艳美的面妆。语本《太平御览》卷九七○引《宋书》:“ 武帝 女 寿阳公主 ,人日卧於 含章 簷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之华,拂之不去。皇后留之。自后有梅花粧,后人多効之。” 宋 陆游 《湖山·柳姑庙》诗:“汀月生眉黛,溪梅试额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