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词: 共11084个典故

典故季常 

同源典故白眉 白眉人 白眉公子 白眉郎 眉白 良眉 马良并秀 马良白眉

相关人物马良


《三国志》卷三十九〈蜀书·马良传〉~982~
马良字季常,襄阳宜城人也。兄弟五人,并有才名,乡里为之谚曰:「马氏五常,白眉最良。」良眉中有白毛,故以称之。先主领荆州,辟为从事。及先主入蜀,诸葛亮亦从后往,良留荆州,与亮书曰:「闻雒城已拔,此天祚也。尊兄应期赞世,配业光国,魄兆见矣。夫变用雅虑,审贵垂明,于以简才,宜适其时。若乃和光悦远,迈德天壤,使时闲于听,世服于道,齐高妙之音,正郑、卫之声,并利于事,无相夺伦,此乃管弦之至,牙、旷之调也。虽非钟期,敢不击节!」先主辟良为左将军掾。后遣使吴,良谓亮曰:「今衔国命,协穆二家,幸为良介于孙将军。」亮曰:「君试自为文。」良即为草曰:「寡君遣掾马良通聘继好,以绍昆吾、豕韦之勋。其人吉士,荆楚之令,鲜于造次之华,而有克终之美,愿降心存纳,以慰将命。」权敬待之。先主称尊号,以良为侍中。及东征吴,遣良入武陵招纳五溪蛮夷,蛮夷渠帅皆受印号,咸如意指。会先主败绩于夷陵,良亦遇害。先主拜良子秉为骑都尉。


典故简释
白眉喻指兄弟中最出色者,或指人中俊杰。唐权德舆《马秀才草书歌》:“白眉年少未弱冠,落纸纷纷运纤腕。”

作者诗题诗句
刘禹锡早秋送台院杨侍御归朝(兄弟四人。遍历诸科。二人同省)今朝丹阙下,更入白眉人。
刘长卿送从弟贬袁州(一作刘长卿诗)(题作送从弟贬袁州)名嗟黄绶系,才是白眉良。
刘长卿送薛据宰涉县(自永乐主簿陟状。寻复选受此官)人许白眉长,天姿青云器。
严维送舍弟早称眉最白,何事绶仍黄。
姚合送家兄赴任昭义早得白眉名,之官濠上城。
孟浩然早春润州送从弟还乡已多新岁感,更饯白眉还。
孟浩然醉后赠马(一作高)四四海重然诺,吾尝闻白眉。
崔泰之同光禄弟冬日述怀(并序)吾族白眉良,才华动洛阳。
李白对雪奉饯任城六父秩满归京季父有英风,白眉超常伦。
李白泾川送族弟錞置酒送惠连,吾家称白眉。
杜甫狄明府(博济。一作寄狄明府。)在汝更用文章为,长兄白眉复天启。
权德舆马秀才草书歌大理马正之二白眉年少未弱冠,落纸纷纷运纤腕。
卢僎送苏八给事出牧徐州用芳韵金鼎属元方,琐闱连季常。
许浑下第贻友人马氏识君眉最白,阮公留我眼长青。
陈子昂合州津口别舍弟至东阳峡步趁不及眷然有忆作以示之思积芳庭树,心断白眉人。
词语解释:白眉  拼音:bái méi
(1).《三国志·蜀志·马良传》:“ 马良 ,字 季常 , 襄阳 宜城 人也。兄弟五人,并有才名,乡里为之谚曰:‘ 马 氏五常,白眉最良。’ 良 眉中有白毛,故以称之。”后因以喻兄弟或侪辈中的杰出者。 唐 陈子昂 《合州津口别舍弟》诗:“思积芳庭树,心断白眉人。”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妓聪敏》:“歌妓 顺时秀 ,姓 郭 氏,性资聪敏,色艺超絶,教坊之白眉也。”《儒林外史》第二九回:“先生大才,又是尊府白眉,今日幸会,一切要求指教。” 郭沫若 《沸羹集·亦石真已死了吗?》:“他的知识的渊博,见解的精当,实是侪辈中的白眉。”
(2).喻一弯新月。 唐 元稹 《月三十韵》:“蓂叶标新朔,霜毫引细辉。白眉惊半隐,虹势讶全微。”