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词: 共11084个典故

典故犯龙鳞 

同源典故婴鳞 批鳞 撄鳞语 犯鳞 触龙鳞 逆鳞


《韩非子》卷四《说难》
夫龙之为虫也,可扰狎而骑也。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人有婴之,则必杀人。人主亦有逆鳞,说之者能无婴人主之逆鳞,则几矣。


作者诗题诗句
李白猛虎行有策不敢犯龙鳞,窜身南国避胡尘。
李绅却过淮阴吊韩信庙英主任贤增虎翼,假王徼福犯龙鳞。
杜牧宣城赠萧兵曹客道耻摇尾,皇恩宽犯鳞。
杜牧梁秀才以早春旅次大梁将归郊扉言怀兼别示亦蒙见赠凡二十韵走笔依韵处困羞摇尾,怀忠壮犯鳞。
白居易酬赠李炼师见招曾犯龙鳞容不死,欲骑鹤背觅长生。
词语解释:婴鳞  拼音:yīng lín
谓触及龙之喉下逆鳞。比喻人臣犯颜直谏。语本《韩非子·说难》:“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也;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婴之者,则必杀人。人主亦有逆鳞,説者能无婴人主之逆鳞则几矣。” 宋 苏轼 《谢中书舍人启》:“出而从仕,有狂狷婴鳞之愚。” 宋 李昴英 《水调歌头·寿参政徐意一》词:“鯁鯁婴鳞语,不改铁石坚。”
词语解释:批鳞  拼音:pī lín
(1).谓敢于直言犯上。《陈书·后主纪》:“若逢廷折,无惮批鳞。”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大审平反纪略》:“ 曹御史 狂戇批鳞,不识忌讳,囚繫十载。” 清 邵长蘅 《题冀渭公所藏杨忠愍梅花诗卷》诗:“溅血九原仍化碧,批鳞一疏独留丹。” 梁启超 《中国历史上革命之研究》:“足下而诚欲行革命也,诚欲行革命以救 中国 也,则批鳞逆耳之言,毋亦有一顾之价值耶!”参见“ 批逆鳞 ”。
(2).削除鱼鳞。 元 李文蔚 《燕青博鱼》第二折:“快与我抹下浅盆,磨下刀刃,你看我雪片也似批鳞。”
词语解释:批逆鳞  拼音:pī nì lín
传说龙喉下有逆鳞径尺,有触之必怒而杀人。常以喻弱者触怒强者或臣下触犯君主等。语本《战国策·燕策三》:“ 秦 地遍天下,威胁 韩 、 魏 、 赵 氏,则 易水 以北,未有所定也,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虽批逆鳞,而功成计合,此上书之善説也。”参见“ 婴鳞 ”。
词语解释:犯鳞  拼音:fàn lín
《韩非子·说难》:“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也。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婴之者,则必杀人。人主亦有逆鳞,説者能无婴人主之逆鳞,则几矣。”后以“犯鳞”喻臣子冒死直谏。《陈书·后主纪》:“世无抵角,时鲜犯鳞, 渭桥 惊马,弗闻廷争。” 唐 许浑 《宣城赠萧兵曹》诗:“客道耻摇尾,皇恩宽犯鳞。” 王闿运 《〈桂阳州志〉序》:“犯鳞捋须,考槃独寐。”参见“ 婴鳞 ”。
词语解释:婴鳞  拼音:yīng lín
谓触及龙之喉下逆鳞。比喻人臣犯颜直谏。语本《韩非子·说难》:“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也;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婴之者,则必杀人。人主亦有逆鳞,説者能无婴人主之逆鳞则几矣。” 宋 苏轼 《谢中书舍人启》:“出而从仕,有狂狷婴鳞之愚。” 宋 李昴英 《水调歌头·寿参政徐意一》词:“鯁鯁婴鳞语,不改铁石坚。”
词语解释:触龙鳞  拼音:chù lóng lín
触犯龙的逆鳞。比喻臣子对君主的过失犯颜直谏。《后汉书·李云传》:“故敢触龙鳞,冒昧以请。”亦省作“ 触鳞 ”。《旧唐书·高宗纪论》:“虚襟似纳於触鳞,下詔无殊於扇暍。” 明 王世贞 《读陈佥事祚遗事有感》诗:“爱主投经术,如何遂触鳞。”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论文上·老苏谏论》:“夫犯颜之祸,将彰君过。宜上思 召公 咨商之义,下念 鲍勛 触鳞之诛也一段,又为 牧 之所本。”
词语解释:逆鳞  拼音:nì lín
(1).倒生的鳞片。《韩非子·说难》:“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也,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婴之者则必杀人。人主亦有逆鳞,説者能无婴人主之逆鳞则几矣。”古人以龙比喻君主,因以触“逆鳞”、批“逆鳞”等喻犯人主或强权之怒。《战国策·燕策三》:“﹝ 燕 太子丹 ﹞谓其太傅 鞫武 曰:‘ 燕 秦 不两立,愿太傅幸而图之。’ 武 对曰:‘ 秦 地遍天下……柰何以见陵之怨,欲排其逆鳞哉!’”《旧唐书·苏世长韦云起等传赞》:“不有忠胆,安轻逆鳞。” 宋 陆游 《野兴》诗之三:“虚名仅可欺横目,戇论曾经犯逆鳞。”《花月痕》第一回:“做文章不中有司绳尺,言语直触当事逆鳞。” 柯灵 《香雪海·母与女》:“胳膊拧不过大腿去,她再强也不敢批这些人的逆鳞。”
(2).鲫鱼的别名。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水族·鲫》:“鯽鱼一名鮒, 熊氏 谓之逆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