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词: 共11084个典故
踏莎行 《金词》注:中吕调;曹冠词,名《喜朝天》;越长卿词,名《柳长春》;《鸣鹤余音》词,名《踏雪行》;曾觌、陈亮词添字者,名《转调踏莎行》。

踏莎行 双调五十八字,前后段各五句,三仄韵 晏 殊

  细草愁烟 幽花怯露 凭阑总是消魂处 日高深院静无人 时时海燕双飞去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仄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仄

  带缓罗衣 香残蕙炷 天长不禁迢迢路 垂杨只解惹春风 何曾系得行人住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仄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仄


此调以此词为正体,若曾词、陈词之添字、摊破句法、转换宫调,皆变体也。 按,宋、元人填此调者,其字句韵悉同,惟每句平仄小异。如前段第一、二句,黄庭坚词“临水夭桃,倚墙繁李”,临字平声,倚字仄声,繁字平声;第三句,欧阳修词“草熏风暖摇征辔”,草字仄声,风字平声;第四句,欧阳词“离愁渐远渐无穷”,离字平声,渐字仄声;第五句,晏几道词“粉香帘幕阴阴静”,粉字仄声,帘字平声;后段第一、二句,黄词“明日重来,落花如绮”,明字平声,落字仄声,如字平声;第三句,陈尧佐词“画梁轻拂歌尘转”,画字仄声,轻字平声;第四句,晏词“宿妆曾比杏腮红”,宿字仄声,曾字平声;第五句,陈词“主人恩重珠帘卷”,主字仄声,恩字平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至周密词,后段结句“莫听酒边供奉曲”,平仄独异,此亦偶误,不必从。

又一体 双调六十六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韵 曾 觌

  翠幄成阴 谁家帘幕 绮罗香拥处 觥筹错 清和将近 奈春寒更薄 高歌看簌簌梁尘落 
  仄仄平平平平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仄平平中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好景良辰 人生行乐 金杯无奈是 苦相虐 残红飞尽 袅垂杨轻弱 来岁断不负莺花约 
  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中中中仄仄平仄平平中仄仄中平中仄中仄仄仄仄中平仄


此词前后段第三句减去“处”字、“是”字,第四句减去“奈”字、“更”字、“袅”字、“轻”字,结句减去“看”字、“断”字,即《踏莎行》正体也,转调者,摊破句法,添入衬字,转换宫调,自成新声耳。 按,赵彦端“宿雨才收”词,正与此同。前段第二、三句“牡丹将绽,也近寒食”,近字仄声;后段第三句“一月五番价、共欢集”,月字、五字俱仄声,番字平声;第五句“且莫留半滴”,莫字、半字俱仄声;第六句“一百二十五个好生日”,一字、好字俱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余参陈词。 汲古阁本,前段第三句脱一字,今从《词纬》本订定。

又一体 双调六十四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韵 陈 亮

  洛浦尘生 巫山梦断 旗亭芳草里 春深浅 梨花落尽 荼縻又绽 天气也似 寻常庭院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

  向晚晴浓 十分恼乱 水边佳丽地 近前看 娉婷笑语 流觞美满 意思不到 夕阳孤馆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


此词见《龙川集》,亦名《转调踏莎行》。每段上四句,与曾词同,惟前后段第五句,各减一字异。 宋人精于音律,凡遇旧腔,往往随意增损,自成新声。如元人度曲,或借宋人词调,偷声添字,名为“过曲”者,其源实出于此。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