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词: 共11084个典故
小重山 《宋史·乐志》:双调;李邴词,名《小冲山》;姜夔词,名《小重山令》;韩淲词,有“点染烟浓柳色新”句,名《柳色新》。

小重山 双调五十八字,前后段各四句,四平韵 薛昭蕴

  春到长门春草青 玉阶华露滴 月胧明 东风吹断玉箫声 宫漏促 帘外晓啼莺 
  中仄平平中仄平中平平仄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中仄中仄仄平平

  愁起梦难成 红妆流宿泪 不胜情 手挼裙带绕花行 思君切 罗幌暗尘生 
  中仄仄平平中平平仄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中仄中仄仄平平


此调以此词为正体,宋、元词俱照此填。若赵词之添字、《梅苑》词之减字、黄词之押奉仄韵,皆变体也。 按,和凝词,前段第二句“群仙初折得、郄诜枝”,群字平声;第三句“晓花擎露妒啼妆”,晓字仄声;结句“精神出、御陌袖鞭垂”,御字仄声;后段第二句“管弦分响亮、探花期”,管字仄声;第三句“光阴占断曲江池”,光字平声;又,毛滂词,前段结句“玉堂客、於此劝春耕”,玉字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余参所采平韵二词。

又一体 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五句,四平韵 赵长卿

  一夜中庭拂翠条 碧纱窗外雨 长凉飚 潮来涨水恰平桥 添清景 疏韵响 入芭蕉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坐久篆香消 多情人去后 信音遥 即今消瘦沈郎腰 悲秋切 虚过了 可怜宵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此与薛词同,惟前后段两结句各添一字异。 按,张先集,有《感皇恩》词,“延寿芸香七世孙,华轩承大对,见经纶。溟鱼一息化天津。袍如草,三百骑,从清尘。 玉树莹风神,同时棠棣萼,一家春。十年身是凤池人。蓬莱阁,黄閤坐,迟谈宾。”正与此同。《词律》误刻《感皇恩》后,不知宋词《感皇深》体,从无用平韵者,张词盖添字《小重山》也,故录赵词以证之。

又一体 双调五十七字,前后段各四句,四平韵《梅苑》 无名氏

  不是蛾儿不是酥 化工应道也难摹 花儿清瘦影儿孤 多情处 时有暗香浮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试问玉肌肤 夜来霜雪重 怕寒无 一枝欲寄洞庭姝 可惜许 只有雁衔芦 
  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此与薛词同,惟前段第二旬减一字异。 按,《梅苑》词三首,一首“一枝照水弄精神”,一首“依稀丹萼动红云”,又元刘景翔词“红香浮玉醉客颓”,并与此同。 前段结句“浮”字,本十一尤韵,按《中原雅音》,“浮”字付无切,又吴越间方言,“浮”读作“无”,故可借押。

又一体 双调五十八字,前后段各四句,四仄韵 黄子行

  一点斜阳红欲滴 白鸥飞不尽 楚天碧 渔歌声断晚风急 揽芦花 飞雪满林湿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

  孤馆百忧集 家山千里远 梦难觅 江湖风月好收拾 故溪云 深处著蓑笠 
  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


此调例押平声韵,此词押入声韵,即乐府指迷》所谓“平声字,可以入声替也”。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 301 302 303 304 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